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力達全站儀儀器高怎麼輸入
⑴ 全站儀儀器高如何測量
全站儀儀器豎直高度量取斜距就可以了。全站儀作為高技術測量測繪儀器系統,集光、內機、電為容一體,集水平角、垂直角、距離(斜距、平距)、高差測量功能於一體。
全站儀的望遠鏡實現了視准軸、測距光波的發射、接收光軸同軸化。同軸化的基本原理是:在望遠物鏡與調焦透鏡間設置分光棱鏡系統,通過該系統實現望遠鏡的多功能,即既可瞄準目標,使之成像於十字絲分劃板,進行角度測量。
同時其測距部分的外光路系統又能使測距部分的光敏二極體發射的調制紅外光在經物鏡射向反光棱鏡後,經同一路徑反射回來,再經分光棱鏡作用使回光被光電二極體接收。
(1)科力達全站儀儀器高怎麼輸入擴展閱讀:
全站儀具有角度測量、距離(斜距、平距、高差)測量、三維坐標測量、導線測量、交會定點測量和放樣測量等多種用途。
全站儀的測距模式有精測模式、跟蹤模式、粗測模式三種。精測模式是最常用的測距模式,測量時間約2.5S,最小顯示單位1mm;跟蹤模式,常用於跟蹤移動目標或放樣時連續測距,最小顯示一般為1cm,每次測距時間約0.3S。
粗測模式,測量時間約0.7S,最小顯示單位1cm或1mm。在距離測量或坐標測量時,可按測距模式(MODE)鍵選擇不同的測距模式。
⑵ 全站儀點怎麼輸入
全站儀放測站點,和找點是施工中必要具體的操作方法,具體測量方法如下:選取兩個已知點,一個作為測站點,另外一個為後視點,並明確標注。
取出全站儀,已知點將儀器架於測站點,進行對中整平後量取儀器高。
將棱鏡置於後視點,轉動全站儀,使全站儀十字絲中心對准棱鏡中心。
開啟全站儀,
選擇「程序」進入程序界面,選擇「坐標放樣」,進入坐標放樣界面,
選擇
「設置方向角」,進入後設置測站點點名,輸入測站點坐標及高程,確定後進入
設置後視點界面,設置後視點點名,確認全站儀對准棱鏡中心後輸入後視點坐標及高程,點確定後彈出設置方向值界面並選擇「是」,設置完畢。
然後進入設置放樣點界面,首先輸入儀器高,點確定,接著輸入放樣點點名,確定後輸入
放樣點坐標及高程,完成確定後輸入棱鏡高,此時放樣點參數設置結束,開始進行放樣。
在放樣界面選擇「角度」進行角度調整,轉動全站儀將dHR項參數調至零,並固定全站
儀水平制動螺旋,然後指揮持棱鏡者將棱鏡立於全站儀正對的地方,調節全站儀垂直制
動螺旋及垂直微動螺旋使全站儀十字絲居於棱鏡中心,此時棱鏡位於全站儀與放樣點的
連線上,接著進入距離調整模式,若dHD值為負,則棱鏡需向遠離全站儀的方向走,反
之向靠近全站儀的方向走,直至dHD的值為零時棱鏡所處的位置即為放樣點,將該點標
記,第一個放樣點放樣結束,然後進入下一個放樣點的設置並進行放樣,直至所有放樣點放樣結束。
退出程序後關機,收好儀器裝箱,放樣工作結束。
⑶ 全站儀怎麼量儀器高
全站儀測量高程可以歸結為三種:
方法一:經典方法,全站儀在已知坐標(含高程)點上設站;
方法二:後方交會,全站儀在任意點上設站;
方法三:對邊測量,全站儀測兩點高差。
下面對三種方法進行闡述:
方法一:經典方法
說這個方法是經典方法,是因為:
1.其測量原理我們在學習經緯儀視距測量時就學習過,每種測量教材中都有;
2.測量教材中有關全站儀高程測量原理,都按此原理進行闡述;
3.全站儀高程測量的相關設置,都按此原理進行的。
其測量原理如下圖所示:
向左轉|向右轉
方法三:對邊測量
方法三的測量方法是一個純粹的高差測量,操作也相當簡單:
全站儀架設在任意位置,不做任何高程測量的設置(即測站高程、儀器高、棱鏡高均使用儀器內存值),分別對兩個點測量其三角高差dZ(要保證棱鏡高度不變),兩者之差即為兩點之高差,跟水準測量的後視減前視相反,這里應該是前視減後視。
其測量原理,在方法一中已經驗證,在此不再贅述。
⑷ 全站儀放坐標時那個儀器高和目標高怎麼搞
不管,在放點時不要輸入高程點,光放平面坐標就行,晚了高程用水準儀引測
⑸ 全站儀如何輸入字母
操作步驟:
1、打開機器按」MENU「鍵進入主菜單;
2、按下箭頭鍵進入下一頁菜單;
3、按F1鍵進入存儲管理子菜單;
4、再按F3進入文件管理菜單;
