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流通加工合理化
① 流通加工合理化應考慮哪些方面
流通加工合理化指實現流通加工的最優配置,不僅做到避免各種不合理流通加工,使流通加工有存在的價值,而且綜合考慮流通加工與配送、運輸、商流等的有機結合,做到最優的選擇,以達到最佳的流通加工效益。
實現流通加工合理化,主要應考慮以下幾方面。
(一)加工和配送相結合
加工和配送相結合就是將流通加工點設置在配送點中,一方面按配送的需要進行加工;另一方面,加工又是配送業務流程中分貨、揀貨或配貨作業的一環,加工後的產品直接投入配貨作業。這就無須額外單獨設置一個加工的中間環節,使流通加工有別於獨立的生產加工,而使流通加工與中轉流通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同時,由於配送之前有加工,可使配送服務水平大大提高。這是當前對流通加工合理選擇的重要形式,在煤炭、水泥等產品的流通中被廣泛使用並已表現出較大的優勢。
(二)加工和配套相結合
在對配套要求較高的流通中,配套的主體來自各個生產單位,但完全配套有時無法全部依靠現有的生產單位。進行適當的流通加工,可以有效地促成配套,大大提高流通作為連接生產與消費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三)加工和合理運輸相結合
流通加工能有效地銜接干線與支線運輸,促進兩種運輸形式的合理化。利用流通加工,在支線運輸轉干線運輸或干線運輸轉支線運輸這本來就必須停頓的物流環節,不進行一般的干線轉支線或支線轉干線,而是按照干線或支線運輸的合理要求進行適當加工,加工完成後再進行中轉作業,從而大大提高運輸效率及運輸轉載水平。
(四)加工和商流相結合
通過流通加工有效地促進銷售,提高商流的合理化程度,也是流通加工合理化的考慮方向之一。流通加工與配送的結合,提高了配送水平,強化了銷售,也是流通加工與合理商流相結合的一個成功例證。
此外,通過簡單地改變包裝、形成方便的購買量,通過組裝加工,解除用戶使用前進行組裝、調試的麻煩或困難,都是流通加工有效促進商流的例子。
(五)加工和節約相結合
節約能源、節約設備、節約人力、節約耗費是流通加工合理化的重要考慮因素,也是目前我國設置流通加工時考慮其合理化的比較普遍的形式。
對於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最終判斷,應看其能否實現社會和企業本身的兩個效益,而且是否取得了最優效益。對流通加工企業而言,與一般生產企業一個重要的不同之處是,流通加工企業更應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如果片面追求企業的微觀效益,不適當地進行加工,甚至與生產企業爭利,不僅有違流通加工的初衷,而且其本身已不屬於流通加工的范疇了。
② 流通加工合理化主要考慮哪幾方面
要實現流通加工的合理化,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考慮:
1.加工和配送結合
就是將流通加工設置在配送點中。一方面按配送的需要進行加工,另一方面加工又是配送作業流程中分貨、揀貨、配貨的重要一環,加工後的產品直接投入到配貨作業,這就無需單獨設置一個加工的中間環節,而使流通加工與中轉流通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同時,由於配送之前有必要的加工,可以使配送服務水平大大提高,這是當前對流通加工做合理選擇的重要形式,在煤炭、水泥等產品的流通中已經表現出較大的優勢。
2.加工和配套結合
"配套"是指對使用上有聯系的用品集合成套地供應給用戶使用。例如,方便食品的配套。當然,配套的主體來自各個生產企業,如方便食品中的方便麵,就是由其生產企業配套生產的。但是,有的配套不能由某個生產企業全部完成,如方便食品中的盤菜、湯料等。這樣,在物流企業進行適當的流通加工,可以有效地促成配套,大大提高流通作為供需橋梁與紐帶的能力。
3.加工和合理運輸結合
我們知道,流通加工能有效銜接干線運輸和支線運輸,促進兩種運輸形式的合理化。利用流通加工,在支線運輸轉干線運輸或干線運輸轉支線運輸等這些必須停頓的環節,不進行一般的支轉干或干轉支,而是按干線或支線運輸合理的要求進行適當加工,從而大大提高運輸及運輸轉載水平。
4.加工和合理商流結合
流通加工也能起到促進銷售的作用,從而使商流合理化,這也是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方向之一。加工和配送相結合,通過流通加工,提高了配送水平,促進了銷售,使加工與商流合理結合。此外,通過簡單地改變包裝加工形成方便的購買量,通過組裝加工解除用戶使用前進行組裝、調試的難處,都是有效促進商流的很好例證。
5.加工和節約結合
節約能源、節約設備、節約人力、減少耗費是流通加工合理化重要的考慮因素,也是目前我國設置流通加工並考慮其合理化的較普遍形式。
對於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最終判斷,是看其是否能實現社會的和企業本身的兩個效益,而且是否取得了最優效益。流通企業更應該樹立社會效益第一的觀念,以實現產品生產的最終利益為原則,只有在生產流通過程中不斷補充、完善為己任的前提下才有生存的價值。如果只是追求企業的局部效益,不適當地進行加工,甚至與生產企業爭利,這就有違於流通加工的初衷,或者其本身已不屬於流通加工的范疇。
