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佛教自漢代傳入我國,其佛像造型融入中國本土文化元素之後有哪些變化請舉例說明。
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之後,普受漢人的認同,而加以信仰成為中國佛教,尤其觀世音菩薩,時常變化不同的法相,來救渡世人,所以有了三十三應化身之說。
一、楊柳觀音
楊柳觀音別名為葯師觀音,自古中國人相信柳枝,具有靈力, 因而命名楊柳觀音,是中國觀世音菩薩,三十三種應化身的首尊,楊柳觀音的像很多種,有手持柳枝,還有身邊放著,裝有楊柳的凈瓶,相傳每年 正月十五日,有楊枝凈水供,先用正月的清水,經過七天加持祈禱之後,插入五十公分左右的柳枝,使凈水增加觀音力,然後法師為參拜者舉行,結緣灌頂法會。
在日本靈異記記載,接受此法會之人,可消 災解厄,也可治療疾病,有這段傳說,所以說楊柳觀音,又變成葯王觀音。
在台灣也有用柳葉,來凈身洗手才進入廟內,代表借著楊柳的靈力,來驅邪趕煞,每次祭典或者神 佛聖誕,還是做法事,高僧與法師,手持楊柳來清凈。楊柳觀音的真言梵文為
二、龍頭觀音
觀世音菩薩乘龍在雲頂的法相非常多,可見觀世音與 龍的關系密切,在中國或者台灣大部份,早期都有龍王廟,當作進行祈雨儀式的地方,還有安撫帶來洪水之龍王的意思。
民間傳說大多數的龍王,會引發大洪水,讓天下蒼生受苦,有能力懲罰龍王罪惡的人,就是觀世音菩薩,另外一方面,少數秉性善良的龍王,經常跟隨在觀世音的左右,呼雲喚雨,澤被大地使五穀豐收,因為在祭拜龍王之時,信眾也會祭拜觀世音菩薩,使龍王不敢隨興發飆,中國與台灣相信這種講法,而來信仰,就創造出站在龍王頭上的觀世音菩薩。
古印度相信觀世音,是由水源之神濕婆神演進而成,與波斯水神阿難陀女神,貌合又神合,所以由水神衍生的。
生命神觀音乘在龍的法相,是承襲太古時代水神的信仰,這是古印度之時的說法。
三、持經觀音
持經觀音的法相,大部份有端坐蓮花,也有盤坐在岩石上,右手持經卷,也有雕刻左手,經卷並非古印度式的梵篋,而是中國的卷書,透出時代感的氣息
四、圓光觀音:身後有火焰圓光,大放光明。或釋圓光為《普門品》中「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相應。圓光觀音是觀音菩薩三十三應化身之一。相傳閩南有一山村,人們以打獵為生,但山中有一隻怪獸經常趁人們進山打獵時到村子傷害小孩。觀音菩薩知道後,便化身一個小孩來到村口,等怪獸進村傷人時,現出身後烈焰閃爍的寶像,將怪獸降伏。表示眾生只要臨危不亂,樹立必勝信念,觀音菩薩就會保佑眾生解除災難。
五、游戲觀音:五色祥雲上箕坐或漫步自在形。與《普門品》中「或被惡人受,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相應。
游戲觀音又稱三面觀音,是觀音菩薩三十三應化身之一。相傳觀音菩薩雲游到洛陽城內,取出一面寶鏡,聲稱只要人們拿出三文錢,就可以從鏡中照見自己的過去與來生。待人們一一照過驚疑不定之時,觀音菩薩現出寶相,但人們看到菩薩的相貌卻是有嗔有怒有喜,大不一樣。於是,人們便用菩薩沒有拿走的錢塑了一座三面觀音像供奉起來。表示觀音菩薩告誡眾生不要以為做了惡沒人知道,要多做善事,所謂惡有惡報,善有善報,沒有人逃得了因果報應。
六、白衣觀音:敷草坐岩上,左手持蓮花,右手結與願印,身著白衣,處白蓮花之中,或結定印以為是比丘與比丘尼的化身。 白衣觀音又稱白衣大士,是觀音菩薩三十三應化身之一。相傳中原兵亂,無辜百姓死傷無數,到處都是孤魂野鬼,不得安寧。觀音菩薩在鬼節的那天來到中原,現出一襲白衣的寶相,超度冤魂。表示觀音菩薩懷有純凈的菩提之心,接引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七、蓮卧觀音:雙手合掌,在蓮葉上作半卧姿,表三十三觀音之小王身。卧蓮觀音是觀音菩薩三十三應化身之一。相傳有幾個盜賊偷光了多寶觀音像上的寶物,便將塑像扔進了長江。金陵有個叫潘和的商人一心向佛,只求生個兒子,得到觀音菩薩點化的他來到江邊撈起了菩薩的法像,並將一塊石荷葉雕成蓮花寶座,但由於觀音法像已受到損傷無法直立,只好側卧在蓮葉之上。一年後,潘夫人如願生下一個男孩。表示觀音菩薩對有心向佛的眾生有求必應,求財者得財,求子者得子。
八、瀧見觀音:在高山倚岩而坐,眺望流泉飛瀑,表《普門品》中「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之意。 壠見觀音是觀音菩薩三十三應化身之一。相傳杭州有個叫胡家莊的地方,有個農夫在耕地時挖出了一尊碧琉璃觀音像,便送到寺廟供奉起來。從此那裡便風調雨順,人畜平安。表示觀音菩薩關注眾生的苦難,保佑眾生五穀豐登,人畜安康。
九、施葯觀音:常為右手拄頰深思,左手放在膝上捻蓮花,表示觀音無時不在惦念世間疾苦,考慮拯救眾生。或釋為表《普門品》中「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
施葯觀音又稱施樂觀音,是觀音菩薩三十三應化身之一。相傳山東登州府瘟疫盛行,許多病人不治身亡。觀音菩薩化身賣葯的老翁前來救治,用了兩三個月的時間才把瘟疫根除。表示觀音菩薩無時不惦念著世間疾苦,解救眾生於病痛之中。
十、魚籃觀音:腳踏鰲魚背上,手提盛魚的竹籃,或為手提魚籃的民間少婦形象。《西遊記》中對此形象有發揮,因而在民間影響很大。或釋為表《普門品》中「或遇羅剎鬼,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魚籃觀音又稱馬郎婦觀音,是觀音菩薩三十三應化身之一。相傳東海之濱的人們身居化外,不知禮儀。觀音菩薩便化作一個美麗的漁婦前來點化。菩薩承諾誰能背誦她所教的佛經便嫁給誰做妻子,結果有一個叫馬郎的漁夫如願以償,並最終得到了菩薩的點化。表示眾生做任何事都要有信心,只要樹立堅定的信心,就能得到觀音菩薩的幫助,同時也能影響周身的人們。
十一、德王觀音:趺坐岩畔,右手持楊枝,左手置手臍前,表三十三身之梵王。梵王乃色界之主,其德殊勝,故稱德王。德王觀音是觀音菩薩三十三應化身之一。是觀音化身中的梵王身,象徵著福與祿。表示觀音菩薩樂於滿足眾生的願望,保佑眾生福祿雙全。
十二、水月觀音:作觀水中月形狀,以喻諸法如水中月而無實體,或釋為表三十三身炎辟支佛。水月觀音是觀音菩薩三十三應化身之一。相傳觀音菩薩在杭州城內的河中顯現寶像時,恰巧有一個叫丘子靖的畫家也在河邊觀看。為了讓世人共瞻菩薩寶像,他便將觀音菩薩在水月中示現的寶像畫了出來。後來,不少百姓紛紛前來求畫,並供奉在家中。表示眾生只要心中有佛,觀音菩薩就會在眾生的身邊永保眾生的平安。
十三、一葉觀音:又作蓮葉觀音、南溟觀音。乘一片蓮葉漂浮水上,故有此名。相傳日僧道元自中國返日時,遇暴風於南溟時即默禱觀音,忽見大悲尊乘一蓮葉浮於海上,風浪遂止。及登岸,刻造所睹觀音像奉於南溟觀音寺,故有此稱。或釋為表三十三身中宰官。一葉觀音又稱童子拜觀音,是觀音菩薩三十三應化身之一。相傳有個叫賈一峰的商人得到菩薩的點化後,便到各地朝禮名山,他因感念菩薩的點化之恩,每到一處便會雕刻一尊他曾經看見過的觀音法像。他雕刻最多的便是一葉觀音。表示觀音菩薩為普濟眾生,不辭勞苦。
十四、青頸觀音:其像為三面四臂,所持之物為杖、蓮花、輪、螺四種,身色為紅白,頸為青色。傳為觀音降魔解救眾生,為不使毒葯傳世害人而呑食,致使頸呈現青色。或釋為表三十三身中佛身。青頸觀音又稱青頭觀音,是觀音菩薩三十三應化身之一。相傳有個叫賈一峰的商人夢見一位一首三面的青頸菩薩對他說了四句偈語:逢橋莫停舟,逢油即抹頭。斗谷三升米,青蠅捧筆頭。賈一峰按菩薩的指點平安回家後,頭抹香油與妻子一起睡覺,晚上前來殺他的康七因聞到香油而誤殺了自己的情婦賈妻。官府懷疑賈一峰殺了妻子,要將他打入死牢,就在縣令落筆時,一群青蠅飛來抱住筆頭。縣令問明原由後,最終找到了真凶。表示觀音菩薩保佑眾生逢凶化吉,遇險化夷。
十五、威德觀音:箕坐岩畔,左手持蓮花,或釋為表三十三身中天大將軍身,威德觀音是觀音菩薩三十三應化身之一。是觀音化身中的天大將軍身。表示觀音菩薩保佑眾生度過眼前的一切障礙和危難,從而走上平安的坦途。
十六、延命觀音:倚水上之岩,右手支頤,頭戴寶冠設阿彌陀佛之聖像。或釋為表《普門品》中「咒詛諸毒葯,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延命觀音是觀音菩薩三十三應化身之一。相傳太倉有許多小孩患了痧疫,觀音菩薩知道有一種赤檉柳可以治病,便化成一位老翁前來送葯治病。當地人們為感謝菩薩的恩德,便塑了一尊手持赤檉柳的觀音寶像供奉起來。表示觀音菩薩樂於幫助眾生消除災難,保佑眾生延年益壽。
