雕刻家什麼山
1. 美國拉什莫爾山上的雕塑是那位雕刻家雕刻的
是夏來茲昂·波格隆自
20世紀初,歷史學家為了給南達科他州吸引遊客,決定構思一個計劃,他決定在該州的風景區雕刻有史以來的最壯觀的總統群像,1924年,他說服雕刻家夏茲·波格隆親自走訪了黑山地區,已確認這個龐大的計劃的可行性,歷史學家最初看中的山峰是群針,可波格隆確認為群針過於細小,不足以完成他的偉大業績,而拉什莫爾山峰的連綿不絕和絕佳朝向才是他所鍾情的,該山峰視野開闊,撒滿陽光,1924年,國會通過了該計劃,此後,年過花甲的波格隆正式投身於這項恢弘的事業。
波格隆出生於美國,曾在巴黎師從羅丹,他的著名雕塑包括國會大廳里的林肯像和芝加哥的謝里丹將軍像,。1927年起,這位充滿理想精神的大師率領400名工匠,夜以繼日展開了巨像工程,波格隆可謂是巨象的靈魂,他為了雕塑群像嘔心瀝血,1941年初,老藝術家終因操勞過度去世以後他的兒子繼承父業,與當年完成群峰總統巨像。
2. 中國古代雕刻家名人
泥人張
天津泥人張始於張長林(1826――1906),他是清末工藝家、雕塑家,專字明山,後字行祖屬籍河北省深州,定居天津。父輩善作泥塑,明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技藝更精,時人稱為「泥人張」。泥人張的彩塑人物形象逼真,性格鮮明,注意表現人物的心理,尤其擅長為人作小照。據說他只須與人對坐面談,不動聲色,暗中在袖口內籠泥作塑,很短的時間內即可完成。作品人物面孔雖小,但形神畢肖,栩栩如生。泥人張曾為京劇演員須生余之勝塑像,置於商店櫥窗。因形神刻畫惟妙惟肖,頗受觀者嘆賞。泥人張善畫,有一定文學修養,作品富於書卷氣,大量取材於民間傳說和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如《水滸》、《紅樓夢》等。其彩繪善用粉色和重色相結合的方法,風格典雅,明快秀麗。代表作有《漁樵問答》、《蔣門神》等。
泥人張第二代張兆榮(1863――1954),字玉亭,藝承其父而有新創。早期藝術風格寫實工整,後略加誇張。作品多描繪平民生活,所作像衣紋簡練,概括性強;線條奔放,挺拔有力賦色簡淡;重視總體效果,不求細節,善於表現動態。代表作有《吹糖人》、《 三娘教子》、《漁歸》、《鍾馗嫁妹》等。
3. 美國總統山上雕刻的是那四位總統
美國第1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美國第3任總統傑斐遜,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和美國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
在美國南達科他州境內西南部拉皮德城西南方的拉什莫爾山的東南坡上,有一群世界上最大的人面雕刻。因其山上雕刻著美國四位總統的頭像,而被人稱做「總統山」。1927年,南達科他州一位歷史學家主張在拉什莫爾山的布萊克丘陵山地內雕刻名人像,以發展旅遊業,美國著名雕刻家兼畫家曾·博格勒姆立即建議雕刻總統面部像以增加此山的光榮。於是,雕刻工人加爾文·柯立芝按照博格勒姆的指示進行雕刻,歷時14年之久,終於於1941年完成。總統山上共雕刻了4位美國總統的頭像。他們是美國第1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美國第3任總統傑斐遜,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和美國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這4位總統都是對美國歷史有重大影響的偉人,他們的人面雕像從下頦到頭頂,高達20米,光是一個鼻子就有6米長,距離地面則1800米。從地面向上望,正在修理鼻子的工人好像一隻小蒼蠅,落在鼻子上。如果按照正常人面部與身體相對比例來看,他們的身長應該高達141米。
