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殺滅試驗需要什麼設備
⑴ 實驗室消殺細菌的設備有哪些
高壓滅菌鍋-培養基滅菌 器皿滅菌 樣品銷毀
超凈工作台-微生物無菌操作
紫外燈-提升實驗室無菌環境
酒精燈-塗布及接種工具的滅菌
酒精噴壺-實驗人員的消毒
⑵ 細菌對抗生素的葯物敏感試驗需要什麼設備
滅菌鍋,超凈台,恆溫生長箱
試劑就不提了。
⑶ 菌種生產需要哪些設備
(一)接種室 接種室為高度潔凈的無菌區,一般長寬各2米左右,高約2.2米(圖7-2)。牆頂裝紫外線燈和日光燈各1盞。地面光潔有下水道,牆壁用防水塗料或油漆刷白,便於沖洗消毒。接種室外間為緩沖室,其長度與接種室相同,寬1米。緩沖室牆頂也裝紫外線燈和日光燈各1盞,壁上有掛衣架。接種室和緩沖室的門均應為推拉門結構。
圖7-2 接種室結構示意圖
(三)蒸氣裝置 在蒸氣流上方的無菌區域范圍內接種,所需裝置式樣不固定,大多為加熱器、水壺和工作台組成,菇農可根據其原理隨意設置。加熱器大多為電爐,也可用煤爐。爐上置小口的水壺或水鍋,壺或鍋上方為工作台,檯面上有10厘米×20厘米的孔,檯面孔和壺口或鍋口緊密相接,使壺口(鍋口)產生的蒸氣集中從孔口噴出。接種前,先加熱壺或鍋中之水,蒸氣產生後,在孔口上方就形成了一個無菌區域,這時就可接種。接種時,將原種和待接菌種的瓶口對准台孔,再按常規法接種。
(四)接種帳 接種是菌種生產最關鍵的一道工序,而接種場所又直接關系著接種的成功與否。採用接種箱接種,缺點是其密封性能差、空間小而操作不便;接種室空間太大,致使消毒難以徹底,染菌率高。為解決此類問題,採用「蚊帳」式塑料接種棚,效果很好。
1.製作「蚊帳」式塑料接種棚用3米寬、5絲厚的農用塑料薄膜製做。接種棚的規格長3米×寬3米×高3米。製作起來極為簡便,先剪取13.5米長的塑料薄膜作為3米見方的接種棚圍牆,另取3米長的薄膜作為棚頂。然後用塑料封口機或電烙鐵將二塊薄膜沿邊封好,在棚的一側留有一條掩合的交接線,作為接種棚的門,供接種人員進出和通風排濕用,在接種棚四個頂角各系一條繩子,便於吊掛。這樣一個3米見方的類似蚊帳的塑料接種棚便製成了。
使用前先清理接種場地,再將接種棚吊掛起來,棚高2.5米,餘0.5米折向棚內。然後將冷卻的菌棒搬入棚內,沿棚壁堆放,將塑料棚折起部分壓緊壓實。棚中留一塊空地,供放接種桌和工作人員走動。准備就緒後,關閉接種棚進行消毒。接種完畢後菌棒可就地培養,用種塊直接封口,待菌絲團長到5~10厘米後再摘棚。每次可接1000袋菌棒,接種時間5小時左右。
2.效果 為了驗證「蚊帳」式塑料接種棚的接種效果,進行了「棚接」與「室接」的對比試驗,每個對比試驗的接種時間、地點、天氣、人員、消毒方法、菌種質量及原料配方相同或基本相同。結果表明,「蚊帳」式塑料棚接種2萬袋,發菌成品率達93%;而接種室接種2萬袋,發菌成品率僅84%,「棚接」比「室接」的接種成功率高9%。主要原因一是接種棚大小適宜且密封性能好;二是環境比較衛生,每次接種前便對接種棚進行一次清洗或翻曬,而且菌袋就地培養,不容易破損污染。同接種室(箱)相比,接種棚具還有如下優越性:
(1)成本低 製作一個「蚊帳」式接種棚只用三十幾元錢,是接種箱的1/5,而且製作簡單,一般可連續使用三年。
(2)勞動效率高 一般接種箱每小時僅接25個菌棒左右,接種棚每小時可達50棒以上,而且就地培養發菌,不再用其他東西封口,節省了許多勞力。
