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儀器是誰的眼睛怎麼說
⑴ 哪些科學儀器是誰的眼睛
放大鏡是考古學家的眼睛
⑵ 科學儀器,奇妙的"眼睛"有哪些作用
科學復儀器,奇妙的"眼睛"有放大鏡制、顯微鏡、望遠鏡、潛望鏡。
1、放大鏡所成的像是 正立 、 放大 的 虛 像 。
2、顯微鏡主要由 物鏡 、 目鏡 組成,物體經過顯微鏡的物鏡成一個 倒立 、 放大 的實 像,目鏡的作用則相當於一個 放大鏡 ,它可以將物鏡所成的像進一步放大。
3、物體經過望遠鏡的物鏡成一個 倒立 縮小 的 實 像,目鏡的作用相當於一個 放大鏡 。
4、潛望鏡是指從海面下伸出海面或從低窪坑道伸出地面,用以窺探海面或地面上活動的裝置。其構造與普通地上望遠鏡相同,唯另加兩個反射鏡使物光經兩次反射而折向眼中。潛望鏡常用於潛水艇,坑道和坦克內用以觀察敵情。
⑶ 哪些科學儀器是哪些人的的眼睛
放大鏡是考古學家的眼睛。
⑷ 眼球儀是什麼
眼球儀,是講解眼睛結構和功能的教具。它的主要特徵是通過科學的分解眼模型為各個插塊,再加上眼球周圍組織插塊,凸透鏡充當晶體等一系列的改進,使其既可表示眼的結構,又能演示眼的屈光功能。從而解決了講解眼球內倒象形成,近視眼、遠視眼等常見眼病的直觀教具問題。
翔達企業是由溫州翔達教儀有限公司,廣州市翔達教學儀器有限公司組成。總部座落於最具活力的城市---溫州,那裡地處東海之濱,風光優美,經濟商品前衛,溫州人敢作敢為,富有創業的精神。年輕的廣州市翔達教學儀器有限公司,處於廣州市火車站,汽車站邊緣,交通方便,物流快捷。
翔達企業主要生產銷售中小學常規的教學儀器設備,理化生實驗室系列成套設備,系中國教學儀器設備行業協會會員單位。省教學儀器設備生產骨幹企業,企業全面實行ISO9001:2002質量體系管理系統。科技興國,是中華民族的希望,所以我們始終堅持超越自我的理念,不斷開發新產品,不斷提高產品檔次。同時遵循「誠信、務實、創新、發展」的企業精神,以「面向現代化、開發新產品、服務教育界」企業宗旨,堅持以優良的產品,合理的價格,完善的服務來滿足各類學校的需求,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廣州市翔達教學儀器有限公司,全面負責華南市場的銷售與售後服務。現系佛山市禪城區教育局,江門市教育局中小學常規儀器設備定點供應商。公司產品品種齊全,價廉物美,送貨上門,服務周到。真誠歡迎社會各界領導光臨惠顧,希望建立富有成效的經濟技術合作!
編號 代碼 產 品 名 稱 規 格 型 號 單位 價格
3303 M20303 眼球儀 晶狀體曲率可變 件 195.00
⑸ 科學家用來觀測粒子的眼睛十什麼
你說的是觀測微觀靜止的東西。
觀測粒子有各種探測器,針對不同的粒子有不同的探測器,是根據所要探測粒子的能量設計的。
對撞機和加速器都是用來產生粒子的儀器,不是探測的。
⑹ 哪種科學儀器是誰的眼睛
顯微鏡是生物學家觀察微觀世界的眼睛;光探測器是光譜類科學儀器的眼睛;質譜儀是科學分析原子結構的眼睛。
⑺ 有人說"核磁共振波譜是有機化學家的眼睛"怎麼理解
核磁共振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是磁矩不為零的原子核,在外磁場作用下自旋能級發生塞曼分裂,共振吸收某一定頻率的射頻輻射的物理過程.核磁共振波譜學是光譜學的一個分支,其共振頻率在射頻波段,相應的躍遷是核自旋在核塞曼能級上的躍遷.
核磁共振是處於靜磁場中的原子核在另一交變磁場作用下發生的物理現象.通常人們所說的核磁共振指的是利用核磁共振現象獲取分子結構、人體內部結構信息的技術.
