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怎麼深加工
❶ 蜈蚣怎麼干制
最好的還是自然風干,其次是溫床等焙乾,最次是用微波爐之類的方法烘乾。
❷ 野生蜈蚣怎麼加工
蜈蚣,又名天龍、百足、百腳蟲等,為蜈蚣科動物少棘巨蜈蚣的乾燥體。該品性味辛、溫,有毒。具有祛風鎮驚、解毒散結、通絡止痛的功效,系我國傳統的動物產品葯材。蜈蚣主產於江蘇、浙江、湖北、湖南、陝西、河南和廣西等省區。
生活習性 蜈蚣喜歡生活在丘陵地帶和多沙土地區,白天多潛伏在磚石縫隙、牆腳邊和成堆的樹葉、雜草、腐木陰暗角落裡,夜間出來活動,尋食青蟲、蜘蛛、蟑螂等。一般在10月天氣轉冷時,鑽入背風向陽山坡的泥土中,潛伏於離地面約12cm深的土中越冬至次年驚蟄後(三月上旬),隨著天氣轉暖又活動覓食。
捕捉方法 捕捉蜈蚣一般在春末夏初,尤以驚蟄至清明前捕捉的質量較好。若「立夏」過後,多數雌體潛到隱蔽的地方產卵和蛻皮,較難捕捉。再者,立夏以後,雨水漸多,捕獲到的蜈蚣難以乾燥,容易生蟲腐爛,且肉薄質差。
捕捉蜈蚣,可根據其活動特點進行,方法是:①蜈蚣是食肉性動物,在晚上8點至次日凌晨3點為其覓食時間。此時,可在它隱棲的場所,用電筒或避風油燈尋找,發現蜈蚣即用竹夾或鑷子夾起,放入准備好的竹簍或布袋內。②選擇蜈蚣隱棲的場所,用尖嘴鋤或釘耙翻挖土層,掀起石頭、磚塊,發現蜈蚣即用上述方法捕捉。③挖窩誘捕。在蜈蚣經常活動的棲息地,於立春前後選擇陰濕山野處,挖一「十」字形長坑,坑長1~2m,寬0.5m,深15~20cm,內放雞毛、雜骨、馬糞或鳥糞及一些腐敗草類,上面覆蓋樹枝、土塊或磚瓦片,引誘蜈蚣爬進縫隙,翌晨檢查,若有蜈蚣入坑即可捕捉。
蜈蚣有毒液,在捕捉的過程中若不慎被其螫傷,應及時用手擠壓螯傷處,使毒液不致擴散到皮下組織。隨後盡快在被螯傷處敷3%氨水或5%~10%小蘇打水;或用新鮮桑葉、蒲公英葉或洋蔥搗爛,塗擦或外敷。
加工技術 捕捉到的活蜈蚣,先用沸水燙死,再把尾端剪去,擠出糞尿,後取長寬與蜈蚣相當的簿竹片,削尖兩頭,一端插入蜈蚣齶下,另一端插入尾部,借竹片的彈力將蜈蚣伸直,置陽光下曬干。若遇陰雨天,可用炭火烘乾。乾燥後取出竹片(切忌折斷頭尾,影響品質),將體長相近的蜈蚣頭朝一方,在背腹處用寬lcm左右的細竹片橫向夾住,結紮成排,每排50條,置木箱內密封貯存。
品質要求 成品蜈蚣應足干、呈扁長狀,頭部紅褐色,背部黑綠色,有光澤,並有2條突起棱線,腹部棕黃色,癟縮,足黃色或紅褐色,向後彎曲,最後一節如刺狀,斷面有裂隙或中空,氣微腥,具刺鼻臭氣,味辛而微咸,頭尾部齊全,無破碎,無蟲蛀,無霉變。
蜈蚣分為四個等級:特級,每條長16.5cm以上;一級,每條長13cm以上;二級,每條長10cm以上:三級,每條長6.6cm以上。
❸ 蜈蚣怎麼處理
是被蜈蚣咬傷了嗎?如果是就按下面的方法:本身蜈蚣就是有劇毒的動物,而且喜版歡生活權在潮濕的環境,要是不小心被咬傷了,要引起足夠重視的,會因此中毒的,最嚴重會導致淋巴結炎,甚至是全身中毒症狀,最快的處理方法就是 先用鹼性的蘇打水或肥皂水反復沖洗,普通的肥皂,不是香皂,嚴重的話就趕快去醫院盡快的就醫治療。 飲食要以清淡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懾入。
家裡有了蜈蚣怎麼辦? 首先家裡的某一處比較潮濕的地方可以准備一些生石灰除潮,家裡最好的保持乾燥,經常打掃。 臟的地方也蜈蚣也很容易光顧,所以家裡要保持干凈整潔,蟲子就自然而然的走了。 對於一些角落,適當的噴一些除蟲劑,如果發現有蟲子,就要多噴一點能夠更好的殺死蟲子。
❹ 蜈蚣共研末是樣加工
擔鶯O放巒 地蜈抄蚣.10CM左右襲. 在陝西、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湖北、湖南、廣東、四川等地有6cm以上的少棘蜈蚣. 少棘蜈蚣,為習見種類,一般長10CM,最大可達15CM,背側深綠,有光澤,頭及第1體節背板紅色。生活在潮濕陰暗處。整體干制,可入葯。
❺ 蜈蚣的加工方法
蜈蚣是一種應用要求特殊的葯材,只有掌握正確的加工方法,才能夠得到滿意的成品.
