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大佛如何雕刻
Ⅰ 樂山大佛的造像手法是什麼風格
樂山大佛的神態並不如一般偶像的冷漠,而具有一種讓人一下就能感覺到的親切。樂山大佛表現了「彌勒凈土」信仰的精髓,即從佛的世界走向人的世界,佛與人融合為一體。
海通大師鑿石為彌勒佛像,這與當時唐朝普遍信仰彌勒凈土的社會背景十分吻合。
各時代佛像雕刻藝術品的鑒別,主要是從其面相、花紋、服飾等方面加以觀察,如六朝的佛雕像多較豐圓,後期較為瘦長。唐代則是頰豐頤滿。
大佛衣紋最初用漢代傳統的陰刻手法,後來兼採用西域的凸線條,更發展成為直平階梯式的衣紋。服飾一般採用印度的裝束,由單純而逐漸演變為復雜。
樂山大佛的造像手法較為簡練,佛身各部分比例勻稱,形態端嚴、鎮靜,充分體現出唐代造像的典型風格。韋皋在碑記中所言「相好」,旨在證明樂山大佛在其建造過程中是嚴格按照佛教造像的有關標准來進行的。
另外,一切佛像從其形體、容貌來說,基本相同。要想區別各種不同名稱的佛像,只有從其「手印」來辨別。如釋迦牟尼就有「說法相」、「降魔相」、「禪定相」等多種。
右手上舉,以食指與大指作環形,餘三指微伸,是說法相,右手平伸五指,撫右膝上是降魔像等,而樂山大佛不作任何手印,僅雙手撫於膝上,這種造型十分少見。
可能初始時並非如此,右手曾毀於兵燹,在歷次維修時皆因其手印難度大,而無法復原,故呈後來的雙手撫膝狀,可從樂山大佛右手腕處有一方台遺跡窺見一斑。
Ⅱ 樂山大佛是誰發起雕刻的
樂山大佛開鑿復的發起人是海制通和尚。海通是貴州人,結茅於凌雲山中。古代的樂山三江匯流之處,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聚凌雲山麓,水勢相當的兇猛,舟輯至此往往被顛覆。每當夏汛,江水直搗山壁,常常造成船毀人亡的悲劇。海通和尚見此立志憑崖開鑿彌勒佛大像,欲仰仗無邊法力,「易暴浪為安流」,減殺水勢,永鎮風濤。
Ⅲ 樂山大佛是一整個山體雕刻而成還是用石料等堆砌出來的 不知道或不確定的不要回答。
整體雕刻出來的。用了90年時間。
Ⅳ 四川樂山大佛是誰刻的
樂山復大佛是凌雲寺名僧海制通建造的
樂山大佛地處四川省樂山縣城東,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合的凌雲山上,「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發髻有1021個,耳長6.72米,鼻長5.33米,眼長3.3米,肩寬24米,手的中指長8.3米,腳背寬9米,長11米,可圍坐百人以上,迄今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石刻佛像。凌雲山是一個有名風景區,隋唐時佛教興盛,寺廟盛極一時。樂山大佛就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當時,三江匯合在這里,水流直沖凌雲山腳,勢不可擋,洪水季節水勢更猛,往往使過往船隻觸壁粉碎,凌雲寺名僧海通見此甚為不安,他想藉助神力滅殺水患,於是發起修造大佛之念。當時募集的人力、物力、財力遠及江淮流域,歷時90年才告成功。這尊樂山大佛不僅體型巨大,且雕刻技術高超,結構勻稱,比例適宜,佛體頭部和身上還巧妙地暗藏排水系統,以避免水流沖蝕,減弱風化。
Ⅳ 樂山大佛是怎麼樣造成的,是石刻的嗎
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部,距省會成都約150公里。位於岷江、青衣、大渡河交匯處,與樂山市隔江相望。
景區由凌雲山、大昭陵、五幽山、大佛組成,面積約8平方公里。景區匯集了樂山山水和人文景觀的精華。屬峨眉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
樂山大佛非常雄偉巍峨,吸引力大量的遊客,是全國乃至世界聞名的景點。樂山佛是彌勒佛。唐代供奉彌勒佛。佛經上說,彌勒生下來就「天下太平」。在梧州時期,武則天下令編造一部《大雲經》,證明她是彌勒的轉世。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時代,人們對彌勒的崇拜幫助她登上了上帝的寶座。由於武則天的大力倡導,全國雕塑、鑿彌勒風潮盛行。
Ⅵ 樂山大佛是怎麼做的
樂山大佛是抄由海通禪師招集人力,物力修鑿的。
佛像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開始動工,當大佛修到肩部的時候,海通和尚就去世了。海通死後,工程一度中斷。多年後,劍南西川節度使章仇兼瓊捐贈俸金,海通的徒弟領著工匠繼續修造大佛,由於工程浩大,朝廷下令賜麻鹽稅款,使工程進展迅速。
當樂山大佛修到膝蓋的時候,續建者章仇兼瓊遷家任戶部尚書,工程再次停工。四十年後,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捐贈俸金繼續修建樂山大佛。在經三代工匠的努力之下,至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前後歷經90年時間才完工。
(6)樂山大佛如何雕刻擴展閱讀:
景區組成
樂山大佛景區位於樂山市郊,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與樂山城隔江相望。景區由凌雲山、麻浩岩墓、烏尤山、巨形卧佛等組成.
