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大佛的佛是什麼雕刻的
⑴ 四川樂山大佛是天然形成的還是人工雕琢的~
四川樂山大佛是人工雕琢的。
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
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樂山大佛開鑿於唐代開元元年,完成於貞元十九年,歷時約九十年。
(1)樂山大佛的佛是什麼雕刻的擴展閱讀:
2019年4月1日,歷時近半年的四川樂山大佛殘損區域搶救性保護前期研究及勘測工作結束,樂山大佛正式「出關」,景區的九曲棧道和佛腳觀光平台重新開放。
樂山大佛自建成以來,經歷了多次修繕,歷史上有證可查的大佛本體保護修繕次數就有10多次。與以往不同的是,本次「體檢」和修繕用上了更多的高科技手段,不僅結果更精準,對文物本身的擾動也更少。
此次勘測維護,無人機航測、三維激光掃描、手持探地雷達檢測、高密度電阻率法含水率檢測等高科技手段一一上陣,獲得了大佛賦存地層岩石微觀結構、小構造特徵、易溶鹽分布特徵。
岩石孔隙特徵、氧化物及元素分布特徵,標識了滲水層並初步查清岩層滲水原因,查清了大佛整體病害類型為風化、水害、生物植物侵蝕、佛身小型片狀或塊狀岩石脫落以及後期修繕材料空鼓、開裂、脫落等。
⑵ 樂山大佛是世界上最高的彌勒佛祖,他是用什麼材質修建而成的
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樂山大佛開鑿於唐代開元元年(713年),完成於貞元十九年(803年),歷時約九十年。
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大佛體態勻稱,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發髻1021個,耳長7米,鼻長5.6米,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背寬8.5米,腳面可圍坐百人以上。
在大佛左右兩側沿江崖壁上,還有兩尊身高超過16米的護法天王石刻,與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與天王共存的還有數百龕上千尊石刻造像,宛然匯集成龐大的佛教石刻藝術群。大佛左側,沿「洞天」下去就是近代開鑿的凌雲棧道的始端,全長近500米。右側是唐代開鑿大佛時留下的施工和禮佛通道——九曲棧道。佛像雕刻成之後,曾建有七層樓閣覆蓋(一說九層或十三層),時稱「大佛閣」、「大像閣」;佛閣屢建屢毀,宋時重建「凌雲閣」、「天寧閣」;元代建「寶鴻閣」;明代崇禎年間建「佛棚」、清代建「佛亭」,最終廢毀殆盡。
石塊發鬈
大佛頂上共有螺髻1051個,這是1962年維修時,以粉筆編號數清的。遠看發髻與頭部渾然一體,實則以石塊逐個嵌就。單塊螺髻根部裸露處,有明顯的拼嵌裂隙,無沙漿粘接。螺髻表面抹灰兩層,內層為石灰,厚度各為5-15毫米。1991年維修時,在佛像右腿凹部中拾得遺存螺髻石3塊,其中兩塊較完整,長78厘米,頂部31.5×31.5厘米,根部24×24厘米。
木質雙耳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內側,有一深約25厘米的窟窿,維修工人從中掏出許多破碎物,細看乃腐朽了的木泥。這證實了南宋范成大在《吳船錄》中的記載「極天下佛像之大,兩耳猶以木為之」。由此可知,內則露出三截木頭,成品字形。說明隆起的鼻樑,也是以木襯之,外飾錘灰而成。不過,這是唐代貞元十九年竣工時就是如此,還是後人維修時用這種工藝修補,已不可考證。
⑶ 樂山大佛是尺度最大的石刻坐佛像,它是如何建成的
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樂山大佛開鑿於唐代開元元年(713年),完成於貞元十九年(803年),歷時約九十年。
