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屬於什麼加工類
㈠ 吃元宵,元宵到底指的是什麼
元宵、湯團是兩回事。可以說是北方、南方之不同淵源所致。
北京做的元宵,是以餡為基礎製作的。我見過機器做元宵的操作過程。先是拌餡料,和勻後攤成大圓薄片,晾涼後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塊。然後把餡塊放入像大篩子似的機器里,倒上江米(南方叫糯米)粉,機器就「篩」起來了。隨著餡料在互相撞擊中變成球狀,江米也沾到餡料表面形成了元宵。做成的元宵江米粉層很薄、表面是乾的,下鍋煮時江米粉才吸收水份變糊。
南方的湯團(北京人按四川習慣叫做湯圓)做法完全不同,倒有點兒像包餃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團(跟做餃子時和面一樣),放置幾小時讓它「醒」透。然後把做餡的各種原料拌勻放在大碗里備用(不須像做元宵那樣切成小塊)。湯團餡含水量比元宵多,這是兩者的區別之一。包湯團的過程也像餃子,但不用擀麵杖。濕糯米粉粘性極強,只好用手揪一小團濕面,擠壓成圓片形狀。用筷子(或薄竹片狀的工具)挑一團餡放在糯米片上,再用雙手邊轉邊收口做成湯團。做得好的湯團表面光滑發亮,有的還留一個尖兒,像桃形。湯團表皮已含有足夠的水份,很粘,不易保存,最好現做現下了吃。現在有了速凍工藝,湯團才出現在商店裡。
南方的湯團有多種「流派」,現在最出名的是寧波的「黑洋酥」湯團。所謂「黑洋酥」就是豬油和黑芝麻粉的混合物,而且豬油不是熬出來的純油,要用取自豬肚子里的原塊的「板油」。撕去「板油」外面的網膜後用手工擠壓、揉搓它,再一點一點地摻入黑芝麻粉。這東西從現代保健觀點看是絕對的糟粕,可吃起來口感極佳:滑糯軟燙,值得一試。
湯團越軟、滑越好,所以對糯米原料很講究。要選粘性特強的品種。加工工藝上也有說法,要用「水磨粉」。就是說,把糯米粒用水泡過後,連水帶米一起上磨(象磨豆漿那樣),而且最好用石磨磨。磨成的粉用紗布袋吊起來瀝干,可以冷藏三四天(時間長了會發酸)。可見,好的湯團很難工業化生產出來,這又是它與元宵不同的一個特點。
-------------------------------------------------
相傳漢武帝時宮中有一位宮女,名叫「元宵」,長年幽於宮中,思念父母,終日以淚洗面。大臣東方朔決心幫助她,於是對漢武帝謊稱,火神奉玉帝之命於正月十五火燒長安,要逃過動難,唯一的辦法是讓「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這天作很多火神愛吃的湯圓 ,,並由全體臣民張燈供奉。武帝准湊,「元宵姑娘」終於見到家人。此後,便形成了元宵節。
關於元宵節習俗的形成,說法頗多,但一般變為在漢代就初具雛形。史載漢武帝的時候,漢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據稱泰一是當時相當顯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並有恩於漢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較隆盛。相傳另一位漢室皇帝漢文帝也和元宵節有關。
元宵又叫湯圓,歷史上還有許多別稱 「面繭、粉果、元寶、湯 餅、圓不落角」等等,直至明永樂年間才被正式定名為「元宵」.元宵分有餡,無餡兩種。無餡的個小,味甜,以白糖、桂圓、桂花、藕丁、蜜餞為佐料,又稱「珍珠湯圓」,有餡的個大,狀如核桃。北方元宵多為甜餡,有白糖、豆 沙、芝 麻、山楂等類,南方的則甜、咸、葷、素皆有,尤以寧波湯圓,貴陽吳家湯圓著稱。
㈡ 開發票元宵屬於什麼類
開發票元宵屬於副食品
㈢ 辣條廠元宵節推出辣條元宵,辣條屬於什麼食品
近幾年來,在網路文化的催化下,辣條被譽為“兒時味道”的象徵,每年500億元的產值使其成為休閑小吃中的頭號“網紅”。辣條又稱大麵筋、素牛筋等,是用麵粉或其它谷類、豆類為主要原料製成的一種食品。辣條是點心。辣條中含有大量的食品添加劑,有12種,20種。目前還沒有統一的製作標准,市場上的麻辣燙廠家一般都是按照國家標准執行。辣是用麵粉加水、鹽、糖擠熟,再加調味料製成的一種農產品加工的小吃。至於添加物,只要按照國家標准添加就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所以不能說辣是垃圾食品。三•十五晚會上曝光了危險的辣條,生產條件極其不衛生,沒有任何衛生防護措施。
第三,辣條的顏色是用色素染色的,使得辣條的顏色很有吸引力。單靠辣椒很難做到,需要食品添加劑中著色劑的幫助,比如胭脂紅。這些食品添加劑在消費方面受到嚴格監管,但小作坊很難監管。第四,生產環境不衛生等其他因素。另外,小包裝的辣條價格一般比較便宜,五毛錢和1元的居多。這些低成本的小食品,為了保證各個環節的利潤,在生產環境和工人要求上,很難達到國家的要求,必然會存在一些安全隱患。所以辣條雖然本質上是用豆製品或者麵粉做的,但是在加工等很多環節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遠遠超過了其營養價值。因此,我們不建議兒童或成人購買辣條。
㈣ 元宵有哪些種類