(五)培養室 接種後的瓶(袋)需要在適溫條件下培養。為提高建築面積的利用率,室內可設置菌種架。架數、層次、層距等的設計除考慮培養空間的利用率外,還應顧及擺放瓶(袋)及檢查的方便性。床架可以是竹木結構,也可以用角鋼製作。架上鋪以木板或塑料板,以便擺放菌種瓶(袋)。架子的大小規格,依房間大小而定。中間擺放的床架,寬度為1.2~1.4米;依牆擺放的床架,寬度0.7~0.9米即可。床架的層數視菇房高度而定,一般5~6層,每層相距0.5米左右,底層距地面0.3米,頂層距屋頂至少1米。為了便於調溫、調濕、換氣,培養室應設地窗並安裝空調。地窗設紗窗,保溫時關閉,換氣時開啟。發菌期保持無光培養,檢查時採用手持式工作照明燈或開日光燈。
(六)泡沫塑板菇房 在灰樹花生產中,菇棚是其主要栽培設施,普遍使用的有磚牆結構的改良式菇棚、半地下式土菇棚、竹木結構塑料棚、簡易遮陽小拱棚等,這些設施雖然成本較低,在生產中發揮了主導作用,但存在一些問題,如保溫、保濕效果不理想,不容易調節;雜菌污染嚴重,特別是粗糙的牆壁、地面及屋頂,病蟲不易徹底消除,且由於常年潮濕、竹木架、葦箔易爛腐朽,石灰或泥土牆壁易脫落,棚室的使用壽命短。
針對傳統菇棚存在的各種問題,農業部規劃設計院研製開發出塑料覆蓋鋼管骨架新型菇房,在北京通縣、湖北武漢等科研及生產單位實驗驗證,該菇房保溫、保濕、通風等效果良好,其環境條件能滿足各種灰樹花的生長要求,收到顯著效益。
1.菇房結構 是以鍍鋅鎳薄壁鋼管組成骨架的裝配式菇房,頂部是拱形,採用各種專用卡具及部件連接安裝。菇房長度10~15米,跨度6米,肩高2.4米,拱頂高3.2米。菇房走向為南北向,東西長,南北兩側設通風窗及排氣地窗,安裝換氣扇,拱頂設天窗,門安置在東邊山牆上。整個結構組裝方便,基本構件均在工廠製造生產。地基用角鋼及鐵絲將鋼管骨架底腳連成一體埋入土層,以保證抵抗風載的向上力或雪載的向下壓力。菇房地面抹水泥。菇房覆蓋材料為三層,外層及內層為塑料薄膜,中間一層為泡沫塑料板,用專用卡具固定在骨架上。覆蓋材料可使用8年以上,骨架可使用10年以上。
2.菇房性能
(1)保溫隔熱性能良好,冬暖夏涼 12月中下旬,在北京測試結果,外界氣溫-7~-15.5℃時,菇房內6~10℃,而普通磚結構菇棚為0~5℃。7月中旬,當外界最高氣溫34℃時,菇房最高26℃,普通菇棚最高31℃。如果在冬季寒冷天氣適當增溫,炎熱季節適當降溫,可以周年栽培灰樹花。
(2)保濕性能良好 根據不同天氣,每日在菇房內噴灑水1~2次,能保持80%~95%的空氣相對濕度,而且保濕時間比普通菇房持久,便於調節。
(3)菇房溫度比較穩定 在密閉門窗的情況下,晝夜溫差明顯小於普遍菇房,適宜培養菌種及恆溫結實的灰樹花。
(4)通風換氣、降溫排濕效果好 由於菇房設有對流窗口,室內空氣新鮮,同時利於調節溫、濕度。
(5)菇房內光線充足 由於可拉簾能進行光線強弱的控制,散射光分布比較均勻,利於灰樹花發育及其色、香、味的生成。
3.菇房應用
(1)溫度管理 在春秋兩季,菇房內的自然溫度基本符合灰樹花生長發育的條件。在進行夏季反季節栽培,可利用降溫措施滿足灰樹花的發育條件,如在棚頂覆蓋遮陽網降溫,室內採用風機強制通風,有條件的地方可安裝濕簾系統進行降溫,效果更為明顯,可保持室內25℃以下的溫度條件。冬季可以採取加溫的方法提高菇房內溫度,保持在15℃左右。
(2)濕度管理 新型菇房保濕效果明顯,在栽培管理過程中,根據室內具體濕度變化情況及天氣狀況進行管理,在陰雨天不噴水,晴天每天噴1~2次水,結合通風,以防濕度過大而爛菇。