十七、眾寶觀音:趺坐地上,右手向地,左手放於彎膝上。或釋為表三十三身中之長者。
多寶觀音是觀音菩薩三十三應化身之一。相傳江北百姓兇殘貪財,觀音菩薩便化身一個帶著許多財寶的和尚前來點化。一夥貪婪的歹徒見到後,便把財物搶劫一空,沒想到財寶拿回家後全都化為灰燼。表示貧富自有天命,不可強求。只要是正當的願望,觀音菩薩都會讓眾生得到滿足。
十八、岩戶觀音:端坐於岩洞中,靜思入定。或釋為表《普門品》中「元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燃,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
岩戶觀音是觀音菩薩三十三應化身之一。相傳有個叫吳璋的孝子為了尋找母親歷盡千辛萬苦。有一次,吳璋在途中被毒蛇咬傷,生命垂危,觀音菩薩念其純孝,便現出大慈寶相,將吳璋救醒,最終讓他們母子團聚。表示觀音菩薩保佑眾生免受蛇蠍等毒物的侵害。
十九、能靜觀音:佇立岩畔,兩手按一岩上,望海沉思。或釋為表《普門品》中「為求金銀琉璃……等寶物,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稱觀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
能靜觀音是觀音菩薩三十三應化身之一。象徵靜慧如海,不為煩擾所動。表示觀音菩薩保佑眾生度過世間的煩擾,求得內心的永遠安寧。
二十、阿耨觀音:佛教傳說阿耨達池位於瞻部洲香山以南、大雪山以北,《大唐西域記》亦有提及。阿耨觀音名即由此而來。或釋為表《普門品》中:「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阿耨觀音是觀音菩薩三十三應化身之一。相傳觀音菩薩來到南海普陀山面海靜修時,常常從海水中見到世間的疾苦和罪惡。於是菩薩便大發慈悲之心,決定到世間點化有緣之人。表示觀音菩薩洞察世間一切,解救眾生苦難。
二十一、阿麽提觀音:常乘白獅而身放火光之像,四臂分持摩竭魚、白吉祥鳥、鳳頭、箜篌。為密宗所奉,表無畏之義。或釋為表三十三身中之毗沙門身。
阿摩提觀音又稱獅子無畏觀音,是觀音菩薩三十三應化身之一。相傳觀音菩薩雲游到河南登封縣時,正碰上李全的軍隊攻打少林寺。為使佛門凈地免受兵禍,觀音菩薩便在山頂現出提棒騎獅的寶相,幫助少林寺僧殺退敵兵。後來,少林寺內便供奉一尊手提寶棒怒目嗔容的觀音塑像。表示觀音菩薩匡扶正義,懲治邪惡。所謂邪不壓正,只要正氣凜然,就能無畏無敵。
二十二、葉衣觀音:敷草坐岩上,身穿千葉衣。或釋為表三十三身之帝釋。古印度東南部就有一個夏帕拉族,以樹葉為衣。婆羅門教女神亦有此形象。
葉衣觀音是觀音菩薩三十三應化身之一。相傳觀音身披一件八萬四千功德衣,把眾生所做的每一件善事都記錄下來。表示觀音菩薩無時不關注眾生所做的一切,行善積德的眾生最終都會得到好的報應。
二十三、琉璃觀音:又稱香王觀音、高王觀音。形象為兩手捧一琉璃壺,乘一蓮瓣浮於水上。或釋為表三十三身中自在天身。
琉璃觀音又稱氽來觀音,是觀音菩薩三十三應化身之一。相傳一峰和尚得到觀音菩薩點化後,便雲游四海,宣揚佛法。有一次,他來到東海之濱,正想找一塊奇石雕刻觀音寶像,卻見海浪之間飄來一尊琉璃觀音像,他便撈起來送到附近的寺廟中供奉起來。表示心誠則靈。只要心誠,觀音菩薩就會幫助眾生實現自己的心願。
二十四、多羅尊觀音:多羅意為「眼」、「瞳子」,作中年女像,合掌持青蓮花,為密宗所奉。或釋為《普門品》中「或值怨賊繞,各值刀加害,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
多羅觀音又稱多眼觀音,是觀音菩薩三十三應化身之一。象徵觀音菩薩能夠觀照世間一切,無所不察。表示觀音菩薩知曉世間的一切善惡,並對眾生懲惡揚善。
二十五、蛤蜊觀音:居於兩扇蛤蜊殼中,或乘於蛤蜊之上渡海。此像緣出唐文宗食蛤,遇觀音現於其中的故事,也釋為表三十三身中菩薩身。
蛤蜊觀音是觀音菩薩三十三應化身之一。相傳唐文宗愛吃蛤蜊,地方官吏便借進貢蛤蜊為由而魚肉沿海漁民。觀音菩薩便隱身蛤蜊內,文宗見到蛤蜊內的觀音寶像後,大驚之餘,便下旨取消進貢蛤蜊。表示觀音菩薩對眾生懷有憐憫之心,樂於救苦和勸善。
二十六、六時觀音:作居士裝束。表三十三身之居士,以佛教徒每日六時(晨朝、日中、日沒、初夜、中夜、後夜)奉供不斷,故名。法隆寺中似有六時觀音。
六時觀音是觀音菩薩三十三應化身之一。六時為佛教中的晨朝、日中、日沒、初夜、中夜、後夜。表示觀音菩薩在這六時之中格外掛念護佑眾生,並普為施惠。
二十七、普悲觀音:衣端受風立像。表三十三身之大自在天身。
普慈觀音又稱普悲觀音,是觀音菩薩三十三應化身之一。是觀音化身中的自在天身寶相。象徵三界的最高神祗。表示觀音菩薩對眾生懷著一視同仁的慈悲之心,保佑眾生平安度世。
二十八、馬郞婦觀音:婦女立像。表三十三身中的婦女身。
二十九、合掌觀音:合掌立像。表三十三身中婆羅門身。
合掌觀音是觀音菩薩三十三應化身之一。象徵觀音菩薩時刻心懷著眾生的疾苦。表示觀音菩薩樂於化解眾生的一切苦難,實現眾生的良好願望。
三十、一如觀音:形象為乘雲飛行空中,右手持說法印,能制伏雷電等魔擾。《普門品》中有:「雲雷鼓掣電,降雹澎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配圖的經本多畫有雷電降電與觀音場面。
一如觀音是觀音菩薩三十三應化身之一。寓意不二為一,不異為如,是為一如,即真如之理。表示觀音菩薩觀照眾生的一切,對眾生一視同仁的懲惡揚善。
三十一、不二觀音:雙手相叉或低垂,在水中立或坐於蓮葉之上,身著天衣,飄然自得地浮於水面。表三十三身之執金剛身。
不二觀音是觀音菩薩三十三應化身之一。寓意八萬四千法門,不二法門最高。表示觀音菩薩道行精深,佛法無邊,保佑眾生消災消難,福壽無邊。
三十二、持蓮觀音:手持一蓮花,站或坐在蓮葉上,多為容貌姣好的少女形象。表三十三身之童男童女身。
持蓮觀音是觀音菩薩三十三應化身之一。是觀音化身童男童女的一種顯示寶相。表示觀音菩薩慈悲為懷,引度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三十三、灑水觀音:又稱滴水觀音。一手持瓶作瀉水狀,一手作法印,或持楊枝。表《普門品》中「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
灑水觀音又稱滴水觀音,是觀音菩薩三十三應化身之一。相傳姑蘇有數十萬百姓慘遭金兵殺害,觀音菩薩便化身一位美麗少婦前來建台誦經超度,將甘露功法水遍灑四方,讓亡靈往生樂土,並在河中顯示寶相。於是姑蘇人便在觀音菩薩誦經的地方供奉一尊誦經灑水的觀音法像。表示觀音菩薩樂於救贖眾生,即解除生者的苦難,還超度死者的亡靈。
㈡ 怎樣雕塑佛像
圓雕、浮雕和透雕(鏤空雕)是其基本形式。在同一環境里用一組圓雕或浮雕共同表達一個主題內容的叫組雕。雕塑的產生和發展與人類的生產活動緊密相關,同時又受到各個時代宗教、哲學等社會意識形態的直接影響。在人類還處於舊石器時代時,就出現了原始石雕、骨雕等。雕塑是一種相對永久性的藝術,古代許多事物經過歷史長河的沖刷已盪然無存,歷代的雕塑遺產在一定意義上成為人類形象的歷史。傳統的觀念認為雕塑是靜態的、可視的、可觸的三維物體,通過雕塑訴諸視覺的空間形象來反映現實,因而被認為是最典型的造型藝術、靜態藝術和空間藝術。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們觀念的改變,在現代藝術中出現了反傳統的四維雕塑、五維雕塑、聲光雕塑、動態雕塑和軟雕塑等。這是由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的出現,沖破了由牛頓學說建立的世界觀,改變著人們的時空觀,使雕塑藝術從更高的層次上認識和表現世界,突破三維的、視覺的、靜態的形式,向多維的時空心態方面探索。雕塑的沿革雕塑的產生和發展與人類的生產活動 緊密相聯,同時又受各個時代宗教 、哲學等社會意識形態的直接影響。如法國舊石器時代的圓雕裸女和牝馬、野豬等浮雕,中國陝西何家灣和遼寧凌源、建平等地發現的5000~6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石雕、骨雕、人像和女神彩塑頭像等,反映了人類對自然力的崇拜和對動物的崇拜以及認識人本身、認識世界的過程。秦始皇陵兵馬俑再現了2000多年前的帝國大軍的威勢。雕塑是時代、思想、感情、審美觀念的結晶,是社會發展形象化的記錄。
大理石
大理石屬於石灰岩,是在長期的地質變化中形成的。大理石是由於產於雲南省大理而得名。它包括大理岩、白雲質大理岩、蛇紋石大理岩、結晶灰岩及白雲等。大理石的質感柔和美觀莊重,格調高雅,是裝飾豪華建築的理想材料,也是藝術雕刻的傳統材料。但由於大理石瑕疵太多,因此適合作為小面 積的雕塑裝飾。大理石沒有花崗岩那麼堅硬,因此容易摩擦損壞,不太適合在室外展放。