東南坡面向朝暉。太陽升出地面時,陽光先照到山頂,4位總統的面孔在旭日照耀之下,光彩照人。4位總統的頭像從左至右共分四排,左起第一位是華盛頓,在第一排;第二位是傑斐遜,在第二排,位於華盛頓之後;右起第一位是林肯,在第三排;右起第二位是羅斯福,在第四排。次序有先有後,顯示了雕刻設計者高超的設計技巧和獨到的歷史眼光。華盛頓總統頭像的頭頂已離開山頭,即雕像頭頂已不是山頂,他的面部正對著公路,下巴揚起,臉部光潔,雙目炯炯,注視遠方,似乎正在關懷著由他開創的新國家。其餘3位總統頭像的頭頂連接頭頂,其中羅斯福總統的頭頂全部是山頂。有時,淘氣的山羊從山頂上下來,在羅斯福總統的眼鏡框上跑跑跳跳,像是它的運動場。傑斐遜無須,林肯有須而無髭,羅斯福唇上則雕有濃厚的胡須。4位總統的雕像各具特色,頗為神似。
目前,人面雕像面臨的問題是岩石裂縫內,已存有由風力搬來的泥土及植物種子,如有雨水滲入即長出小草或小樹,遠遠望去,華盛頓總統光滑的面部好像長出胡須似的。因此,每隔兩三年就須鏟除這些野草或小樹。但據有關專家估計,這群人面雕像因是刻在花崗岩上,雖有許多裂縫,也可以維持10萬年之久。即使通過雨水侵蝕及風化作用,1000年內岩層喪失的厚度也不會超過一根頭發的寬度。
現在,總統山作為世界上最大的人面雕刻,每天都接待著成千上萬的遊客。
4. 山的雕刻家是哪個地方
我也不清楚哦
5. 雕刻家指什麼動物
我覺得是: 啄木鳥
雕刻[ diāo kè ]
生詞本
基本釋義詳細釋義
[ diāo kè ]
1.在木、石、玉、金屬、象牙等材料上雕琢或刻畫出形象或圖案。
2.雕刻而成的藝術品。
3.指雕塑。
6. 美國山上面有五個美國總統的雕像的山叫什麼山
拉什莫爾山
7. 美國著名的人頭山是哪四個人為什麼雕這四個人
當時是為了發展旅遊業而刻的
在美國南達科他州境內西南部拉皮德城西南方的拉什莫爾山的東南坡上,有一群世界上最大的人面雕刻。因其山上雕刻著美國四位總統的頭像,而被人稱做「總統山」。1927年,南達科他州一位歷史學家主張在拉什莫爾山的布萊克丘陵山地內雕刻名人像,以發展旅遊業,美國著名雕刻家兼畫家曾·博格勒姆立即建議雕刻總統面部像以增加此山的光榮。於是,雕刻工人加爾文·柯立芝按照博格勒姆的指示進行雕刻,歷時14年之久,終於於1941年完成。總統山上共雕刻了4位美國總統的頭像。他們是美國第1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美國第3任總統傑斐遜,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和美國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這4位總統都是對美國歷史有重大影響的偉人,他們的人面雕像從下頦到頭頂,高達20米,光是一個鼻子就有6米長,距離地面則1800米。從地面向上望,正在修理鼻子的工人好像一隻小蒼蠅,落在鼻子上。如果按照正常人面部與身體相對比例來看,他們的身長應該高達141米。
東南坡面向朝暉。太陽升出地面時,陽光先照到山頂,4位總統的面孔在旭日照耀之下,光彩照人。4位總統的頭像從左至右共分四排,左起第一位是華盛頓,在第一排;第二位是傑斐遜,在第二排,位於華盛頓之後;右起第一位是林肯,在第三排;右起第二位是羅斯福,在第四排。次序有先有後,顯示了雕刻設計者高超的設計技巧和獨到的歷史眼光。華盛頓總統頭像的頭頂已離開山頭,即雕像頭頂已不是山頂,他的面部正對著公路,下巴揚起,臉部光潔,雙目炯炯,注視遠方,似乎正在關懷著由他開創的新國家。其餘3位總統頭像的頭頂連接頭頂,其中羅斯福總統的頭頂全部是山頂。有時,淘氣的山羊從山頂上下來,在羅斯福總統的眼鏡框上跑跑跳跳,像是它的運動場。傑斐遜無須,林肯有須而無髭,羅斯福唇上則雕有濃厚的胡須。4位總統的雕像各具特色,頗為神似。
目前,人面雕像面臨的問題是岩石裂縫內,已存有由風力搬來的泥土及植物種子,如有雨水滲入即長出小草或小樹,遠遠望去,華盛頓總統光滑的面部好像長出胡須似的。因此,每隔兩三年就須鏟除這些野草或小樹。但據有關專家估計,這群人面雕像因是刻在花崗岩上,雖有許多裂縫,也可以維持10萬年之久。即使通過雨水侵蝕及風化作用,1000年內岩層喪失的厚度也不會超過一根頭發的寬度。