歡迎登錄長風網獲取最新物流資訊。
③ 如何實現裝卸搬運合理化
我據的這個很適合你
由於裝卸搬運作業僅是銜接運輸、保管、包裝、配送、流通加工等各物流環節的活動,本身不創造價值,所以應盡量節約時間和費用,在裝卸搬運作業合理化方面,可遵循以下七項原則。 (1)省力化原則。所謂省力,就是節省動力和人力。因為貨物裝卸搬運不產生價值,作業的次數越多,貨物破損和發生事故的頻率越大,費用越高,因此首先要考慮盡量不裝卸搬運或盡量減少裝卸搬運次數。集裝化裝卸、多式聯運、集裝箱化運輸、托盤一貫制物流等都是有效的做法;利用貨物本身的重量和落差原理,如滑槽、滑板等工具的利用;減少從下往上的搬運,多採用斜坡式,以減輕負重;水平裝卸搬運,如倉庫的作業台與卡車車箱處於同一高度,手推車直接進出;卡車後面帶尾板升降機,倉庫作業月台設裝卸貨升降裝置等。總之,省力化裝卸搬運原則是:能往下則不往上、能直行則不拐彎、能用機械則不用人力、能水平則不要上斜、能滑動則不摩擦、能連續則不間斷、能集裝則不分散。 (2)活性化原則。這里所說的活性化是指「從物的靜止狀態轉變為裝卸狀態的難易程度。」如果容易或適於下一步裝卸搬運作業,則活性化高。如倉庫中的貨物亂七八槽,與整齊堆碼的差別;散亂狀態與放在托盤上的差別等。此外,在裝卸機械靈活化方面的例子有:叉車、鏟車、帶軌道的吊車、能轉動360度的吊車和帶輪子、履帶的吊車等等。 (3)順暢化原則。貨物裝卸搬運的順暢化是保證作業安全、提高作業效率的重要方面,所謂順暢化,就是作業場所無障礙,作業不間斷、作業通道暢通。如叉車在倉庫中作業,應留有安全作業空間,轉彎、後退等動作不應受面積和空間限制;人工進行貨物搬運,要有合理的通道,腳下不能有障礙物,頭頂留有空間,不能人撞人,人擠人;用手推車搬運貨物,地面不能坑坑窪窪,不應有電線、工具等雜物影響小車行走;人工操作電葫蘆吊車,地面防滑、行走通道兩側的障礙等問題均與作業順暢與否相關。機械化、自動化作業途中停電、線路故障、作業事故的防止等都是確保裝卸搬運作業順暢和安全的因素。 (4)短距化原則。短距化,即以最短的距離完成裝卸搬運作業,最明顯的例子是生產流水線作業。它把各道工序連接在輸送帶上,通過輸送帶的自動運行,使各道工序的作業人員以最短的動作距離實現作業,大大地節約了時間,減少了人的體力消耗,大幅度提高了作業效率;轉動式吊車、挖掘機也是短距化裝卸搬運機械;短距化在人們生活中也能找出實例,如轉盤式餐桌,各種美味佳餚放在轉盤上,人不必站起來就能夾到菜。縮短裝卸搬運距離,不僅省力、省能,又能使作業快速、高效。 (5)單元化原則。單元化裝卸搬運是提高裝卸搬運效率的有效方法,如集裝箱、托盤等單元化設備的利用等都是單元化的例證。 (6)連續化原則。連續化裝卸搬運的例子很多,如輸油、輸氣管道,氣力輸送設備、皮帶傳送機、輥道輸送機、旋轉貨架等都是連續化裝卸搬運的有力證明。 (7)人格化原則。裝卸搬運是重體力勞動,很容易超過人的承受限度。如果不考慮人的因素或不夠尊重人格,容易發生野蠻裝卸、亂扔亂摔現象。搬運的東西在包裝和捆包時應考慮人的正常能力和抓拿的方便性,也要注重安全性和防污染性等等。
④ 簡述流通加工合理化包含哪些方面
實現流通加工合理化,主要應考慮以下幾方面。
(一)加工和配送相結合
加工和配送相結合就是將流通加工點設置在配送點中,一方面按配送的需要進行加工;另一方面,加工又是配送業務流程中分貨、揀貨或配貨作業的一環,加工後的產品直接投入配貨作業。這就無須額外單獨設置一個加工的中間環節,使流通加工有別於獨立的生產加工,而使流通加工與中轉流通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同時,由於配送之前有加工,可使配送服務水平大大提高。這是當前對流通加工合理選擇的重要形式,在煤炭、水泥等產品的流通中被廣泛使用並已表現出較大的優勢。
(二)加工和配套相結合
在對配套要求較高的流通中,配套的主體來自各個生產單位,但完全配套有時無法全部依靠現有的生產單位。進行適當的流通加工,可以有效地促成配套,大大提高流通作為連接生產與消費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三)加工和合理運輸相結合
流通加工能有效地銜接干線與支線運輸,促進兩種運輸形式的合理化。利用流通加工,在支線運輸轉干線運輸或干線運輸轉支線運輸這本來就必須停頓的物流環節,不進行一般的干線轉支線或支線轉干線,而是按照干線或支線運輸的合理要求進行適當加工,加工完成後再進行中轉作業,從而大大提高運輸效率及運輸轉載水平。
(四)加工和商流相結合
通過流通加工有效地促進銷售,提高商流的合理化程度,也是流通加工合理化的考慮方向之一。流通加工與配送的結合,提高了配送水平,強化了銷售,也是流通加工與合理商流相結合的一個成功例證。
此外,通過簡單地改變包裝、形成方便的購買量,通過組裝加工,解除用戶使用前進行組裝、調試的麻煩或困難,都是流通加工有效促進商流的例子。
(五)加工和節約相結合
節約能源、節約設備、節約人力、節約耗費是流通加工合理化的重要考慮因素,也是目前我國設置流通加工時考慮其合理化的比較普遍的形式。
對於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最終判斷,應看其能否實現社會和企業本身的兩個效益,而且是否取得了最優效益。對流通加工企業而言,與一般生產企業一個重要的不同之處是,流通加工企業更應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如果片面追求企業的微觀效益,不適當地進行加工,甚至與生產企業爭利,不僅有違流通加工的初衷,而且其本身已不屬於流通加工的范疇了。