砂岩
砂岩由碎屑和填隙物組成,碎屑成分以石英為主,其次是長石、岩屑、白雲母、綠泥石、重礦物等。砂岩作為雕塑材質必須有化學物質為媒介,因此,其結實程度沒有花崗岩和大理石好,且顏色均勻程度也較前兩者差些。
鍛銅
鍛銅浮雕藝術是一門傳統藝術,早在中國古代和中世紀的古羅馬帝國,鍛銅工術便已十分盛行。21世紀的到來,新技術、新工藝的更新發展,為現代鍛銅藝術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舞台和發展空間。在現代設計潮流的影響下,鍛銅藝術具有了現代視覺藝術的形式特點。由於銅容易被氧化,因此,室內展放要多於室外 。鍛銅由於比較輕盈,適合作為浮雕的原材料。
鑄銅
鑄銅的歷史非常悠久,且技術成熟。鑄銅的工藝要比鍛銅復雜,藝術創作的復原性好,因此適合成為精細作品的材料,很受藝術家的喜愛,尤其人物雕塑最為常見。但其容易氧化,所以要多注意保養。
不銹鋼
不銹耐酸鋼簡稱不銹鋼,它是由不銹鋼和耐酸鋼兩大部分組成的,簡言之,能抵抗大氣腐蝕的鋼叫不銹鋼,而能抵抗化學介質腐蝕的鋼叫耐酸鋼。由於不銹鋼有諸多的優越性,因此,很多的城市雕塑都是以它為材料。不銹鋼要求雕塑本身簡潔大方,形體感明顯,且光影效果強烈,顏色的選擇性最大。
玻璃鋼
以玻璃纖維或其製品作增強材料的增強塑料,稱謂為玻璃纖維增強塑料,或稱謂玻璃鋼。由於所使用的樹脂品種不同,因此有聚酯玻璃鋼、環氧玻璃鋼、酚醛玻璃鋼之稱。 玻璃具有硬而易碎,具有很好的透明性以及耐高溫、耐腐蝕等性能;因此,用途廣泛,玻璃鋼作為雕塑材料,具有一定的實用性,一般作為樣稿,在室內多做為仿銅的效果。
泥塑
泥塑的製作方法大致分二種:一種是近代從西歐傳入的雕塑的製作方法;另一種採用我國傳統泥塑製作方法。 從西歐傳入雕塑的製作方法是:先要有一個雕塑鐵架子,架子根據塑像的姿態、形體的比例大小,而決定內部骨架的形狀;在骨架四周紮上若干小十字架,它的作用是將泥巴相聯成為一個整體,不至於塌落,便於塑造。架子做好後,根據預先做好的泥巴構圖進行放大塑造。圓雕是立體的,要有一個整體觀念。先把四面八方的泥堆好,由簡而繁,逐步深入。第一步要注意每個角度的整體效果。第二步要分析形體結構是否准確,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是否統一和諧。第三步著重形象的細致刻畫,直到完成。泥塑因受氣候影響易裂變形,難以永久保存,故泥塑完成後一般要翻成石膏像。就成為一件作品。現在我們接觸到的雕塑作品,大都是石膏做成的,往往噴上各種顏色,使它產生青銅、木材、石頭等等的質感。關於翻石膏,有一套復雜的技術,這里就不介紹了。 我國傳統的泥塑製作方法則不同。在我國的寺廟里,許多神佛的塑像金碧輝煌,如果打碎一看,原來是一堆木材、泥團、棉花、斷麻、沙子、稻草、麥秸、葦秸、谷糠、元釘等等東西。它的製作程序大體是這樣的:第一步,根據神佛的題材、大小、動態、先搭好木製骨架,在骨架上捆上稻草或麥秸以增大體積,再用谷殼和稻草泥拌好的粗泥在骨架上用力壓緊、糊牢;第二步,等粗泥干到七成的樣子再加細泥(細泥用粘土、沙子、棉花等混合而成),把人物的神態充分刻畫出來;第三步,等泥塑全乾透後產生大小許多裂縫,再加以修補;第四步,等泥巴干透後,把表面打磨光潔,然後用膠水裱上一層棉紙,並加以壓磨,使表面一層更平正、細致、堅固,再塗上一層白粉(白粉加膠水);第五步是在白色的形體上,根據人物的需要上各種顏色,待全部顏色上好後,再塗上一層油,以保護彩色的鮮艷,到此就全部完成了。
木雕
我國木雕藝術具有悠久的歷史,在殷、周就已流行。到了戰國時代,木雕的製作頗為盛行。由於木質材料易於腐朽和焚燒,所以木雕傳世不多。木雕用的材料因地制宜,一般有黃楊木、紅木、金木、白果木、龍眼木、樟木等等。 我國傳統的木雕製作方法:(一)因材料進行設計,充分發揮木頭的自然形態和特點。(二)一般先要畫出構圖或做出泥塑的稿子,即便有經驗的藝人也要細心研究和推敲,打好一個成熟的腹稿。(三)先打粗坯,如雕人物要初步雕出人物的動態、比例、形體以及空間體積等,把基本形態刻畫出來。(四)利用各種不同形狀的鑿子,用由粗到細、由整體到局部、由簡而繁、逐步深入的方法,雕出形態生動、性格鮮明的形象。還有大型木雕,現在採用新的工藝:先做好泥塑,翻成石膏像,再以石膏像(模特兒)作依據,採用「點形儀」工具,在木材的前後上下四周找出點子(形體的部位)。用這樣的方法雕刻出來的作品,形象正確不走樣,效果很好。 木雕的分類 木雕種類紛繁復雜,按地域歸納起來有六大種類:
工藝品馬
1、中原木雕
工藝品牛
2、樂清黃楊木雕 3、福建龍眼木雕 4、廣東金漆木雕 5、浙江東陽木雕 6、雲南劍川木雕 如今這六大流派經過千百年的發展,形成各自獨特的工藝風格,享譽全國。中原木雕的情形同其他工藝美術產業一樣,伴隨著政治中心的遷徙,在遷徙中不斷傳播。東陽木雕涎生於宋代的浙江東陽,擅長雕刻,圖案優美、結構精巧。清代乾隆年間,被稱之「雕花之鄉東陽地區,竟有127多名工藝師被召進京城,修繕宮殿;樂清黃楊木雕從清代中期起就成為民間木雕工藝品之一,以雕制小型黃楊木雕人物陳列品而聞名中外;明初有長樂人孔氏,利用天然疤痕樹根進行雕刻,是福建龍眼木雕特有的傳統工藝,被世人所重視;廣東金漆木雕起源於唐代,它用樟木雕刻,再上漆貼金,金碧輝煌,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
㈢ 這個是什麼石頭,雕刻成佛像值錢嗎
石英岩的,很常見的石頭,質地酥軟雕不了東西的,扔啦吧。
㈣ 注塑和雕刻佛像有什麼區別
注塑的像,材質、形態有限,是預先固不變的,用樹脂注塑的成本低廉。雕刻需要手工手藝,材質選擇范圍廣,形態選擇變化多,成本高。
㈤ 山西雲崗石窟有很多佛像雕刻.原來栩栩如生的雕像現在已經變得模糊不清,有的表面還出現了斑點,造成這種
酸雨是指溶液pH小於5.6的雨水,正常雨水的pH約為5.6;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內化物等酸性氣體容,經過復雜的大氣化學反應,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
A、二氧化碳排放過多會引起溫室效應,不是形成酸雨的氣體,故選項錯誤.
B、一氧化碳不是形成酸雨的氣體,故選項錯誤.
C、二氧化硫能和水反應生成亞硫酸,亞硫酸再被氧化成硫酸,能形成酸雨,故選項正確.
D、臭氧不是形成酸雨的氣體,故選項錯誤.
故選:C.
㈥ 佛像的造像變化
佛教文化藝術美術方麵包括佛教繪畫、雕刻、塑像等。古印度阿育王時代所立石柱,柱頂有獅子、象、牛、馬、寶輪等雕刻,庄嚴華美。當時還建有許多石塔,以藏佛舍利,外繞石欄,鐫刻浮雕圖案。在巴雅、貝德薩、巴爾胡特、桑奇等地,早期佛教的建築、雕刻達到很高的水平。犍陀羅佛教藝術汲取古希臘、羅馬藝術精華,創造出釋迦牟尼的各種形象,頗具特色。埃羅拉阿旃陀石窟的藝術一直膾炙人口,是印度引為驕傲的「藝術之宮」。以上這些佛教藝術,對亞洲各國都發生過重要的影響。中國佛教藝術,先是仿效印度,後來逐漸發展成具有中國民族風格和特色。初期在絲綢之路上,新疆的克孜爾千佛洞壁畫和敦煌莫高窟北魏壁畫,受印度佛教美術影響較多,但同一題材,其內容和表現方法已有所不同。梁代張僧繇的佛畫,創立了「張家樣」;北齊曹仲達的佛畫,創立了「曹家樣」。曹畫的人像,衣服緊貼全身而顯露曲線,他所創造的風格,後人謂之「曹衣出水」。到了隋唐時代,佛教美術已經中國化。吳道子在長安、洛陽畫了300多幅佛畫,人物奮袂,衣裙飛舞飄動,富有運動感,後人稱為「吳帶當風」。敦煌莫高窟等唐代壁畫,是中國佛教美術的代表。在雕塑方面,北魏至隋唐,創造了規模巨大的石窟,以雲岡、龍門的石刻為代表,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敦煌與麥積山的唐代彩塑,更具中國特色。宋元以後,佛寺盛行泥塑佛像,亦為中國佛教美術所特有。藏傳佛教美術,既與漢族地區佛教美術有一定的淵源關系,又受印度、尼泊爾佛教美術影響,獨具風格。拉薩的布達拉宮,藏有大量佛畫與金銅佛像以及刺綉與木刻的板畫佛像,都帶有西藏地方特色。青海塔爾寺以各色酥油製作的酥油花,更是一種特殊佛教美術作品。
㈦ 樂山大佛是我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勝地.雕刻佛像的紅砂岩層中有不少石灰岩礫石和碳酸鈣膠結物.結合你學到的
(1)石灰石高溫下分解得到生石灰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
高溫 | .