元宵從種類上分,可分實心和帶餡的兩種。帶餡的又有甜、咸之分。甜餡一般有豬油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錦、棗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餡一般有鮮肉丁、火腿丁、蝦米等。用芥、蔥、蒜、韭、姜組成的菜餡元宵,稱「五味元宵」,意寓勤勞、長久、向上。
㈤ 」元宵」是什麼來的是食物來的嗎
你好!!
那麼,就全面的說說元宵,以及和元宵有關的事情啦,,,,呵呵
一:元宵節的來歷和民間習俗:
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合家團聚、其樂融融。
順便說下, 英文的元宵節是:festival of lanterns 或者是lantern festival 都可以的啦!
元宵節起源於漢朝,據說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後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後死後,平除呂後勢力,擁立劉恆為漢文帝。因為平息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後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並把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 "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在"太初歷"中就把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
二: 吃元宵的習俗:
關於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有二個傳說版本。
第一個版本:
我國民間有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民間相傳,元宵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為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元宵和春節的年糕,端午節的粽子一樣,都是節日食品。吃元宵象徵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製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第二個版本: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 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元宵節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元宵節燃燈放火,自漢朝時已有此風俗,唐時,對元宵節倍加重視;在元宵節燃燈更成為一種習俗。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元宵節燃燈的習俗,經過歷朝歷代的傳承,節日的燈式越來越多,燈的名目內容也越來越多,有鏡燈、鳳燈、琉璃燈等等。元宵節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三: 觀燈的習俗: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宋代,元宵燈會無論在規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都勝過唐代,而且活動更為民間化,民族特色更強。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四:元宵的種類:
芝麻,豆沙,花生,酒釀,餡肉的
元宵餡有甜咸之分。
甜餡一般用白糖、紅糖、桂花、果仁、芝麻、豆沙,蘋果等製作;
咸餡多為葷餡,單包肉或肉蔬合包。
五: 元宵和湯圓的區別:
元宵、湯圓是一樣的,只是叫法不同。
但是,仔細來看,還是有些許區別的。
一個是北方的(元宵), 另一個是南方的(湯圓)。可以說是北方、南方之不同淵源所致。
1. 二者的主要區別:
1. 元宵:
北方做的元宵,是以餡為基礎製作的。一般都是機制的,元宵的操作過程先是拌餡料,和勻後攤成大圓薄片,晾涼後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塊。然後把餡塊放入像大篩子似的機器里,倒上江米(南方叫糯米)粉,機器就「篩」起來了。隨著餡料在互相撞擊中變成球狀,江米也沾到餡料表面形成了元宵。做成的元宵江米粉層很薄、表面是乾的,下鍋煮時江米粉才吸收水份變糊。
2. 湯圓:
南方的湯團(北京人按四川習慣叫做湯圓)做法完全不同,倒有點兒像包餃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團(跟做餃子時和面一樣),放置幾小時讓它「醒」透。然後把做餡的各種原料拌勻放在大碗里備用(不須像做元宵那樣切成小塊)。湯團餡含水量比元宵多,這是兩者的區別之一。包湯團的過程也像餃子,但不用擀麵杖。濕糯米粉粘性極強,只好用手揪一小團濕面,擠壓成圓片形狀。用筷子(或薄竹片狀的工具)挑一團餡放在糯米片上,再用雙手邊轉邊收口做成湯團。做得好的湯團表面光滑發亮,有的還留一個尖兒,像桃形。湯團表皮已含有足夠的水份,很粘,不易保存,最好現做現下了吃。現在有了速凍工藝,湯團才出現在商店裡。