1,將收獲的內蜈蚣置入盆桶等容器容內,用熱水燙死.
2,將蜈蚣尾部縱向剪開,擠出體內的腸糞和卵.
3,取比蜈蚣稍長,略窄,兩端稍尖的細竹片,一端刺入蜈蚣下顎,一端扎入蜈蚣尾部上端,利用竹片的彈力,伸展蜈蚣身體.要注意竹片兩端的粗度合適,不會脫落或者造成蜈蚣頭尾損壞.
4,將處理好的蜈蚣進行檢查,確定不會因為竹片的位置錯誤而導致蜈蚣身體被拉斷.
5,曬干或者晾乾成品。
6,貯存在乾燥的地方,防止生蟲或發霉。
❻ 蜈蚣體內可以提煉出什麼有價值的東西來
蜈蚣又名天龍、百腳,為動物大蜈蚣科少棘巨蜈蚣的全蟲體,每年春夏專捕捉,屬用兩頭尖的竹片插入頭尾兩部,綳緊,曬干,亦可用沸水燙過,曬干,生用。其性溫,味咸、辛,有毒,入肝經。據測定,含有兩種類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組胺樣物質及溶血性蛋白質,尚含脂肪油、膽甾醇、蟻酸及多種氨基酸等成分,具有祛風、定驚、攻毒、散結的功效,用於治療中風、驚癇、破傷風、百日咳、瘰癧、結核、症積瘤塊、瘡瘍腫毒、風癬、白禿、痔漏、燙傷等症。
《醫學衷中參西錄》載:「蜈蚣,走竄之力最速,內而臟腑,外而經絡,凡氣血凝聚之處皆能開之。」現代葯理研究證實,由蜈蚣、全蠍組方製成的止痙散,有較好的抗驚厥作用;對多種皮膚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製作用;蜈蚣水蛭注射液對艾氏腹水癌、白血病、肝癌、乳腺癌、宮頸癌、胃癌等多種癌細胞均有抑製作用;對網狀內皮細胞機能有增強作用。
蜈蚣可入湯劑,常用量為1~5條;亦可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治中風口眼歪斜偏方:取蜈蚣一條,焙乾研末,用豬膽汁調敷患處,有較好療效。治驚癇:蜈蚣、全蠍各等分,研細末,每次0.9~1.5克,日服2次,白開水送服。注意:孕婦忌用。
❼ 蜈蚣要怎麼處理後才無毒可以安全食用
先掃一下盲:
蜈蚣--屬唇足綱中的蜈蚣目。身體角質化程度低,每一體節具一對步足,體長多回在10-300 mm之間,最大的個答體可達到近400mm左右。它們都有一對巨大的顎足。顎足是有力的捕食工具,唇足綱因此而得名。但它們實際上是第1軀干節的附肢, 其蓋在口器之外,也稱毒顎,呈鉗狀。仍保留著步足分節的基本構造,主要用以捕食。顎足的前端兩側有毒爪,其端部有毒腺開口。
這下清楚蜈蚣毒來自那個部位了吧~ 對, 就是所謂的毒顎, 也就是咱們俗稱的毒牙. 好了, 既然我們知道蜈蚣毒是來自於毒牙, 那麼如果我們要吃它的話, 最保險的方法是什麼捏? 對嘛, 把毒牙拔掉就好了嘛. 當然拉, 保險起見, 我建議把整個腦袋都切掉. 然後你要火烤, 還是油炸就隨便發揮咯.