㈧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中短文「樂山大佛,唐代佛教摩崖造像,713年始鑿,…實在令
樂山大佛地處四川省峨眉山市東31公里的樂山市郊,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與樂山城隔江相望。樂山大佛雕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匯流處的岩壁上,依岷江南岸凌雲山棲霞峰臨江峭壁鑿造而成,又名凌雲大佛,為彌勒佛坐像。樂山大佛是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藝術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大佛雙手撫膝正襟危坐的姿勢,造型庄嚴,排水設施隱而不見,設計巧妙。佛像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和尚為減殺水勢,普渡眾生而發起,招集人力,物力修鑿的,至唐德宗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歷時90年。 被詩人譽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樂山大佛景區由凌雲山、麻浩岩墓、烏尤山、巨形卧佛景觀等組成,面積約8平方公里。景區屬峨眉山風景名勝區范圍,是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聞名遐邇的風景旅遊勝地。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雲」之說。
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大佛體態勻稱,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發髻1021個,耳長7米,鼻長5.6米,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背寬8.5米,腳面可圍坐百人以上。在大佛左右兩側沿江崖壁上,還有兩尊身高10餘米,手持戈戟、身著戰袍的護法武士石刻,數百龕上千尊石刻造像,形成了龐大的佛教石刻藝術群。大佛左側,沿「洞天」下去就是凌雲棧道的始端,全長近500米。右側是九曲棧道。佛像鑿成之後,曾建有十三層樓閣覆蓋,時稱「大佛閣」,「大像閣」,宋時稱「天寧閣」。可惜毀於明末的戰亂,被張獻忠的起義軍焚毀。可以從大佛兩側的山崖上看到幾十處孔穴,那是當年建造樓閣時,安置樑柱的地方。
大佛兩側的岩石是紅砂岩,樂山的紅沙岩是一種質地疏鬆,容易風化的岩石,比花崗岩軟,是很好的適宜於雕塑的材料。但佛像雕好後,容易受到侵蝕、風化,樂山大佛就是在這種岩石上雕刻而成的。樂山大佛在一千多年的漫長歲月中,仍免不了遭到各種各樣的破壞,有自然的,也有人為的。各個朝代都對它進行過維修。自明、清以來的數百年間,大佛飽受自然風雨侵蝕,以致佛身千瘡百孔,面目全非。1962年,政府撥專款對佛像作全面維修,1982年2月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政府撥款對大佛頭部進行了比較徹底的維修。同時增加了一些配套設施及服務設施。1996年12月,峨嵋山-樂山大佛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專家桑塞爾博士·席爾瓦教授實地考察時,贊譽「樂山大佛堪與世界其他石刻如斯芬克司和尼羅河的帝王谷媲美」。
樂山大佛的來歷 據唐代韋皋《嘉州凌雲大佛像記》和明代彭汝實《重修凌雲寺記》等書記載,樂山大佛開鑿的發起人是海通和尚。海通是貴州人,結茅於凌雲山中。古代的樂山三江匯流之處,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聚凌雲山麓,水勢相當的兇猛,舟輯至此往往被顛覆。每當夏汛,江水直搗山壁,常常造成船毀人亡的悲劇。海通和尚見此立志憑崖開鑿彌勒佛大像,欲仰仗無邊法力,「易暴浪為安流」,減殺水勢,永鎮風濤。於是,海通禪師遍行大江南北、江淮兩湖一帶募化錢財,開鑿大佛。佛像動工後,地方官前來索賄營造經費,海通嚴詞拒絕道「自目可剜,佛財難得」,地方官仗勢欺人,反而說:「嘗試將來」。海通從容「自抉其目,捧盤致之」,「吏因大驚,奔走祈悔」。海通這種專誠忘身之行,激勵眾心,克誠其志。
佛像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開始動工,當大佛修到肩部的時候,海通和尚就去世了。海通死後,工程一度中斷。大約過了十年的時間,劍南西川節度使 章仇兼瓊捐贈俸金,海通的徒弟領著工匠繼續修造大佛,由於工程浩大,朝廷下令賜麻鹽稅款,使工程進展迅速。當樂山大佛修到膝蓋的時候,續建者章仇兼瓊遷任戶部尚書赴任,工程再次停工。四十年後,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捐贈俸金繼續修建樂山大佛。在經三代工匠的努力之下,至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前後歷經90年時間才完工。韋皋始撰《嘉州凌雲寺大彌勒石像記》載錄了開鑿大佛的始末,原碑尚存大佛右側臨江峭壁上。
樂山大佛聳立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匯流之處,一千多年來,樂山大佛閱盡多少人間春色,經歷多少朝代更迭,依舊肅穆慈祥,心旌不搖。
構造拾趣 觀賞這尊唐代佛像,往往只看到依山鑿就的外表,看到大佛雙手撫膝正襟危坐的姿勢,而對大佛部位結構則看不真切。
【發鬈用石塊嵌就】 大佛頂上共有螺髻1021個,這是1962年維修時,以粉筆編號數清的。遠看發髻與頭部渾然一體,實則以石塊逐個嵌就。單塊螺髻根部裸露處,有明顯的拼嵌裂隙,無沙漿粘接。螺髻表面抹灰兩層,內層為石灰,厚度各為5-15毫米。1991年維修時,在佛像右腿凹部中拾得遺存螺髻石3塊,其中兩塊較完整,長78厘米,頂部31.5×31.5厘米,根部24×24厘米。
【兩耳以木為之】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內側,有一深約25厘米的窟窿,維修工人從中掏出許多破碎物,細看乃腐朽了的木泥。這證實了南宋范成大在《吳船錄》中的記載「極天下佛像之大,兩耳猶以木為之」。由此可知,長達7米的佛耳,不是原岩鑿就,而是用木柱作結構,再抹以錘灰裝飾而成。在大佛鼻孔下端亦發現窟窿,內則露出三截木頭,成品字形。說明隆起的鼻樑,也是以木襯之,外飾錘灰而成。不過,這是唐代貞元十九年竣工時就是如此,還是後人維修時用這種工藝修補,已不可考證。
【排水系統布全身】 樂山大佛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統。樂山大佛的兩耳和頭顱後面,具有一套設計巧妙,隱而不見的排水系統,對保護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佛像不至為雨水侵蝕。清代詩人王士禎有詠樂山大佛詩「泉從古佛髻中流」。在大佛頭部共18層螺髻中,第4層、9層、18層各有一條橫向排水溝,分別用錘灰壘砌修飾而成,遠望看不出。衣領和衣紋皺折也有排水溝,正胸有向左側分解表水溝,與右臂後側水溝相連。兩耳背後靠山崖處,有長9.15米、寬1.26米、高3.38米的左右相通洞穴;胸部背側兩端各有一洞,互未鑿通,右洞深16.5米、寬0.95米、高1.35米,左洞深8.1米、寬0.95米、高1.1米。這些妙的水溝和洞穴,組成了科學的排水、隔濕和通風系統,千百年來對保護大佛,防止侵蝕性風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左右互通的兩洞,由於可匯山泉,內崖壁上凝結了厚約5-10厘米的石灰質化合物,而佛身一側 崖壁仍是紅砂原岩,而且比較乾燥。那左右不通的兩洞穴,孔壁濕潤,底部積水,洞口不斷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約有2米寬的浸水帶。顯然,這是由於洞未貫通的緣故。不知道當年修建者為何不把它打通。
【胸部有殘碑】 據1962年維修的負責人黃高彬和羅伯介紹,當時發現大佛胸部有一封閉的藏臟洞。開洞一看,裡面裝的是廢鐵、破舊鉛皮、磚頭等,而封門石竟是宋代重建天寧閣的紀事殘碑。唐代大佛竣工後,曾建有木閣覆蓋保護,以免日曬雨淋。從大佛膝、腿臂胸和腳背上殘存的許多柱礎和樁洞,證明確曾有過大佛閣。宋代重建之,稱為「天寧閣」,後毀。但不知何年,因何原因,這天寧閣的紀事殘碑唐竟然嵌在了大佛的胸部。維修者將此殘碑移到海師洞里保存,可惜1966年被人毀掉了。
宗教內涵 樂山大佛是是一尊彌勒佛。唐代崇拜彌勒佛,按佛教教義,彌勒佛是三世佛中的未來佛,象徵著未來世界的光明和幸福,在佛祖釋迦牟尼死後的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以後將接替佛祖的地位,於華林園的龍華樹下廣傳佛法,普渡眾生。佛經說彌勒出世就會「天下太平」,武周時期,武則天曾下令編造了一部《大雲經疏》,證明她是彌勒轉世,百姓對彌勒的崇拜幫助她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時代登上帝位。由於武則天的大力提倡,使全國塑鑿彌勒之風大行。樂山大佛的修造距武則天時代僅20餘年,所以當海通修造樂山大佛時,自然選擇了彌勒佛,而且彌勒佛既是能帶來光明和幸福的未來佛,這同平息水患的鎮江之佛要求是一致的。
