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雕刻古塔
1. 誰知道錦州古塔的資料,例如多高,有什麼傳說.有多少層等
廣濟寺位於市內古塔區北街,是塔寺合一的古代建築,西側建有天後宮,東側建有昭忠祠,最南端建有觀音閣,形成以廣濟寺及塔為主體的廣濟寺古建築群。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廣濟寺、廣濟寺塔均建於遼代清寧年間,寺內除大殿基座部分構件為遼代原物外,余者均為清道光時期所建。廣濟寺塔屬典型的遼代佛塔,為八角十三級密檐式實心磚塔。經1996年按原貌進行全面維修後,塔高71.25米。廣濟寺塔在東北乃至全國古塔當中要算是比較高大的了,但它大而不憨,給人以壯美之感。塔上磚雕無不細膩逼真,每件雕刻都可稱得上是精美的藝術結晶。早年「古塔昏鴉」成為錦州著名的八景之一。如今鴉去燕來,不減當年情趣,被評為新十佳景之一「古塔朝暉」,成為重點文化旅遊場所。
錦州天後宮座落在廣濟寺西側,始建於清雍正年間,是江、浙、閩等地客商把媽祖文化從福建湄州祖廟傳到錦州,並建宮以祀。錦州天後宮可稱得上北方最大,名冠江南,特別是宮內磚、石、木雕刻精美異常,顯示出錦州豐富的文化底蘊。
廣濟寺東北隅建有錦州毅軍昭忠祠。祠又是清光緒皇帝御敕,為中日甲午戰爭陸戰中所犧牲的毅軍將士而建。祠內供奉死難將士靈牌300餘塊。祠外豎有《敕建毅軍昭忠祠碑》,是全國唯一記載中日甲午戰爭陸戰的紀事碑,現已成為愛國主義的教育基地。
2. 中國古塔的著名古塔
古城西安南郊雁塔路南端的慈恩寺內,矗立著古樸雄偉的大雁塔。它是西安現存最著名的古塔,被視為古城的象徵。大雁塔,全稱「慈恩寺大雁塔」,樓閣式磚塔採用磨磚對縫,磚牆上顯示出稜柱,可以明顯分出牆壁開間,是中國特有的傳統建築藝術風格。
大雁塔是樓閣式磚塔,高64.517米,底層邊長25米,塔身呈方形角錐體,坐落在底面積42.5×48.5米,高4.2米的方形磚台上,青磚砌成的塔身磨磚對縫,結構嚴整,外部由仿木結構形成開間,大小由下而上按比例遞減,塔內有螺旋木梯可盤登而上。每層的四面各有一個拱券門洞,可以憑欄遠眺。整個建築氣魄宏大,格調庄嚴古樸,造型簡潔穩重,比例協調適度,是唐代建築藝術的傑作。唐代許多著名詩人登臨大雁塔都留下傳誦至今的佳句,如杜甫的「高標跨蒼穹,烈風無時休」;章八元的「卻怪鳥飛平地上,自驚人語半空中」等。尤其是岑參的《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鹼道盤虛空。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四角礙自日,七層摩蒼穹。下窺指高鳥,俯呼聞驚風;連山若波濤,奔湊似朝東。青槐夾馳道,宮觀何玲瓏;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中。五陵北原上,萬古青蒙蒙。凈理了可悟,騰因夙所宗;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詩人氣勢磅礴的描寫與富於哲理的感嘆,常常在人們登塔時引起共鳴。 小雁塔坐落在陝西省西安市南約1公里的薦福寺內。
小雁塔與大雁塔東西相向,是唐代古都長安保留至今的兩處重要的標志,因為規模小於大雁塔,並且修建時間偏晚一些,故而稱作小雁塔。
薦福寺原來建於唐長安城開化坊內,是唐太宗之女襄城公主的舊宅,中宗文明元年(684年)皇室族戚為高宗薦福而建造寺院,初名獻福寺,天授元年(690年)改名為薦福寺,是唐長安城中著名的寺院。 唐代名僧義凈於高宗咸亨二年(671年)由洛陽出發,經廣州取海道到達印度,經歷三十餘個國 家,歷時25年回國,帶回梵文經書400多部。神龍二年(706年)義凈在薦福寺翻譯佛經56部,撰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一書,對研究中印文化交流史 有很高的價值。現在薦福寺內僅存有建於唐景龍元年(707年)的小雁塔。 小雁塔是密檐式方形磚構建築,初建時為十五層,高約46米,塔基邊長11米,塔身每層疊澀出 檐,南北面各闢一門;塔身從下往上逐層內收,形成秀麗舒暢的外輪廓線;塔的門框用青石砌成,門楣上用線刻法雕刻出供養天人圖和蔓草花紋的圖案,雕刻極其精 美,反映了初唐時期的藝術風格。 塔的內部為空筒式結構,設有木構式的樓層,有木梯盤旋而上可達塔頂。明清兩代時因遭遇多次地震,塔身中裂,塔頂殘毀,現在僅存十三層。由於小雁塔的造型秀 麗美觀,各地的磚石結構密檐塔大都仿效建造,在雲南、四川等地區的唐、宋時期的密檐塔雖各具地方特色,但仍可以看出與小雁塔的繼承關系。
今天寺內還保存有一口重達一萬多公斤的金代明昌三年(1192年)鑄造的巨大鐵鍾,鍾聲宏亮,「雁塔晨鍾」被譽為關中八景之一。 靈光寺1988年01月13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靈光塔位於長白鎮西北郊塔山西南端一平坦的台地上,海拔869米,北約200米有一山峰,稱一覽峰,高聳的一覽峰成為靈光塔的自然屏障。塔山南約2華里,鴨綠江由東向西流,塔高出鴨綠江水面約百餘米。鴨綠江和塔山之間為東西長約4華里,南北寬約2華里的盆地,原名塔甸,現變為街區和農田。長白至臨江公路在塔山山麓下經西延伸。登上塔山遠眺,長白鎮市街和對岸朝鮮惠山市容盡收眼底。1988年1月13日,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靈光塔為唐代渤海時期(698年~926年)所築。是我國東北地區年代最久遠的一座古塔,也是唐渤海國遺存的一件最具代表性的歷史文物。坐落在海拔869米的山頂上。為一座平面呈方形的樓閣式磚塔。底層檐下四面皆有紋飾花磚。第二層至第五層四面正中均有方形直欞窗。其形制與西安興教寺唐代玄冀塔相似,具有唐代風格。
靈光塔塔身高約13米,塔基為等邊四邊形,塔高五層,青磚結構。塔峰光平素樸。雖歷經滄桑變遷,萬物傾覆,唯此塔依然如故,巍然不動。寶塔居高臨下,鴨綠江在其腳下日夜不息的流過,凡是到過長白縣的中外遊人,游塔山、觀古塔、俯瞰一江兩國風光,在塔前留影紀念,是一項不可缺少的活動。該塔對研究渤海時期的文化和建築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位於山西省五台山台懷鎮中心寺院群,大白塔建於元德五年(1301年),是尼泊爾匠師阿尼哥設計修建。
據《山西省佛教名勝》記載,五台山佛教中心區台懷鎮,有一座高聳入雲潔白渾圓的巨大佛塔——大白塔,它是五台山的象徵,被譽為「清涼第一勝境」。大白塔所處的寺院叫塔院寺,寺以塔名,頗為得體。
大白塔位於殿闍之間,雄偉挺拔,直指藍天,有氣蓋山河,一覽五台之慨。古人稱譽此塔,「厥高入雲;神燈夜燭,清涼第一勝境也」。塔基為正方形,環周83.3:米,通高75.3米。寶塔通體潔白,塔身狀如藻瓶,從底到頂,由粗而細,又由細而粗,再由粗而細,粗細相間,方圓搭配,造型優美。塔頂之上,蓋銅板八塊,形成圓形,按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卦地位安置,圓盤上面是風磨銅寶瓶。圓盤周長23米多,銅頂高5米多,從銅頂到銅盤邊緣由銅鏈來固定,望去似北方的草帽,南方的斗簽。圓盤邊緣,還吊裝36塊銅質垂檐,每塊長2米余,寬近1米。各垂檐下端,又掛風鈴3個,連同塔腰風鈴在內,共有252個。每逢風和日麗,雲過塔移,鳥雀圍翔,風吹鈴響,悠然成韻,別有一番幽雅情趣。明代鎮澄法師曾有詩贊曰:「浮圖何縹渺,卓出梵王宮。遠帶青山色,孤標紫界雄。金瓶涵海月,寶擇振天風。自是藏靈久,神邦萬古崇」。大白塔的下層,建有塔殿三間,塔周身築有木柵欄,欄內有可容兩人對行的轉道。附塔轉繞,人越顯其小。大白塔是中國建塔史上的一項傳大成就,是中國塔式建築中少見的珍品或孤例,是研究高層建築如何經歷地震和風雨雷電侵襲而不衰的實物資料。 雷鋒塔,位於凈慈寺前,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脈,瀕湖勃然隆起,林木蔥郁。其山雖小巧玲瓏,名氣在湖上卻是數一數二,因為山巔曾有吳越時建造的雷峰塔塔倒山虛,連山名也換成了夕照山。西湖南岸這座三面臨水呈半島狀的名山,當年曾為南宋御花園占據。一九四九年以後,山上種埴了大量香樟、楓香、榆樹等觀賞樹木,夕照林濤,景色依然富麗。
雷鋒塔為西湖十景中唯一有待修復重建的景點。地處西湖南岸南屏山支脈的夕照山上,舊有一座八面五層的磚塔,系公元975年吳越王錢弘叔為慶賀妃子黃氏得子而建,俗稱黃妃塔. 因塔在西關外,也叫西關磚塔. ,是西湖眾多古塔中最為風光也最為風流的一塔,後人又因塔在名為雷峰的小山上,改稱雷峰塔夕陽西照時,塔影橫空,金碧輝煌,雷峰夕照由此得名..可惜七十餘年前倒掉了,2002年,重修雷峰塔,恢復了雷峰夕照之聖景。 中國古代佛塔建築。在雲南省大理市西北1.5公里的崇聖寺遺址前。寺院毀於清末民初,唯三塔屹立在蒼山洱海之間,排列成品字形。三塔分別建於南詔(649~902)和大理(937~1253)時期。文獻記載,自宋以來,大理地區地震頻繁,直接影響到三塔的達30次以上,塔身塔剎遭到破壞,明清兩代曾多次加以修葺,但基本形狀仍保持原來的面貌,是雲南省最早建築物之一。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主塔居中,又名千尋塔,為密檐式磚塔,平面正方形,面寬9.85米,十六層密檐,通高69.13米。下有台基兩層,上層磚砌須彌座高2.07米,東面正中有一石照壁,鐫刻「久鎮山川」4字,下層台基高1.2~1.5米,四周圍以青石欄板和望柱。塔身為環築厚壁式結構,內壁垂直,上下貫通,內部設有木質樓板、樓梯,疊澀式塔檐。第1層高13.45米,約占塔高的五分之一,西面開有券門,第2層高3米以上,各層高度逐漸遞減。均東西兩面開券龕,內置石雕佛像1尊,南北兩面開小窗。各層每面的兩邊各砌單層小方塔,外觀呈弧線輪廓,與西安小雁塔十分相似,為中國典型的唐代磚塔。塔剎由剎座、相輪、寶蓋、寶珠等組成。