⑤ 流通加工的合理化
流通加工合理化的含義是實現流通加工的最優配置,也就是對是否設置流通加工環節、在什麼地方設置、選擇什麼類型的加工、採用什麼樣的技術裝備等問題做出正確抉擇。這樣做不僅要避免各種不合理的流通加工形式,而且要做到最優。
不合理流通加工形式
1)流通加工地點設置的不合理
流通加工地點設置即布局狀況是決定整個流通加工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為銜接單品種大批量生產與多樣化需求的流通加工,加工地點設置在需求地區,才能實現大批量的干線運輸與多品種末端配送的物流優勢。如果將流通加工地設置在生產地區,一方面,為了滿足用戶多樣化的需求,會出現多品種、小批量的產品由產地向需求地的長距離的運輸;另一方面,在生產地增加了一個加工環節,同時也會增加近距離運輸、保管、裝卸等一寫列物流活動。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不如由原生產單位完成這種加工而無需設置專門的流通加工環節。
另外,一般來說,為方便物流的流通加工環節應該設置在產出地,設置在進入社會物流之前。如果將其設置在物流之後,即設置在消費地,則不但不能解決物流問題,又在流通中增加了中轉環節,因而也是不合理的。
即使是產地或需求地設置流通加工的選擇是正確的,還有流通加工在小地域范圍內的正確選址問題。如果處理不善,仍然會出現不合理。比如說交通不便,流通加工與生產企業或用戶之間距離較遠,加工點周圍的社會環境條件不好等等。
2)流通加工方式選擇不當
流通加工方式包括流通加工對象、流通加工工藝、流通加工技術、流通加工程度等。流通加工方式的確定實際上是與生產加工的合理分工。分工不合理,把本來應由生產加工完成的作業錯誤地交給流通加工來完成,或者把本來應由流通加工完成的作業錯誤地交給生產過程去完成,都會造成不合理。
流通加工不是對生產加工的代替,而是一種補充和完善。所以,一般來說,如果工藝復雜,技術裝備要求較高,或加工可以由生產過程延續或輕易解決的,都不宜再設置流通加工。如果流通加工方式選擇不當,就可能會出現生產爭利的惡果。
3)流通加工作用不大,形成多餘環節
有的流通加工過於簡單,或者對生產和消費的作用都不大,甚至有時由於流通加工的盲目性,同樣未能解決品種、規格、包裝等問題,相反卻增加了作業環節,這也是流通加工不合理的重要表現形式。
4)流通加工成本過高,效益不好
流通加工的一個重要優勢就是它有較大的投入產出比,因而能有效地起到補充、完善的作用。如果流通加工成本過高,則不能實現以較低投入實現更高使用價值的目的,勢必會影響它的經濟效益。
實現合理化的途徑
要實現流通加工的合理化,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考慮:
1)加工和配送結合
就是將流通加工設置在配送點中。一方面按配送的需要進行加工,另一方面加工又是配送作業流程中分貨、揀貨、配貨的重要一環,加工後的產品直接投入到配貨作業,這就無需單獨設置一個加工的中間環節,而使流通加工與中轉流通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同時,由於配送之前有必要的加工,可以使配送服務水平大大提高,這是當前對流通加工做合理選擇的重要形式,在煤炭、水泥等產品的流通中已經表現出較大的優勢。
2)加工和配套結合
「配套」是指對使用上有聯系的用品集合成套地供應給用戶使用。例如,方便食品的配套。當然,配套的主體來自各個生產企業,如方便食品中的方便麵,就是由其生產企業配套生產的。但是,有的配套不能由某個生產企業全部完成,如方便食品中的盤菜、湯料等。這樣,在物流企業進行適當的流通加工,可以有效地促成配套,大大提高流通作為供需橋梁與紐帶的能力。
3)加工和合理運輸結合
我們知道,流通加工能有效銜接干線運輸和支線運輸,促進兩種運輸形式的合理化。利用流通加工,在支線運輸轉干線運輸或干線運輸轉支線運輸等這些必須停頓的環節,不進行一般的支轉干或干轉支,而是按干線或支線運輸合理的要求進行適當加工,從而大大提高運輸及運輸轉載水平。
4)加工和合理商流結合
流通加工也能起到促進銷售的作用,從而使商流合理化,這也是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方向之一。加工和配送相結合,通過流通加工,提高了配送水平,促進了銷售,使加工與商流合理結合。此外,通過簡單地改變包裝加工形成方便的購買量,通過組裝加工解除用戶使用前進行組裝、調試的難處,都是有效促進商流的很好例證。
5)加工和節約結合
節約能源、節約設備、節約人力、減少耗費是流通加工合理化重要的考慮因素,也是目前我國設置流通加工並考慮其合理化的較普遍形式。
對於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最終判斷,是看其是否能實現社會的和企業本身的兩個效益,而且是否取得了最優效益。流通企業更應該樹立社會效益第一的觀念,以實現產品生產的最終利益為原則,只有在生產流通過程中不斷補充、完善為己任的前提下才有生存的價值。如果只是追求企業的局部效益,不適當地進行加工,甚至與生產企業爭利,這就有違於流通加工的初衷,或者其本身已不屬於流通加工的范疇。
⑥ 遼寧省物流管理專升本考試科目都有哪些
這個夠詳細吧!祝你好運!