中國漢地佛教文化中,彌勒佛造像的變化是很大的,第一階段是從印度傳入中國的交腳彌勒;第二個階段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古佛彌勒;第三個階段是布袋彌勒。樂山大佛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古佛彌勒。照《彌勒下生經》所描述,彌勒佛像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就要求他的五官、頭、手、腳、身都具有不同於一般人的特徵。樂山大佛整個形體超凡脫俗,頭上的發髻、闊大的雙肩、高而長的眉毛,圓直的鼻孔都是按照佛教典籍的規定修建的印度佛像的「寬肩細腰」,在大佛身上盪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壯實的雙肩,飽滿的胸脯,體現了唐代祟尚肥胖美的時尚。樂山大佛坐立的姿式是雙腳自然下垂,這與印度佛像的「結跏趺式」也不一樣,因為大佛是修來鎮水的,這種平穩、安定的坐式可以帶給行船的人戰勝激流險灘的勇氣和決心。
布袋彌勒佛是根據中國五代時期的一個名叫契此和尚的形象塑造而成的。契此是浙江奉化縣人,樂善好施,能預知天氣和預測人的吉凶,經常拿著一個布袋四處化緣,在逝世前他曾說「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因而大家都認為他是彌勒佛的化身,寺廟里的彌勒佛也塑成了他的形象——一個笑口常開、大肚能容的布袋和尚。
相關介紹 發源於川北大雪山的岷江,進入成都平原,來到樂山城下,已經是一條水面開闊的大江了。在這里,同波濤洶涌的大渡河,水流湍急的青衣江匯合。世界上最高的彌勒石刻大佛——樂山凌雲大佛,位於凌雲山上三江匯合得地方。
大佛背靠得這座凌雲山早在隋唐時就是著名的風景區和佛教勝地。凌雲山緊傍岷江,上有凌雲寺,建於唐代。凌雲山共有9個山峰,最高峰140米。峰巒錯落,臨木蔥蘢,俯視浩瀚三江,再加上合峰上建有寺廟,因此,一千多年前就受到人們的稱贊。宋代文人邵博曾贊美說:「天下山水之冠在蜀,蜀之勝曰嘉州,嘉州之勝曰凌雲」(嘉州就是樂山)。樂山大佛以人文遺產精粹和自然遺產的有機結合為特色,樂山大佛面對著滾滾東流的江水,體態雍容,深情自若。比例勻稱,山水交融,與峨眉山遙相呼應。數十里外都可以看到。大佛背靠山崖,面臨大江。當遊客們觀賞大佛時,同時也就游覽了凌雲山的勝景。
1989年一位廣東遊客在大佛附近發現了樂山大佛背後的烏尤山、凌雲山、龜城山構成的樂山巨形睡佛景觀。山形似一尊巨型睡佛,形成了「佛中有佛」的奇觀。「巨型睡佛」四肢齊全,體態勻稱,安詳地漂卧在青衣江山脊線上,直線距離約1300餘米,,仰面朝天,慈祥凝重。樂山大佛不偏不倚正好端坐在巨佛的心胸部位。巨佛的頭、身、足,分別由烏尤山、凌雲山和龜城山三山連襟組成。佛頭由整個烏尤山構成,山上的石、翠竹、綠蔭、山徑、亭閣、寺廟,分別呈現為巨佛的發髻、睫毛 鼻樑、雙唇和下顎;景雲亭如「睫毛」,山頂樹冠各為「額、鼻、唇、頜」。佛身由凌雲山構成,山上九峰相連,猶如巨佛寬廣的胸膛、渾圓的腰和健美的腿;腳板翹起的佛足是龜城山的一部分。佛的整個體態十分逼真、自然、和諧,這是大自然無意的巧合,是天造地設的奇跡,一睡佛、一坐佛,一天然生就、一人工鑿成,觀看卧佛的最佳位置就在樂山市濱江路「福全門」。
景區主要景點 樂山大佛景區包括樂山大佛、靈寶塔、凌雲禪院、海師洞、九曲—凌雲棧道、巨型睡佛、東方佛都、佛國天堂、麻浩崖墓、烏尤山等
凌雲勝景 凌雲山各峰上的寺宇,現在還保存的有棲巒峰的凌雲寺和靈寶峰的靈寶塔。凌雲寺規模頗大,大佛就鑿於離寺不遠的崖上。從這里可以沿一條鑿於懸崖邊上的陡直小路,下到大佛的腳邊,在此憑欄看佛,可以仔細觀賞大佛頭部各個部位的細微之處。因為大佛鑿於凌雲寺前,所以大佛也就稱為凌雲大佛。而凌雲寺也因有了這尊大佛,而被人們稱為大佛寺。凌雲山有了大佛,山更出名,大佛在凌雲山上,山更增色。
凌雲山周圍還有東坡樓、競秀亭等亭台樓閣。山上還有很多漢崖墓,有的懸崖深達十多米,周圍有精細的雕塑,裡面還有陶佣之類的陪葬品,這是四川特有的古跡。
大佛右側的石壁上,是著名的「九曲棧道」,是與修建佛像同時開鑿的。棧道最寬處1.45米,最窄處0.6米,共217級石階,沿崖遷回而下,可到大佛腳底。崖壁上留下的石刻佛龕,遺憾的是它們的風化現象非常嚴重。繞過佛腳是位於大佛左側的「凌雲棧道」。削壁穿洞,隱藏在樂山大佛左側懸崖絕壁間。棧道開鑿於1983年初,1984年峻工,同年十月開放,全長 約500米,與大佛右側 的九曲棧道一起構成一條回環曲折的旅遊路線。
凌雲寺是建於唐代,位於大佛頭部的右後方,俗稱大佛寺。唐開元初年(公元713年)開鑿佛像時,寺字又有擴建。唐建凌雲寺,毀於元順帝戰亂,明代進行了兩次較大修復,明末又經毀。現存凌雲寺是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重新修建的。以後又經多次修葺。寺門正中匾上集蘇東坡書「凌雲禪院」四字。兩旁聯文是「大江東去,佛法西來」。此聯既使人有佛法庄嚴之感,又表明了凌雲寺所踞地理位置,還巧妙地將「大佛」兩字嵌於其中。寺內有天王殿、大雄殿和藏經樓等組成的三重四合院建築,藏經樓,原為寺內收藏佛教經卷的地方,於1930年新建。結構和外形可以看到近代建築風格,樓下新辟「海師堂」,塑有大佛發起建造者海通法師、以及繼任建造者章仇兼瓊、韋皋的全身像,以此寄託後人對他們的敬仰之情。
靈寶塔又名凌雲塔,因其聳立在凌雲寺後的靈寶峰巔,故以山峰命名。塔建於唐代,塔形呈密檐式四方錐體,磚砌而成,坐東向西,高38米,共十三級。塔體中空,內有石階沿塔軸盤旋至頂。塔頂為四角攢尖式。靈寶塔每級都開有窗眼。根據山川形勢,修建此塔的目的,主要還是作為三江合流處的標志。高71米的大佛是為了鎮水保平安,靈寶塔則作為航船標志,使船工提高注意力,以便安全渡過急流險灘,靈寶塔是嘉州古城的一座標志,經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東坡樓是凌雲山著名古跡之一,東坡樓也叫東坡讀書樓。位於棲鸞峰巔,系由樓、廊、亭組成的庭院建築。東坡樓為歇山式單體木質兩重樓房。門額橫匾「東坡樓」三字是集黃庭堅手書而成,樓堂正中蘇東坡斜倚坐像。東坡樓正對臨崖處有一亭,即清音亭。在清音亭憑欄遠眺,江天悠遠,山清水秀。
佛國天堂融古建築、摩崖造像、雕塑、壁畫、彩 繪為一體,景色優美,仿唐式古建築有天橋、天門、 天梯、雲台、雲梯、三大寶殿等
東方佛都 1994年5月建成開放。距樂山大佛僅一里之遙,是樂山大佛旅遊景點佛文化的延伸、是樂山大佛景區的主要組成部分,在20萬平方米范圍內,集中仿製了國內外佛像三千多尊,利用自然山體延伸,採用摩崖圓雕、浮雕、雕刻、壁畫等表現形式,選用不同材質,有石刻、銅鑄、彩塑、墨玉等各類大小佛像雕塑。
麻浩崖墓 麻浩崖墓位於凌雲、烏尤兩山之間的溢洪河道東岸,麻浩是其地名。崖墓是川西,特別是樂山地區則流行一種鑿山為墓的一種墓葬形式,其特徵是沿著淺丘,山谷的砂質岩層由人工鑿成方形洞穴,然後安葬遺體和殉葬品。從外部看去,是一個個神秘的山洞。這種墓葬因流行於1800多年前的東漢至南北朝時期,故稱東漢崖墓。麻浩崖墓早年就以規模大,畫像雕飾精美而被譽為「南安各墓之冠」。墓中保存著漢代畫像石和漢崖墓出土的精美文物。不僅包括了各式漢代建築、畫像石棺、人物服飾、車馬伎樂、鳥獸蟲魚圖形,而且有不少歷史題材和神話故事以及書法題刻。已開放的是一個「前堂三穴」的大型墓。墓門上均有精工雕刻,飛檐、瓦當、斗拱,花紋圖案,無一雷同,樂山東漢崖摹分布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沿岸和淺山谷的崖壁上,數以萬計。其數量之多、規模之大,石刻之豐富居蜀中之首。麻浩崖墓系漢代墓葬,麻浩一帶較為集中,是樂山崖墓群中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墓葬群,在長約200米、寬約25米的范圍內有崖墓544座,墓門披連,密如蜂房。該漢代墓群於1988年經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烏尤寺 烏尤山即古離堆,相傳為秦時蜀郡守李冰開鑿,以「避沫水之害」。烏尤山與凌雲山並肩立於岷江之濱,四面環水,孤峰兀立,山上林木茂盛。烏尤山因孤卧江中,好似一頭烏牛,故又名「烏牛山」,相傳宋代詩人黃庭堅至此,嫌其名不雅,而見山上古木繁蔭,便更名「烏尤山」。 山上有創建於盛唐的烏尤寺,和凌雲寺毗鄰,兩山之間隔一水,有吊橋相通,和凌雲山合成一個完整的風景區。山上有烏尤寺,建築順山勢設計,曲折高低,玲瓏雅緻,別具一格。除了佛殿以外,還有曠怡亭、聽濤軒、爾雅閣等精巧建築。現存廟宇系清以後的建築,是四川省內保存較完整的寺廟。
地區氣候條件 樂山地域處於四川盆地向西南山地的過渡地帶,地形呈西南低、東北高,高差懸殊,在特定地理環境條件下形成了多種氣候類型。因地域處在北緯29度附近,屬中亞熱帶氣候帶,具有四季分明的特點,雨量豐沛 ,水熱同季,無霜期長,農業氣候條件優越。受季風影響和地形的抬升作用,氣候濕潤,雨量豐沛 。年平均降水量絕大多數地區在1000毫米以上,峨眉山市達1500毫米以上,僅峨邊、金口河少於1000毫米以下,降水有季節性變遷,夏秋季雨量佔全年的80%左右,冬春季只佔20%,降水的年際差異較大,年最少降水量多在900毫米以下,部份地區年最多降水量達2000毫米以上。年平均氣溫在16.5-18.0度之間,大於或者等於0℃積溫為6100-6500℃,大於或者等於10℃積溫5269-5662℃,大於或者等於20℃積溫2930-3376℃,年平均無霜期長達300天以上,年平均霜日4.2-9.4天,年平均降雪日數僅1.0-2.7天,是水稻、小麥、油料、糖料、水果、棉花等多種農副產品的高產區。西南山區氣候垂直差異明顯,從山麓至山巔依次分布著中亞熱帶一暖溫帶一溫帶一寒溫帶的完整氣候帶,小氣候條件十分復雜,是地域內發展農業綜合經營和立體農業區域,是木材、茶葉、中葯材等的主要產區,也是寶貴的旅遊資源。 樂山市氣象災害以低溫、乾旱、洪澇為主。低溫危害以春季低溫影響最大,能造成小麥凍花、水稻爛種爛秧;乾旱以春早、夏旱為主,乾旱嚴重時,部份地方人畜飲水均發生困難;受地形影響,樂山是暴雨的多發區,降水強度又大,峨眉山市93年9月29日降水量達525毫米,創全省之最,加之又處於三江匯合處,洪澇影響較大。