5、再按F1進入字母輸入模式;
6、移動游標輸入字母即可。
⑹ 科力達KTS442全站儀如何把數據傳輸入計算機力
科力達KTS442全站儀各部件和功能圖解,藍色箭頭處是數據通訊介面: 1、在電腦上安裝科力達全站儀傳輸軟體; 2、打開傳輸軟體,設置通訊參數 。例:協議-None,通訊口-COM1,波特率-9600,數據位-8,停止位-1,檢校-無; 3、打開全站儀,在傳輸數科力達KTS442全站儀如何把數據傳輸入計算機力
⑺ 全站儀坐標放樣需要輸入儀器高和棱鏡高嗎
需要的。
可以同時測定經度(或世界時)和緯度的儀器。記錄一組(三顆以上)位置已知的恆星在不同方位相繼通過一個固定天頂距──等高圈──的時刻,即可算出儀器所在點的經度和緯度。
棱鏡等高儀的原理和結構如圖所示。一部分星光直接射入60°棱鏡的一面,另一部分星光通過水銀面反射後進入等邊棱鏡的另一面。
在太陽光照射下觀測儀器,應給儀器打傘,並帶上遮陽罩,以免影響觀測精度。在雜亂環境下測量,儀器要有專人守護。當儀器架設在光滑的表面時,要用細繩(或細鉛絲)將三腳架三個腳聯起來,以防滑倒。
當測站之間距離較遠,搬站時應將儀器卸下,裝箱後背著走。行走前要檢查儀器箱是否鎖好,檢查安全帶是否系好。當測站之間距離較近,搬站時可將儀器連同三腳架一起靠在肩上,但儀器要盡量保持直立放置。
(7)科力達全站儀儀器高怎麼輸入擴展閱讀:
1、儀器的保管由專人負責,每天現場使用完畢帶回辦公室;不得放在現場工具箱內。
2 、儀器箱內應保持乾燥,要防潮防水並及時更換乾燥劑。儀器必須放置專門架上或固定位置。
3 、儀器長期不用時,應以一月左右定期取出通風防霉並通電驅潮,以保持儀器良好的工作狀態。
4、 儀器放置要整齊,不得倒置。
4、使用時應注意事項:
開工前應檢查儀器箱背帶及提手是否牢固。
開箱後提取儀器前,要看準儀器在箱內放置的方式和位置,裝卸儀器時,必須握住提手,將儀器從儀器箱取出或裝入儀器箱時,請握住儀器提手和底座,不可握住顯示單元的下部。切不可拿儀器的鏡筒,否則會影響內部固定部件,從而降低儀器的精度。應握住儀器的基座部分,或雙手握住望遠鏡支架的下部。儀器用畢,先蓋上物鏡罩,並擦去表面的灰塵。裝箱時各部位要放置妥帖,合上箱蓋時應無障礙。
⑻ 全站儀測高程最簡單的方法,步驟。謝謝
全站儀測量高程簡單的方法如下:
利用三角高程測量原理,導出變型公式,將全站儀象水準儀一樣,任意架,而不是必須將它置在已知高程點上;全程不用量取儀器高和棱鏡高,直接測出待測點的高程。
1、全站儀任意架,但要求必須能和已知高程點、待測未知點均通視。
2、照準已知高程點B,測出VD(高差)值,並算出W的值。(測站點、儀器高、棱鏡高,一律不必設定。)W=HB- VD
3、進入坐標測量功能,將測站點高程Z設為W的值,儀器高和棱鏡高均設為0。
4、照準待測點A,測量,顯示坐標Z值即為A點高程。
公式推導和概念:
假設B點的高程已知,A點的高程為未知,要通過全站儀測定其它待測點的高程。
HA= HB- (D×tan(vа) + i - t )
上式變型可知:
HA+i-t = HB-D×tan(vа)= W
其中D×tan(va)是中心高差,就是我們測距,並顯示出來的VD值。然後需要計算出一個W值,命名為「置換高」。
W=HB- VD
(8)科力達全站儀儀器高怎麼輸入擴展閱讀:
一、原理論證:
下面從理論上分析一下這種方法是否正確。
HB′=W +D′tanа′
HB′為待測點的高程
W置換高,為設定的測站點高程
D′為測站點到待測點的平距
а′為測站點到待測點的垂直角觀測值
按三角高程測量原理可知:
HB′=W+D′tan(vа)′+i′-t′
把W變換回含有HA的表達式:
HB′=HA+i-t+D′tanа′+i′-t′
這里i′,t′為0,所以:
HB′=HA+i-t+D′tanа′
二、高程測量方法的精度分析:
對公式HB′=W +D′tanа′ 進行全微分即有:
注意事項:兩點距離一般控制在100m以內,較遠時須考慮地球曲率和大氣折光的影響;同時兩點高差不能太大,不能造成儀器的垂直角太大(一般不超過±30°),否則也會影響三角高程測量的精度。還有,最重要的,全站儀垂直角指標差,要保證合格。