物流管理(專升本)專業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物流管理基礎、企業管理、市場營銷
考試時間:240分鍾 其中:理論:150分鍾 實踐:90分鍾
考試形式:
理論成績分配:總分200分
其中:物流管理基礎——80分、企業管理——60分、市場營銷——60分
實踐操作成績:總分100分
其中:物流管理基礎——40分、企業管理——30分、市場營銷——30分
第一部分:理論考試大綱
《物流管理基礎》部分
第一章 概論
一、考試目的和要求:
要求考生能深刻理解物流的概念;了解物流概念的演進歷史及有關理論、觀念;熟練掌握物流的功能及合理化問題;充分認識現代物流的特徵及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作用
二、考試內容及鑒定點:
1、 了解物流產生在20世紀50年代。
2、 理解物流有狹義和廣義區別:狹義即實體分配(Physical Distribution 簡稱PD),廣義即含後勤管理(Logistics)。
3、 掌握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關於物流的定義:物流是指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結合。
4、 了解有關物流理論及觀念:重點要求界定商流與物流關系並能加以辨別;物流「冰山」說、「黑大陸」說的首倡者,「第三利潤源」說的基本思想。
5、 熟練掌握物流的功能及其合理化:(界定「六功能說」、「七功能說」「八功能說」)。
6、 掌握物流個功能合理化的基本原則。
7、 了解物流的形式(物流類型)。
8、 掌握國際物流的概念、特點。
9、 掌握國際物流的商品運輸方式。
10、掌握國際物流中通關手續所包括的基本環節。
11、掌握現代物流特徵。
12、充分認識現代物流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作用。
第二章 物流管理
一、 考試目的和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涵義;熟練掌握物流管理的目標和范圍;明確物流管理的關進環節;能夠區別供應鏈管理、物流管理、供應鏈物流管理。
二、 考試內容及鑒定點:
1、 掌握物流管理含義。
2、 掌握物流管理目標:以最低的成本向用戶提供滿意的物流服務。
3、 掌握物流管理三個層面:戰略管理、策略管理、作業管理。
4、 了解我國物流管理所面臨的新問題。
5、 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內容。
6、 了解庫存相關成本:采購成本、庫存持有成本。庫存持有成本:包括倉庫佔有成本、資金佔有成本、相關服務成本、庫存風險成本。
7、 掌握物流質量的內容、物流質量管理的相關基礎工作。
8、 掌握供應鏈、供應鏈管理的概念。
9、 掌握供應鏈的組織構成。
10、區別供應鏈物流管理與物流管理。
11、掌握推遲製造的概念。
12、掌握現代物流管理的特徵。
13、認識物流管理的關鍵環節。
第三章 商品運輸及物流合理化
一、 考試目的要求:
要求學生掌握有關運輸方面的基本知識:理解運輸的概念及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熟練掌握傳統的運輸方式和新興的運輸方式,掌握各種運輸方式特點及運用;掌握合理運輸的原則、要素;了解不合理運輸的表現;深刻理解如何實現運輸合理化並能提出可操作性建議。
二、 考試內容及鑒定點:
1、明確運輸的重要地位,它是物流最基本功能之一,它實現物的空間效應。
2、掌握傳統的五種運輸方式:鐵路運輸、公路運輸、水上運輸、航空運輸和管道運輸。
3、掌握五種運輸方式的特點、功能。
4、掌握兩種新興的運輸方式:組成運輸和國際多式聯運;。
5、掌握公路等級的劃分。
6、熟練掌握運輸合理化的「五要素」:距離短、環節少、工具優、時間短、運費低;「四原則」及時、准確、經濟。
7、充分認識空車行駛是不合理運輸的最嚴重形式,提高實載率的有效途徑是實行配送。
8、掌握「四就」直撥運輸的涵義。
9、明確不合理運輸的表現,實現合理化運輸的途徑。
第四章 商品的儲存及物流合理化
一、 考試目的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倉儲管理和庫存管理兩方面的基本知識:理解倉儲管理、庫存管理的核心思想;理解儲存的基本概念;認識儲存的基本功能及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了解倉庫的類型;掌握物流中心的概念;掌握倉儲管理的任務、基本原則;熟練掌握庫存ABC分類管理法;能進行訂貨量、定購點的確立。
二、 考試內容及鑒定點:
1、了解庫存、儲備、儲存區別與聯系。
2、明確商品儲存是物流的又一大基本功能之一,它實現物的時間效應;掌握儲存的具體功能;儲存的積極作用。
3、掌握零庫存的概念
4、了解倉庫的類型,重點掌握按適用范圍不同分類:自用倉庫、營業倉庫、公用倉庫。
5、熟練掌握物流中心概念及特點。
6、掌握倉儲管理的任務、基本原則。
7、熟練掌握庫存ABC分類管理法:基本思想、分類標准、管理對策。
8、掌握儲存定位方法:「四號定位」和電子計算機定位。
9、掌握倉儲管理中常用的監測清點方式:「五五化」對碼、光電識別系統和電子計算機監控系統。