南方的湯團有多種「流派」,現在最出名的是寧波的「黑洋酥」湯團。所謂「黑洋酥」就是豬油和黑芝麻粉的混合物,而且豬油不是熬出來的純油,要用取自豬肚子里的原塊的「板油」。撕去「板油」外面的網膜後用手工擠壓、揉搓它,再一點一點地摻入黑芝麻粉。這東西從現代保健觀點看是絕對的糟粕,可吃起來口感極佳:滑糯軟燙,值得一試。
湯圓越軟、滑越好,所以對糯米原料很講究。要選粘性特強的品種。加工工藝上也有說法,要用「水磨粉」。就是說,把糯米粒用水泡過後,連水帶米一起上磨(象磨豆漿那樣),而且最好用石磨磨。磨成的粉用紗布袋吊起來瀝干,可以冷藏三四天(時間長了會發酸)。可見,好的湯圓很難工業化生產出來,這又是它與元宵不同的一個特點。
二: 元宵的別稱很多:
元宵又叫湯圓,歷史上還有許多別稱 「面繭、粉果、元寶、湯 餅、圓不落角」等等,直至明永樂年間才被正式定名為「元宵」.元宵分有餡,無餡兩種。無餡的個小,味甜,以白糖、桂圓、桂花、藕丁、蜜餞為佐料,又稱「珍珠湯圓」,有餡的個大,狀如核桃。北方元宵多為甜餡,有白糖、豆 沙、芝 麻、山楂等類,南方的則甜、咸、葷、素皆有,尤以寧波湯圓,貴陽吳家湯圓著稱。
三: 附圖:
1. 元宵:
http://www.xxszj.com/attachments/month_0703/20070303_.jpg
2. 湯圓:
http://image.poco.cn/mypoco/myphoto/20070524/11/3666771920070523230956171_011_640.jpg
謝謝!!
㈥ 元宵和湯圓是一樣的嗎
元宵和湯圓有一定的區別:
做法上的區別:湯圓的做法是和面後把餡料包入面中,元宵的做法是把餡料沾水後,在糯米粉上滾成團。
烹飪上的區別:湯圓一般用水煮上3-5分鍾就可以使用,而元宵需要煮10分鍾左右。湯圓只能用水煮,而元宵除了水煮外,還可以用油炸。
保存上的區別:湯圓可以放在冰箱的冷凍層中長期保存, 而元宵應冷凍後容易出現乾裂,只能現做現場。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大多吧湯圓和元宵是看成同一種食物,但是因為地域的不同對於2種食物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湯圓和元宵是中國傳統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狀食品。
㈦ 元宵(湯圓)注冊商標屬於哪一類
元宵(湯圓)屬於商標分類第30類3006群組;
經路標網統計,注冊元宵(湯圓)的商標達9件。
注冊時怎樣選擇其他小項類:
1.選擇注冊(豆漿,群組號:3011)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1.11%
2.選擇注冊(蟲草雞精,群組號:3005)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1.11%
3.選擇注冊(杏仁糊,群組號:3006)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1.11%
4.選擇注冊(豆沙,群組號:3007)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1.11%
5.選擇注冊(龜苓膏,群組號:3005)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1.11%
6.選擇注冊(粽子,群組號:3007)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1.11%
7.選擇注冊(年糕,群組號:3007)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1.11%
8.選擇注冊(冰糖燕窩,群組號:3005)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1.11%
9.選擇注冊(芝麻糊,群組號:3006)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1.11%
㈧ 元宵是什麼啊
元宵是中國傳統小吃之一,屬於元宵節節日食俗。元宵的做法是以餡為基礎,先拌餡料,和勻後攤成大圓薄片,晾曬後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塊。
然後把餡塊放入像大篩子似的機器里,倒上江米粉,「篩」起來,隨著餡料在互相撞擊中江米沾到餡料表面變成球狀,就成了元宵。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這是兩種做法和口感都均為不同的食品。
關於元宵節吃元宵的最早記載見於宋代。當時稱元宵為「浮圓子」、「圓子」、「乳糖元子」和「糖元」。
從《平園續稿》、《歲時廣記》、《大明一統賦》等史料的記載看,元宵作為歡度元宵節的應時食品是從宋朝開始的。因元宵節必食「圓子」,所以人們使用元宵命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