樂山大佛和凌雲山、烏尤山、巨形卧佛等景點組成的樂山大佛景區屬於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峨眉山-樂山大佛的組成部分。
宅家雲旅行,這里是我的游覽共享,歡迎重視,每天共享旅行攻略,宅家帶你看世界。今天帶你走進我國最大的摩崖石刻。提到我國最大的摩崖石刻,你會想到哪裡呢?很多人會想到樂山大佛,沒錯,它就是我國最大的摩崖石刻,也是世界最高的石刻佛像。
⑷ 樂山大佛是用什麼造的
在風景壯麗的四川樂山,在大渡河、青衣江、岷江的合流處,端然正坐著一座高達七十多米的佛像,它比號稱世界第一大雕刻的阿富汗帕米央大佛站像,還高二十多米。在樂山大佛頭的螺髻上面可以容十多人圍坐,耳朵空隙可並立兩人,雙足相距近十丈,兩個人接卧也不及大佛的一個腳趾長,一個人站立腳旁也未能高出腳面。隔江遙望,才能觀看到大佛的全貌。 佛像全身比例勻稱,造型飽滿壯碩,姿態庄嚴靜穆,氣勢雄偉,表現手法簡練。在一千多年前,古代工匠和藝術家,用簡單的工具造出如此巨大雄偉的塑像,足以體現出他們偉大的天才和氣魄。 唐玄宗開元元年,貴州有位海通高僧。一次,他路經嘉州往訪凌雲山寺時,看到崖下怒濤咆哮,雷霆百里,縈激觸窟,了解到這里常常發生舟隨浪去,人跡無還的悲慘災禍,然而這里又是連接蜀、吳、楚三地的唯一水道。海通決定建造佛像,以克其險並弘揚佛法。於是,他開始雲游各地,所到之處,他向老百姓講述造佛功德的種種好處。經過幾年不辭勞苦的奔波,化緣集資,物色匠師。 開元六年(718),在海通大師主持下,鑿建大佛的工程正式開始。唐代當時流行對彌勒佛的崇拜,認為他象徵光明和未來。海通先指導工匠製作了一座彌勒佛的「小樣」,作為施工時按比例放大的依據。然後,又實地勘測,考察了山體岩石的高度、厚度、水流、遠山近水造成的空間環境等,經過設計,選定了造像的位置。 大佛壯觀,而建造的過程也是極為壯觀的。在建造場地,上千隻鐵錘飛舞著,一塊塊巨石雷鳴般的墜落。這樣熱火朝天的場面,天復一天,月復一月地延續著,一直延續了好幾年。但由於工程浩大,已耗資萬金,大佛工程未竟,海通去世了,建造工程只得停下來。11年以後,任職為劍南節度使的章仇兼瓊,慨然捐資20萬錢,以接濟造佛經費,於是,築造工程又開始繼續。這一耗資巨大的工程,得到唐玄宗的支持,唐玄宗「詔賜麻鹽之稅,實資修營」,投入一筆很大的經費。但由於章仇兼瓊升遷而離職,工程再度停頓。直到唐德宗貞元四年(788)韋皋任劍南節度使,又繼續進行這一工程。 公元803年,在韋皋的主持下,千萬個匠師經過15年的辛勤勞動,使建佛工程終於告竣。大佛貼金彩繪,光艷奪目。一座如自天而降,如從地而湧起的巍巍大佛,展現在人們面前。施色的佛體,與周圍自然環境形成對比但又協調,給人以威嚴、莊重、可親、可敬之感。為了保護佛像,依山又造出一座七層十三重檐的閣樓,將大佛覆蓋於其中。 我國乃至世界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彌勒佛前後經過九十多年建造而誕生。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⑸ 四川樂山大佛是誰用了多久雕刻的
據唐代韋皋《嘉州凌雲大佛像記》和明代彭汝實《重修凌雲寺記》等書記專載,樂山大佛開屬鑿的發起人是海通和尚。海通是貴州人,結茅於凌雲山中。古代的樂山三江匯流之處,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聚凌雲山麓,水勢相當的兇猛,舟輯至此往往被顛覆。每當夏汛,江水直搗山壁,常常造成船毀人亡的悲劇。海通和尚見此立志憑崖開鑿彌勒佛大像,欲仰仗無邊法力,「易暴浪為安流」,減殺水勢,永鎮風濤。於是,海通和尚遍行大江南北、江淮兩湖一帶募化錢財,開鑿大佛。佛像動工後,地方官前來索賄營造經費,海通和尚嚴詞拒絕道「自目可剜,佛財難得」,地方官仗勢欺人,反而說:「嘗試將來」。海通和尚從容「自抉其目,捧盤致之」,「吏因大驚,奔走祈悔」。海通和尚這種專誠忘身之行,激勵眾心,克誠其志。