【旅遊服務】 游覽樂山大佛和凌雲山,可以從成都搭公共汽車或旅遊車前往,有高速公路連接成都。從成都到樂山的高速公路於1999年全線貫通,全長為169公里。從樂山至峨嵋山只有30多公里,也通公共汽車。因此,游覽樂山,觀賞大佛,可以和游覽峨嵋山安排同一遊程。
至樂山交通: 外省來成都的遊客可從成都新南門(旅遊客運中心)汽車站乘坐直達巴士,全程高速公路,2個多小時可以到達。 自駕車的遊客可以從,成都永豐立交橋進入成雅高速公路(成樂在中途分道)。
樂山也通火車和輪船,成昆鐵路經過樂山、從昆明方面來的客人,可乘火車,樂山在成昆鐵路線上有兩個站——樂山站(夾江,可在此觀看摩崖石刻——千佛岩)以及峨嵋站。樂山港客輪直發重慶、宜賓等沿江各地。
㈨ 我家有觀音佛像披紅紗是什麼意思
觀音有32種化身 上網路上查看
㈩ 龍門石窟佛像是在什麼情況下雕造的,有何特點
遺產遴選標准:龍門石窟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准C(I)(II)(III)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四大石窟還有:雲岡石窟、敦煌莫高窟和麥積山石窟。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南十三公里處,它同甘肅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並稱中國古代佛教石窟藝術的三大寶庫。龍門石窟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4年),直至北宋,現存佛像十萬余尊,窟龕二千三百多個。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魏窟——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開始在龍門山開鑿古陽洞,500-523年北魏宣武帝、北魏孝明帝連續開鑿賓陽洞的北中南三個大石窟,石陽洞和賓陽洞的修建共費人工80萬以上,還開鑿了葯方洞和北魏時開鑿的蓮花洞等石窟。北朝石窟都在龍門山,古陽洞自孝文帝至東魏末50多年的營造,表現出列多的中國藝術形式,大佛姿態也由雲崗石窟的雄健可畏轉變為龍門石窟的溫和可親。以賓陽中洞主佛為代表的佛像,人物面部含著微笑,龍門石窟比雲崗石窟表現出更多的中國藝術佛像。 唐窟——最盛期是唐朝,占石窟總數的60%以上,武則天執政時期開鑿的石窟占唐代石窟的多數,與她長期有洛陽有關。奉先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唐窟,共用了四年時間。二菩薩70尺,迦葉、阿難、金剛、神王各高50尺(唐代長度)。規模之大,在龍門石窟中稱第一。其中,武則天曾捐出脂粉錢二萬貫以助建。 龍門二十品是珍貴的魏碑體書法藝術的精品。代表了魏碑體,字形端正大方,氣勢剛健有力,是隸書向楷體過渡中的一種字體,有十九品在古陽洞內,另一品在慈香窯內。 [編輯本段]【簡介】 2000年11月30日洛陽龍門石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龍門石位於洛陽市區南面12公里處,和大同雲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齊名我國三大石窟之一。 龍門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這里有東、西兩座青山對峙,伊水緩緩北流。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天然門闕,所以古稱「伊闕」。現「伊闕」,自古以來,已成為游龍門的第一景觀。唐詩人白居易曾說過:「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 龍門石窟始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3年)前後,後來,歷經東西魏、北齊,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密布於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現存窟龕2345個,題記和碑刻2680餘品,佛塔70餘座,造像10萬余尊。 其中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厘米。這些都體現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極高的藝術造詣。 奉先寺是龍門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個石窟,長寬各30餘米。據碑文記載,此窟開鑿於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在位時期,於公元675年建成。洞中佛像明顯體現了唐代佛像藝術特點,面形豐肥、兩耳下垂,形態圓滿、安詳、溫存、親切,極為動人。 石窟正中盧舍那佛坐像為龍門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1.9米,造型豐滿,儀表堂皇,衣紋流暢,具有高度的藝術感染力,實在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傑作。據佛經說,盧舍那意即光明遍照。這尊佛像,豐頤秀目,嘴角微翹,呈微笑狀,頭部稍低,略作俯視態,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婦女,令人敬而不懼。有人評論說,在塑造這尊佛像時,把高尚的情操、豐富的感情、開闊的胸懷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藝術魅力。 盧舍那佛像兩邊還有二弟子迦葉和阿難,形態溫順虔誠,二菩薩和善開朗。天王手托寶塔,顯得魁梧剛勁。而力士像就更動人了,大家會看見他右手叉腰,左手合十,威武雄壯。那樣子生動極了. 金剛力士雕像比盧舍那佛像旁的力士像更加動人的,是龍門石窟中的珍品,1953年清理洞窟積土時,在極南洞附近發現的,是被盜鑿而未能運走遺留下的。只見金剛力士兩眼暴突,怒視前方,二手握拳,胸上、手、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整座雕像造型粗獷豪放,雄健有力,氣勢逼人。 那樣子你看了也會害怕三分,可能是金剛力士在怒視著偷盜他的賊人,這一尊尊佛像惟妙惟肖.龍門石窟中的洞也很著名. 龍門石窟中另一個著名洞窟是賓陽洞。這個窟前後用了24年才完成,是開鑿時間最長的一個洞窟。洞內有11尊大佛像。主像釋迦牟尼像,高鼻大眼、體態端祥,左右二邊有弟子、菩薩侍立,佛和菩薩面相清瘦,目大頸平,衣錦紋理周密刻劃,有明顯西域藝術痕跡。窟頂雕有飛天,挺健飄逸,是北魏中期石雕藝術的傑作。洞中原有兩幅大型浮雕《皇帝禮佛圖》、《太後禮佛圖》,畫面上分別以魏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後為中心,前簇後擁,組成禮佛行列,構圖精美,雕刻細致,藝術價值很高,是一幅反映當時帝王生活的圖畫。可惜被美國人勾結中國奸商盜運到美國,現分別藏於美國堪薩斯城納爾遜藝術館和紐約市大都會博物館。而洞口初唐書法家褚遂良書碑銘,很值得一覽。 萬佛洞在賓陽洞南邊,洞中刻像豐富,南北石壁上刻滿了小佛像,很多佛像僅一寸,或幾厘米高,計有15000多尊。正壁菩薩佛像端坐於束腰八角蓮花座上。束腰處有四力士,肩托仰蓮。後壁刻有蓮花54枝,每枝花上坐著一菩薩或供養人,壁頂上浮雕伎樂人,個個婀娜多姿,形象逼真。沿口南壁上還有一座觀音菩薩像,手提凈瓶舉塵尾,體態圓潤豐滿,姿勢優美,十分傳神。 古陽洞也很出名。這里有豐富造像題記,為人稱道的龍門二十品,大部分集中在這里。清代學者康有為盛贊這里的書法之美為:魄力雄強、氣象渾穆、筆法跳越、點畫峻厚、意態奇逸、精神飛動、骨法洞達、結構天成、血肉豐美。 還有一個葯方洞,刻有140個葯方,反映了我國古代醫學的成就。把一些葯方刻在石碑上或洞窟中,在別的地方也有發現,這是古代醫學成就傳之後世的一個重要方法。 龍門石窟不僅僅是佛像雕刻技藝精湛,而石窟中造像題記也不乏藝術精品。龍門石窟造像題記遍布許許多多的洞窟,約有2600多品,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我國優秀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在國內外學術界、書法界有很廣泛的影響。龍門二十品,十九品集中於古陽洞,另有一品在西山中部偏南老龍洞崖壁的慈香窟里。