現在,總統山作為世界上最大的人面雕刻,每天都接待著成千上萬的遊客。
8. 雕刻家徐步龍是什麼朝代
這個人是現代湖北人
9. 美國拉什莫爾山雕塑,他們分別是誰
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像 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像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面雕刻,刻的是4位曾版對美國獨立權和發展作出卓越貢獻的總統,從左至右這四位總統是:喬治·華盛頓、托馬斯·傑斐遜、西奧多·羅斯福和亞伯拉罕·林肯。紀念像在美國南達科他州境內西南部拉皮德城西南方的拉什莫爾山東南坡上部。山海拔1841米。這座山在布萊克丘陵最高峰海拔2177米的哈尼蜂的東北側。 拉什莫爾山頭雕像是由雕刻家兼畫家格曾·博格勒姆雕刻的。1927年8月10日,柯立芝總統宣布將拉什莫爾山辟為國家紀念場,雕塑工程正式開始動工。工程伊始,資金全靠私人捐助,聯邦政府到後來才給予財政支持。工程中間因為岩層厚度不足或出現裂隙,曾作過9次構圖上的大變動。1941年完成,前後歷時達14年之久,但實際施工時間只有六年半。 這4位人面雕像與山峰渾然一體,十分壯觀,遊人來此無不肅然起敬。石像從下頦到頭頂,高達18米,光是一個鼻子就有6米長。如按正常人面部與身體相對比例來看,他們的身長應該高達141米。
10. 清代晚期壽山雕刻家
林元水(1876~1937年),閩縣後嶼鄉人。幼隨堂兄林元珠學習壽山石雕。擅長人物、古獸,尤擅雕刻飛鰲印鈕。刻人物須發、海浪波濤,喜用尖刀開絲,接連不斷,精巧絕妙,頗稱「絕技」。
林清卿(1876~1948年),福州西門外鳳尾鄉人。早年師從陳可應,後停刀學習國畫,致力古代石刻、畫磚銘文等研究。他以刀代筆,融畫理於雕技,獨辟蹊徑,自成一家,開創當代薄意藝術之先河。作品題材廣泛、立意新穎、布局雅緻、景物生動;其薄意墨拓,舒展大氣,渾如一體,妙似韻味無窮的國畫,令人贊嘆不已。林清卿的「薄意」風格對當代壽山石雕刻工藝很有影響。被譽為「西門清」。福州的高官富商請他到家中雕刻印章者甚多。龔綸在《壽山石譜》中贊他:「精巧絕倫,真能用刀如筆,在楊(璇)、周(尚鈞)二家,別開生面者」。
林文寶(1883~1944年),小名牛姆,侯官縣西門半街人,師從西門派創始人潘玉進,專攻獸鈕雕刻,造型古樸、風格超逸,名重一時,被譽為「鈕工一巨擘」。他的作品對後代影響較大。林文寶雕鈕,題材廣泛,精於古獸、博古,凡魚蟲走獸皆可入鈕。陳子奮《頤諼樓印話》評他:「獅、虎、魚、龍,絕肖古刻,博古彷彿於鍾鼎彝器之紋。尤以印頂尖、圓、斜、扁之不同,依勢肖形,俱能契古。」他身懷絕技,晚年卻貧病交加,慘死於街頭。
林友清(1894~1970年),原名友琛、友深,號渭承,鼓山鎮後嶼村人。幼隨父林元珠學藝,得其真傳。擅長鈕雕及人物圓雕,亦喜作薄意、浮雕。其作品古意濃郁,雅淡靈巧,與林清卿齊名,被號為「東門清」。1955年,參加後嶼壽山石刻生產小組,翌年,獲福州市名藝人稱號。作品多次被選送出國展覽。他有較深的古典文學修養,作品《和平之友》、《西山跨虎》、《牛郎織女》等有很深的文化內涵。他的雕刻要訣是:「相度石勢,以工配石,以石取形」、「以能變為上」。在實踐與理論上均有建樹。
林友竹(1904~1952年),乳名「竹竹」,福州鼓山鎮後嶼村人。幼隨父林元水學習壽山石雕,後拜鄭仁蛟為師,專攻圓雕,作品以仙、佛、仕女為佳。代表作有《紅樓夢》、《走單騎》、《太白醉酒》。能依石造型,用刀簡練,巧用俏色,以善於「量材取巧」聞名於世。他性情豪爽,多交藝友,廣收門徒。除傳藝於長子林炳生外,還收有郭功森、郭懋介、林發述等高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