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雕刻佛
A. 雕刻件里站著的佛是什麼佛
那是為了讓見者結善緣、種善根,也是一種積福報的方式。
佛菩薩的回雕像或畫像,其實答也是佛菩薩為堅定佛弟子、信眾們的信心的示現,這些只是形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恭恭敬敬、誠心誠意才是最關鍵的,所謂「心誠則靈」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常人,對自己木有信心,所以就需要有外在的東西(譬如雕像啊、佛珠啊、吊墜掛件啊之類的)來增強;如果真正做到了心中有佛,有沒有雕像都不重要了,因為睜眼閉眼、心內心外都是佛。
B. 佛.觀音雕刻的做法
材料不同 方法不同 網路、視頻、有這個
C. 可以雕刻菩薩嗎
這個可以,不過不可過於隨意,盡量按照【造像度量經】的標准雕刻才好。
D. 阿彌陀佛用什麼材料雕刻最好
佛乃覺抄者,佛本無形。金可,玉可,石可,土木亦可。
比較常用的,佛家七寶,金、銀、琥珀、珊瑚、硨磲、琉璃、瑪瑙玉髓。再根據是居家供奉,還是隨身佩戴而選擇。
阿彌陀佛,是生肖「狗」和「豬」人的本命佛,若能虔誠佩戴或供奉阿彌陀佛之本命佛法像,則一生順利,逢凶化吉。
E. 翡翠佛後面有雕刻是怎麼回事是真的嗎
背面勾勒線是為增加其透度與固實度而刻,此佛公為翡翠真品。
F. 可以自己雕刻菩薩之類的佛像嗎/可以自己雕刻菩薩之類
可以,但是絕不能醜化佛菩薩,那樣有罪。如果雕刻出來的佛像讓別人看了生起歡喜心,生起慈悲庄嚴之心,那麼您會福報很大,功德無量哦!
G. 靈隱寺的彌勒佛雕刻和其他佛像有什麼區別
杭州西湖靈隱寺畔的飛來峰造像,是元代石雕佛像的傑出代表。它作為大理風景區內的石窟藝術,各個洞窟的布置在選擇環境上頗費心機,分布在西湖的水光山色之中,成為美妙的西湖風光的點睛之作,為景區增添了豐厚的文化內涵。它們有藏、漢兩種,陸續雕刻於五代、宋、元時期,元代造像最突出,題材十分豐富。有藏傳佛教造像,有各種密宗題材。更多彌勒佛介紹請閱讀文章靈隱寺飛來峰石雕佛像觀音菩薩雕刻賞析元代內地的佛教雕像上承宋代,又吸收了西藏等地的風格,有獨特的面貌,在當時就引人注目。元代釋圓至《牧潛集》記載石雕工匠張生:「一堂之上坐立有度,尊卑有容。怒者、喜者、敬者、居者,情隨狀異,變動如成人,住觀者雙目有神,不敢目為土偶,此塑之工也.菩薩則不然,慈眼視物,無瓦畏之色以聳觀瞻,其見非願。其慈若喜,其寂若悅。德悅於容,動於神。」據說,他塑造的觀音完全體現了所塑對象所應有的含義。今天雖然見不到張生的作品了,但卻留下這一段寶貴的文字記述。飛來峰是西湖邊的一座高二百多米高的石峰,據說是從天竺的靈鷲山飛來的。飛來峰造像中的青林洞,也叫老虎洞、金光洞,洞口上方雕有五代時的西方三聖,彌勒佛和大勢至、觀世音,為後周年間雕刻;洞口右邊石壁有北宋時雕鑿的盧舍那佛會:頭戴寶冠的盧舍那佛即大日如來,雙臂高舉作說法狀,四周有文殊、普賢、四天王、四菩薩和供養人,還有浮雕的兩名飛天。玉乳洞雕刻有北宋時的二十多尊小型羅漢像,還有六位禪宗高僧,即初祖達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龍漲洞洞口有北宋雕刻的三組佛教故事。第一組是白馬馱經,表現東漢時佛教傳入的故事:兩位南亞高僧攝摩騰、竺法蘭應漢明帝的邀請,用白馬馱著經書,萬里迢迢來到洛陽,建立了白馬寺。石壁上的人和馬顯出經過長途跋涉的疲倦,很有藝術性。第二組是朱士行求經的史實。朱氏是曹魏時僧人,是較早前往西域取經的中國僧人之一。雕塑家表現他一手持棍,牽著馬匹,大步前行.前往西天取經。還有大家熟知的唐僧玄類,唐僧在這里是位謙和的僧人,雙手合十。這三組故事都是真實的歷史,表現手法也較寫實。請閱讀;最完美的石雕菩薩雕刻像在哪裡煙霞洞有宋雕觀音,嫻靜優美,寶冠纓絡,極為華麗,是江南女子的裝束,衣裙的線條用了陰刻線,和仕女畫相近。飛來峰梵式造像有菩薩、救度佛母、大白傘蓋佛母、佛母、多聞天王、金剛等,還有白衣觀音、水月觀音、楊枝觀音等。一處是五方菩薩,塑出了持柞、持劍、持鈴三位。閻文儒先生對此曾有記述。還有一尊是金剛手菩薩,身子略肥胖變形,胸乳袒露,下系短裙,頭戴碩大寶冠,一手舉起,握金剛柞,配著飛舞的帛帶,姿態更為生猛,雖然誇張,更能夠吸引人。