古陽洞是龍門石窟中開鑿最早的一個窟,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一年。洞內小佛龕琳琅滿目,雕刻精巧。 龍門石窟保留著大量的宗教、美術、書法、音樂、服飾、醫葯、建築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實物史料。因此,它堪稱為一座大型石刻藝術博物館。它與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並稱為中國三大石刻藝術寶庫.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龍門風景秀麗,這里有東、西兩座青山對峙,伊水緩緩北流。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天然門闕,所以古稱「伊闕」。伊闕自古以來,已成為游龍門的第一景觀。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龍門石窟的形成 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下令遷都洛陽,篤信佛教的孝文帝遷都的同時,沒有忘記把佛教的發展中心也轉移到洛陽來,他組織修建僧廟、寺院。在此前後還在洛陽以南的龍門伊水兩岸,一山開窟造像,由此一個神奇大型石窟群,龍門石窟開始創建。 龍門石窟地處中原,是外來佛的教藝術植根於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土壤之中的豐碩成果,是我國古代雕塑藝術完整體系的集中表現。因此,龍門石窟在我國石窟藝術中有自己特殊的歷史地位。 龍門石窟是我國目前保存比較完整的大型石窟群,據不完全統計,現存大小窟龕兩千多個,佛塔七十餘座,造像十萬多尊,碑刻題記兩千八百多塊。龍門石窟是中原北方三大石窟群之一,它與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岡石窟並稱為中國三大藝術寶庫,被譽為世界人類文化的遺產。 從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到孝明帝時期的三十五年間,是龍門開窟雕造佛像的第一個興盛時期。這一時期開鑿的洞窟大都集中在龍門的西山上,約占龍門石窟造像的三分之一。其中最著名的有古陽洞、賓陽三洞、葯方洞等十幾個大中型洞窟。 在龍門石窟群中,開鑿最早的就是古陽洞,它開鑿於公元493年,而在中國歷史上,這一年是北魏太和十七年,正是北魏王朝孝文帝遷都洛陽的一年。 古陽洞位於龍門西山以南。窟內所供奉的主佛是佛祖釋迦牟尼,南壁的大龕有釋迦多寶並坐佛,在佛教中又稱「二佛並坐」。南北兩壁上下各有三列佛龕,每列分別為四個相互對稱而又富於變化的大龕。 釋迦多寶龕的龕楣上雕刻著一套完整的佛傳故事,表現了悉達多王子成道的過程。 古陽洞中大小列龕多達數以百計,不但佛教故事最多,龕上圖案的裝飾也十分精美華麗,嚴謹完整,豐富多彩。 石窟中的佛像都是信徒們所奉獻的,每尊佛像上都記載著敬奉者的祈願經過。從這些造像銘中可以看出,古陽洞是北魏皇室貴族發願造像最集中的地方。 北魏時期開鑿的主要洞窟還有賓陽三洞。 賓陽中洞所供奉的是三世佛。主佛兩邊各有兩個弟子和菩薩侍立,左邊是迦葉和文殊菩薩,右邊是阿難和普賢菩薩。佛和脅侍面相都清瘦略長,衣紋折疊規整而稠密,體現了北魏造像的藝術特點。 賓陽中洞頂上雕蓮花寶蓋和十個迎風飄拂的伎樂供養天人。洞口的內壁兩側是大型浮雕,分為《維摩變》、《佛本生故事》、《帝後禮佛圖》、《十神王像》四層。龍門石窟不少洞窟中都有禮佛圖,以賓陽中洞的為最佳,但是已經被盜往國外。 在北魏晚期還開鑿過一些很有特點的洞窟,如蓮花洞、火燒洞、皇甫公洞、魏字洞等。 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葯方洞,葯方洞因其洞窟內刻有大量古代的葯方而得名。洞中雕刻的一些葯方,還能治療現代人所說的疑難雜症,比如治療消渴,也就是糖尿病。這些葯方比唐代醫學家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還要早。 北魏王朝在洛陽龍門開窟造像活動的終結是以賓陽中洞的停工為標志的。 隨著北魏王朝的滅亡,龍門石窟的開鑿趨於衰落,沉寂了將近一個世紀,直到唐王朝建立,唐代從開國到盛唐的一百年間,龍門石窟迎來了歷史上開窟造像的第二次興盛時期。 這一時期開鑿的石窟按時代先後大體自南而北,集中在龍門的西山,到了武則天時期,一部分才轉移到了東山,約占龍門石窟造像的三分之二。龍門唐代石窟最有代表性的洞窟有潛溪寺、萬佛洞、奉先寺大像龕等。 唐代開鑿的第一個洞窟是位於龍門西山北端的潛溪寺。這時正是中國佛教「凈土宗」建立的時期。 唐代開窟造像在唐高宗和武則天時期達到了鼎盛。雖然石窟造像屬於佛教藝術,但它跟政治緊密相連。從龍門許多唐代石刻造像中,還可以窺見武則天一步步走上女皇寶座的蹤跡。 萬佛洞完工於唐高宗永隆元年十一月,是專為唐高宗、武則天及太子諸王做「功德」而開鑿的功德窟,也是以唐朝宮廷大監姚神表和內道場智運禪師等為首的一批御用僧尼,奉命集體為唐高宗及武則天發願雕造的。 在武則天當皇後期間,特別迷信彌勒。為此,她在龍門廣造彌勒佛。千佛洞、惠暕洞、大萬五佛洞、極南洞和摩崖三佛都是以彌勒佛為主尊的洞窟。 龍門石窟成千上萬的造像中,體形最大,形態最美,藝術價值最高的要數奉先寺主尊盧舍那大佛了。奉先寺位於龍門西山南部的山腰上,是一個南北寬近四十米的露天大龕。這里共有九尊大型雕像,都是依山鑿石而成。 奉先寺的主尊是盧舍那大佛。大佛通高十七米多,僅耳朵就有一米九。在佛經中,盧舍那是佛在顯示美德時的一種理想化身。 奉先寺大盧舍那像龕是唐高宗及武則天親自經營的皇家開龕造像工程,工程設計和施工是由高宗親自任命制定。為此,武則天曾經與咸亨三年捐出「脂粉錢二萬貫」。而當地更是傳說盧舍那大佛就是武則天的化身。盧舍那佛被賦予了女性的形象:面容豐腴飽滿,修眉細長,眉若新月,眼瞼下垂,雙目俯視,嘴巴微翹而又含笑不露,她莊重而文雅、睿智而明朗。 傳說,唐高宗上元年除夕,時值奉先寺竣工之日,武則天親自率領文武朝臣駕臨龍門,參加主佛盧舍那的開光儀式。 龍門石窟在唐代的造像與北魏比較有了很大的變化。在唐代的造像題材中彌勒佛的造像數量僅次於阿彌陀佛,釋迦卻顯著減少,菩薩中以大勢至、觀世音為最多。 在藝術上,唐代的圓刀代替了北魏平直的刀法,佛像衣紋更加流動飄逸,力士夜叉渾身肌肉突起,即符合解剖的原理,又適當加以誇張,充滿雄強的氣勢和向外迸發的力量。它們在借鑒外來雕刻的同時,還吸取了中原地區傳統藝術的手法。 龍門石窟開鑿的第二個高潮結束於公元705年前後,這一年武則天退位,同年去世,龍門石窟的彌勒造像也就日見絕跡了。而龍門石窟的輝煌歷史,也伴隨著彌勒神靈的消失,從絢爛的頂峰跌落了下來。 龍門石窟自北魏開鑿以來,已經歷了一千五百多年的滄桑,它見證了中國歷朝歷代的演變,見證了中國佛教文化的發展。龍門石窟斷斷續續開鑿了四百多年,經過了四百多年的苦心營造,不同時期的能工巧匠在龍門石窟創造出不朽的藝術作品,被世界稱為我國石刻藝術博物館。 龍門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這里有東、西兩座青山對峙,伊水緩緩北流。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天然門闕,所以古稱「伊闕」。現「伊闕」,自古以來,已成為游龍門的第一景觀。唐詩人白居易曾說過:「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 龍門石窟始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千都洛陽(公元493年)前後,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後來,歷經東西魏、北齊,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密布於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南北長1000多米,現存石窟1300多個,佛洞、佛龕2345個,佛塔50多座,佛像10萬多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厘米。另有歷代造像題記和碑刻3600多品,這些都體現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很高的藝術造詣。其中以賓陽中洞、奉先寺和古陽洞最具有代表性。河南洛陽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東南,分布於伊水兩岸的崖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龍門石窟始鑿於北魏年間,先後營造400多年。現存窟龕2300多個,雕像10萬余尊,是我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典範之作。 魏窟——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開始在龍門山開鑿古陽洞,500--523年魏宣武帝、魏孝明帝連續開鑿賓陽洞的北中南三個大石窟,石陽洞和賓陽洞的修建共費人工80萬以上,還開鑿了葯方洞和東魏時開鑿的蓮花洞等石窟。北朝石窟都在龍門山,古陽洞自慧成至東魏末50多年的營造,表現出列多的中國藝術形式,大佛姿態也由雲崗石窟的雄健可畏轉變為龍門石窟的溫和可親。