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的柏崖雕刻怎麼樣
❶ 柏崖原料什麼原料最好
太行崖柏最好。
寒暑不能移,歲月不能敗者,惟松柏為然。 ——北宋 蘇轍 《服茯苓賦敘》 十年磨一劍,崖柏從再發現到最近的火爆,時間並不長,但接觸後喜愛上崖柏的木友越來越多。大家經常會問到的一個問題,就是崖柏哪裡的料子最好,是太行、秦嶺、川料、湖北料還是藏料最好?(這個問題在前幾期的倦勤絮語中就有分析和表述)其中最為引人關注的還是整體材質最好的太行崖柏。各個產區都有好的料子,但總體而言,確實是太行山脈出產的崖柏整體材質最佳。
那麼太行崖柏到底有什麼特質,又有什麼特徵能夠脫穎而出呢?
1、生長環境和氣候條件鍛造其優秀品質
北方山脈少土少水分,懸崖之上往往是少量塵土附著,崖柏在這樣貧瘠的環境生長,養分吸收少,生長極為緩慢,絕大部分都在生長過程中,由於養分缺失、風刮水沖而斷折枯死,倖存下來的都是千里挑一的幸運兒,十年未必能長一毫米直徑,故而質地非常緻密和堅硬(相比之下,南方產區的由於生長條件較好,故而經常能見到大尺寸的造型料,但從密度、油性上而言,確實與太行料相比有所欠缺)
2、太行崖柏有什麼特徵
太行山脈山石嶙峋,崖柏生長難度大,通常都是從岩石縫隙中擠出生長空間,所以其毛料根部通常會隨著岩石形狀生長,不會是過於肥大的普通柏樹根,常見的往往是扁形的根部;其外皮通常由於年份長,會覆蓋上非常厚實的包漿,呈現出灰白色的質地,也是很多玩家稱的「白皮料」、「白粉料」,生長環境越惡劣,岩石縫隙越窄小,往往料質越好,其香味是那種很悠遠醇厚的淡香,切口斷面通常覆水後呈現紅褐顏色,年輪非常細密,哪怕用放大鏡都難以數清。
3、太行崖柏與川料崖柏的區別,瘤花有什麼區別?
其實這個跟倦勤之前闡述的息息相關,由於生長年份、環境等差異,導致在同一個等級的太行料和川料,在密度油性香味上呈現較大差異。以目前比較火爆的瘤花料舉例,太行崖柏的瘤花通常較少,但瘤花細密,呈現出很明顯的點狀;川料瘤花由於養分足,生長較快,往往呈現出暈狀,且顏色偏黑(可想像一滴墨水滴在宣紙上的感覺)。但請注意:南方產區的崖柏也有生長年份極長的好料,倦勤所述只是整體評價,而非單指個別料子。 4、怎麼選擇好的太行崖柏料,是否沉水的才是好料?
崖柏乃天材地寶,每一件都不可輕棄。有的適合作造型自然件,有的適合雕刻,有的適合做把玩,有的適合聞香,不一而足,各有妙用。從特點考察,可以參考倦勤的《崖柏根雕鑒賞的十大標准》,雖然是說的根雕,但對於選料也有參考意義。崖柏考察指標眾多,其中大家最直觀的,就是沉水與否,就大多數情況而言(排除保存不善,暴曬之後的乾料),沉水的料子通常密度油性年份會更好(這三個指標往往是一體的,年份越長,其他特徵也會越好),但也存在不沉水,但卻是極好的香料或者造型料。
❷ 福建柏是哪個省的
福建柏屬常綠喬木。分布於中國福建、江西、浙江和湖南南部、廣東和廣西專北部、四川和屬貴州東南部等,以福建中部最多。木材輕,質地略軟,紋理勻直,加工容易,干後材質穩定,是建築、傢具、細木工和雕刻的良好用材。樹形美觀、樹干通直,為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
❸ 我家裡有一個柏崖的根雕擺件,在屋裡放了一段時間發現有裂紋了,這是為什麼我平時應該怎樣保養,用什麼
要保持表面清潔。因其完全暴露在外,易沾灰塵,尤其是雕刻部分,更易積灰,而灰塵中帶回有種種氧 化物及答雜物,要及時將它清除掉,否則就會造成工藝品表面受腐蝕。
日常可用含蠟質的或含油脂的純棉毛巾揩擦。建議半年打一次蠟,然後再用干棉布去油拋光。注意不宜用帶水的毛巾擦拭。
❹ 柏木樹根雕刻了,能不能放在家裡
應該沒問題吧
❺ 柏樹根適合做什麼樣的根雕
偶很累沒有動力怎麼辦?