10、掌握經濟定貨量、定貨點的涵義、計算方法。
第五章 物流標准化和商品裝卸搬運
一、 考試目的要求:
掌握物流標准化及裝卸搬運的有關知識:掌握物流標准化的涵義、特點;認識實施物流標准化的作用;掌握物流標準的種類;掌握裝卸搬運的基本概念、內容、基本原則;明確裝卸搬運合理化的目標;了解裝卸搬運不合理的表現形式;深刻理解裝卸搬運合理化的途徑並能提出自己的可操作性建議。
二、 考試內容及鑒定
1、 掌握物流標准化的概念。
2、 掌握物流標准化的特點:廣泛性、起點高、科學性、民主性、經濟性、國際性、安全性、可靠性。
3、 掌握物流標准化的作用。
4、 掌握物流標準的種類,重點掌握物流基礎模數尺寸、集裝基礎模數尺寸標准。
5、 掌握物流標準的實施程序。
6、 掌握裝卸搬運的基本概念。
7、 了解裝卸搬運的作業內容。
8、 掌握裝卸搬運的特點。
9、 掌握裝卸搬運的原則。
10、掌握裝卸搬運合理化目標。
11、掌握裝卸搬運不合理的表現並能辨別。
12、掌握物品活性的概念並繪出活性指數表;
13、掌握實現裝卸搬運合理化的途徑。
第六章 商品包裝和集裝化
一、 考試目的要求:
掌握包裝和集裝化方面的基本知識:理解商品包裝的概念;掌握商品包裝的特徵與功能;了解商品包裝的種類;掌握商品集裝化的概念;區別集合包裝與集裝運輸。
二、 考試內容及鑒定點:
1、理解商品包裝的概念。
2、掌握商品包裝的特徵和功能。
3、了解商品包裝的種類,重點掌握按包裝在流通中的作用分工業包裝和商業包裝。
4、了解包裝材料的選用並能辨別。
5、掌握商品集裝化的概念、作用。
6、區別集合包裝與集裝運輸。
7、掌握商品集裝容器有:集裝箱、托盤、集裝袋等。
第七章 商品配送和流通加工
一、 考試目的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配送和流通加工兩大物流功能方面的基本知識:區別運輸和配送、配送和送貨;掌握商品配送的種類和業務流程;認識配送的意義;理解商品配送合理化的判斷標志;掌握配送中心概念、職能及業務流程;掌握配送中心的現代物流技術;掌握流通加工的概念,並能區別流通加工和生產加工。
二、 考試內容及鑒定點:
1、深刻理解配送、運輸、送貨的區別。
2、掌握商品配送的種類並能繪出配送業務流程圖。
3、掌握商品配送的意義。
4、掌握配送中心的概念及職能。
5、了解配送中心的類型,重點掌握按配送中心的經濟功能分類和按覆蓋的地理范圍分類。
6、掌握配送中心的現代物流技術的應用,特別是自動化立體倉庫的出現是物流技術的一個劃時代的革新。
7、掌握流通加工的概念。
8、區別流通加工和生產加工。
9、掌握實現流通加工合理化的途徑。
第八章 物流信息技術
一、 考試目的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有關物流信息技術方面的基本知識:理解信息技術的涵義;了解信息技術所包括的內容;掌握在物流領域中廣泛應用的幾種信息技術,能說明具體應用的范圍。
二、 考試內容及鑒定點:
1、理解信息技術的概念;
2、了解信息技術主要包括:感測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和縮微技術等;
3、重點掌握物流信息技術的涵義及所包含的內容:信息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應用,主要有條形碼、電子數據交換、銷售時點信息系統、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等。
4、每種信息技術的基本要點:條形碼概念、類型、數字構成涵義、特別前綴碼的涵義;銷售時點信息系統代表符號、主要特徵及應用領域;全球定位系統代表符號、主要功能、應用領域;地理信息系統代表符號、基本功能、主要應用於物流分析;電子數據交換代表符號、主要特點、工作方式。
5、能夠區別商品條碼和物流條碼。
第九章 企業物流外包和第三方物流
一、 考試目的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有關企業業務外包和第三方物流方面的基本知識:熟練掌握第三方物流概念、特點;闡明第三方物流與電子商務的關系;掌握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概念、類型、特性、本質;了解企業業務外包的涵義、理解其理念;掌握企業物流外包的形式;了解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構成;能夠對第三方物流企業進行准確評估。
二、 考試內容及鑒定點:
1、熟練掌握第三方物流概念、特點,強調它是物流專業化的一種形式,西方國家物流業實證分析證明,獨立的第三方物流要佔社會的50%,物流產業才能形成。
2、掌握企業核心競爭力概念,企業核心競爭力分為三類:和新產品、核心技術、核心能力。
3、掌握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特性。
4、理解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本質是企業的資源。
5、了解企業業務外包的涵義、理解其理念。
6、掌握企業物流外包的形式,特別是物流社會化問題。
7、了解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構成。