(3)通氣管理 在自然溫度適宜灰樹花生長的季節里,門窗經常打開,室內空氣比較新鮮。在夏季防高溫高濕,每次噴水後或陰雨天要加大通風量;冬季生產由於需要保溫,通風次數相對較少,但要保證菇房內空氣新鮮。要注意通風透氣,利用地窗及天窗每天要通風2~3次,每次10~15分鍾。
(4)新型菇房合理利用 在人力、物力、技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根據季節選擇不同溫型的種類和品種,提高復種指數,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力爭多收。同時要根據市場需求進行栽培品種搭配,盡量選擇緊俏、經濟價值高、宜鮮宜乾的品種。如進行灰樹花—金針菇的周年生產,亦可用做菌種或栽培袋的發菌庫。
⑷ 檢測細菌總數需要哪些設備,儀器
細菌總數檢測所需設備儀器有ATP熒光檢測儀、細菌檢測儀等,這些儀器可同於食品、醫葯衛生、醫葯、日化、造紙、工業水處理、環保等多種行業 。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您!
⑸ 請問微生物實驗室需要什麼設備和環境.大概多大成本.需要政府批准嗎
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的選址
1 就選址而言,盡管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沒有特殊的要求,但是從生物安全形度講該實驗室所處的位置比較理想。
主實驗室技術參數:
1、潔凈度8級 Cleanliness Class 8
大於等於0.5μm的塵粒數大於352000粒/m3(352粒/L)到小於等於352000粒/m3(3520粒/L),大於等於3μm的塵粒數大於3000粒/m3(3粒/L)到小於等於30000粒/m3(30粒/L)。
2、照度:最低≥300Lx,
3、雜訊:≤60dB
4、相對濕度:30%~65%
5、溫度:18-25℃
6、壓差:-10Pa
7、氣流方向:單相流,從清潔區流向污染區
8、牆面、吊頂:彩鋼板:鋼板厚度0.426,15克覆膜
9、鋁合金:門窗用電泳材質,其餘均採用噴塑。
10、凈化門:帶觀察窗,閉門器
11、高效送風口:不銹鋼沖壓成型
12、地面:PVC卷材
13、洗手盆:不銹鋼材質,內含感應水龍頭、自動干手器
14、傳遞窗:不銹鋼機械連鎖
15、洗眼器:不銹鋼台式
16、送風機組:內含新風口、新風回風混合段、送風段、均流段(維修段)、中效段、出風段、消聲段
17、排風機組:出口有高效過濾器過濾
18、操作台:貼面理化板
19、入口處有國際通用生物安全危險符號,同時有標明實驗室名稱、預防措施負責人、緊急聯絡方式的有機玻璃板。在出口處有黑暗中可明確辨認的安全出口標志。
圍護結構
BSL-1實驗室
1) 無需特殊選址,普通建築物即可,但應有防止節肢動物和嚙齒動物進入的設計。
2) 每個實驗室應設洗手池,宜設置在靠近出口處。
3) 在實驗室門口處應設掛衣裝置,個人便裝與實驗室工作服分開放置。
4) 實驗室的牆壁、天花板和地面應平整、易清潔、不滲水、耐化學品和消毒劑的腐蝕。地面應防滑,不得鋪設地毯。
5) 實驗檯面應防水,耐腐蝕、耐熱。
6) 實驗室中的廚櫃和實驗台應牢固。廚櫃、實驗台彼此之間應保持一定距離,以便於清潔。
7) 實驗室如有可開啟的窗戶,應設置紗窗。
8)實驗室內應保證工作照明,避免不必要的反光和強光。
9)應有適當的消毒設備。
BSL-2實驗室
1) 滿足BSL-1的要求。
2) 實驗室門應帶鎖並可自動關閉。實驗室的門應有可視窗。