就必須能少走彎路,找到出路!允翟
❻ 柏崖根雕需要上色嗎
不需要,賣家都會上油,為了好看
❼ 福建柏的介紹
福建柏(拉丁學名:Fokienia hodginsii (Dunn)Henry et Thomas)柏科常綠喬木,分布於越南及中國內西南部、南部至東部。中國福建、江容西、浙江和湖南南部、廣東和廣西北部、四川和貴州東南部等,以福建中部最多。福建柏木材輕,質地略軟,紋理勻直,加工容易,干後材質穩定,是建築、傢具、細木工和雕刻的良好用材。樹形美觀、樹干通直,為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
❽ 柏樹根適合做什麼樣的根雕
柏樹根是柏科植物柏木的根。味苦、辛,性涼,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長相有個性的做根雕,其他的做燒柴
❾ 朋友送了一個用崖柏木雕刻了一隻手握著一笑佛 有什麼寓意嗎
沒有什麼寓意,希望您過的更好,感恩諸佛加持
❿ 福建柏有哪些特徵
(Fujian cypress)
學名:Fokie-nia hodginsii(Dunn)Henry et Thomas。因模式標本采自福建福州,故名福建柏。柏科,福建柏屬(該屬僅一種)。
形態和用途
喬木,高達20米,胸徑50厘米,幼苗初期具刺形葉,後全為鱗形葉;著生鱗葉的小枝扁平,排成平面,近平展,下面之葉有白粉,鱗葉交互對生,兩側之葉長5~10毫米,中央之葉長4~7毫米。雌雄同株,球花單生小枝頂端。球果近球形,徑2~2.5厘米,褐色;種鱗6~8對,熟時張開,木質,盾形,頂部中央微凹,有一小尖頭,發育的種鱗具2粒種子。種子長約4毫米,上部具兩個大小不等的翅。花期3~4月,球果翌年10~11月成熟。
木材輕,收縮度小,強度中等,質地略軟,紋理勻直,結構細致,加工容易,切面光滑,油漆性欠佳,膠粒性良好,握釘力中等,易乾燥,干後材質穩定,耐久性良好,是建築、傢具、細木工、雕刻的良好用材。樹形美觀,樹干通直,適應性強,為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
(朱政德)
地理分布和生物學特性
分布於中國南亞熱帶北部和中亞熱帶的南部中山丘陵地帶。主要地區為福建、江西、廣西、浙南、粵北、川東南、黔東南、雲南中部海拔1800米以下。尤以福建中部山地為多。常與甜櫧、南嶺栲、木荷、白克木、細柄阿丁楓、馬尾松、鐵杉、黃山松等混生於常綠闊葉林中,個別地方偶有小片純林。越南北部亦有少量分布。
要求溫暖濕潤的氣候。年平均氣溫15℃以上,1月平均氣溫5℃以上,絕對最低溫度不低於-12℃,年降水量1200毫以上,且分布較均勻。在微酸性至酸性,有機質較多,腐殖質層較厚(10~12厘米)、疏鬆的壤土上生長良好。稍耐乾旱瘠薄。在粘質、沙質土壤及局部沙質土上也能生長。淺根性樹種,側根較發達,穿透力較強。幼年能耐一定的庇蔭,可在林冠下造林。10年以後喜光,伐去上層木,才能生長良好。樹形通直,主幹發達。
造林技術
①采種:福建柏3~10年生即開花結實。每年2~3月開花,翌年10月前後種子成熟。霜降至立冬球果呈草黃色時採集。球果攤曬後,篩取種子,袋裝干藏。出種率23.5~40%,千粒重5.0~6.0克,發芽率60~70%。②育苗:選日照時數短,水源充足,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的地方作圃地。2~3月播種。播種前,溫水浸種。每公頃播60~75公斤。幼苗出土後,需精細撫育管理。夏季要搭棚遮蔭。1年生苗高30~40厘米。選壯苗出圃造林。每公頃產苗45~75萬株。③造林:造林地在山區以中低山山谷兩側,山坡中、下部的陽坡為宜,丘陵地帶則以陰坡、半陰坡為宜。造林前要細致整地,挖明穴回表土。每公頃植3000~4500株。冬季或早春造林,造林前苗木要沾根處理。造林後連續撫育3~4年。10年後可開始第一次間伐,強度20~30%(株數)。第二次在16~20年進行,每公頃保留1500~2100株。福建柏天然更新能力強,天然林中林下幼樹(苗)很多,可採取人工促進天然更新,或用野生苗移植造林。扦插也易生根。
主要病蟲害有猝倒病、白蟻等。
(俞新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