南北兩座塔均為10層,8層以下塔身中空。各高42.19米,塔身均塗白灰皮。底層高度相對減低,2層以上塔層高度大體相近,外輪廓線近似錐形。第4、6、8層還有模仿樓閣式建築的倚柱,破子楞窗,塔身八面砌出形狀各異的塔形龕,塔檐上施以仰蓮和團蓮。造型玲瓏娟秀,與千尋塔比,顯然具有不同風格。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三塔得到了較好的保護。1984年成立文物保管所。1978~1981年對三塔進行維修加固,復原塔剎,安裝避雷設施,修復塔內簡易木質樓梯,開清理了清代封閉的東側塔門。出土塔藏文物680餘件,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南詔、大理時期文物中最豐富、最重要的一批。其中有各種佛教造像154尊,造像以青銅鑄造的為主,也有金、銀、水晶、玉石、木雕等其他種類。其中一尊金質觀音像,高24厘米,重1135克,造型與著名的南詔《中興國史圖卷》所繪「聖像」相同,相傳為最早傳入大理地區的佛教造像之一。還發現布地墨書寫經以及不同形式的塔模和從中原傳入的瓷器、銅鏡、印章等文物。
3. 古代古塔搭建的原理
我國的古塔雖然種類繁多,它們的建築材料和構成方法也不盡相同,但是,這些古塔的基本結構卻是大體一樣的。古塔由四部分組成:地宮、塔基、塔身、塔剎。
1.地宮
地宮也稱為「龍宮」、「龍窟」。這是宮殿、壇廟、樓閣等建築所沒有的。為什麼要有這一部分構造呢?這是因為塔是埋葬舍利的。在印度,舍利並不是深埋地下,只是藏於塔內。而傳到中國來之後,與中國傳統的深葬制度結合起來,便產生了地宮這種形式。凡是建塔,首先要在地下修建一個地宮,以埋葬舍利和陪葬器物。這與中國帝王陵寢的地宮相似。當然,塔的地宮遠遠不如帝王陵寢的規模那麼大,陪葬的東西也少的多。塔的地宮內安放的東西主要是一個石函。石函內有層層的函匣相套,也有用石制或金銀、玉翠製作的小型棺槨。內中一曾即為安放舍利之處。此外,在地宮內還陪葬有各種器物、經書、佛像等。地宮是用磚石砌成的方形或六角形、八角形、圓形的地下室。地宮大都深埋地下,只有個別半入地下。
河北定州靜志寺真身舍利塔塔基地宮又稱「舍利閣」。它位於塔基的正中,在距現存地面約六十厘米的深處。上有石刻歇山式屋頂一塊。屋頂之下有一個方孔,這就是地宮舍利閣的頂口。地宮平面作四方形,但不甚規整。地宮南面辟門,作拱券式。地宮內四壁均有壁畫,為天王、帝釋、梵王、童子、侍女等任務形象。北壁正面書寫「釋迦牟尼真身舍利」的牌位,兩旁繪有十大弟子禮拜的圖案。舍利閣內的柱子、斗拱、檀枋、闌額的彩畫,色澤如新,是地面建築中見不到的宋代作品。
從前,由於人們不了解塔下有地宮這一結構,便產生迷信說法,說某一個塔下是「海眼」,於是便出現了「鎮海之塔」的傳說。事實上,有些塔的地宮年久損壞,或防水不好,地下水滲滿了,偶然發現這種情況,就訛稱「海眼」了。
建國後,各地清理和維修古塔時,發現了許多地宮以及內部所埋葬的舍利及文物,例如江蘇鎮江甘露寺鐵塔、蘇州虎丘塔、湖北武昌黃鶴樓前勝象寶塔、北京西長安街慶壽寺雙塔、吉林農安萬金塔、雲南大理崇聖寺千尋塔等。它們為研究古塔地宮形制與結構,提供了不少實物資料。
2.塔基
塔基是整個塔的下部基礎,覆蓋在地宮上。很多塔從塔內第一層正中即可探到地宮。早期的塔基一般都比較低矮,只有幾十厘米。例如現存的兩座唐以前的塔——北魏嵩岳寺塔和隋朝的歷城四門塔的塔基。在唐代,有的塔為了使它更加高聳突出,在塔下又建了高大的基台,例如西安唐代的小雁塔、大雁塔等。亭閣式塔的塔基,在唐代也開始發展成高大的基座,例如山西泛舟禪師塔、濟南歷城神通寺龍虎塔等。
唐代以後,塔的基礎部分有了急劇的發展,明顯地分成基台與基座兩部分。基台就是早期塔下比較低矮的塔基。在基台上,增加了一部分專門承托塔身的座子,稱為基座。在建築藝術效果上,它使塔身更為雄偉突出。基台,一般比較低矮,而且沒有什麼裝飾。基座部分則大為發展,日趨富麗,成了整個塔中雕飾最為華麗的一部分。
在基座的發展過程中,尤以遼、金時期的密檐式塔的基座最為突出。遼、金塔的基座,大多作「須彌座」的形式,示為穩固之意。以北京天寧寺塔的須彌座為例,座為八角形,建與一個不甚高大的基台上,共有兩層束腰。第一層束腰內,每面砌六個小龕,內刻獅子頭。龕與龕之間以雕花間柱分隔。第二曾束腰下部砌出小龕五個,內雕佛像。龕與龕之間的間柱上雕飾力士。上部施斗拱。斗拱上承托極為精細的磚雕欄桿。欄桿上置仰蓮三重,以承托第一層塔身。整個須彌座的高度約占塔高的五分之一。它成為全塔的重要組成部分。
後來,其他各種類型塔的基座也越來越往高大華麗的方向發展。喇嘛塔的基座發展的非常高大,體量佔了全塔的大部分,高度佔到總高的三分之一左右。金剛寶座塔的基座已經成為塔身的主要部分,座子本身比上部小塔要大的多。過街塔下的座子也比較上面的塔高大的多。塔的基座部分的大大發展,與中國古建築傳統中一貫重視台基的作用,有著你切的關系。它不僅保證了上層建築物的堅固穩定,而且也收到藝術上庄嚴雄偉的效果。
3.塔身
塔身是古塔結構的主體。由於塔的建築類型不同,塔身的形式也各異。各種不同類型的塔,就是按照塔身的形制來劃分的。
從塔身的內部結構看,主要有實心和空心兩種。實心塔的內部,有用磚石全部滿鋪滿砌的,也有用土夯實填滿的。縱或有些實心塔內也用木骨填入,以增加塔的整體連接,或增強挑出部分的承載力量,但結構仍然比較簡單。空心塔一般來說是可以登臨的塔。這類塔的塔身結構比較復雜,建築工藝的要求也比較高。空心塔的塔身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木樓層塔身。盛行於漢末、魏、晉、南北朝。結構大體是:塔身內部從上到下是一個空筒,塔身四周立柱,每面三間,立柱上安放梁枋,斗拱,承托上部樓層。每層都有挑出的平座和欄桿游廊,可以環眺四周。每層還有挑出的塔檐,與一般木構建築樓閣做法一樣,內設樓梯、樓板,可以登臨。純木結構,磚壁木樓梯、木樓板和磚壁木檐、木平座結構的樓閣式塔,如山西應縣木塔的塔身,就是這種形式。
磚壁木樓層塔身,也稱空筒式塔身。內部好像一個空筒,早期的樓閣式或密檐式磚塔,大多是這種結構。如西安大雁塔、西安小雁塔、杭州臨安功臣塔、蘇州羅漢院雙塔、登封嵩岳寺塔等都有這種塔身。
磚木混砌塔身。用磚砌,塔檐、平座、欄桿等部分均為木結構。這種結構流行於宋塔中,例如上海松江方塔,杭州六和塔、蘇州瑞光塔、蘇州北寺塔等。
木中心柱塔身。塔身內設有中心柱,早期的木塔塔身內多有中心柱,並從塔頂直貫塔底。現在這類塔身的古塔,現在已經見不到了。河北正定的天寧寺塔為半木結構,塔內的木中心柱只有半段,僅在塔的上半部。但是,就是這種只有半截木匠中心柱塔身古塔,在全國也極少,十分珍貴。這種實物無可爭辯地說明,這種沒有大木中心柱的塔身,在我國古塔的建造中是存在的。隨著建塔材料種類的增加和建築技術的發展,有些古塔的中心柱不是採用木料,而是採用磚石建造。陝西扶風法門寺塔、河南開封佑國寺塔、四川樂山凌雲寺塔就是這樣的例子。
磚石塔心柱塔身。全部用磚砌造,塔的中心是一個自頂到底的大磚石柱子。這種塔身的結構是我國古代磚石結構發展到高峰的產物。如河南開封佑國寺塔、四川樂山凌雲寺塔、陝西扶風法門寺塔、四川大足寶頂山塔等,大多是宋、明時期的建築,水平相當高。
高台塔身。塔身用磚石建造,砌成高大的檯子,從檯子的內部砌磚石梯子盤旋而上,或從座子外面登上頂端。這里說的主要是金剛寶座塔。北京真覺寺金剛寶座塔、北京碧雲寺金剛寶座塔、呼和浩特慈燈寺金剛寶座塔等,就是這樣的例子。
覆缽式塔身。即喇嘛塔的塔身,狀如瓶形。明、清以後,建築師們又在塔肚正中增設了焰光門,形如小龕。
在我國現存的古塔中,還有一些形制特別的塔身:有的在覆缽上多加上多層樓閣,有的是樓閣、覆缽、亭閣相結合,還有的塔身狀如筆形、球形、圓筒形等等,形態多樣,各呈異彩。
4.塔剎
塔剎俗稱塔頂,就是安設在塔身上的頂子。我國的古塔很多,各座古塔塔剎的形狀和建築材料都不相同。但是,不管是用什麼材料建造的塔剎,也不論其形式如何,它們都是古塔重要的、位置最高的組成部分。在古印度,塔剎只是作為「萃堵波」的表象而存在,結構簡單,裝飾也不復雜。但到了中國,就和我國原有的樓閣式建築結合在一起,塔剎的建造就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其結構、形式也變得更為復雜、更為精細、更為美觀了。從建築結構上看,塔剎是作為收結頂蓋用的。既要固定椽子望板,瓦隴等部分,又要防止雨水下漏,塔剎發揮了重大作用。從建築藝術上看,塔剎往往玲瓏奇巧直插雲霄,給人以超脫,崇高的審美快感。因此,人們把塔剎的「剎」也作為佛寺的別稱,寺也被稱為剎,古寺也就被稱為古剎了。
就塔剎的結構而言,它本身就是一座完整的古塔。塔剎由剎座、剎身、剎頂、剎桿等部分組成。
剎座是剎的基礎,覆壓在塔頂上,壓著椽子、望板、角梁後尾和瓦隴,並包砌剎桿。剎座大多砌作須彌座或仰蓬蓮座、忍冬花葉形座,也有砌作素平台座的,以承托剎身。在有的剎座中,還設有類似地宮的窟穴,被稱作剎穴。剎穴可以供奉舍利,可以存放經書和其他供器。雲南大理千尋塔、北京妙應寺塔就是這樣的例子。