8、評價和選擇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條件。
第十章 回收物流、逆向物流和綠色物流
一、 考試目的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回收物流、廢棄物物流、逆向物流和綠色物流的概念;掌握綠色物流的內容,充分認識發展逆向物流、綠色物流的意義、實現途徑等。
二、考試內容及鑒定點:
1、掌握回收物流的概念;
2、了解廢棄物物流的涵義;明確廢棄物物流的合理化必須從能源、資源及生態環境保護三個戰略高度進行綜合考慮。
3、熟練掌握逆向物流的概念;
4、掌握逆向物流的對象:逆向物流的對象:產品、運輸容器、包裝材料及相關信息。目的:重新獲得廢棄產品或缺陷產品的使用價值,或對廢棄物正確處理。活動構成:對產品包裝物的回收、重用、翻新、改制、再生循環和垃圾填埋等形式。
5、熟練掌握綠色物流的概念;
6、掌握綠色物流的主要內容:綠色的儲存和裝運、綠色的包裝和再加工。
7、掌握逆向物流產生的原因;
8、掌握發展逆向物流的意義:對逆向物流的有效管理,不僅能保護環境、為企業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而且還能強化企業的競爭優勢,提高供應鏈的整體績效。
9、掌握綠色物流的實現途徑。
第十一章 中國物流的現代化
一、考試目的要求:
要求考生充分認識這樣的理念:物流靈魂在於系統,物流水平在於科技,物流關鍵在於管理,物流成敗在於體制。明確現代物流與傳統物流的區別,了解我國物流企業現狀,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發展我國物流業的條件,從而能夠為發展中國物流的現代化拿出解決對策。
二、考試內容及鑒定點:
1、了解中國運輸技術現代化主要體現:運輸工具現代化、線路設施現代化。
2、中國包裝技術的現代化體現:貨物集裝化包裝、散裝包裝。
3、中國倉儲技術的現代化體現:倉儲社會化、倉儲產業化、倉儲標准化,其中自動化倉庫是倉儲現代化技術的高度體現。
4、中國物流管理的現代化,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現代化水平較低;物流管理體制分散;地方保護主義嚴重;政企在物流業中的職責不清。掌握物流管理現代化的主要內容,
《企業管理》部分
第一章 現代企業管理概述
1、企業和企業管理的含義
2、企業管理的基本理論
3、企業管理的一般原理
4、企業管理的基本職能
5、企業管理的基礎工作
6、企業管理現代化的內容
7、企業素質的基本內容
第二章 現代企業制度
1、現代企業制度的特徵
2、現代企業制度的內容
3、現代公司制度的運行
第三章 現代企業組織
1、現代企業組織的基本特徵
2、企業組織管理的主要內容
3、企業組織管理的一般原則
4、管理層次與管理幅度
5、權力關系結構
6、企業組織結構類型
第四章 現代企業經營環境
1、企業外部環境的分類和內容
2、企業內部條件分析的內容
3、SWOT分析方法
第五章 企業經營決策與經營戰略
1、企業經營決策的含義和種類
2、決策的程序和方法
3、企業經營戰略的含義和特徵
4、企業經營戰略的要素
5、企業常用的經營戰略
第六章 現代企業生產管理
1、生產過程組織的基本要求
2、工藝專業化和對象專業化
3、生產過程的時間組織
4、成組技術的概念
5、流水線的節拍
6、生產計劃工作的主要內容
7、庫存的利弊分析
8、庫存控制的基本模型
9、MRP的主要組成
10、文明生產
11、現代生產管理的新特點
12、准時化生產方式
第七章 現代企業科技開發管理
1、價值與價值工程的含義
2、價值工程的特點
3、設備修理的類別
第八章 現代企業質量管理
1、質量概念的廣義化
2、全面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體系
3、實施ISO9000系列標準的意義
4、認證制度的基本內容
第九章 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
1、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及其目標
2、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原則
3、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內容
《市場營銷》部分
第一章 導論
1. 市場營銷學的形成與發展
2. 市場營銷的基本概念
3. 市場營銷的研究內容
4. 市場營銷的各種指導思想
第二章 市場分析
1. 市場的概念
2. 市場的類型
3. 市場營銷調研的內容
4. 市場調查及預測方法
5. 市場調研、市場調查的作用
6. 影響消費者購買的各種因素
第三章 市場營銷環境分析
1. 市場營銷環境的構成因素
2. 市場營銷環境的含義
3. 研究市場營銷環境的意義
第四章 購買者行為分析
1. 消費者購買行為類型
2. 消費者市場特點
3. 消費者購買決策過程
4. 組織市場構成
5. 產業市場購買類型
6. 產業市場的特點
7. 產業購買者決策過程
第五章 市場細分
1. 市場細分的原則、方法
2. 市場細分的概念和作用
3. 市場細分的標准
第六章 目標市場與市場定位
1. 目標市場范圍選擇
2. 影響目標市場選擇的因素