3) 應有足夠的存儲空間擺放物品以方便使用。在實驗室工作區域外還應當有供長期使用的存儲空間。
4) 在實驗室內應使用專門的工作服;應戴乳膠手套。
5) 在實驗室的工作區域外應有存放個人衣物的條件。
6) 在實驗室所在的建築內應配備高壓蒸汽滅菌器,並按期檢查和驗證,以保證符合要求。
7)應在實驗室內配備生物安全櫃。
應設洗眼設施,必要時應有應急噴淋裝置。
9) 應通風,如使用窗戶自然通風,應有防蟲紗窗。
10) 有可靠的電力供應和應急照明。必要時,重要設備如培養箱、生物安全櫃、冰箱等應設備用電源。
11) 實驗室出口應有在黑暗中可明確辨認的標識。
下面分類詳細介紹如下:
1 實驗室圍護結構採用彩鋼板材料,表面光滑、耐腐蝕、防水,所有縫隙可靠密封,便於清潔消毒,且防震、防火。
2 天花板、地板、牆壁間的交角均為圓弧形,且可靠密封。
3 地面採用PVC材料,防滲漏、無接縫、光潔、防滑。
4 實驗室的所有門均可自動關閉。
5 實驗檯面採用理化板,防水、耐腐蝕、耐熱。
6 所有入口處均能防止節肢動物和嚙齒動物進入。
7 實驗室出口有在黑暗中可明確辨認的標識。
平面結構與分區
1 分區:分為清潔區、半污染區和污染區
1.1 清潔區:用於實驗人員辦公活動、休息的區域。
1.2 半污染區:即緩沖走廊,用於標本的傳送、廢物的輸出、進入更衣室, 1.3 污染區:是實驗室的核心區域,用於實驗操作。
2 設置:包括配電箱、空調、更衣櫃、II級生物安全櫃、實驗台、洗手池、洗眼器、傳遞窗等。 實驗室消毒隔離要求
1 要求
1.1 實驗室相對獨立,通過隔離門與公共部位相隔。實驗核心區應包括實驗室間及與相連的緩沖走廊,明確劃分為清潔區、半污染區和污染區。
1.2 實驗室內所有物品應專用,需帶出時必須嚴格消毒。
1.3 實驗室工作人員進入實驗室應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
1.4 培養基、組織、體液等必須放入防漏密閉的容器內儲運。
1.5 血清學試驗、致病菌檢測、樣品處理及分裝應在II級生物安全櫃內進行。
1.6 樣本離心時,離心機應放在排毒櫃內或生物安全櫃內進行,以防產生氣溶膠或濺出。
1.7 實驗過程中使用的器材、實驗廢棄物均應按規定進行消毒、滅菌處理。
1.8 實驗完畢,先消毒物體表面,再按規定程序脫下個人防護用品,並進行空氣消毒。
1.9 離開實驗室前,必須按有關規定清潔消毒雙手。
1.10 儀器設備運出實驗室前必須按有關規定進行嚴格消毒。
2 消毒方法
2.1 實驗室內空氣消毒
2.1.1 可使用送排風系統加強通風。
2.1.2 紫外線燈管、燈車適用於無人室內空氣、物體表面的消毒。常用的室內懸吊式紫外線燈對室內空氣消毒時安裝的數量為平均1.5W/m3(照射強度≥70MW/cm2),照射時間不少於60分鍾。
2.2 實驗室表面消毒
2.2.1 地面
實驗室地面要濕式拖掃,禁止干拖干掃。需消毒時,可用有效氯為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噴灑或拖地,消毒液用量不小於100ml/m3。污染區和清潔區拖把應專用,不得混用。使用後,用上述消毒液浸泡30分鍾,再用水清洗干凈,懸掛晾乾,最好在陽光下曬干後備用。
2.2.2 物體表面的消毒
實驗台、桌、椅、凳、門把手等可用有效氯為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噴灑或擦拭,並作用10-15分鍾後及時用清水擦洗,以除去殘留的消毒液。