並不是是所有原子核都能產生這種現象,原子核能產生核磁共振現象是因為具有核自旋.原子核自旋產生磁矩,當核磁矩處於靜止外磁場中時產生進動核和能級分裂.在交變磁場作用下,自旋核會吸收特定頻率的電磁波,從較低的能級躍遷到較高能級.這種過程就是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MRI)又叫核磁共振成像技術.是繼CT後醫學影像學的又一重大進步.自80年代應用以來,它以極快的速度得到發展.其基本原理:是將人體置於特殊的磁場中,用無線電射頻脈沖激發人體內氫原子核,引起氫原子核共振,並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頻脈沖後,氫原子核按特定頻率發出射電信號,並將吸收的能量釋放出來,被體外的接受器收錄,經電子計算機處理獲得圖像,這就叫做核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是一種物理現象,作為一種分析手段廣泛應用於物理、化學生物等領域,到1973年才將它用於醫學臨床檢測.為了避免與核醫學中放射成像混淆,把它稱為核磁共振成像術(MR).
MR是一種生物磁自旋成像技術,它是利用原子核自旋運動的特點,在外加磁場內,經射頻脈沖激後產生信號,用探測器檢測並輸入計算機,經過處理轉換在屏幕上顯示圖像.
MR提供的信息量不但大於醫學影像學中的其他許多成像術,而且不同於已有的成像術,因此,它對疾病的診斷具有很大的潛在優越性.它可以直接作出橫斷面、矢狀面、冠狀面和各種斜面的體層圖像,不會產生CT檢測中的偽影;不需注射造影劑;無電離輻射,對機體沒有不良影響.MR對檢測腦內血腫、腦外血腫、腦腫瘤、顱內動脈瘤、動靜脈血管畸形、腦缺血、椎管內腫瘤、脊髓空洞症和脊髓積水等顱腦常見疾病非常有效,同時對腰椎椎間盤後突、原發性肝癌等疾病的診斷也很有效.
MR也存在不足之處.它的空間解析度不及CT,帶有心臟起搏器的患者或有某些金屬異物的部位不能作MR的檢查,另外價格比較昂貴.
核磁共振技術的歷史
1930年代,物理學家伊西多·拉比發現在磁場中的原子核會沿磁場方向呈正向或反向有序平行排列,而施加無線電波之後,原子核的自旋方向發生翻轉.這是人類關於原子核與磁場以及外加射頻場相互作用的最早認識.由於這項研究,拉比於1944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1946年兩位美國科學家布洛赫和珀塞爾發現,將具有奇數個核子(包括質子和中子)的原子核置於磁場中,再施加以特定頻率的射頻場,就會發生原子核吸收射頻場能量的現象,這就是人們最初對核磁共振現象的認識.為此他們兩人獲得了1952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人們在發現核磁共振現象之後很快就產生了實際用途,化學家利用分子結構對氫原子周圍磁場產生的影響,發展出了核磁共振譜,用於解析分子結構,隨著時間的推移,核磁共振譜技術不斷發展,從最初的一維氫譜發展到13C譜、二維核磁共振譜等高級譜圖,核磁共振技術解析分子結構的能力也越來越強,進入1990年代以後,人們甚至發展出了依靠核磁共振信息確定蛋白質分子三級結構的技術,使得溶液相蛋白質分子結構的精確測定成為可能.
1946年,美國哈佛大學的珀塞爾和斯坦福大學的布洛赫宣布,他們發現了核磁共振NMR.兩人因此獲得了1952年諾貝爾獎.核磁共振是原子核的磁矩在恆定磁場和高頻磁場(處在無線電波波段)同時作用下,當滿足一定條件時,會產生共振吸收現象.核磁共振很快成為一種探索、研究物質微觀結構和性質的高新技術.目前,核磁共振已在物理、化學、材料科學、生命科學和醫學等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它們均存在固有磁矩.可通俗的理解為它們在磁場中的行為就像一根根小磁針.原子核在外加磁場作用下,核磁矩與磁場相互作用導致能級分裂,能級差與外加磁場強度成正比.如果再同時加一個與能級間隔相應的交變電磁場,就可以引起原子核的能級躍遷,產生核磁共振.可見,它的基本原理與原子的共振吸收現象類似.