3. 目標市場策略
4. 市場定位的概念
5. 市場定位前提
6. 市場定位方法
第七章 市場營銷組合策略
1. 市場營銷組合的意義
2. 市場營銷組合的含義及特點
3. 市場營銷組合的構成
第八章 產品策略
1. 整體產品的概念
2. 新產品的概念
3. 產品組合概念
4. 產品組合策略
5. 產品生命周期
6. 開發新產品的意義
7. 新產品開發策略
8. 商標的含義及作用
9. 包裝的含義及作用
10. 商標的設計要求
11. 包裝的設計要求
12. 商標使用策略
13. 包裝使用策略
第九章 定價策略
1. 企業的定價目標
2. 影響企業產品定價的因素
3. 定價策略
4. 定價方法
第十章 分銷渠道
1. 分銷渠道的概念、特點
2. 分銷渠道的類型
3. 分銷渠道的系統結構
4. 中間商的功能和種類
5. 影響銷售渠道選擇的因素
6. 選擇銷售渠道的策略
第十一章 促銷策略
1. 促銷的概念
2. 促銷組合的概念
3. 促銷的作用
4. 廣告、人員推銷、營業推廣和公共關系的含義
5. 廣告的作用
6. 人員推銷的特點和基本形式
7. 營業推廣的對象
8. 公共關系的特點和作用
9. 廣告決策
10. 人員推銷步驟
11. 營業推廣形式
12. 公共關系促銷方式
第十二章 市場營銷組織、執行與控制
1. 市場營銷組織形式
2. 市場營銷控制方式
3. 決定市場營銷組織形式的因素
4. 市場營銷執行
參考教材:1. 孫秋菊主編:《現代物流管理概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李啟明主編:《現代企業管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吳勇 車慈慧主編:《市場營銷》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部分:技能測試考試大綱
《物流管理基礎》部分
一、 考試目的要求:
要求考生能用所學原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如對具體的有關案例分析解答,通過有關計算得出量化結論。同時能夠運用所學理論,對物流產業的發展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議和設想。
二、 考試內容及鑒定點:
1、結合案例和數據說明現代物流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作用。
2、分析物流管理的關鍵環節談認識。
3、能結合五種傳統運輸方的特點及主要功能熟練運用。
4、了解不合理運輸的表現並能加以辨析。
5、熟練掌握庫存ABC分類管理法並能運用。
6、掌握經濟定購量、定貨點的計算方法。
7、能夠辨析裝卸搬運不合理的表現。
8、能夠論證裝卸搬運合理化的途徑並提出自己的可操作性建議。
9、能聯系實際說明包裝的功能;
《企業管理》部分
一、提高企業素質的途徑
二、企業組織結構類型
三、產品結構分析方法
四、SWOT分析
五、企業經營決策的程序和方法
六、企業常用的經營戰略
七、生產過程的時間組織
八、實行質量認證制度的作用
九、人員激勵的原則和方法
《市場營銷》部分
一、市場營銷觀念在企業經營中的作用
二、市場營銷調研的步驟
三、各種市場營銷環境因素對企業的影響
四、消費者購買行為分析
五、市場細分的步驟
六、目標市場策略
七、市場定位方法
八、目標市場定位策略
九、產品生命周期各階段的市場特點和營銷對策
十、定價策略
十一、銷售渠道的管理
十二、促銷組合策略制定
⑦ 流通加工的合理化有哪些形式要求
流通加工合理化的含義是實現流通加工的最優配置,也就是對是否設置流通加工環節、在什麼地方設置、選擇什麼類型的加工、採用什麼樣的技術裝備等問題做出正確抉擇。這樣做不僅要避免各種不合理的流通加工形式,而且要做到最優。
1、不合理流通加工形式
1)流通加工地點設置的不合理
流通加工地點設置即布局狀況是決定整個流通加工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為銜接單品種大批量生產與多樣化需求的流通加工,加工地點設置在需求地區,才能實現大批量的干線運輸與多品種末端配送的物流優勢。如果將流通加工地設置在生產地區,一方面,為了滿足用戶多樣化的需求,會出現多品種、小批量的產品由產地向需求地的長距離的運輸;另一方面,在生產地增加了一個加工環節,同時也會增加近距離運輸、保管、裝卸等一寫列物流活動。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不如由原生產單位完成這種加工而無需設置專門的流通加工環節。
另外,一般來說,為方便物流的流通加工環節應該設置在產出地,設置在進入社會物流之前。如果將其設置在物流之後,即設置在消費地,則不但不能解決物流問題,又在流通中增加了中轉環節,因而也是不合理的。
即使是產地或需求地設置流通加工的選擇是正確的,還有流通加工在小地域范圍內的正確選址問題。如果處理不善,仍然會出現不合理。比如說交通不便,流通加工與生產企業或用戶之間距離較遠,加工點周圍的社會環境條件不好等等。
2)流通加工方式選擇不當
流通加工方式包括流通加工對象、流通加工工藝、流通加工技術、流通加工程度等。流通加工方式的確定實際上是與生產加工的合理分工。分工不合理,把本來應由生產加工完成的作業錯誤地交給流通加工來完成,或者把本來應由流通加工完成的作業錯誤地交給生產過程去完成,都會造成不合理。