至於水煮能否使蜈蚣毒失效, 我本人對此是抱相當懷疑的態度的, 當然, 如果樓主願意為了真理而獻身的話, 我還是鼓勵樓主積極嘗試的, 並且請把嘗試的結果及時公布上來, 以便廣大人民群眾學習.
❽ 蜈蚣的成品加工
蜈蚣乾的加工法
將已採收的蜈蚣放入盆內,用熱開水快速燙死,但不版能把蜈蚣燙爛。權
取長寬與蜈蚣長寬相等、兩端削尖薄竹片,一端刺入蜈蚣的頭部下鄂,另一端插進尾端,借竹片的彈力,使蜈蚣伸直展平。曬干或烘乾即可。
曬干以後,不要去掉竹片,以50條為一包,用薄紙包好,放在缸內存放,並在缸內放一些樟腦,以防蟲蛀。缸應放在乾燥處,防止潮濕影響質量。放入缸內不能用硫磺薰,以免蜈蚣干在儲存期間脫足、變色,降低品質。
蜈蚣干要求:身體乾燥,體無雜質,無霉變,無蟲蛀。身體挺直,完整無斷頭斷足。
蜈蚣酒的泡製方法
取蜈蚣3~5條,用熱開水燙死後,用淡鹽水沖洗干凈,整條浸泡在60度米酒中,浸泡三個月即可。
❾ 請問人工養殖蜈蚣前景怎麼樣難度高嗎
蜈蚣與蛇、蠍、蟾蜍和蜘蛛稱為「五毒」,雖然蜈蚣有毒,嚴重時會導致被咬者中毒,但蜈蚣的毒液也可以制葯,是一種名貴的中葯材,可治療癌症等各種疾病,通過合理的方法造福於人類。而現今蜈蚣大量被捕撈、過度開發,從而導致蜈蚣資源逐漸短缺,在市場上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狀態。因此在農村養殖蜈蚣還是很不錯的掙錢項目,發展空間也非常大,但需要注意的是,由於蜈蚣本身有毒,因此養殖人員因謹慎養殖,提高自身養殖技術。下面是蜈蚣養殖技術:
搭建大棚
人工養殖蜈蚣應選擇在遠離市區及人口聚居區,找土質較好、周圍有樹的70~80平方米的空地,用來搭建溫室模式的蔬菜大棚。蔬菜大棚室內面積一般為70平方米左右,與一般溫室大棚不同的是在大棚頂部塑料膜上,除了每間隔0.5米要加一個草苫子外,還要在草苫子上多鋪一層塑料膜,並將雙層塑料膜分別壓緊固定好,可使大棚溫度一直保持在高溫恆溫狀態以達到保溫效果,冬天可採取煤火爐加熱方式供熱。
另外要在大棚兩邊牆上開幾個通風用的窗口,以便在溫度過高或者濕度過大時進行通風排濕。建好大棚後在周圍栽種一些南瓜、佛手瓜等,待瓜蔓長成以後,可與周邊樹木一同為大棚遮蔭。
在建好蔬菜大棚後,一般在大棚內壁貼50多厘米高光滑的塑料膜來防止蜈蚣逃跑。
一般用瓦片或磚塊碼成棲息床,瓦片最少得用2個疊放在一起,疊放時使倆瓦片的突起部分相互支撐,瓦片之間形成一定的空隙供蜈蚣棲息。棲息床的間距為10~15厘米,行距為30~40厘米;磚塊則按一定的規則來碼,磚與磚之間保留一定的縫隙作為蜈蚣的居所與鑽爬通道。棲息床建成以後,飼養人員應用0.1%高錳酸鉀溶液為棲息床及大棚內蜈蚣活動場所進行消毒,以防止疾病的發生。
引種投放
大棚及配套設施建好後即可引種,種蜈蚣不僅要符合國家葯用標准,還需要生長速度快、周期短等優點。種蜈蚣最好已達4齡的成蟲,體長在11厘米左右。引種時間原則上一年四季都可以,但以立夏前後(5月上旬)引種最合適,這時候的雌蜈蚣已經進入繁殖期,即將產卵。雌蜈蚣是否懷卵很容易看出,懷卵後的雌蜈蚣腹部明顯膨大。雄蜈蚣體形較瘦長,活動靈敏,爬行速度快。投放時,雌雄蜈蚣應按4∶1的比例投放,投放密度為每平方米500條,7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一般投放蜈蚣35000條左右。