以賓陽中洞主佛為代表的佛像,人物面部含著微笑,龍門石窟比雲崗石窟表現出更多的中國藝術佛像。 唐窟——最盛期是唐朝,占石窟總數的60%以上,武則天執政時期開鑿的石窟占唐代石窟的多數,與她長期有洛陽有關。奉先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唐窟,二菩薩70尺,迦葉、阿難、金剛、神王各高50尺(唐代長度)。規模之大,在龍門石窟中稱第一,先後用了四年時間,武則天自己出錢二萬貫。 龍門二十品是珍貴的魏碑體書法藝術的精品。代表了魏碑體,字形端正大方,氣勢剛健有力,是隸書向楷體過渡中的一種字體,有十九品在古陽洞內。 賓陽洞有三窟,賓陽中洞是北魏時期(公元386~512年)的代表性作品。這個洞窟前後用了24年才建成,是開鑿時間最長的一個洞窟。洞內有11尊大佛像。洞窟正壁刻主像釋迦牟尼,左右二邊有弟子、菩薩侍立,佛和菩薩面相清瘦,目大頸平,衣錦紋理周密刻劃,有明顯西域藝術痕跡。窟頂雕有飛天,挺健飄逸。據說,洞口兩壁上還有一幅浮雕"帝後禮佛圖",造型別致,構圖美妙,後被盜鑿,現置於美國紐約博物館。 萬佛洞在賓陽洞南邊,洞中刻像豐富,南北石壁上刻滿了小佛像,很多佛像僅一寸,或幾厘米高,計有15000多尊。正壁菩薩佛像端坐於束腰八角蓮花座上。束腰處有四力士,肩托仰蓮。後壁刻有蓮花54枝,每枝花上坐著一菩薩或供養人,壁頂上浮雕伎樂人,個個婀娜多姿,形象逼真。沿口南壁上還有一座觀音菩薩像,手提凈瓶舉塵尾,體態圓潤豐滿,姿勢優美,十分傳神。 奉先寺是龍門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個石窟,據碑文記載,此窟開鑿於唐代武則天時期,歷時三年。洞中佛像明顯體現了唐代佛像藝術特點,面形豐肥、兩耳下垂,形態圓滿、安詳、溫存、親切,極為動人。石窟正中盧舍那佛坐像為龍門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1.9米,造型豐滿,儀表堂皇,衣紋流暢,具有高度的藝術感染力。盧舍那佛像兩邊還有二弟子迦葉和阿難,形態溫順虔誠,二菩薩和善開朗。天王手托寶塔,顯得魁梧剛勁。 金剛力士雕像比盧舍那佛像旁的力士像更加動人,是龍門石窟中的珍品,1953年清理洞窟積土時,在極南洞附近發現的,是被盜鑿而未能運走遺留下的。只見金剛力士兩眼暴突,怒視前方,二手握拳,胸上、手、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整座雕像造型粗獷豪放,雄健有力,氣勢逼人。 古陽洞是龍門石窟中開鑿最早,內容最豐富的一座,也是北魏時期的另一代表洞窟。古陽洞中有很多佛龕造像,這些佛龕造像多有題記,記錄了當時造像者的姓名,造像年月及緣由,這些都是研究北魏書法和雕刻藝術的珍貴資料。中國書法史上的里程碑「龍門二十品」,大部分集中在這里。「龍門二十品」代表了魏碑體,字體端正大方,氣勢剛健有力,是龍門石窟碑刻書法藝術的精華,歷來為世人所推崇。 還有一個葯方洞,刻有140個葯方,反映了我國古代醫學的成就。把一些葯方刻在石碑上或洞窟中,在別的地方也有發現,這是古代醫學成就傳之後世的一個重要方法。 龍門石窟還保留有大量的宗教、美術、書法、音樂、服飾、醫葯、建築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實物史料。因此,它又是一座大型的石刻藝術博物館。 [編輯本段]【文化遺產】 河南洛陽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東南,分布於伊水兩岸的崖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龍門石窟始鑿於北魏年間,先後營造400多年。現存窟龕2300多個,雕像10萬余尊,是我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典範之作。 魏窟——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開始在龍門山開鑿古陽洞,500--523年魏宣武帝、魏孝明帝連續開鑿賓陽洞的北中南三個大石窟,石陽洞和賓陽洞的修建共費人工80萬以上,還開鑿了葯方洞和東魏時開鑿的蓮花洞等石窟。北朝石窟都在龍門山,古陽洞自慧成至東魏末50多年的營造,表現出列多的中國藝術形式,大佛姿態也由雲崗石窟的雄健可畏轉變為龍門石窟的溫和可親。以賓陽中洞主佛為代表的佛像,人物面部含著微笑,龍門石窟比雲崗石窟表現出更多的中國藝術佛像。 唐窟——最盛期是唐朝,占石窟總數的60%以上,武則天執政時期開鑿的石窟占唐代石窟的多數,與她長期有洛陽有關。奉先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唐窟,二菩薩70尺,迦葉、阿難、金剛、神王各高50尺(唐代長度)。規模之大,在龍門石窟中稱第一,於公元675年建成完工,武則天自己出錢二萬貫。 龍門二十品是珍貴的魏碑體書法藝術的精品。代表了魏碑體,字形端正大方,氣勢剛健有力,是隸書向楷體過渡中的一種字體,有十九品在古陽洞內。 賓陽洞有三窟,賓陽中洞是北魏時期(公元386~512年)的代表性作品。這個洞窟前後用了24年才建成,是開鑿時間最長的一個洞窟。洞內有11尊大佛像。洞窟正壁刻主像釋迦牟尼,左右二邊有弟子、菩薩侍立,佛和菩薩面相清瘦,目大頸平,衣錦紋理周密刻劃,有明顯西域藝術痕跡。窟頂雕有飛天,挺健飄逸。據說,洞口兩壁上還有一幅浮雕"帝後禮佛圖",造型別致,構圖美妙,後被盜鑿,現置於美國紐約博物館。而洞口唐宰相書法家褚遂良書碑銘,很值得一覽。 萬佛洞 萬佛洞在賓陽洞南邊,洞中刻像豐富,南北石壁上刻滿了小佛像,很多佛像僅一寸,或幾厘米高,計有15000多尊。正壁菩薩佛像端坐於束腰八角蓮花座上。束腰處有四力士,肩托仰蓮。後壁刻有蓮花54枝,每枝花上坐著一菩薩或供養人,壁頂上浮雕伎樂人,個個婀娜多姿,形象逼真。沿口南壁上還有一座觀音菩薩像,手提凈瓶舉塵尾,體態圓潤豐滿,姿勢優美,十分傳神。 奉先寺是龍門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個石窟,據碑文記載,此窟開鑿於唐代武則天時期,歷時三年。洞中佛像明顯體現了唐代佛像藝術特點,面形豐肥、兩耳下垂,形態圓滿、安詳、溫存、親切,極為動人。石窟正中盧舍那佛坐像為龍門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1.9米,造型豐滿,儀表堂皇,衣紋流暢,具有高度的藝術感染力。盧舍那佛像兩邊還有二弟子迦葉和阿難,形態溫順虔誠,二菩薩和善開朗。天王手托寶塔,顯得魁梧剛勁。傳說盧舍那大佛的臉是根據武則天的面容建造的。 金剛力士雕像比盧舍那佛像旁的力士像更加動人,是龍門石窟中的珍品,1953年清理洞窟積土時,在極南洞附近發現的,是被盜鑿而未能運走遺留下的。只見金剛力士兩眼暴突,怒視前方,二手握拳,胸上、手、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整座雕像造型粗獷豪放,雄健有力,氣勢逼人。 古陽洞是龍門石窟中開鑿最早,內容最豐富的一座,也是北魏時期的另一代表洞窟。古陽洞中有很多佛龕造像,這些佛龕造像多有題記,記錄了當時造像者的姓名,造像年月及緣由,這些都是研究北魏書法和雕刻藝術的珍貴資料。中國書法史上的里程碑「龍門二十品」,大部分集中在這里。「龍門二十品」代表了魏碑體,字體端正大方,氣勢剛健有力,是龍門石窟碑刻書法藝術的精華,歷來為世人所推崇。 還有一個葯方洞,刻有140個葯方,反映了我國古代醫學的成就。把一些葯方刻在石碑上或洞窟中,在別的地方也有發現,這是古代醫學成就傳之後世的一個重要方法。 龍門石窟還保留有大量的宗教、美術、書法、音樂、服飾、醫葯、建築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實物史料。因此,它又是一座大型的石刻藝術博物館。 龍門石窟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窟內造像雕刻精湛,內容題材豐富,被譽為世界最偉大的古典藝術寶庫之一。它以自身系統、獨到的雕塑藝術語言,揭示了雕塑藝術創作的各種規律和法則。在它之前的石窟藝術均較多地保留了犍陀羅和秣菟羅藝術的成分,而龍門石窟則遠承印度石窟藝術,近繼雲岡石窟風范,與魏晉洛陽和南朝先進深厚的漢族歷史文化相融合開鑿而成。所以龍門石窟的造像藝術一開始就融入了對本民族審美意識和形式的悟性與強烈追求,使石窟藝術呈現出了中國化、世俗化的趨勢,堪稱展現中國石窟藝術變革的「里程碑」。 龍門二十品 「龍門二十品」的稱號始自清代,所謂「龍門二十品」是指選自龍門石窟中北魏時期的二十方造像題記,其中十九品在古陽洞,一品在慈香窟。「龍門二十品」是北魏時期書法藝術的精華之作,它所展現的書法藝術,是在漢代隸書和晉代隸書的基礎上發展演化而來的,字體端莊大方、剛健質朴、既具隸書格調,又有楷書因素,是「魏碑」體的代表,在中國書法藝術發展史上具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編輯本段]【文物珍藏】 龍門博物館藏有造像36座、題記8塊、雕像48件、器物32件、瓷器64件、青銅器32件、磚雕64塊、石刻16件、書畫碑刻160件、是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 [編輯本段]【雕刻風格】 主要以佛像造像為主,延習北魏、唐代雕刻風格。
熱點內容
線切割怎麼導圖
發布:2021-03-15 14:26:06
瀏覽:7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