造型都符合人體比例,衣紋流暢生動,可惜肢體像使用面團塑成,比較圓胖,幾乎看不見骨骼,,缺乏力度。飛來峰漢式造像是漢地流傳的大乘教派內容,有彌勒和十八羅漢等。最著名的是第36窟那笑口常開的大肚彌勒佛。南朝的剡縣大佛、唐代的樂山大佛,(不明白樂山大佛請閱讀四川樂山石雕大佛是怎麼建造的呢)雖都是彌勒佛,但不是這樣的。原來,這是五代後梁時的一位和尚,浙江四明人,在岳林寺出家,因為他手裡常拿一個大布袋,互邊裝著他所有的生活用品,所以又稱呼他為布袋和尚。這位和尚大腹便便,如果是天要下雨,就先穿著濕鞋行走;如果是晴天,他反倒要穿著木屐抱膝而眠。他見物即乞,並留下一丁點放進布袋,飢餓時就吃,吃飽了就睡。他最喜歡小孩子,常和小孩在一起嬉戲。在他坐化之前,留下一首詩:「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不自識。」於是,人們認為他是彌勒佛化身,建佛塔供養他的法體,(佛塔的介紹請閱讀文章佛教石塔簡稱佛塔介紹)。以後塑造的彌勒佛就都以他的模樣為模特,這尊飛來峰大佛為彌勒佛較早的遺存。它高約二米,胖頭長耳,袒胸露肚皮,斜倚著布袋而坐,一手抓住布袋子,一手拿著佛珠,慈眉善目地笑著,胖而寬的臉出現了雙下巴,突起的顴肌,下垂的耳朵,都有點誇張,但像現實生活中的某一個人。同是彌勒佛,剡縣大佛的笑容是可親的,(剡縣大佛也叫江南第一大佛,請閱讀我寫的文章江南第一石雕大佛像是怎麼雕刻的))樂山大佛嚴肅一些,但也有慈和的心緒。布袋和尚更是滿臉笑容而不是冷漠無情的,展示著他寬廣的胸襟、慈悲的心性,和普通人一樣可以親近。看見它的人會受到感染,心頭會快樂,並對他產生敬佩。難怪其形象近千年來能夠深人人心,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大肚佛」。大肚佛身邊還雕刻著十八羅漢像,身形較小,動態各異,它們共同組成了完整的群像。在飛來峰的冷泉邊,有一座小山嘴,雕刻家就在山石上開一個小完,里邊雕出一個跌坐的觀音像,旁邊設著一隻凈瓶。觀音一腿曲起,微微側頭,似在傾聽水泉之聲。風景和石雕佛像緊密結合,相映成趣。
H. 求雕刻的什麼佛
子曰我能 2011-08-01
這是柬埔寨吳哥窟中的小乘佛教釋迦摩尼和蛇王的雕像。
《佛本行版集經》卷三十一、《有部毗權奈耶破僧事》卷五載,佛從菩提樹下起,往牟枝磷陀龍王池邊,坐一樹下思惟,時七日洪雨不止,牟枝磷陀龍王乃出,以身繞佛七匝,引頭覆佛頭上,守護佛陀,使不受諸惱亂。
悉達多太子接受牧女乳糜的供養,在河裡洗凈身體是,象王就為他踩平菩提道場,鋪上柔軟的乾草,讓他安心的進入無上禪定。在第六個七天,風雲大作,雷電交加,蛇王牟迦林用身體圍繞佛身七匝,撐平九個頭為佛陀這封擋雨。後世比丘為紀念這段歷史,寺院都有立此九頭蛇神之塑像。傳到中國後,中國人崇尚龍,此形像也就慢慢的轉變為龍。泰、緬、蘭卡等地還是保留此蛇(沒有四條腿)的形像。
印度古代不少部落和朝代都聲稱自己是那迦即蛇的傳人:祖先與那迦女結合而生的子孫。
I. 怎麼誇翡翠佛公的雕刻
這是一款天然翡翠A貨,冰種,佛公吊墜,真品無疑問。
種老,水頭足,揭陽精工,雕工精湛,刻畫傳神,開臉喜慶,給人以心情舒暢,精神愉悅的視覺享受。用料足實,器形規整,是收藏的首選。
圖示:
J. 請問懂佛教的老師問題,就是根雕的半雕的彌勒佛能敬供起嗎(只雕刻有彌勒佛的頭像)
佛像殘缺,是造復像者的制過錯,但是供養著既然已經請了這么一尊像,在下認為,應當以恭敬心進行供養,理由如下:
1.佛經說,佛教徒對於一四句偈也要恭敬供養,對於一本殘缺的經書也要恭敬供養,那麼照此類比,一尊殘缺的佛像,當然也不能輕慢對待;
2.據說西藏有一尊金剛薩埵銅像,在文革中遭到破壞,有一隻眼睛被鑿得略有些殘缺,但是這尊像的加持力一直很殊勝,受到極大的恭敬合供養,很多寺院也在流通其照片,不少修金剛薩埵懺悔法的人也以此作為觀想境。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最可靠的作法還是去正規的寺院請教高僧大德。總之,對於佛教的事物,恭敬心總比輕慢心來得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