孵化期管理
蜈蚣為卵生,壽命在6~10年。產卵期溫度應保持在20℃~28℃,濕度不宜太大,控制在50%左右即可。蜈蚣在產卵時最怕驚擾,若受驚擾,它就會停止產卵或將卵粒全部吃掉,這是蜈蚣的保護性反應。在蜈蚣產卵時,一定要保持環境安靜,不要有大雜訊,不要去翻窩觀看。蜈蚣在不受外界驚擾的情況下,順利產卵過程需2~3小時。蜈蚣產完卵後,會側轉身體用腹足把卵粒托聚成團,懸空抱在懷中進行孵化。蜈蚣產卵、抱卵孵化時間為40~50天。在這期間,雌蜈蚣一直不吃不喝,不離開卵或幼體,可以不投食,但必須按時加水,將濕度控制在60%~70%之間,溫度控制在20℃~36℃之間。
共育期管理
共育期是指成蟲與幼蟲在一起混養的時期,此期應維護好大棚內的溫濕度。溫度應保持在25℃~30℃之間,相對濕度控制在60%~70%之間。如果溫度過高,達到38℃以上時,蜈蚣體內的水分就會散失,一切活動都將停止;如果溫度升至39℃以上時,其身體會乾枯死亡。在多雨的季節,飼養人員應多注意大棚內的溫濕度,及時進行升溫排濕,防止低溫高濕,防止蜈蚣患上腹脹病。當大棚內溫度低於20℃時,飼養人員應及時點燃供暖爐升溫,並不定時灑水增加濕度。共育期應盡量使幼蜈蚣居於瓦片最底層,以利於吸收水分,快速生長。
餌料小蜈蚣的餌料應以多汁、柔軟的動物餌料為主,如黃粉蟲的小幼蟲、精肉等,投喂時精肉應剁成肉泥。而雌蜈蚣和成雄蜈蚣還是應以飼喂黃粉蟲大幼蟲為主。
供水在共育期,除了放置飲水盤外,還要放置吸水海綿。每天應不定時在吸水海綿上灑水,使它一直保持蓄水狀態,以保證小蜈蚣正常飲水供給。
疫病防治
綠僵病高溫高濕時發生,發病蜈蚣關節、皮膚出現小黑點,最後絕食死亡。
防治方法。剔除病體,用1~300倍硫酸銅溶液噴灑體軀,池內置換上新土。
腸胃病陰雨連綿天氣易發生,病體頭部呈紫色,毒鉤全張開,絕食6~7天後死亡。
防治方法。用磺胺片0.5克研成細末拌入300克飼料中投喂。
脫殼病此病多發於雨季,棲息場所濕度過高,由真菌引起。初期表現為蜈蚣躁動不安,來回爬動,後期行動滯緩,最終因不食不動而死亡。發現病體和死亡蜈蚣要及時揀出,然後用阿莫西林0.25克,研成細末,加入1000克飲用水中拌勻供蜈蚣飲用,連喂數日,直至病癒;或用土黴素0.25克、食母生0.5克、鈣片1克共研為細末,拌入400克飼料中投喂,連喂10天。
❿ 請問如何將蜈蚣加工成中葯備用
蜈蚣是一味常用的中葯材,具有祛風、定驚、攻毒散結等功效,主治小兒驚風、破傷風、痙攣抽搐症,並治癰、腫、瘡毒、淋巴結核等。目前國內外醫葯界對於蜈蚣的應用研究,不同於傳統中醫將干蜈蚣全蟲入葯的習慣用法,而是研究提取蜈蚣毒液來入葯的新技術。蜈蚣毒液在國際醫葯市場上十分緊俏,而且價格昂貴。我國農村的養殖專業戶常將蜈蚣按傳統方法加工成蜈蚣干出售。現將蜈蚣葯材的加工和採集蜈蚣毒液的方法介紹如下。 【蜈蚣干】 將竹片鋸成長15~20厘米的小段,兩頭用刀削尖成箭形備用。