凌雲山緊傍岷江,上有凌雲寺,建於唐代。依山開鑿大佛一座,通高71米,腳背寬8.5米,為當今世界第一大佛。大佛為唐代開元名僧海通和尚創建,歷時90載完成。大佛為一尊彌勒座像,雍容大度,氣魄雄偉,被詩人譽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Ⅶ 大多數人都認為樂山大佛是石刻出來的,其實並不是,到底樂山大佛是如何形成的
提到四川樂山大家首先會想到什麼,小編覺得大家應該毫不猶豫的脫口而出樂山大佛,的確樂山大佛是樂山的一張名片。而大多數人認為樂山大佛是石刻的,其實並不是,那麼樂山大佛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
樂山大佛的雕刻非常精美,整座佛像和諧自然,神態莊重肅穆,眉目十分傳神,慈祥自如,令不少遊客非常詫異。到底需要怎樣的雕刻功底才能夠將樂山大佛雕刻的如此精美。樂山大佛堪稱是一項大工程了,而在古代,這么大的工程又是怎樣完成,樂山大佛身上的確裝著許多的奧秘。
樂山大佛歷經千年都沒有損壞並且隨著歲月的洗滌反而越發的有味道。樂山大佛的確非石刻,它是古代手藝師通過開鑿而形成,確實讓人覺得非常訝異。
Ⅷ 古人用什麼辦法雕刻出來的樂山大佛因為古代沒有電鑽 沒有電器設備
古代修建一座建築物的時候,其實都是有著他們獨特的意義的。畢竟那個時候的技術並不是很先進,所以他們想要修建一座比較好一點的建築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都是非常大的,讓人不得不慎重。
Ⅸ 四川樂山大佛是誰用了多久雕刻的
據唐代韋皋《嘉州凌雲大佛像記》和明代彭汝實《重修凌雲寺記》等書記專載,樂山大佛開屬鑿的發起人是海通和尚。海通是貴州人,結茅於凌雲山中。古代的樂山三江匯流之處,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聚凌雲山麓,水勢相當的兇猛,舟輯至此往往被顛覆。每當夏汛,江水直搗山壁,常常造成船毀人亡的悲劇。海通和尚見此立志憑崖開鑿彌勒佛大像,欲仰仗無邊法力,「易暴浪為安流」,減殺水勢,永鎮風濤。於是,海通和尚遍行大江南北、江淮兩湖一帶募化錢財,開鑿大佛。佛像動工後,地方官前來索賄營造經費,海通和尚嚴詞拒絕道「自目可剜,佛財難得」,地方官仗勢欺人,反而說:「嘗試將來」。海通和尚從容「自抉其目,捧盤致之」,「吏因大驚,奔走祈悔」。海通和尚這種專誠忘身之行,激勵眾心,克誠其志。
佛像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禪師為減殺水勢,普渡眾生而發起,招集人力,物力修鑿的。海通禪師圓寂以後,工程被迫停止,多年後,先後由劍南西川節度使章仇兼瓊和韋皋續建。直至唐德宗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歷時90年。
Ⅹ 四川樂山大佛是天然形成的還是人工雕琢的~
四川樂山大佛是人工雕琢的。
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
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樂山大佛開鑿於唐代開元元年,完成於貞元十九年,歷時約九十年。
(10)樂山大佛如何雕刻擴展閱讀:
2019年4月1日,歷時近半年的四川樂山大佛殘損區域搶救性保護前期研究及勘測工作結束,樂山大佛正式「出關」,景區的九曲棧道和佛腳觀光平台重新開放。
樂山大佛自建成以來,經歷了多次修繕,歷史上有證可查的大佛本體保護修繕次數就有10多次。與以往不同的是,本次「體檢」和修繕用上了更多的高科技手段,不僅結果更精準,對文物本身的擾動也更少。
此次勘測維護,無人機航測、三維激光掃描、手持探地雷達檢測、高密度電阻率法含水率檢測等高科技手段一一上陣,獲得了大佛賦存地層岩石微觀結構、小構造特徵、易溶鹽分布特徵。
岩石孔隙特徵、氧化物及元素分布特徵,標識了滲水層並初步查清岩層滲水原因,查清了大佛整體病害類型為風化、水害、生物植物侵蝕、佛身小型片狀或塊狀岩石脫落以及後期修繕材料空鼓、開裂、脫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