三、結論:
綜上所述,上面所講的高程測量新方法,是將全站儀任意架設,不用量儀高鏡高,測出的結果從理論上分析比傳統的三角高程測量精度更高,減少了操作、儀器、環境等誤差來源。
這種新方法的精度滿足四等水準測量,可以代替傳統的水準儀測量法,提高了三角高程測量的速度、精度、靈活性,為工程測量提供了一種更先進的測量技術。
網路——全站儀
⑼ 全站儀儀器高是怎麼測出來的
全站儀測量高程可以歸結為三種:
方法一:經典方法,全站儀在已知坐標(含高程)點上設站;
方法二:後方交會,全站儀在任意點上設站;
方法三:對邊測量,全站儀測兩點高差。
下面對三種方法進行闡述:
方法一:經典方法
說這個方法是經典方法,是因為:
1.其測量原理我們在學習經緯儀視距測量時就學習過,每種測量教材中都有;
2.測量教材中有關全站儀高程測量原理,都按此原理進行闡述;
3.全站儀高程測量的相關設置,都按此原理進行的。
其測量原理如下圖所示:
方法三:對邊測量
方法三的測量方法是一個純粹的高差測量,操作也相當簡單:
全站儀架設在任意位置,不做任何高程測量的設置(即測站高程、儀器高、棱鏡高均使用儀器內存值),分別對兩個點測量其三角高差dZ(要保證棱鏡高度不變),兩者之差即為兩點之高差,跟水準測量的後視減前視相反,這里應該是前視減後視。
其測量原理,在方法一中已經驗證,在此不再贅述。
(9)科力達全站儀儀器高怎麼輸入擴展閱讀:
各種方法的適用情況:
三種方法有測量原理,都是可行的,如果硬要說哪種方法好,本身這個問題就是個偽問題,因為每種方法各有優勢,如果不結合實際情況,便不能確定到底哪種方法要好。以下是各種方法的優勢和不足,以及它們的適用情況。
1、方法一是經典方法,原理明確,地球人都知道,而且全站儀的高程測量設置也是據此設置和計算,操作時按部就班,不容易出錯,很多人都喜歡用它。
缺點是,儀器高度量取時誤差較大,因此比較適用於初學者(按原理操作),以及對高程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情況(比如路基填挖施工)。改進的方法是設置完成後,對後視已知高程點進行檢驗的時候,根據測量值和已知值的差異情況,調整儀器高度,直至差異小到滿足要求為止。
2、方法二的優點是能在任意點上設站,不需要知道測站點高程而進行高程的測量,這個非常適用於進行三維測量時,平面也同時自由設站的情況,因此使用非常靈活,適應性強。
缺點是設置的時候,不是按照參數的原意進行設置,比如輸入測站高程,需要輸入後視點高程,輸入儀器高度時,輸入測量三角高差的反號值等等,這時候頭腦要保持絕對的清晰。
而且,根據「測站高程+儀器高-棱鏡高」為恆等值的原理,實際操作中參數輸入有無數種組合,比如:
1、後視點高程—>測站高程,後視點三角高差反號—>儀器高,0—>棱鏡高
2、後視點高程-後視點三角高差—>測站高程,0—>儀器高,0—>棱鏡高
3、後視點高程—>測站高程,0—>儀器高,後視點三角高差—>棱鏡高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所以大家不要再爭論如何輸入參數了,只要滿足「測站高程+儀器高-棱鏡高」為恆等值這個條件都是可以的。
方法二的擁躉,主要的自豪點在於免除了儀器高和棱鏡高的量取,特別是避免了量取儀器高的誤差,因此,即使在已知點上架設儀器,他們也會採用方法二來設置儀器。
方法一和方法二的共同點,就是通過測量能直接獲得測點的高程,因此適用於在一個測站上獲取若干多個點高程的情況,比如地形碎部點測量、路基施工放樣等。
3、方法三的特點是,避免了啰嗦的全站儀高程測量設置,只在距離測量模式中讀取各點的三角高差dZ,通過各點dZ之差計算各點高差,跟水準測量類似,甚至可以直接使用水準測量的記錄表格。
不足之處在於不能直接測量獲取各測點高程,還得象水準測量計算那樣進行下一步的推算。因此,方法三如果用於地形碎部點測量、路基施工放樣等情形就麻煩多了,但方法三可適用於水準路線的測量,以及在一個測站不需測量多個測點的情形。
網路——全站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