將捕捉到的活蜈蚣先用沸水燙死,撈出後把尾端剪開,擠出糞便,用已備好的兩頭尖、比蜈蚣體稍長的竹片,一端先戳入蜈蚣頭部齶下,另一端戳入蜈蚣尾部,將蜈蚣撐直,然後置於陽光下曬干,陰雨天氣可用炭火烘乾,但注意不能烘焦。如蜈蚣腹內有糞便或蟲卵,可用手從頭至尾擠出,再撐直烘乾。乾燥後輕輕取下竹片,操作時要注意防止折斷頭尾,以免影響質量。加工後的蜈蚣干成品要求蟲體干凈、身體挺直、頭足齊全、無霉變、無蟲蛀。蟲體葯材容易回潮、發霉、遭蟲蛀,故應密封貯存,放置在乾燥處,也可用點燃的硫黃蒸制,以防腐爛變質。凡是出口的蜈蚣,選個大的先曬成九成干,然後將竹片去掉,以100條為一包,用厚紙包裹,再按每10包為一箱裝箱,箱內襯油紙,箱表面以豬血塗封。不出口的則不要去掉竹片,以50條為一包,然後用木箱包裝。貯藏期間,應放在乾燥處,箱子內放一些樟腦或者花椒,以防蟲蛀。 【蜈蚣酒】 1.選取3~5條蜈蚣干,用冷開水沖洗除污後,浸入60°米酒內,約經3個月即炮製成蜈蚣酒,可做葯用。 2.取3~5條活蜈蚣,用熱開水燙死,用淡鹽水沖洗干凈後浸泡在60°米酒內,約經3個月即可做葯用。 【蜈蚣毒的取毒】 蜈蚣毒常用的採取方法是將蜈蚣處死後切下並破碎其毒腺部位,用蒸餾水或生理鹽水浸取毒液,經浸3~5天後過濾除去雜質,留取毒液。用此法取毒簡單易行,但取毒不多,只能取毒1次,且毒液不夠純凈。現已推廣使用YSD-5型葯理生理實驗多用儀,採用活蜈蚣電刺激取毒方法,此法與蠍電刺激取毒法類似。 附:幾種毒蟲蜇傷的處理治療 在採收與加工生產葯用毒蟲的過程中,往往由於捕捉操作不慎,會被蠍子、蜜蜂、蜘蛛、斑蝥、螞蟎等毒蟲叮咬受傷或刺傷而產生中毒現象。現介紹以下幾種處理方法。 (1)蠍子蜇傷:被蠍子蜇刺傷後,用小繩綁住刺傷處以上的部位,用手在傷口周圍用力擠壓,將毒汁擠出或吸出毒汁,傷口局部用冷濃肥皂水、洗衣粉水或氨水浸洗,然後取活蝸牛2~3隻搗爛塗敷傷處,一般敷後10分鍾可止痛;或用雄黃、枯礬各半研碎,用水調成糊狀敷傷口;或用梧桐樹皮一塊貼傷處,也可止痛;還可將死蠍浸泡在白酒中,取蠍酒外塗被蠍子蜇傷處,亦有良效。嚴重蜇傷者可口服季德勝蛇葯片和肌肉注射蛇毒制毒素注射液。如果並發全身症狀,除口服季德勝蛇葯片外,應立即送附近醫院治療。 (2)蜈蚣蜇傷:被蜈蚣蜇傷後,採用以下處理方法。 ①單方:用氨水、蘇打水、濃肥皂水或石灰水沖洗濕敷傷口;也可用大蒜1個去皮搗爛如泥,加醋少許,外敷傷處。 ②草葯:鮮桑葉、蒲公英各30克,洗凈搗爛絞汁外塗;或用魚腥草一把搗汁擦於患處;或將紅薯葉搗爛敷患處。 ③中成葯:用季德勝蛇葯1片,搗碎調成糊狀外敷傷處。 (3)蜜蜂蜇傷:先用夾子夾出毒刺,在傷口處塗抹一些濃肥皂水、鹼水或蘇打水即可;或用單方處理,取鮮馬齒覓一把,搗汁對開水服,渣外敷傷處;或取韭菜30克搗爛,也可用仙人掌適量搗爛,外敷傷處。黃蜂蜇傷可用棉葉揉汁擦患處或將鮮青蒿搗爛如泥敷於患處。 (4)毒蜘蛛咬傷:可用生薑搗汁加清油調和擦患處;或用鮮桃樹葉一把,搗爛敷於患處。 (5)螞蟥(水蛭)叮傷流血不止:取竹葉燒成灰,研細末敷於傷處;或用嫩竹葉搗爛敷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