2.2.3 手的消毒
實驗室工作完畢後應立即進行手的清洗和消毒。採用感應式自動洗手設備,使用瓶裝式液體皂,洗手後可用一次紙巾擦拭,最好用烘乾機烘乾。離開實驗室前,脫掉工作服後,應進行手的清洗。
2.2.4 病原微生物實驗污水消毒
按GB(8466-2001《醫療機構污水排放要求》執行。
清潔管理制度
1 實驗室清潔的原則
實驗室的清潔工作要在保證生物安全的前提下進行,符合生物安全防護的要求,遵守先消毒後清潔的原則。一般情況下,生物安全實驗室應由專門人員進行消毒,但每名實驗室工作人員都有責任做好實驗室清潔和消毒工作。
2 清潔和消毒用品
實驗室應備有必要的清潔和消毒用品,主要包括拖把、抹布或紗布、水桶、消毒液、配好的75%乙醇等。
3 消毒劑
主要是過氧乙酸、含氯消毒劑等。
4 消毒器械
主要是紫外線燈、紫外線燈車。紫外線的穿透能力特別弱,因此必須定時定期對紫外線燈進行清潔。一般情況下每月使用浸有75%乙醇的抹布擦拭燈管一次,擦拭前,先拔掉插頭並冷卻10分鍾;還應經常檢測紫外線燈的照射強度,當照射強度低於原始照射強度的70%時,就應由專業人員更換燈管,一般情況下每三個月檢查一次紫外線燈的照射強度。
5 保持實驗室環境的整潔
實驗室內禁止飲食、吸煙、會客和喧嘩。每項工作完成後,必須清潔檯面,恢復實驗室的待運行狀態。實驗室檯面和器械應在每次實驗操作完成後及時用消毒液擦拭表面。
6 實驗室地面的清潔
實驗室地面要濕式拖掃,禁止干拖干掃。需消毒時,可用0.1%過氧乙酸或有效氯為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噴灑或拖地,消毒液的用量不得少於100ml/m2。污染區和清潔區拖把應專用 ,不得混用。使用後,用上述消毒液浸泡30分鍾,再用水清洗干凈,懸掛晾乾,最好在陽光下曬干後備用。每次實驗完畢後由工作人員使用消毒液拖地,每月徹底清洗一次。
7 實驗台、桌、椅、凳。門把手的清潔
可用0.1%過氧乙酸拖地或有效氯為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噴灑或擦拭,作用10-15分鍾後及時用清水擦洗,以除去殘留的消毒液。
8 紡織品的清潔
棉織工作服、帽子、口罩等放入專用的污物袋中,用70℃以上熱水加洗滌劑洗滌;有明顯病原微生物污染時,隨時噴灑消毒液消毒或放入專用污物袋中,進行高壓蒸汽滅菌處理。
9 儀器設備的清潔
可用消毒液或75%乙醇擦拭表面消毒,再用中性洗滌劑和清水擦洗去污。
10 手的清洗
實驗室工作完畢後應立即進行手的清洗和消毒。採用感應式自動洗手設備,使用瓶裝式液體皂,洗手後可用一次紙巾擦拭,最好用烘乾機烘乾。離開實驗室前,脫掉工作服後,應進行手的清洗。
消毒隔離制度
1 及時消毒
1.1 當實驗微生物污染實驗環境時,應立即停止實驗,用有效消毒液進行消毒處理。
1.2 實驗室被空氣和氣溶膠傳播的病原微生物污染時,應立即關閉實驗室進行消毒處理。
1.3 可疑污染的物品帶出生物安全實驗室前,應進行徹底滅菌或消毒處理。菌株和相關樣本應對樣本的載體和包裝容器表面進行嚴格滅菌或消毒處理後,方可帶出,且在取出樣本時應對載體進行再次消毒處理,對包裝容器進行滅菌或消毒處理。
1.4 盛裝污染微生物實驗耗材的容器應有足量的消毒液,用過的耗材立即浸入消毒液中。
1.5 實驗結束後,應立即對實驗環境進行消毒處理,如擦洗、消毒工作檯面、地面,開啟紫外線燈照射1小時以上。
1.6 實驗完成後,對實驗廢棄物應立即進行高壓滅菌或消毒等無害化處理。