早期核磁共振主要用於對核結構和性質的研究,如測量核磁矩、電四極距、及核自旋等,後來廣泛應用於分子組成和結構分析,生物組織與活體組織分析,病理分析、醫療診斷、產品無損監測等方面.對於孤立的氫原子核(也就是質子),當磁場為1.4T時,共振頻率為59.6MHz,相應的電磁波為波長5米的無線電波.但在化合物分子中,這個共振頻率還與氫核所處的化學環境有關,處在不同化學環境中的氫核有不同的共振頻率,稱為化學位移.這是由核外電子雲對磁場的屏蔽作用、誘導效應、共厄效應等原因引起的.同時由於分子間各原子的相互作用,還會產生自旋-耦合裂分.利用化學位移與裂分數目,就可以推測化合物尤其是有機物的分子結構.這就是核磁共振的波譜分析.20世紀70年代,脈沖傅里葉變換核磁共振儀出現了,它使C13譜的應用也日益增多.用核磁共振法進行材料成分和結構分析有精度高、對樣品限制少、不破壞樣品等優點.
最早的核磁共振成像實驗是由1973年勞特伯發表的,並立刻引起了廣泛重視,短短10年間就進入了臨床應用階段.作用在樣品上有一穩定磁場和一個交變電磁場,去掉電磁場後,處在激發態的核可以躍遷到低能級,輻射出電磁波,同時可以在線圈中感應出電壓信號,稱為核磁共振信號.人體組織中由於存在大量水和碳氫化合物而含有大量的氫核,一般用氫核得到的信號比其他核大1000倍以上.正常組織與病變組織的電壓信號不同,結合CT技術,即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技術,可以得到人體組織的任意斷面圖像,尤其對軟組織的病變診斷,更顯示了它的優點,而且對病變部位非常敏感,圖像也很清晰.
核磁共振成像研究中,一個前沿課題是對人腦的功能和高級思維活動進行研究的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人們對大腦組織已經很了解,但對大腦如何工作以及為何有如此高級的功能卻知之甚少.美國貝爾實驗室於1988年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美國政府還將20世紀90年代確定為「腦的十年」.用核磁共振技術可以直接對生物活體進行觀測,而且被測對象意識清醒,還具有無輻射損傷、成像速度快、時空解析度高(可分別達到100μm和幾十ms)、可檢測多種核素、化學位移有選擇性等優點.美國威斯康星醫院已拍攝了數千張人腦工作時的實況圖像,有望在不久的將來揭開人腦工作的奧秘.
若將核磁共振的頻率變數增加到兩個或多個,可以實現二維或多維核磁共振,從而獲得比一維核磁共振更多的信息.目前核磁共振成像應用僅限於氫核,但從實際應用的需要,還要求可以對其他一些核如:C13、N14、P31、S33、Na23、I127等進行核磁共振成像.C13已經進入實用階段,但仍需要進一步擴大和深入.核磁共振與其他物理效應如穆斯堡爾效應(γ射線的無反沖共振吸收效應)、電子自旋共振等的結合可以獲得更多有價值的信息,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際應用中都有重要意義.核磁共振擁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伴隨著脈沖傅里葉技術已經取得了一次突破,使C13譜進入應用階段,有理由相信,其它核的譜圖進入應用階段應為期不遠.
另一方面,醫學家們發現水分子中的氫原子可以產生核磁共振現象,利用這一現象可以獲取人體內水分子分布的信息,從而精確繪制人體內部結構,在這一理論基礎上1969年,紐約州立大學南部醫學中心的醫學博士達馬迪安通過測核磁共振的弛豫時間成功的將小鼠的癌細胞與正常組織細胞區分開來,在達馬迪安新技術的啟發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物理學家保羅·勞特伯爾於1973年開發出了基於核磁共振現象的成像技術(MRI),並且應用他的設備成功地繪制出了一個活體蛤蜊地內部結構圖像.勞特伯爾之後,MRI技術日趨成熟,應用范圍日益廣泛,成為一項常規的醫學檢測手段,廣泛應用於帕金森氏症、多發性硬化症等腦部與脊椎病變以及癌症的治療和診斷.2003年,保羅·勞特伯爾和英國諾丁漢大學教授彼得·曼斯菲爾因為他們在核磁共振成像技術方面的貢獻獲得了當年度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其基本原理:是將人體置於特殊的磁場中,用無線電射頻脈沖激發人體內氫原子核,引起氫原子核共振,並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頻脈沖後,氫原子核按特定頻率發出射電信號,並將吸收的能量釋放出來,被體外的接受器收錄,經電子計算機處理獲得圖像,這就叫做核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的原理
核磁共振現象來源於原子核的自旋角動量在外加磁場作用下的進動.