流通加工不是對生產加工的代替,而是一種補充和完善。所以,一般來說,如果工藝復雜,技術裝備要求較高,或加工可以由生產過程延續或輕易解決的,都不宜再設置流通加工。如果流通加工方式選擇不當,就可能會出現生產爭利的惡果。
3)流通加工作用不大,形成多餘環節
有的流通加工過於簡單,或者對生產和消費的作用都不大,甚至有時由於流通加工的盲目性,同樣未能解決品種、規格、包裝等問題,相反卻增加了作業環節,這也是流通加工不合理的重要表現形式。
4)流通加工成本過高,效益不好
流通加工的一個重要優勢就是它有較大的投入產出比,因而能有效地起到補充、完善的作用。如果流通加工成本過高,則不能實現以較低投入實現更高使用價值的目的,勢必會影響它的經濟效益。
2、實現流通加工合理化的途徑
要實現流通加工的合理化,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考慮:
1)加工和配送結合
就是將流通加工設置在配送點中。一方面按配送的需要進行加工,另一方面加工又是配送作業流程中分貨、揀貨、配貨的重要一環,加工後的產品直接投入到配貨作業,這就無需單獨設置一個加工的中間環節,而使流通加工與中轉流通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同時,由於配送之前有必要的加工,可以使配送服務水平大大提高,這是當前對流通加工做合理選擇的重要形式,在煤炭、水泥等產品的流通中已經表現出較大的優勢。
2)加工和配套結合
「配套」是指對使用上有聯系的用品集合成套地供應給用戶使用。例如,方便食品的配套。當然,配套的主體來自各個生產企業,如方便食品中的方便麵,就是由其生產企業配套生產的。但是,有的配套不能由某個生產企業全部完成,如方便食品中的盤菜、湯料等。這樣,在物流企業進行適當的流通加工,可以有效地促成配套,大大提高流通作為供需橋梁與紐帶的能力。
3)加工和合理運輸結合
我們知道,流通加工能有效銜接干線運輸和支線運輸,促進兩種運輸形式的合理化。利用流通加工,在支線運輸轉干線運輸或干線運輸轉支線運輸等這些必須停頓的環節,不進行一般的支轉干或干轉支,而是按干線或支線運輸合理的要求進行適當加工,從而大大提高運輸及運輸轉載水平。
4)加工和合理商流結合
流通加工也能起到促進銷售的作用,從而使商流合理化,這也是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方向之一。加工和配送相結合,通過流通加工,提高了配送水平,促進了銷售,使加工與商流合理結合。此外,通過簡單地改變包裝加工形成方便的購買量,通過組裝加工解除用戶使用前進行組裝、調試的難處,都是有效促進商流的很好例證。
5)加工和節約結合
節約能源、節約設備、節約人力、減少耗費是流通加工合理化重要的考慮因素,也是目前我國設置流通加工並考慮其合理化的較普遍形式。
對於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最終判斷,是看其是否能實現社會的和企業本身的兩個效益,而且是否取得了最優效益。流通企業更應該樹立社會效益第一的觀念,以實現產品生產的最終利益為原則,只有在生產流通過程中不斷補充、完善為己任的前提下才有生存的價值。如果只是追求企業的局部效益,不適當地進行加工,甚至與生產企業爭利,這就有違於流通加工的初衷,或者其本身已不屬於流通加工的范疇。
⑧ 誰可以給下物流流通加工合理化應該考慮那些方面的案例
給你一個網址吧,希望能夠幫到版你權! http://www.viewtrans.com/html/topnews/20080317/7606_2.html
⑨ 流通加工合理化措施有哪些
1.加工和配送相結合
這是將流通加工設置在配送點中,一方面按配送的需要進行加工,另一方面加工又是配送業務流程中分貨、揀貨、配貨之一環,加工後的產品直接投入配貨作業,這就無需單獨設置一個加工的中間環節,使流通加工有別於獨立的生產,而使流通加工與中轉流通巧妙結合在一起。同時,由於配送之前有加工,可使配送服務水平大大提高。
2.加工和配套相結合
在對配套要求較高的流通中,配套的主體來自各個不同的生產單位,但是,完全配套有時無法全部依靠現有的生產單位,進行適當流通加工可以有效促成配套,大大提高流通的橋梁與紐帶的能力。
3.加工和合理運輸相結合
流通加工能有效銜接干線運輸和支線運輸,促進兩種運輸形式的合理化。利用流通加工,在支線運輸轉干線運輸或干線運輸轉支線運輸這本來就必須停頓的環節,不進行一般的支轉干或干轉支,而是按干線或支線運輸合理的要求進行適當加工,從而大大提高運輸及轉載水平。
4.加工和合理商流相結合
通過加工有效促進銷售,使商流合理化,也是流通加工合理化的考慮方向之一。加工和配送的結合,通過加工提高配送水平,強化銷售,是加工與合理商流相結合的一個成功的例證。
此外,通過簡單地改變包裝加工,形成方便購買量,通過組裝加工解除用戶使用前進行組裝、調試的難處,都是有效促進商流的例子。
⑩ 對於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最終判斷,是看其是否能
對於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最終判斷,是看其是否能實現社會的和企業本身的兩個效益,而且是否取得了最優效益。——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