剎身主要的形象特徵是套貫在剎桿上的圓環,稱為相輪,也有稱為金盤、承露盤的,《行事妙》雲:「人仰視之,故雲相」。可見,剎身是作為塔的一種仰望的標志,以起敬佛禮佛的作用。一般大塔的相輪比較多而大,下塔的相輪比較少而小。早期的塔制,相輪沒有定式,有的塔相輪至多數十個,有的少至三五個。例如原洛陽永寧寺大木塔,就有三十重相輪。現存兩處比較早的塔——四門塔和嵩岳寺塔分別為五輪和七輪。以後相輪的數目逐漸形成了一、三、五、七、九、十一和十三的規律。喇嘛塔大多採用了十三個相輪。因此人們就把這一部分稱為「十三天」了。在相輪上置華蓋,也稱寶蓋,作為相輪剎身的冠飾。
剎頂,是全塔是尖頂,在寶蓋之上,一般為仰月、寶珠所成,也有作火焰、寶珠的,有的在火焰之上置寶珠,也有寶珠置於火焰之中的。因避「火」字,有的稱為「水煙」。
剎桿,是通貫塔剎的中軸。金屬塔剎的各部分構件,全都穿套在剎桿之上,全靠剎桿來串聯和支固塔剎的各個部分。就是比較低矮的磚制塔剎,當中也有木製或金屬剎桿。據佛經上說,剎桿又有剎柱、金剎、表剎等名稱。剎桿的構造,有用木桿或鐵桿插入塔頂之內的;如果塔剎很高,即用大木枝插入一二層或三層塔頂。長大的剎桿稱為剎柱。有的剎柱與塔心互相連貫,直達塔底地宮之上。
以上所述塔剎的結構形制,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此外,各個時代、不同類型、不同建築材料的塔,其塔剎也有所變化。有在剎桿上串聯三、五、七、九個金屬圓球作為塔剎的,例如遼寧被鎮崇興寺雙塔;有的塔剎在剎座上貫有以巨大的寶頂,例如北京天寧寺塔。寶頂的形式各有不同,有圓形、方形、八角形等等。銀川海寶塔的剎頂作方形葫蘆形,或稱蒜頭形,可能是受伊斯蘭建築的影響所致。廣州懷聖寺光塔又是一種情況,塔剎變成了風向標,它與佛教的塔剎意義完全不同~
4. 杭州「最低調」的古塔已有上千年歷史,為什麼鮮為人知
提起杭州,我們大多都會想起西湖的美景,想像在西湖斷橋上,那家喻戶曉的愛情故事,浪漫得著實讓人為之感嘆,又或是想起波瀾壯闊的錢塘江大潮,懷古思情。
5. 中國古塔是怎樣形成的
中國古塔
一、古塔的歷史
在中國遼闊美麗的大地上,隨處都可以看到古塔的蹤影。這些千姿百態的古塔,其造型之美,結構之巧,雕刻、裝飾之華麗,均堪與我國其它種類的古代建築相比。然而,在我國早期的古代建築物中有樓有閣,有台有榭,有廊有廡,有民居有橋梁有陵墓,唯獨沒有塔。原來塔這種建築並不是我國的固有類型,而是外國的一種建築。在傳入我國以後,塔又和我國原有的建築形式相結合,形成了一種具有中國民族傳統特色的新的建築類型。
塔原本產生於印度,是佛教的一種建築物。公元前五、六世紀時,古印度的釋迦牟尼創立了佛教,塔就是保存或埋葬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舍利」用的建築物。舍利,原文的含義為屍體或身骨。據佛經上說,釋迦牟尼死後,弟子們將其遺體火化,結成了許多晶瑩明亮、五光十色、擊之不碎的珠子,稱為舍利子。還有其它的身骨、牙齒、毛發等等,也稱為舍利。後來又加以擴演,凡德行較高的僧人死後燒剩的骨齒遺骸,也稱為舍利。
古印度的塔有兩種:一種是埋葬佛舍利、佛骨等的「萃堵波」,屬於墳冢的性質;另一種是所謂的「支提」或「制底」,內無舍利,稱作廟,即所謂塔廟。在公元一世紀的東漢時期,隨著佛教的傳入,古印度的塔也隨之傳入我國,並與我國固有的建築形式和民族文化相結合,有很大的變化和發展。古印度的「支提」就發展成為我國的石窟寺,而埋葬和供奉舍利的「萃堵波」則發展為各式各樣的古塔。從古塔的發展歷史和現存的實物來看,不管是否塔中埋有舍利,統統都被成為舍利塔。由此可見,中國的古塔是由古印度的「萃堵波」發展演變而來的。
從我國的文字發展歷史來看,在早期的漢字中並沒有「塔」字。佛塔傳入中國時,它的名稱被譯成各式各樣,人們發揮著各自的才能,有的音譯,有的意譯,也有按形狀譯的。於是出現了萃堵波、私偷簸、偷婆、佛圖、浮屠、浮圖、方墳、圓冢、高顯、靈廟等各種名稱。以後,人們根據梵文「佛」字的音韻「布達」,造出了一個「答」字,並加上一個「土」字旁,以表示墳冢的意思。這樣,「塔」這個字既確切地表達了它固有的埋葬佛舍利的功能,又從音韻上表示了它是古印度的原有建築,准確、恰當而又絕妙,於是「塔」的名稱流行廣泛。
印度的萃堵波和我國固有的建築形式與民族文化相結合的過程,就是外來文化不斷中國化的過程,也是中國古塔從無到有、不斷變化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和古印度的萃堵波相比,中國古塔從形式、結構、布局和功能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印度半圓形的萃堵波一傳入中國,首先就和我國原有的高貴而顯赫的建築形式——樓閣相結合,出現了樓閣式塔。我國第一座佛教寺廟中的佛塔白馬寺塔,就是這樣的建築形式。以後,隨著佛教在我國的廣泛傳播、建築材料和建築技術的發展,亭閣式塔、密檐式塔、花塔、金剛寶座塔、過街塔等,也相繼出現在我國大地上。就是與古印度的萃堵波極為相似的覆缽式塔——喇嘛塔,在建築造型和裝飾藝術上也都增加了許多中國的成分。可見,從塔的形式上看,印度的萃堵波在我國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在古印度,佛舍利是埋葬、供奉在萃堵波中的。而在我國,塔下一般都建有地宮,以埋葬或供奉舍利。這是印度萃堵波與我國固有的陵墓制度相結合的產物。同印度的萃堵波相比,中國的古塔不但有塔剎、塔身、沓座,還有塔下地宮,在結構上已經發上了很大的變化。在近代和當代維修古塔的過程中,人們在塔頂上也曾經發現過舍利,可見塔下地宮並不是中國古塔埋葬舍利的唯一地方。但是地宮的出現,卻是印度萃堵波中國化的一個重要標志。
在古印度萃堵波的前後左右,雖然還有少量的附屬建築,但都很簡單。在中國古塔的周圍或旁邊,卻有規模宏大的建築群。在這些建築群中,有殿堂,有走廊,有軒,也有亭。最初,塔在寺的中心。佛殿、佛堂等,圍繞著佛塔修建、布局。隨著佛殿在佛寺中地位的提高,殿、塔並列,或者將塔放在殿後,以至移於寺外,但古塔始終沒有離開殿堂,這是古印度萃堵波與我國宮殿、府第等建築形式相結合的結果。佛教要在我國傳播,就必須採用我國人民熟悉並樂於接受的形式。古印度萃堵波的傳入和發展,與佛教的傳入和發展如影隨形,密不可分。因此,我國的古塔不但帶有濃烈的宗教色彩,而且也富有濃烈的民族傳統文化色彩,從而成為我國古代建築中的一種特殊類型,成為絢麗燦爛、美不勝收的一朵建築奇葩。
二、古塔的發展階段
從歷史文獻的記載和我國現存古塔、古塔遺址的調查分析得知,古塔的發展大體上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東漢到唐朝初年,為古塔發展的第一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印度的萃堵波開始和我國傳統建築形式互相結合,是不斷磨合的階段。
佛教同其他宗教一樣,都要藉助於實物來傳播教義。佛教藉以傳播教義的實物除了佛經、佛像之外,就是佛塔了。根據史書記載,在著名的「永平求法」之後,漢明帝於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在首都洛陽興建了我國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馬寺,其中就包括了塔這種建築。《釋書·釋老志》雲:「自洛中構白馬寺,盛飾浮圖,畫亦甚妙,為四方式。」
佛教初入中國時,人們對佛、舍利、萃堵波等等印度佛教名物是十分陌生的。漢明帝把傳播佛教的使者迎進了洛陽,他的哥哥楚王劉映成為第一批信徒當中的一員。佛教的教義與中國固有的王權思想、儒家學說、宗教信仰等存在著分歧、沖突,為了生存,佛教不得不採取了調和的立場,力爭以人們習慣或熟悉的思維及行為方式來擴大自己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來自印度的半圓形的萃堵波自然也不可能保持其原有形態,它勢必要在迎合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的前提下改變其本來面目。由於時間久遠,當時的建築已經沒有實物,但是我們藉助文獻記載得知,中國最早期的佛塔,主要是樓閣式的建築。《三國志》、《後漢書》均記載漢末修築的徐州浮屠寺塔是一座大木塔,頂上有九重銅制的塔剎,重要閣道的塔身層數也不會太少。
那麼在諸多的中國傳統建築形式中,佛教的傳播者為什麼要把萃堵波「嫁接」到高樓建築之中-呢?從東漢開始,除了一些特殊的禮制建築之外,自戰國至西漢一直流行的高台建築逐漸為木構高樓所替代。無論是宮廷還是地主豪強的庄園,都盛行建造木構高樓,除了供居住的樓之外,還有城門上的譙樓,市場中的市樓,倉儲用的倉樓,瞭望用的望樓,守御用的碉樓等。正是各種各樣的木構高樓,構成了東漢建築的時代特色。此外還要看到,秦漢時期的帝王、貴族普遍熱中於求仙望氣、承露接引等事,根據「仙人好樓居」的說法,至少在漢武帝之時就已經出現了高達五十丈的井擀樓(即用大木實疊而成的高樓),用於求神迎仙。所以木構高樓不僅是當時最顯高貴的建築,同時也是頗具神秘性的建築,把萃堵波「嫁接」其上,實在是一種非常有利於佛教傳播的選擇。
漢代的佛塔雖然已無實例可尋,但我們尚可從河南故縣出土的陶樓和甘肅武威出土的陶碉樓形態中可見其大概。這種由構架式樓閣與萃堵波結合而成的方形木塔,自東漢時期問世以來,歷魏、晉、南北朝數百年而不衰,成為此一時期佛塔的經典樣式。對此,《魏書·釋老志》說的很明確:「凡宮塔制度,猶依天竺舊狀而重構之,從一級至三、五、七、九。世人相承,謂之『浮圖』,或雲『佛圖』。」很顯然,「天竺舊狀」指的就是來自印度的萃堵波,而「重構之」就是多層木樓閣。在木樓閣的頂上放置萃堵波,應當就是這一時期佛塔的基本形式。這里順帶要提的是,在這一時期還出席那了一些亭閣式塔,它們雖然也是萃堵波與中國原有建築形式相結合的產物,所以並不是該時期佛塔建築的主流。