根據量子力學原理,原子核與電子一樣,也具有自旋角動量,其自旋角動量的具體數值由原子核的自旋量子數決定,實驗結果顯示,不同類型的原子核自旋量子數也不同:
質量數和質子數均為偶數的原子核,自旋量子數為0
質量數為奇數的原子核,自旋量子數為半整數
質量數為偶數,質子數為奇數的原子核,自旋量子數為整數
迄今為止,只有自旋量子數等於1/2的原子核,其核磁共振信號才能夠被人們利用,經常為人們所利用的原子核有: 1H、11B、13C、17O、19F、31P
由於原子核攜帶電荷,當原子核自旋時,會由自旋產生一個磁矩,這一磁矩的方向與原子核的自旋方向相同,大小與原子核的自旋角動量成正比.將原子核置於外加磁場中,若原子核磁矩與外加磁場方向不同,則原子核磁矩會繞外磁場方向旋轉,這一現象類似陀螺在旋轉過程中轉動軸的擺動,稱為進動.進動具有能量也具有一定的頻率.
原子核進動的頻率由外加磁場的強度和原子核本身的性質決定,也就是說,對於某一特定原子,在一定強度的的外加磁場中,其原子核自旋進動的頻率是固定不變的.
原子核發生進動的能量與磁場、原子核磁矩、以及磁矩與磁場的夾角相關,根據量子力學原理,原子核磁矩與外加磁場之間的夾角並不是連續分布的,而是由原子核的磁量子數決定的,原子核磁矩的方向只能在這些磁量子數之間跳躍,而不能平滑的變化,這樣就形成了一系列的能級.當原子核在外加磁場中接受其他來源的能量輸入後,就會發生能級躍遷,也就是原子核磁矩與外加磁場的夾角會發生變化.這種能級躍遷是獲取核磁共振信號的基礎.
⑻ 那些電視上說的治療眼睛的儀器是真的嗎
像你看到廣告上那些儀器都不能治療眼睛的和提高視力,只是能防止近視度數增大回。
近視是指眼在不答使用調節時,平行光線通過眼的屈光系統屈折後,焦點落在視網膜之前的一種屈光狀態。這些儀器只是用一些物理的方法來調節眼睛表面的狀況,根本不可能來調節眼睛的屈光系統。
這些儀器使用的都是些物理方法來促進眼睛血液循環,緩解眼睛疲勞,所以不會有什麼危害,能防止眼睛近視度數增大。也沒什麼副作用。
⑼ 有科學說人本來是有三隻眼的,真的是這樣嗎
「本來是有三隻眼」的這個事情,既對又不對。
首先來說,生物進化的歷史上,確實有一些生物生長有第三隻「眼睛」。
比如說下面的這種喙頭蜥,他的腦袋上就有第三隻「眼睛」,不過這一隻眼睛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眼睛,這個眼睛看不見東西,僅僅具有透光的能力,其作用是讓大腦內的松果體感受陽光進而調整自身的體溫。這只「眼睛」叫做「頂眼」或者「松果眼」。
所以說,第三隻眼睛對於生物而言,壞處多於好處,因此沒有生物會有兩只以上的具有完整意義的眼睛。(昆蟲的復眼是另外一回事)
進化的過程中,很多生物體內還是保存了原始的「松果體」。
人類的大腦中有一種東西叫做「松果體」,這個松果體就是人類古老的爬行動物祖先逐漸演變後的「第三隻眼」。
⑽ 科學觀察可以用眼睛,也可以藉助什麼、什麼等儀器,或利用什麼、什麼、什麼等工具,有時還需要什麼
放大鏡,顯微鏡,望遠鏡,眼鏡,尺,規 ,量角器,螺旋測微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