1.7 實驗人員在實驗結束後應立即清洗消毒雙手,洗臉,必要時應洗澡更衣。
2 徹底消毒
2.1 對需消毒的物品應採取徹底的消毒措施,不留死角。
2.2 消毒液浸泡消毒時,要將被消毒物品全部浸泡在消毒液中,對有管腔的物品,應將消毒液灌入管腔,排除氣栓。
2.3 消毒劑擦拭消毒時,要將消毒液擦拭需要消毒物品的所有表面並保持充分作用時間。
2.4 消毒對象的選擇要根據試驗情況而定,凡可能接觸試驗微生物的實驗器材、試驗環境(包括檯面、地面、牆壁、空氣)、人員(個體及防護用品等)均應採取相應消毒處理。
3 有效消毒
3.1 要根據消毒對象和微生物的種類選擇合適的消毒和滅菌方法。
3.1.1 對細菌芽孢、真菌孢子污染的物品,選用高水平消毒或滅菌法。對於受高抵抗力致病因子污染的器材必須用氫氧化鈉和高壓蒸汽(136℃,60分鍾)進行消毒處理。
3.1.2 對受到分枝桿菌、真菌、親水病毒、螺旋體、支原體、衣原體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選用中水平以上消毒方法。
3.1.3 對受到一般細菌繁殖體、親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選用中水平或低水平消毒方法。
3.14 存在較多有機物(如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的物品消毒時,應加大消毒葯物的使用劑量和/或處長作用時間。
3.1.5 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別嚴重時,應加大消毒劑的的使用劑量和/或處長作用時間。
3.1.6 選擇表面消毒方法,應考慮表面性質,光滑表面可選擇紫外線消毒器近距離照射或消毒液擦拭,多孔材料表面可採用噴霧消毒法。
3.2 消毒器械和消毒液應有衛生許可批文。
3.2.1 消毒產品應在有效期內使用,應按照說明書標示的作用濃度(或強度)、作用時間和使用方法進行消毒操作。連續使用的消毒劑應定期測試有效成分含量並及時更換。
3.2.2 消毒、滅菌設備應定期測定消毒或滅菌效果。大型消毒、滅菌設備在正式使用前和大修後,應通過性能檢測,證明可以有效使用。
4 注意事項
4.1 要減少消毒處理對人體的傷害、對物品的破壞、對環境的影響。
4.2 根據被消毒物品的理化性狀,選擇相容性好的消毒劑。耐高溫、耐濕的物品和器材,首選高壓蒸汽滅菌;金屬、玻璃器材、油劑類和乾粉類等可選乾熱滅菌。畏熱、畏濕、畏腐蝕及貴重物品,可選環氧乙烷薰蒸消毒、滅菌。
4.3 用於人體消毒的消毒劑應選擇對人體皮膚粘膜刺激較小的消毒劑。
4.4 用於環境消毒的消毒劑,要嚴格按照消毒對象、目標污染物種類以及污染程度,以其達到有效消毒、又不污染環境為前提,合理選擇消毒劑使用濃度和作用時間。
實驗室廢棄物管理
1 實驗後的廢棄物如不及時處置則會污染環境,從而對工作人員造成危害,因此有關人員必須嚴格按規定執行。
2 實驗樣本在處理和進行實驗室檢測時產生的廢棄物,如平皿、吸頭盒、塑料試管等應放入適當的容器或嚴格防漏的高壓袋內。
3 實驗過程中產和生的污染性液體物質、廢棄的液體標本、培養物等應放在盛有消毒液的嚴格防漏的專用容器中,並及時加蓋。
4 進行實驗所必須使用的銳器,如一次性注射器、針頭、微量移液器吸頭、玻璃器具、手術刀片及碎玻璃,必須放入指定專用的堅壁容器中,加蓋密封。
5 以上所有盛有廢棄物的容器,在每次實驗完成後,應送高壓滅菌。