第二,從唐朝經兩宋至遼、金時期,是我國古塔發展的第二個階段,也是我國古塔發展的高峰時期。
唐、兩宋時期古塔的建築達到了空前繁榮的程度。塔的總體數量較前代大增,建塔的材料也更為豐富了,除了木材和磚、石以外,還使用了銅、鐵、琉璃等材質。閣樓式、密檐式、以及亭閣式塔正值盛年,花塔和寶篋印經塔又現異彩。這一時期,是從以木塔為主轉向以磚石塔為主的最後階段。由於材料的改變,使建築造型與技術也相應有所變化。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塔的平面從四方形逐漸演變為六角形和八角形。
根據文獻記載和實物考察得知,早期的木塔平面大多是方形,這種平面來源於樓閣的平面。隋唐以及以前的磚石塔,雖然有少量的六角形、八角形塔,甚至還有嵩岳寺塔十二邊形的特例,但是就現存的唐塔的情況來看,大多還是方形塔。但入宋以後,六角形、八角形塔很快就取代了方形塔。塔之平面的變化,首先是建築工匠們從長期的造塔實踐中積累的豐富經驗所致。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高層建築特別是磚石結構高層建築,極易在地震中受到破壞。古代工匠們從對地震受損情況的觀察中,已經認識到了建築物的銳角部分在地震中因受力集中而容易損壞。但鈍角或圓角部分在地震時因受力較為均勻而不易損壞。所以處於使用和堅固兩方面的考慮,自然要改變古塔的平面。其次,為適應人們登塔遠望的需要,也是古塔平面發生變化的原因。木塔雖為方型,但卻便於設置平座,使人們能夠走出塔身,憑欄周覽。改為磚石塔後,平座就不能挑出太遠,人們走出塔身便很困難,而且危險性也大大增加。改為六角形或八角形後,不僅能有效的擴大視野,而且還有利於減殺風力,其優勢是十分明顯的。
由於社會風習的變化,唐與宋、遼、金時期的古塔,在審美特徵上也有了明顯的差異。大致來說,唐時修建的塔一般不尚裝飾,唐人追求的主要是簡練而明確的線條,穩定而端莊的輪廓,親切而和諧的節奏,唐塔表現出來的是唐人豪放的個性和氣度。而宋人卻是追求細膩纖秀,精雕細琢,柔和清麗,所以宋塔的藝術便在裝飾的、表現的、外在等方面開拓新的境界,極力渲染其令人目眩的輪廓變化和頗有俗艷之嫌的形式美。至於與宋對峙的遼和金,則是在唐風宋韻的混合當中,譜寫了中國古塔的黃金時代里又一輝煌篇章,宗教內在的感染力,是造塔者極力要表現的唯一主題。
第三,從元代經明代到清代,是我國古塔發展的第三個階段。
元代以後,塔的材料和結構技術,再無更高的突破,只是在形式上有了一些新的發展。最為明顯的是,隨著喇嘛教的傳播,瓶形的喇嘛塔進入了中國佛塔的行列。這種帶有強烈異域風格的塔,長期保持了它們那莊重碩壯而又豐滿的造型。從元至清六百年間,這種塔形的主要變化,是其塔剎(即「十三天」)比例的變更,從元代的尖錐形,發展成為直筒形。明代以後,仿照印度佛陀伽耶金剛寶塔形式而來的金剛寶座式塔又和喇嘛塔一起,推動中國古塔的建造出現一次迴光返照般的高潮。然而,從整體來看,從元代以後,塔的數量已經大大減少,佛塔的建造卻處在不斷衰落之中,而各種與佛教關系不大的文峰塔、風水塔卻大量用處,但除了個別的精品之外,它們大多是粗製濫造的,幾乎沒有審美價值可言。
三、古塔的組成部分
我國的古塔雖然種類繁多,它們的建築材料和構成方法也不盡相同,但是,這些古塔的基本結構卻是大體一樣的。古塔由四部分組成:地宮、塔基、塔身、塔剎。
1.地宮
地宮也稱為「龍宮」、「龍窟」。這是宮殿、壇廟、樓閣等建築所沒有的。為什麼要有這一部分構造呢?這是因為塔是埋葬舍利的。在印度,舍利並不是深埋地下,只是藏於塔內。而傳到中國來之後,與中國傳統的深葬制度結合起來,便產生了地宮這種形式。凡是建塔,首先要在地下修建一個地宮,以埋葬舍利和陪葬器物。這與中國帝王陵寢的地宮相似。當然,塔的地宮遠遠不如帝王陵寢的規模那麼大,陪葬的東西也少的多。塔的地宮內安放的東西主要是一個石函。石函內有層層的函匣相套,也有用石制或金銀、玉翠製作的小型棺槨。內中一曾即為安放舍利之處。此外,在地宮內還陪葬有各種器物、經書、佛像等。地宮是用磚石砌成的方形或六角形、八角形、圓形的地下室。地宮大都深埋地下,只有個別半入地下。
河北定州靜志寺真身舍利塔塔基地宮又稱「舍利閣」。它位於塔基的正中,在距現存地面約六十厘米的深處。上有石刻歇山式屋頂一塊。屋頂之下有一個方孔,這就是地宮舍利閣的頂口。地宮平面作四方形,但不甚規整。地宮南面辟門,作拱券式。地宮內四壁均有壁畫,為天王、帝釋、梵王、童子、侍女等任務形象。北壁正面書寫「釋迦牟尼真身舍利」的牌位,兩旁繪有十大弟子禮拜的圖案。舍利閣內的柱子、斗拱、檀枋、闌額的彩畫,色澤如新,是地面建築中見不到的宋代作品。
從前,由於人們不了解塔下有地宮這一結構,便產生迷信說法,說某一個塔下是「海眼」,於是便出現了「鎮海之塔」的傳說。事實上,有些塔的地宮年久損壞,或防水不好,地下水滲滿了,偶然發現這種情況,就訛稱「海眼」了。
建國後,各地清理和維修古塔時,發現了許多地宮以及內部所埋葬的舍利及文物,例如江蘇鎮江甘露寺鐵塔、蘇州虎丘塔、湖北武昌黃鶴樓前勝象寶塔、北京西長安街慶壽寺雙塔、吉林農安萬金塔、雲南大理崇聖寺千尋塔等。它們為研究古塔地宮形制與結構,提供了不少實物資料。
2.塔基
塔基是整個塔的下部基礎,覆蓋在地宮上。很多塔從塔內第一層正中即可探到地宮。早期的塔基一般都比較低矮,只有幾十厘米。例如現存的兩座唐以前的塔——北魏嵩岳寺塔和隋朝的歷城四門塔的塔基。在唐代,有的塔為了使它更加高聳突出,在塔下又建了高大的基台,例如西安唐代的小雁塔、大雁塔等。亭閣式塔的塔基,在唐代也開始發展成高大的基座,例如山西泛舟禪師塔、濟南歷城神通寺龍虎塔等。
唐代以後,塔的基礎部分有了急劇的發展,明顯地分成基台與基座兩部分。基台就是早期塔下比較低矮的塔基。在基台上,增加了一部分專門承托塔身的座子,稱為基座。在建築藝術效果上,它使塔身更為雄偉突出。基台,一般比較低矮,而且沒有什麼裝飾。基座部分則大為發展,日趨富麗,成了整個塔中雕飾最為華麗的一部分。
在基座的發展過程中,尤以遼、金時期的密檐式塔的基座最為突出。遼、金塔的基座,大多作「須彌座」的形式,示為穩固之意。以北京天寧寺塔的須彌座為例,座為八角形,建與一個不甚高大的基台上,共有兩層束腰。第一層束腰內,每面砌六個小龕,內刻獅子頭。龕與龕之間以雕花間柱分隔。第二曾束腰下部砌出小龕五個,內雕佛像。龕與龕之間的間柱上雕飾力士。上部施斗拱。斗拱上承托極為精細的磚雕欄桿。欄桿上置仰蓮三重,以承托第一層塔身。整個須彌座的高度約占塔高的五分之一。它成為全塔的重要組成部分。
後來,其他各種類型塔的基座也越來越往高大華麗的方向發展。喇嘛塔的基座發展的非常高大,體量佔了全塔的大部分,高度佔到總高的三分之一左右。金剛寶座塔的基座已經成為塔身的主要部分,座子本身比上部小塔要大的多。過街塔下的座子也比較上面的塔高大的多。塔的基座部分的大大發展,與中國古建築傳統中一貫重視台基的作用,有著你切的關系。它不僅保證了上層建築物的堅固穩定,而且也收到藝術上庄嚴雄偉的效果。
3.塔身
塔身是古塔結構的主體。由於塔的建築類型不同,塔身的形式也各異。各種不同類型的塔,就是按照塔身的形制來劃分的。
從塔身的內部結構看,主要有實心和空心兩種。實心塔的內部,有用磚石全部滿鋪滿砌的,也有用土夯實填滿的。縱或有些實心塔內也用木骨填入,以增加塔的整體連接,或增強挑出部分的承載力量,但結構仍然比較簡單。空心塔一般來說是可以登臨的塔。這類塔的塔身結構比較復雜,建築工藝的要求也比較高。空心塔的塔身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木樓層塔身。盛行於漢末、魏、晉、南北朝。結構大體是:塔身內部從上到下是一個空筒,塔身四周立柱,每面三間,立柱上安放梁枋,斗拱,承托上部樓層。每層都有挑出的平座和欄桿游廊,可以環眺四周。每層還有挑出的塔檐,與一般木構建築樓閣做法一樣,內設樓梯、樓板,可以登臨。純木結構,磚壁木樓梯、木樓板和磚壁木檐、木平座結構的樓閣式塔,如山西應縣木塔的塔身,就是這種形式。
磚壁木樓層塔身,也稱空筒式塔身。內部好像一個空筒,早期的樓閣式或密檐式磚塔,大多是這種結構。如西安大雁塔、西安小雁塔、杭州臨安功臣塔、蘇州羅漢院雙塔、登封嵩岳寺塔等都有這種塔身。
磚木混砌塔身。用磚砌,塔檐、平座、欄桿等部分均為木結構。這種結構流行於宋塔中,例如上海松江方塔,杭州六和塔、蘇州瑞光塔、蘇州北寺塔等。
木中心柱塔身。塔身內設有中心柱,早期的木塔塔身內多有中心柱,並從塔頂直貫塔底。現在這類塔身的古塔,現在已經見不到了。河北正定的天寧寺塔為半木結構,塔內的木中心柱只有半段,僅在塔的上半部。但是,就是這種只有半截木匠中心柱塔身古塔,在全國也極少,十分珍貴。這種實物無可爭辯地說明,這種沒有大木中心柱的塔身,在我國古塔的建造中是存在的。隨著建塔材料種類的增加和建築技術的發展,有些古塔的中心柱不是採用木料,而是採用磚石建造。陝西扶風法門寺塔、河南開封佑國寺塔、四川樂山凌雲寺塔就是這樣的例子。
磚石塔心柱塔身。全部用磚砌造,塔的中心是一個自頂到底的大磚石柱子。這種塔身的結構是我國古代磚石結構發展到高峰的產物。如河南開封佑國寺塔、四川樂山凌雲寺塔、陝西扶風法門寺塔、四川大足寶頂山塔等,大多是宋、明時期的建築,水平相當高。