佛像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禪師為減殺水勢,普渡眾生而發起,招集人力,物力修鑿的。海通禪師圓寂以後,工程被迫停止,多年後,先後由劍南西川節度使章仇兼瓊和韋皋續建。直至唐德宗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歷時90年。
⑹ 樂山大佛的佛像結構
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大佛體態勻稱,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發髻1021個,耳長7米,鼻長5.6米,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背寬8.5米,腳面可圍坐百人以上。
在大佛左右兩側沿江崖壁上,還有兩尊身高超過16米的護法天王石刻,與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與天王共存的還有數百龕上千尊石刻造像,宛然匯集成龐大的佛教石刻藝術群。大佛左側,沿「洞天」下去就是近代開鑿的凌雲棧道的始端,全長近500米。右側是唐代開鑿大佛時留下的施工和禮佛通道——九曲棧道。佛像雕刻成之後,曾建有七層樓閣覆蓋(一說九層或十三層),時稱「大佛閣」、「大像閣」;佛閣屢建屢毀,宋時重建「凌雲閣」、「天寧閣」;元代建「寶鴻閣」;明代崇禎年間建「佛棚」、清代建「佛亭」,最終廢毀殆盡。 據1962年維修的負責人黃高彬和羅伯衡介紹,當時發現大佛胸部有一封閉的藏臟洞。開洞一看,裡面裝的是廢鐵、破舊鉛皮、磚頭等,而封門石竟是宋代重建天寧閣的紀事殘碑。唐代大佛竣工後,曾建有木閣覆蓋保護,以免日曬雨淋。從大佛膝、腿臂胸和腳背上殘存的許多柱礎和樁洞,證明確曾有過大佛閣。宋代重建之,稱為「天寧閣」,後毀。但不知何年,因何原因,這天寧閣的紀事殘碑唐竟然嵌在了大佛的胸部。維修者將此殘碑移到海通洞里保存,可惜在1966年被人毀掉了。
⑺ 樂山大佛是世界上最高的彌勒佛祖,他用什麼材質修建而成
首先樂山大佛的兩側都是紅沙岩構成的,這種紅沙岩質地非常的柔軟,是一種容易風版化的岩石,這樣的岩權石非常適合雕刻。
然後樂山大佛的發髻是用岩石來鑲嵌上去的,它近有上千個發髻雕刻,每一步都很復雜精確,在鑲嵌完成後還有進行粘著的一步,也同樣的難以固定。
然後是樂山大佛的兩只耳朵,這兩只耳朵是用木頭,首先在裡面挖了一個近達二十多米的耳洞,然後還要對耳朵的紋路進行雕刻。
還有樂山大佛的排水系統,這個排水系統在現在也是非常讓人感覺有意思的存在,這個排水系統起到了保護樂山大佛不受雨水侵蝕的作用,將雨水說著雕刻滑落下來。
然後還有樂山大佛胸口處的殘缺的碑文,這個碑文在上個世紀便被人毀壞了,是在是可惜。
⑻ 大多數人都認為樂山大佛是石刻出來的,其實並不是,到底樂山大佛是如何形成的
提到四川樂山大家首先會想到什麼,小編覺得大家應該毫不猶豫的脫口而出樂山大佛,的確樂山大佛是樂山的一張名片。而大多數人認為樂山大佛是石刻的,其實並不是,那麼樂山大佛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
樂山大佛的雕刻非常精美,整座佛像和諧自然,神態莊重肅穆,眉目十分傳神,慈祥自如,令不少遊客非常詫異。到底需要怎樣的雕刻功底才能夠將樂山大佛雕刻的如此精美。樂山大佛堪稱是一項大工程了,而在古代,這么大的工程又是怎樣完成,樂山大佛身上的確裝著許多的奧秘。
樂山大佛歷經千年都沒有損壞並且隨著歲月的洗滌反而越發的有味道。樂山大佛的確非石刻,它是古代手藝師通過開鑿而形成,確實讓人覺得非常訝異。
⑼ 四川樂山大佛是雕塑的那位佛
樂山大佛實際上是彌勒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