6 實驗室所有垃圾及用過的乳膠手套、隔離衣、口罩、一次性帽子等,裝於相應的污物袋內,經高壓消毒處理後丟棄。
7 所有臨床標本在留驗期過後,均應高壓消毒處理後再進行後續處理。
8 高壓鍋應有專人負責,嚴格按使用說明操作,確保在121℃條件下,高壓至少30分鍾,以達到有關滅菌消毒要求。
9 所有實驗產生的廢棄物,必須經嚴格高壓消毒後方能運出實驗區,並送到指定地點集中焚燒處理。
10 空化學製品容器
10.1 非危險性的空化學製品:依照通則消毒後,按普通廢棄物分類處理。
10.2 危險性空化學製品:不得將危險性空化學品容器按普通廢棄物處理。根據有關危險化學製品處理辦法進行相應無害化處理或由上級主管部門處理。
11 如果遇到本作業指導書中未提及的情況,請與實驗室安全部門聯系。
常規安全操作規程
1 禁止非工作人員進入實驗室,參觀實驗室等特殊情況須實驗室主任批准方可進入。
2 嚴禁在實驗室工作區飲食、吸煙、處理隱形眼鏡、化妝、存放食物和日常生活用品。
3 與實驗無關的物品不得帶入實驗室。
4 接觸微生物或含有微生物的物品後,要洗手;離開實驗室前要脫掉並洗手。
5 實驗過程中,嚴格按有關操作規程操作,降低濺出和氣溶膠的產生。
6 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工作檯面,活性物質濺出後要隨時消毒。
7 以移液器吸取液體,嚴禁口吸。
8 所有培養物、廢棄物在運出實驗室前必須經可行的消毒或滅活,如高壓消毒。需運出實驗室消毒的物品應置於防滲漏的專用密閉容器內。
9 制定尖銳器具的安全操作規程。
10 制定有效的防鼠防蟲措施。
11 實驗室入口須貼上醒目的生物危險標志,註明危險因子、生物安全級別、實驗室負責人及其他相關負責人姓名、電話。
第二章 特殊安全操作規程
1 實驗室相對獨立,明確劃分清潔區、半污染區和污染區,三區不得交叉,人流與物流分開。
2 進行感染性實驗時,禁止他人進入實驗室,或必須經實驗室主任同意方可進入;免疫耐受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劑的工作人員不得進入實驗室,或必須經實驗室主任同意方可進入。
3 工作人員應接受必要的免疫接種和檢測(如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等)。
4 必要時收集從事危險性工作人員的基本血清留底,並根據需要定期收集血清樣本,檢測並出具報告,如有問題及時解決。
5 實驗室主任應制定規章制度和生物安全程序,並納入生物安全手冊,由實驗室負責人專門保管,工作人員在進入實驗室前要閱讀並在工作中遵照執行;其他人員須告知其潛在風險並符合進入實驗室要求,經實驗室主任允許方可進入。
6 工作人員須接受有關的潛在危險知識的培訓,掌握預防暴露及暴露後的消毒處理程序;每年要接受一次最新的培訓。
7 除特殊情況,禁止在實驗室使用銳器,盡可能使用塑料器材代替玻璃器材,必須使用時應嚴格遵守銳器安全操作規程。
8 培養基、組織、體液及其他具有潛在危險性的廢棄物須按廢棄物處理制度處理。
9人員暴露於感染性物質時,應及時向實驗室負責人匯報,並記錄事故經過和處理方案。
10 禁止將無關動物帶入實驗室。
11 實驗過程中應使用驗收合格的二級生物安全櫃。
12 實驗設備在運出修理或維修前必須嚴格消毒。
至於批准,是一定要經過批準的.不過不一定是政府.如果是大學的實驗室,要經過教育部批准.如果是省級政府部門,那麼就要國務院批准.不一樣的. 至於鵝的疫苗的流程啊,不可能知道的.那是屬於國家機密,告訴你會犯法的.