高台塔身。塔身用磚石建造,砌成高大的檯子,從檯子的內部砌磚石梯子盤旋而上,或從座子外面登上頂端。這里說的主要是金剛寶座塔。北京真覺寺金剛寶座塔、北京碧雲寺金剛寶座塔、呼和浩特慈燈寺金剛寶座塔等,就是這樣的例子。
覆缽式塔身。即喇嘛塔的塔身,狀如瓶形。明、清以後,建築師們又在塔肚正中增設了焰光門,形如小龕。
在我國現存的古塔中,還有一些形制特別的塔身:有的在覆缽上多加上多層樓閣,有的是樓閣、覆缽、亭閣相結合,還有的塔身狀如筆形、球形、圓筒形等等,形態多樣,各呈異彩。
4.塔剎
塔剎俗稱塔頂,就是安設在塔身上的頂子。我國的古塔很多,各座古塔塔剎的形狀和建築材料都不相同。但是,不管是用什麼材料建造的塔剎,也不論其形式如何,它們都是古塔重要的、位置最高的組成部分。在古印度,塔剎只是作為「萃堵波」的表象而存在,結構簡單,裝飾也不復雜。但到了中國,就和我國原有的樓閣式建築結合在一起,塔剎的建造就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其結構、形式也變得更為復雜、更為精細、更為美觀了。從建築結構上看,塔剎是作為收結頂蓋用的。既要固定椽子望板,瓦隴等部分,又要防止雨水下漏,塔剎發揮了重大作用。從建築藝術上看,塔剎往往玲瓏奇巧直插雲霄,給人以超脫,崇高的審美快感。因此,人們把塔剎的「剎」也作為佛寺的別稱,寺也被稱為剎,古寺也就被稱為古剎了。
就塔剎的結構而言,它本身就是一座完整的古塔。塔剎由剎座、剎身、剎頂、剎桿等部分組成。
剎座是剎的基礎,覆壓在塔頂上,壓著椽子、望板、角梁後尾和瓦隴,並包砌剎桿。剎座大多砌作須彌座或仰蓬蓮座、忍冬花葉形座,也有砌作素平台座的,以承托剎身。在有的剎座中,還設有類似地宮的窟穴,被稱作剎穴。剎穴可以供奉舍利,可以存放經書和其他供器。雲南大理千尋塔、北京妙應寺塔就是這樣的例子。
剎身主要的形象特徵是套貫在剎桿上的圓環,稱為相輪,也有稱為金盤、承露盤的,《行事妙》雲:「人仰視之,故雲相」。可見,剎身是作為塔的一種仰望的標志,以起敬佛禮佛的作用。一般大塔的相輪比較多而大,下塔的相輪比較少而小。早期的塔制,相輪沒有定式,有的塔相輪至多數十個,有的少至三五個。例如原洛陽永寧寺大木塔,就有三十重相輪。現存兩處比較早的塔——四門塔和嵩岳寺塔分別為五輪和七輪。以後相輪的數目逐漸形成了一、三、五、七、九、十一和十三的規律。喇嘛塔大多採用了十三個相輪。因此人們就把這一部分稱為「十三天」了。在相輪上置華蓋,也稱寶蓋,作為相輪剎身的冠飾。
剎頂,是全塔是尖頂,在寶蓋之上,一般為仰月、寶珠所成,也有作火焰、寶珠的,有的在火焰之上置寶珠,也有寶珠置於火焰之中的。因避「火」字,有的稱為「水煙」。
剎桿,是通貫塔剎的中軸。金屬塔剎的各部分構件,全都穿套在剎桿之上,全靠剎桿來串聯和支固塔剎的各個部分。就是比較低矮的磚制塔剎,當中也有木製或金屬剎桿。據佛經上說,剎桿又有剎柱、金剎、表剎等名稱。剎桿的構造,有用木桿或鐵桿插入塔頂之內的;如果塔剎很高,即用大木枝插入一二層或三層塔頂。長大的剎桿稱為剎柱。有的剎柱與塔心互相連貫,直達塔底地宮之上。
以上所述塔剎的結構形制,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此外,各個時代、不同類型、不同建築材料的塔,其塔剎也有所變化。有在剎桿上串聯三、五、七、九個金屬圓球作為塔剎的,例如遼寧被鎮崇興寺雙塔;有的塔剎在剎座上貫有以巨大的寶頂,例如北京天寧寺塔。寶頂的形式各有不同,有圓形、方形、八角形等等。銀川海寶塔的剎頂作方形葫蘆形,或稱蒜頭形,可能是受伊斯蘭建築的影響所致。廣州懷聖寺光塔又是一種情況,塔剎變成了風向標,它與佛教的塔剎意義完全不同。
四、古塔的建築材料
從文獻記載和石窟雕刻、壁畫中我們可以得知:塔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從樓閣式,亭閣式到密檐式到各種各樣不同塔形的歷史。寺和塔是密不可分的,早期的寺院更是以塔為主的。我國第一座佛寺白馬寺當時的布局,就是以一個大型方木塔為中心,在其四周有廊廡門殿圍繞。這種以塔為主的寺塔布局直接來源於印度寺塔建築,自漢、魏、晉、南北朝,迄於隋唐初期,大體因循未改。《洛陽伽藍記》曾對永寧寺作如下記述:「永寧寺,是熙平元年(公元516年)靈太後胡氏所命令修建的……寺中有一座九層的浮圖,用木材修造。塔的北面有佛殿一座……全寺有僧房樓觀一千餘間……寺的四周有廊房圍牆環繞,四面各開一座大門。」這一記載,大體可以說明早期寺塔建築的風格。
但隨著念經拜佛殿堂的升級,先是寺,塔並列,然後逐步把塔排出寺外,或建於寺旁。這一變化自唐代開始,主要原因一是中國佛教自身的發展引起佛寺布局的變化,二是中國原有的庭院布局影響了佛寺布局。當外來的建築來到中國以後,必將被賦予中國的色彩,變成有中國特色的建築。此外,自佛教廣泛傳播以後,不少官商紛紛把自己的府第、王府以至行宮、御舍作寺廟。可想而知,寺廟由府第改建,佛寺布局的改變已屬自然而然了。
由於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寺塔布局的形式出現千變萬化,時有反復的狀態。在唐代以後的一些朝代和個別的地區,也還有一些把塔作為寺院主體的例子。如山西應縣佛宮寺遼代釋迦塔(應縣木塔),建於遼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塔在寺的前部中心位置上,大殿在後。這種布局,就保存了早期以塔為主的寺塔布局形式。但是,以大殿為寺廟中心的布局已成為主流,塔在寺中的地位已遠不如以前了。
正如其他建築物一樣,古塔的建築材料和技術的改進促使古塔結構和形式也不斷發生變化。據歷史文獻記載,中國最早的塔是木塔。從東漢第一座佛寺白馬寺的塔開始,一直到東漢末年徐州的浮屠寺塔,都是木塔。著名的北魏洛陽永寧寺塔,「佔地千尺,金寶瓶,承露金盤三十垂……」,號稱「天下第一」。木塔抗震力強,便於登高遠眺,但它有著致命的弱點——容易起火。這個弱點日益阻礙著古塔的保存與發展,人們開始用防火性能較好的磚石來建塔。現在所知的磚石塔,最早的例子是《洛陽伽藍記》中所說的太康寺三層浮圖。現存最早的磚塔,是北魏正光元年(公元520年)的嵩岳寺塔,此塔高40米,造型優美,雖歷一千餘年仍巍然屹立。現存最早的石塔是山東歷城四門塔,是隋大業七年(公元611年)建造的。它體重和高度均較小,大概是由於石塊較重,不好搬運的緣故。
唐朝時,磚塔建造技術已相當可觀,成功創造了仿木構樓閣式和密檐式兩種類型的塔。亭閣式磚石塔在唐代達到巔峰,例如山東歷城龍虎塔,塔身雕刻非常富麗,屬建築史上的佳作。高層磚石塔的建築結構,到了宋、遼、金達到頂峰,料敵塔,小雁塔,千尋塔等達到一流水平。這時的塔有一處重大發展,是普遍由唐代的四方形轉變為六角和八角形。這一發展解決了兩個重大問題:一是增強了抗震的性能。在同樣條件下,多角形磚石建築受震害的程度遠遠低於方形磚石建築。二是多面形塔擴大了登塔眺覽的視野。
此後,人們又利用金屬的堅實和貴重建築金屬塔。廣州光孝寺的東西鐵塔,鑄制於五代南漢時期,是現在保存最早的鐵塔。四川峨眉山的銅塔,盡銅制雕鑄之能事,天下聞名。此外,金塔、銀塔、珍珠塔、象牙塔、琺琅塔等,質料昂貴,更顯示出塔的佛光流溢,多彩多姿。
此外,使我國建築分外增彩的還有明清琉璃寶塔。琉璃是中國古典建築中一種重要的建築材料,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經有了。但普遍使用,還是明、清時代。
古塔建築材料的發展史,也是中國建築材料的發展史,它由低級向高級發展,從簡單向復雜發展。宋、遼、金時期的古塔,發展磚石結構的堅固,防火,兼用木材富於彈性和便於加工的特點,創造了磚木混合材料。多樣的材料,各用所長,使得建築更加美觀,耐用。這諸多的創造,來自能工巧匠的智慧。
6. 錦州古塔公園里為什麼設有耶律楚材的雕像
耶律楚材
要使賦稅制度順利推行,在兵荒馬亂的時代必須注意到兩個問題,回一是要盡可能答保留足夠數量的人口,二是要這些人口安定而不是到處流亡。在保留足夠數量人口方面,耶律楚材主要改變蒙古軍隊[6]對反抗者進行屠城的老習俗。在速不台即將攻下汴梁時,向窩闊台報告准備屠城。耶律楚材上奏說:「得地無民,將焉用之?」於是窩闊台下令免屠,保住了147萬人的性命。汴梁的例子一開,此後許多抗擊的城市都免於一屠。人口的保存使得中原沒有出現千里無人煙的慘境,中原經濟發展的潛能得以保留。
公元911 一 92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以漢俘建錦州」,錦州之名始於此時。
7. 七級浮屠塔的古塔布局
極樂寺七級浮屠塔造形特殊,在國內罕見,它採用了中國傳統建築的樓閣式佛塔建築,而在塔的局部構件和裝飾上,又吸收了西方建築的手法。
塔區東西245米,南北180米,佔地4萬多平方米。塔正面朝南,與地藏殿相連,殿前接三間卷棚敞廳,東西兩側各設兩層塔式鍾鼓樓。 塔內有木梯,可供登臨者觀賞。自下而上每層內均有佛教壁畫。殿和塔檐下的雀替做成龍、鳳、獅、鶴等浮雕,栩栩如生。
七級浮屠塔比例端莊,造型帶有北方建築特有的厚重風格。
就在七級浮屠塔建成那年(康德六年),寺內藏經樓也竣工。哈爾濱極樂寺如蓮法師由北京迎請回全部前清殿版「大藏經」,在寺內舉行隆重儀式。
如今,這部原版乾隆藏「大藏經」成為稀有經書,最為珍貴。以千字文為序目排列,供奉在藏經樓內。
1924年修建的七級浮屠塔。這座七級浮屠塔造形特殊,在國內實數罕見,它採用了中國傳統建築的樓閣式佛塔建築,而在塔的局部構件和裝飾上,又吸收了西方建築的手法。塔身八角,上下七層,高約37米,磚木結構,每層屋檐都用青磚砌成,每層的八個屋角下都懸掛銅鐸,微風吹過,塔鈴清脆。給人以:「問佛極樂寺,聽鈴浮屠塔」的感悟!
造型生動,雕刻精美。每到傍晚,鴿群在落日的余暉中飛過塔旁,像兩界的使者,使得這里更加的幽靜、空靈。
塔內有木梯,可供登臨者觀賞。是一座八角七層樓閣式磚建築。正面向南,緊連磚建的地藏殿,殿為三間,硬山屋頂,殿前緊接三間卷棚敞廳,裡面繪制著地獄「十殿閻君」的生動畫面:一、秦廣王殿,二、楚江王殿,三、宋帝王殿,四、五言王殿,五、閻羅王殿,六、卞城王殿,七、泰山王殿,八、都市王殿,九、平等王殿,十、轉輪王殿。第幅四的下面都標出生前犯有何罪的罪人到此受何刑罪,上接何殿,下轉何殿等,最後的王殿就是綜合下地獄的人的生前品行和前幾殿受刑情況,決定其來世轉為卵生還是胎生。
塔與殿前,東西各設兩層塔式鍾鼓樓,布局為國內罕見。塔三層以上開窗,其餘都設有佛龕,塑以生動的羅漢浮雕三十多尊,殿和塔相通,從一層到四層,供奉著地藏王、觀世音、普賢、文殊四大菩薩像,各市政點六米;從五層到七層,供奉著葯師、釋迦牟尼和阿彌陀三尊佛像,各高一點八米。 樓梯兩側的牆壁上繪有以佛教故事為題材的生動畫面。殿和塔檐下的龍、鳳、獅、鶴等建築的風格。現在極樂寺內在藉僧侶二十八人,年齡最大者八十四歲,最小者十九歲。 自下而上每層內均有佛教壁畫。殿和塔檐下的雀替做成龍、鳳、獅、鶴等浮雕,栩栩如生。當年登上七級塔頂,新興的哈爾濱市盡收眼底,七級浮屠塔比例端莊,造型帶有北方建築特有的厚重的特色,在佛教中,七層的佛塔是最高等級的佛塔。佛家以為七層的寶塔約為百公尺高的大佛,建了如此的大佛來供養,功德無量。然而佛的胸懷是廣闊的: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浮屠!
這便是佛法的無邊,這便是對生命的禮贊,七級浮屠塔是一座八角七層樓閣式磚建築。塔與殿前,東西各設兩層塔式鍾鼓樓,布局為國內罕見。
塔有木梯,可供登臨,樓梯兩側的牆壁上繪有以佛教故事為題材的生動畫面。殿和塔檐下的龍、鳳、獅、鶴等浮雕,造型生動、典雅。塔的局部構件和裝飾吸收了西方建築的風格。 寺廟完全由僧人自己管理,先後選送兩名青年學僧分赴中國佛學院和南京棲霞寺分院就讀深造,以期培養造就一代新型高級僧材。現在的極樂寺在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中國佛學院講師,黑龍江省佛教協會會長靜波大和尚及諸位法師的建設與管理下,一改以往的面貌,成為了一個真正弘法利生的正法道場。
8. 古塔的資料
一、古塔的歷史
在中國遼闊美麗的大地上,隨處都可以看到古塔的蹤影。這些千姿百態的古塔,其造型之美,結構之巧,雕刻、裝飾之華麗,均堪與我國其它種類的古代建築相比。然而,在我國早期的古代建築物中有樓有閣,有台有榭,有廊有廡,有民居有橋梁有陵墓,唯獨沒有塔。原來塔這種建築並不是我國的固有類型,而是外國的一種建築。在傳入我國以後,塔又和我國原有的建築形式相結合,形成了一種具有中國民族傳統特色的新的建築類型。
塔原本產生於印度,是佛教的一種建築物。公元前五、六世紀時,古印度的釋迦牟尼創立了佛教,塔就是保存或埋葬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舍利」用的建築物。舍利,原文的含義為屍體或身骨。據佛經上說,釋迦牟尼死後,弟子們將其遺體火化,結成了許多晶瑩明亮、五光十色、擊之不碎的珠子,稱為舍利子。還有其它的身骨、牙齒、毛發等等,也稱為舍利。後來又加以擴演,凡德行較高的僧人死後燒剩的骨齒遺骸,也稱為舍利。
古印度的塔有兩種:一種是埋葬佛舍利、佛骨等的「萃堵波」,屬於墳冢的性質;另一種是所謂的「支提」或「制底」,內無舍利,稱作廟,即所謂塔廟。在公元一世紀的東漢時期,隨著佛教的傳入,古印度的塔也隨之傳入我國,並與我國固有的建築形式和民族文化相結合,有很大的變化和發展。古印度的「支提」就發展成為我國的石窟寺,而埋葬和供奉舍利的「萃堵波」則發展為各式各樣的古塔。從古塔的發展歷史和現存的實物來看,不管是否塔中埋有舍利,統統都被成為舍利塔。由此可見,中國的古塔是由古印度的「萃堵波」發展演變而來的。
從我國的文字發展歷史來看,在早期的漢字中並沒有「塔」字。佛塔傳入中國時,它的名稱被譯成各式各樣,人們發揮著各自的才能,有的音譯,有的意譯,也有按形狀譯的。於是出現了萃堵波、私偷簸、偷婆、佛圖、浮屠、浮圖、方墳、圓冢、高顯、靈廟等各種名稱。以後,人們根據梵文「佛」字的音韻「布達」,造出了一個「答」字,並加上一個「土」字旁,以表示墳冢的意思。這樣,「塔」這個字既確切地表達了它固有的埋葬佛舍利的功能,又從音韻上表示了它是古印度的原有建築,准確、恰當而又絕妙,於是「塔」的名稱流行廣泛。
印度的萃堵波和我國固有的建築形式與民族文化相結合的過程,就是外來文化不斷中國化的過程,也是中國古塔從無到有、不斷變化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和古印度的萃堵波相比,中國古塔從形式、結構、布局和功能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印度半圓形的萃堵波一傳入中國,首先就和我國原有的高貴而顯赫的建築形式——樓閣相結合,出現了樓閣式塔。我國第一座佛教寺廟中的佛塔白馬寺塔,就是這樣的建築形式。以後,隨著佛教在我國的廣泛傳播、建築材料和建築技術的發展,亭閣式塔、密檐式塔、花塔、金剛寶座塔、過街塔等,也相繼出現在我國大地上。就是與古印度的萃堵波極為相似的覆缽式塔——喇嘛塔,在建築造型和裝飾藝術上也都增加了許多中國的成分。可見,從塔的形式上看,印度的萃堵波在我國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在古印度,佛舍利是埋葬、供奉在萃堵波中的。而在我國,塔下一般都建有地宮,以埋葬或供奉舍利。這是印度萃堵波與我國固有的陵墓制度相結合的產物。同印度的萃堵波相比,中國的古塔不但有塔剎、塔身、沓座,還有塔下地宮,在結構上已經發上了很大的變化。在近代和當代維修古塔的過程中,人們在塔頂上也曾經發現過舍利,可見塔下地宮並不是中國古塔埋葬舍利的唯一地方。但是地宮的出現,卻是印度萃堵波中國化的一個重要標志。
在古印度萃堵波的前後左右,雖然還有少量的附屬建築,但都很簡單。在中國古塔的周圍或旁邊,卻有規模宏大的建築群。在這些建築群中,有殿堂,有走廊,有軒,也有亭。最初,塔在寺的中心。佛殿、佛堂等,圍繞著佛塔修建、布局。隨著佛殿在佛寺中地位的提高,殿、塔並列,或者將塔放在殿後,以至移於寺外,但古塔始終沒有離開殿堂,這是古印度萃堵波與我國宮殿、府第等建築形式相結合的結果。佛教要在我國傳播,就必須採用我國人民熟悉並樂於接受的形式。古印度萃堵波的傳入和發展,與佛教的傳入和發展如影隨形,密不可分。因此,我國的古塔不但帶有濃烈的宗教色彩,而且也富有濃烈的民族傳統文化色彩,從而成為我國古代建築中的一種特殊類型,成為絢麗燦爛、美不勝收的一朵建築奇葩。
二、古塔的發展階段
從歷史文獻的記載和我國現存古塔、古塔遺址的調查分析得知,古塔的發展大體上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東漢到唐朝初年,為古塔發展的第一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印度的萃堵波開始和我國傳統建築形式互相結合,是不斷磨合的階段。
佛教同其他宗教一樣,都要藉助於實物來傳播教義。佛教藉以傳播教義的實物除了佛經、佛像之外,就是佛塔了。根據史書記載,在著名的「永平求法」之後,漢明帝於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在首都洛陽興建了我國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馬寺,其中就包括了塔這種建築。《釋書·釋老志》雲:「自洛中構白馬寺,盛飾浮圖,畫亦甚妙,為四方式。」
佛教初入中國時,人們對佛、舍利、萃堵波等等印度佛教名物是十分陌生的。漢明帝把傳播佛教的使者迎進了洛陽,他的哥哥楚王劉映成為第一批信徒當中的一員。佛教的教義與中國固有的王權思想、儒家學說、宗教信仰等存在著分歧、沖突,為了生存,佛教不得不採取了調和的立場,力爭以人們習慣或熟悉的思維及行為方式來擴大自己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來自印度的半圓形的萃堵波自然也不可能保持其原有形態,它勢必要在迎合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的前提下改變其本來面目。由於時間久遠,當時的建築已經沒有實物,但是我們藉助文獻記載得知,中國最早期的佛塔,主要是樓閣式的建築。《三國志》、《後漢書》均記載漢末修築的徐州浮屠寺塔是一座大木塔,頂上有九重銅制的塔剎,重要閣道的塔身層數也不會太少。
那麼在諸多的中國傳統建築形式中,佛教的傳播者為什麼要把萃堵波「嫁接」到高樓建築之中-呢?從東漢開始,除了一些特殊的禮制建築之外,自戰國至西漢一直流行的高台建築逐漸為木構高樓所替代。無論是宮廷還是地主豪強的庄園,都盛行建造木構高樓,除了供居住的樓之外,還有城門上的譙樓,市場中的市樓,倉儲用的倉樓,瞭望用的望樓,守御用的碉樓等。正是各種各樣的木構高樓,構成了東漢建築的時代特色。此外還要看到,秦漢時期的帝王、貴族普遍熱中於求仙望氣、承露接引等事,根據「仙人好樓居」的說法,至少在漢武帝之時就已經出現了高達五十丈的井擀樓(即用大木實疊而成的高樓),用於求神迎仙。所以木構高樓不僅是當時最顯高貴的建築,同時也是頗具神秘性的建築,把萃堵波「嫁接」其上,實在是一種非常有利於佛教傳播的選擇。