⑹ 殺滅軍團菌用什麼消毒設備效果好
用次氯酸消毒設備可以解決。軍團菌一般寄生在藻類或者動物體內。目前市場上大部分氯系消毒劑對於軍團菌的作用都比較小。次氯酸對於軍團菌殺滅作用效果顯著。安裝一台DCW次氯酸發生器可以完全解決。
⑺ 實驗動物中心殺菌消毒用什麼設備
實驗動物中心很多環節需要消毒處理,各個環節使用的消毒液濃度不一樣,使用時需要稀釋,這樣比較繁瑣。尤其是在購買和儲存時注意安全。我們現在用的是DCW次氯酸發生器,使用方便,效果也非常好。這種設備使用鹽和水電解產生次氯酸殺菌溶液,安全便捷。濃度和pH值可以自己調節,用途廣泛,一台設備就可以用在實驗動物的飲用水、飼料、養殖環境、人員、器械消毒上,殺菌後可完全降解,不會產生有害殘留,不刺激動物,也不腐蝕設備。次氯酸具有強氧化性,可以快速、廣譜的殺滅各種細菌。
⑻ 實驗動物飼養需要無菌環境用什麼消毒設備
實驗動物飲水箱消毒滅菌需要 1,清除供水系統內的生物膜; 2殺菌廣譜; 3不會腐蝕供水設施; 4殺菌後無殘留。 DCW次氯酸溶液可以用於實驗動物飲水殺菌
⑼ 高壓蒸汽滅菌實驗中,需要的實驗器材有哪些
高壓蒸氣滅菌,用高溫加高壓滅菌,不僅可殺死一般的細菌、真菌等微生物,對芽胞、孢子也有殺滅效果,是最可靠、應用最普遍的物理滅菌法。主要用於能耐高溫的物品,如培養基、金屬器械、玻璃、搪瓷、敷料、橡膠及一些葯物的滅菌。高壓蒸氣滅菌器的類型和樣式較多,如:①下排氣式壓力蒸氣滅菌器是普遍應用的滅菌設備,壓力升至103.4kPa(1.05kg/cm2),溫度達121.3°C,維持15~20分鍾,可達到滅菌目的。②脈動真空壓力蒸氣滅菌器已成為目前最先進的滅菌設備。滅菌條件要求:蒸氣壓力205.8kPa(2.1kg/cm2),溫度達132℃以上並維持10分鍾,即可殺死包括具有頑強抵抗力的芽胞、孢子在內的一切微生物。
⑽ 研究細菌需要的設備,請專業人員回答、、
首先,微生物研究根據方向和側重點不同,需要的設備亦有較大區別。如研究偏向分子方向,那一些分子的設備和電鏡就是必不可少的。而你僅僅是興趣的話,有一些基本的玻璃器皿和光鏡就差不多了 ,而且由於以觀察為主,也沒必要准備別的葯品。
其次,從環境上來說,微生物培養自然是需要嚴格的實驗規范以防雜菌污染而引起實驗出現偏差。但還是基於上面提到的原因,僅僅做觀察的興趣性探究就沒有必要了,因為環境中充斥微生物,不需培養即可直接經顯微鏡觀察到,那就沒必要追求實驗室的滅菌及操作環境了。
希望你能保持你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