漢代的佛塔雖然已無實例可尋,但我們尚可從河南故縣出土的陶樓和甘肅武威出土的陶碉樓形態中可見其大概。這種由構架式樓閣與萃堵波結合而成的方形木塔,自東漢時期問世以來,歷魏、晉、南北朝數百年而不衰,成為此一時期佛塔的經典樣式。對此,《魏書·釋老志》說的很明確:「凡宮塔制度,猶依天竺舊狀而重構之,從一級至三、五、七、九。世人相承,謂之『浮圖』,或雲『佛圖』。」很顯然,「天竺舊狀」指的就是來自印度的萃堵波,而「重構之」就是多層木樓閣。在木樓閣的頂上放置萃堵波,應當就是這一時期佛塔的基本形式。這里順帶要提的是,在這一時期還出席那了一些亭閣式塔,它們雖然也是萃堵波與中國原有建築形式相結合的產物,所以並不是該時期佛塔建築的主流。
第二,從唐朝經兩宋至遼、金時期,是我國古塔發展的第二個階段,也是我國古塔發展的高峰時期。
唐、兩宋時期古塔的建築達到了空前繁榮的程度。塔的總體數量較前代大增,建塔的材料也更為豐富了,除了木材和磚、石以外,還使用了銅、鐵、琉璃等材質。閣樓式、密檐式、以及亭閣式塔正值盛年,花塔和寶篋印經塔又現異彩。這一時期,是從以木塔為主轉向以磚石塔為主的最後階段。由於材料的改變,使建築造型與技術也相應有所變化。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塔的平面從四方形逐漸演變為六角形和八角形。
根據文獻記載和實物考察得知,早期的木塔平面大多是方形,這種平面來源於樓閣的平面。隋唐以及以前的磚石塔,雖然有少量的六角形、八角形塔,甚至還有嵩岳寺塔十二邊形的特例,但是就現存的唐塔的情況來看,大多還是方形塔。但入宋以後,六角形、八角形塔很快就取代了方形塔。塔之平面的變化,首先是建築工匠們從長期的造塔實踐中積累的豐富經驗所致。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高層建築特別是磚石結構高層建築,極易在地震中受到破壞。古代工匠們從對地震受損情況的觀察中,已經認識到了建築物的銳角部分在地震中因受力集中而容易損壞。但鈍角或圓角部分在地震時因受力較為均勻而不易損壞。所以處於使用和堅固兩方面的考慮,自然要改變古塔的平面。其次,為適應人們登塔遠望的需要,也是古塔平面發生變化的原因。木塔雖為方型,但卻便於設置平座,使人們能夠走出塔身,憑欄周覽。改為磚石塔後,平座就不能挑出太遠,人們走出塔身便很困難,而且危險性也大大增加。改為六角形或八角形後,不僅能有效的擴大視野,而且還有利於減殺風力,其優勢是十分明顯的。
由於社會風習的變化,唐與宋、遼、金時期的古塔,在審美特徵上也有了明顯的差異。大致來說,唐時修建的塔一般不尚裝飾,唐人追求的主要是簡練而明確的線條,穩定而端莊的輪廓,親切而和諧的節奏,唐塔表現出來的是唐人豪放的個性和氣度。而宋人卻是追求細膩纖秀,精雕細琢,柔和清麗,所以宋塔的藝術便在裝飾的、表現的、外在等方面開拓新的境界,極力渲染其令人目眩的輪廓變化和頗有俗艷之嫌的形式美。至於與宋對峙的遼和金,則是在唐風宋韻的混合當中,譜寫了中國古塔的黃金時代里又一輝煌篇章,宗教內在的感染力,是造塔者極力要表現的唯一主題。
第三,從元代經明代到清代,是我國古塔發展的第三個階段。
元代以後,塔的材料和結構技術,再無更高的突破,只是在形式上有了一些新的發展。最為明顯的是,隨著喇嘛教的傳播,瓶形的喇嘛塔進入了中國佛塔的行列。這種帶有強烈異域風格的塔,長期保持了它們那莊重碩壯而又豐滿的造型。從元至清六百年間,這種塔形的主要變化,是其塔剎(即「十三天」)比例的變更,從元代的尖錐形,發展成為直筒形。明代以後,仿照印度佛陀伽耶金剛寶塔形式而來的金剛寶座式塔又和喇嘛塔一起,推動中國古塔的建造出現一次迴光返照般的高潮。然而,從整體來看,從元代以後,塔的數量已經大大減少,佛塔的建造卻處在不斷衰落之中,而各種與佛教關系不大的文峰塔、風水塔卻大量用處,但除了個別的精品之外,它們大多是粗製濫造的,幾乎沒有審美價值可言。
三、古塔的組成部分
我國的古塔雖然種類繁多,它們的建築材料和構成方法也不盡相同,但是,這些古塔的基本結構卻是大體一樣的。古塔由四部分組成:地宮、塔基、塔身、塔剎。
1.地宮
地宮也稱為「龍宮」、「龍窟」。這是宮殿、壇廟、樓閣等建築所沒有的。為什麼要有這一部分構造呢?這是因為塔是埋葬舍利的。在印度,舍利並不是深埋地下,只是藏於塔內。而傳到中國來之後,與中國傳統的深葬制度結合起來,便產生了地宮這種形式。凡是建塔,首先要在地下修建一個地宮,以埋葬舍利和陪葬器物。這與中國帝王陵寢的地宮相似。當然,塔的地宮遠遠不如帝王陵寢的規模那麼大,陪葬的東西也少的多。塔的地宮內安放的東西主要是一個石函。石函內有層層的函匣相套,也有用石制或金銀、玉翠製作的小型棺槨。內中一曾即為安放舍利之處。此外,在地宮內還陪葬有各種器物、經書、佛像等。地宮是用磚石砌成的方形或六角形、八角形、圓形的地下室。地宮大都深埋地下,只有個別半入地下。
河北定州靜志寺真身舍利塔塔基地宮又稱「舍利閣」。它位於塔基的正中,在距現存地面約六十厘米的深處。上有石刻歇山式屋頂一塊。屋頂之下有一個方孔,這就是地宮舍利閣的頂口。地宮平面作四方形,但不甚規整。地宮南面辟門,作拱券式。地宮內四壁均有壁畫,為天王、帝釋、梵王、童子、侍女等任務形象。北壁正面書寫「釋迦牟尼真身舍利」的牌位,兩旁繪有十大弟子禮拜的圖案。舍利閣內的柱子、斗拱、檀枋、闌額的彩畫,色澤如新,是地面建築中見不到的宋代作品。
從前,由於人們不了解塔下有地宮這一結構,便產生迷信說法,說某一個塔下是「海眼」,於是便出現了「鎮海之塔」的傳說。事實上,有些塔的地宮年久損壞,或防水不好,地下水滲滿了,偶然發現這種情況,就訛稱「海眼」了。
建國後,各地清理和維修古塔時,發現了許多地宮以及內部所埋葬的舍利及文物,例如江蘇鎮江甘露寺鐵塔、蘇州虎丘塔、湖北武昌黃鶴樓前勝象寶塔、北京西長安街慶壽寺雙塔、吉林農安萬金塔、雲南大理崇聖寺千尋塔等。它們為研究古塔地宮形制與結構,提供了不少實物資料。
2.塔基
塔基是整個塔的下部基礎,覆蓋在地宮上。很多塔從塔內第一層正中即可探到地宮。早期的塔基一般都比較低矮,只有幾十厘米。例如現存的兩座唐以前的塔——北魏嵩岳寺塔和隋朝的歷城四門塔的塔基。在唐代,有的塔為了使它更加高聳突出,在塔下又建了高大的基台,例如西安唐代的小雁塔、大雁塔等。亭閣式塔的塔基,在唐代也開始發展成高大的基座,例如山西泛舟禪師塔、濟南歷城神通寺龍虎塔等。
唐代以後,塔的基礎部分有了急劇的發展,明顯地分成基台與基座兩部分。基台就是早期塔下比較低矮的塔基。在基台上,增加了一部分專門承托塔身的座子,稱為基座。在建築藝術效果上,它使塔身更為雄偉突出。基台,一般比較低矮,而且沒有什麼裝飾。基座部分則大為發展,日趨富麗,成了整個塔中雕飾最為華麗的一部分。
在基座的發展過程中,尤以遼、金時期的密檐式塔的基座最為突出。遼、金塔的基座,大多作「須彌座」的形式,示為穩固之意。以北京天寧寺塔的須彌座為例,座為八角形,建與一個不甚高大的基台上,共有兩層束腰。第一層束腰內,每面砌六個小龕,內刻獅子頭。龕與龕之間以雕花間柱分隔。第二曾束腰下部砌出小龕五個,內雕佛像。龕與龕之間的間柱上雕飾力士。上部施斗拱。斗拱上承托極為精細的磚雕欄桿。欄桿上置仰蓮三重,以承托第一層塔身。整個須彌座的高度約占塔高的五分之一。它成為全塔的重要組成部分。
後來,其他各種類型塔的基座也越來越往高大華麗的方向發展。喇嘛塔的基座發展的非常高大,體量佔了全塔的大部分,高度佔到總高的三分之一左右。金剛寶座塔的基座已經成為塔身的主要部分,座子本身比上部小塔要大的多。過街塔下的座子也比較上面的塔高大的多。塔的基座部分的大大發展,與中國古建築傳統中一貫重視台基的作用,有著你切的關系。它不僅保證了上層建築物的堅固穩定,而且也收到藝術上庄嚴雄偉的效果。
3.塔身
塔身是古塔結構的主體。由於塔的建築類型不同,塔身的形式也各異。各種不同類型的塔,就是按照塔身的形制來劃分的。
從塔身的內部結構看,主要有實心和空心兩種。實心塔的內部,有用磚石全部滿鋪滿砌的,也有用土夯實填滿的。縱或有些實心塔內也用木骨填入,以增加塔的整體連接,或增強挑出部分的承載力量,但結構仍然比較簡單。空心塔一般來說是可以登臨的塔。這類塔的塔身結構比較復雜,建築工藝的要求也比較高。空心塔的塔身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木樓層塔身。盛行於漢末、魏、晉、南北朝。結構大體是:塔身內部從上到下是一個空筒,塔身四周立柱,每面三間,立柱上安放梁枋,斗拱,承托上部樓層。每層都有挑出的平座和欄桿游廊,可以環眺四周。每層還有挑出的塔檐,與一般木構建築樓閣做法一樣,內設樓梯、樓板,可以登臨。純木結構,磚壁木樓梯、木樓板和磚壁木檐、木平座結構的樓閣式塔,如山西應縣木塔的塔身,就是這種形式。
磚壁木樓層塔身,也稱空筒式塔身。內部好像一個空筒,早期的樓閣式或密檐式磚塔,大多是這種結構。如西安大雁塔、西安小雁塔、杭州臨安功臣塔、蘇州羅漢院雙塔、登封嵩岳寺塔等都有這種塔身。
磚木混砌塔身。用磚砌,塔檐、平座、欄桿等部分均為木結構。這種結構流行於宋塔中,例如上海松江方塔,杭州六和塔、蘇州瑞光塔、蘇州北寺塔等。
木中心柱塔身。塔身內設有中心柱,早期的木塔塔身內多有中心柱,並從塔頂直貫塔底。現在這類塔身的古塔,現在已經見不到了。河北正定的天寧寺塔為半木結構,塔內的木中心柱只有半段,僅在塔的上半部。但是,就是這種只有半截木匠中心柱塔身古塔,在全國也極少,十分珍貴。這種實物無可爭辯地說明,這種沒有大木中心柱的塔身,在我國古塔的建造中是存在的。隨著建塔材料種類的增加和建築技術的發展,有些古塔的中心柱不是採用木料,而是採用磚石建造。陝西扶風法門寺塔、河南開封佑國寺塔、四川樂山凌雲寺塔就是這樣的例子。
磚石塔心柱塔身。全部用磚砌造,塔的中心是一個自頂到底的大磚石柱子。這種塔身的結構是我國古代磚石結構發展到高峰的產物。如河南開封佑國寺塔、四川樂山凌雲寺塔、陝西扶風法門寺塔、四川大足寶頂山塔等,大多是宋、明時期的建築,水平相當高。
高台塔身。塔身用磚石建造,砌成高大的檯子,從檯子的內部砌磚石梯子盤旋而上,或從座子外面登上頂端。這里說的主要是金剛寶座塔。北京真覺寺金剛寶座塔、北京碧雲寺金剛寶座塔、呼和浩特慈燈寺金剛寶座塔等,就是這樣的例子。
覆缽式塔身。即喇嘛塔的塔身,狀如瓶形。明、清以後,建築師們又在塔肚正中增設了焰光門,形如小龕。
在我國現存的古塔中,還有一些形制特別的塔身:有的在覆缽上多加上多層樓閣,有的是樓閣、覆缽、亭閣相結合,還有的塔身狀如筆形、球形、圓筒形等等,形態多樣,各呈異彩。
4.塔剎
塔剎俗稱塔頂,就是安設在塔身上的頂子。我國的古塔很多,各座古塔塔剎的形狀和建築材料都不相同。但是,不管是用什麼材料建造的塔剎,也不論其形式如何,它們都是古塔重要的、位置最高的組成部分。在古印度,塔剎只是作為「萃堵波」的表象而存在,結構簡單,裝飾也不復雜。但到了中國,就和我國原有的樓閣式建築結合在一起,塔剎的建造就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其結構、形式也變得更為復雜、更為精細、更為美觀了。從建築結構上看,塔剎是作為收結頂蓋用的。既要固定椽子望板,瓦隴等部分,又要防止雨水下漏,塔剎發揮了重大作用。從建築藝術上看,塔剎往往玲瓏奇巧直插雲霄,給人以超脫,崇高的審美快感。因此,人們把塔剎的「剎」也作為佛寺的別稱,寺也被稱為剎,古寺也就被稱為古剎了。
就塔剎的結構而言,它本身就是一座完整的古塔。塔剎由剎座、剎身、剎頂、剎桿等部分組成。
剎座是剎的基礎,覆壓在塔頂上,壓著椽子、望板、角梁後尾和瓦隴,並包砌剎桿。剎座大多砌作須彌座或仰蓬蓮座、忍冬花葉形座,也有砌作素平台座的,以承托剎身。在有的剎座中,還設有類似地宮的窟穴,被稱作剎穴。剎穴可以供奉舍利,可以存放經書和其他供器。雲南大理千尋塔、北京妙應寺塔就是這樣的例子。
剎身主要的形象特徵是套貫在剎桿上的圓環,稱為相輪,也有稱為金盤、承露盤的,《行事妙》雲:「人仰視之,故雲相」。可見,剎身是作為塔的一種仰望的標志,以起敬佛禮佛的作用。一般大塔的相輪比較多而大,下塔的相輪比較少而小。早期的塔制,相輪沒有定式,有的塔相輪至多數十個,有的少至三五個。例如原洛陽永寧寺大木塔,就有三十重相輪。現存兩處比較早的塔——四門塔和嵩岳寺塔分別為五輪和七輪。以後相輪的數目逐漸形成了一、三、五、七、九、十一和十三的規律。喇嘛塔大多採用了十三個相輪。因此人們就把這一部分稱為「十三天」了。在相輪上置華蓋,也稱寶蓋,作為相輪剎身的冠飾。
剎頂,是全塔是尖頂,在寶蓋之上,一般為仰月、寶珠所成,也有作火焰、寶珠的,有的在火焰之上置寶珠,也有寶珠置於火焰之中的。因避「火」字,有的稱為「水煙」。
剎桿,是通貫塔剎的中軸。金屬塔剎的各部分構件,全都穿套在剎桿之上,全靠剎桿來串聯和支固塔剎的各個部分。就是比較低矮的磚制塔剎,當中也有木製或金屬剎桿。據佛經上說,剎桿又有剎柱、金剎、表剎等名稱。剎桿的構造,有用木桿或鐵桿插入塔頂之內的;如果塔剎很高,即用大木枝插入一二層或三層塔頂。長大的剎桿稱為剎柱。有的剎柱與塔心互相連貫,直達塔底地宮之上。
以上所述塔剎的結構形制,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此外,各個時代、不同類型、不同建築材料的塔,其塔剎也有所變化。有在剎桿上串聯三、五、七、九個金屬圓球作為塔剎的,例如遼寧被鎮崇興寺雙塔;有的塔剎在剎座上貫有以巨大的寶頂,例如北京天寧寺塔。寶頂的形式各有不同,有圓形、方形、八角形等等。銀川海寶塔的剎頂作方形葫蘆形,或稱蒜頭形,可能是受伊斯蘭建築的影響所致。廣州懷聖寺光塔又是一種情況,塔剎變成了風向標,它與佛教的塔剎意義完全不同。
四、古塔的建築材料
從文獻記載和石窟雕刻、壁畫中我們可以得知:塔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從樓閣式,亭閣式到密檐式到各種各樣不同塔形的歷史。寺和塔是密不可分的,早期的寺院更是以塔為主的。我國第一座佛寺白馬寺當時的布局,就是以一個大型方木塔為中心,在其四周有廊廡門殿圍繞。這種以塔為主的寺塔布局直接來源於印度寺塔建築,自漢、魏、晉、南北朝,迄於隋唐初期,大體因循未改。《洛陽伽藍記》曾對永寧寺作如下記述:「永寧寺,是熙平元年(公元516年)靈太後胡氏所命令修建的……寺中有一座九層的浮圖,用木材修造。塔的北面有佛殿一座……全寺有僧房樓觀一千餘間……寺的四周有廊房圍牆環繞,四面各開一座大門。」這一記載,大體可以說明早期寺塔建築的風格。
但隨著念經拜佛殿堂的升級,先是寺,塔並列,然後逐步把塔排出寺外,或建於寺旁。這一變化自唐代開始,主要原因一是中國佛教自身的發展引起佛寺布局的變化,二是中國原有的庭院布局影響了佛寺布局。當外來的建築來到中國以後,必將被賦予中國的色彩,變成有中國特色的建築。此外,自佛教廣泛傳播以後,不少官商紛紛把自己的府第、王府以至行宮、御舍作寺廟。可想而知,寺廟由府第改建,佛寺布局的改變已屬自然而然了。
由於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寺塔布局的形式出現千變萬化,時有反復的狀態。在唐代以後的一些朝代和個別的地區,也還有一些把塔作為寺院主體的例子。如山西應縣佛宮寺遼代釋迦塔(應縣木塔),建於遼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塔在寺的前部中心位置上,大殿在後。這種布局,就保存了早期以塔為主的寺塔布局形式。但是,以大殿為寺廟中心的布局已成為主流,塔在寺中的地位已遠不如以前了。
正如其他建築物一樣,古塔的建築材料和技術的改進促使古塔結構和形式也不斷發生變化。據歷史文獻記載,中國最早的塔是木塔。從東漢第一座佛寺白馬寺的塔開始,一直到東漢末年徐州的浮屠寺塔,都是木塔。著名的北魏洛陽永寧寺塔,「佔地千尺,金寶瓶,承露金盤三十垂……」,號稱「天下第一」。木塔抗震力強,便於登高遠眺,但它有著致命的弱點——容易起火。這個弱點日益阻礙著古塔的保存與發展,人們開始用防火性能較好的磚石來建塔。現在所知的磚石塔,最早的例子是《洛陽伽藍記》中所說的太康寺三層浮圖。現存最早的磚塔,是北魏正光元年(公元520年)的嵩岳寺塔,此塔高40米,造型優美,雖歷一千餘年仍巍然屹立。現存最早的石塔是山東歷城四門塔,是隋大業七年(公元611年)建造的。它體重和高度均較小,大概是由於石塊較重,不好搬運的緣故。
唐朝時,磚塔建造技術已相當可觀,成功創造了仿木構樓閣式和密檐式兩種類型的塔。亭閣式磚石塔在唐代達到巔峰,例如山東歷城龍虎塔,塔身雕刻非常富麗,屬建築史上的佳作。高層磚石塔的建築結構,到了宋、遼、金達到頂峰,料敵塔,小雁塔,千尋塔等達到一流水平。這時的塔有一處重大發展,是普遍由唐代的四方形轉變為六角和八角形。這一發展解決了兩個重大問題:一是增強了抗震的性能。在同樣條件下,多角形磚石建築受震害的程度遠遠低於方形磚石建築。二是多面形塔擴大了登塔眺覽的視野。
此後,人們又利用金屬的堅實和貴重建築金屬塔。廣州光孝寺的東西鐵塔,鑄制於五代南漢時期,是現在保存最早的鐵塔。四川峨眉山的銅塔,盡銅制雕鑄之能事,天下聞名。此外,金塔、銀塔、珍珠塔、象牙塔、琺琅塔等,質料昂貴,更顯示出塔的佛光流溢,多彩多姿。
此外,使我國建築分外增彩的還有明清琉璃寶塔。琉璃是中國古典建築中一種重要的建築材料,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經有了。但普遍使用,還是明、清時代。
古塔建築材料的發展史,也是中國建築材料的發展史,它由低級向高級發展,從簡單向復雜發展。宋、遼、金時期的古塔,發展磚石結構的堅固,防火,兼用木材富於彈性和便於加工的特點,創造了磚木混合材料。多樣的材料,各用所長,使得建築更加美觀,耐用。這諸多的創造,來自能工巧匠的智慧。
9. 錦州古塔傳說
大廣濟寺又名大佛寺,在古塔區舊城內北街,寺內明碑謂建於遼代,元末毀於兵火,明永樂後多次重修。清嘉慶十四年(1809)又遭火焚,清道光六年(1826)開始重修,道光九年(1829)竣工。全寺建築布局緊湊,平面呈長方形,有佛殿、天王殿及碑亭、配殿等。主要建築是佛殿(今佛已不存),為大木重檐歇山式建築,面闊7間,進深5間,檐柱及額枋上都有精美雕飾。寺東有昭忠祠,於光緒二十四年為緬懷中日甲午戰爭中犧牲的烈士而建。寺西有天後宮,建於雍正王年。現在的大殿約於同治年間。正殿7間,硬山式額枋上有彩繪木刻,二十四孝圖,雕刻生動細膩。前院有東、西廊房14間,山門左右是碑亭。解放後,都已修飾一新,現為錦州市博物館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錦州遼塔坐落在大廣濟寺前,也是古塔公園中。據明嘉靖碑文(宣大巡撫文貴撰)載:金代的中靖大夫高璉曾寫過《塔記》說,塔建於遼道宗清寧三年(1507年),是為收藏皇後所降的舍利子而建。塔是磚實心密檐式,現高57米。塔身八面,每面雕有一佛脅侍,三個寶蓋和兩位飛天。飛天翱翔於上,大佛端坐龕中,脅待肅立龕旁。塔檐共十三層,每層各角原來都有楠木挑梁,上托檐角,下綴銅鈴,現多已脫落,僅西北角還剩11根。塔頂早在永樂年間被明軍用炮打落。塔上磚雕的梁、柱、斗拱和花飾等也多半脫落。塔座在1933年曾用青磚維修。古塔體量宏偉,是遼西最高的古代建築,是京沈途中唯一能從列車上望到的遼代高塔。它具有歷史和藝術價值,是省級文物,也是錦州古城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