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麻怎麼加工
A.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黃麻適合在濕熱的氣候環境中生長.收獲的黃麻在水中浸漚後,才能進行初加工
(1)氣候特徵的正確思路和表達.某種氣候的特徵描述思路一般包括:氣溫和降水兩個要素,氣溫從年均溫高低、年較差大小、日較差大小三個方向描述,降水從年降水總量、降水季節分配和年際變化大小三個方面描述.
(2)由圖中等高線數值可判斷出大部分地區海拔在200米以下,應該為平原,再根據圖中河流(恆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向(自西北流向東南)可得出: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勢起伏小,主要地形為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3)從圖中可看出黃麻產地主要集中在恆河三角洲(也可說恆河三角洲和布拉馬普特拉河三角洲)可得出河網密布,根據氣候圖可得出水量豐和水量季節變化大,河流可提供航運和灌溉之利,材料中的「收獲的黃麻在水中浸漚後,才能進行初加工以獲取製作麻袋、麻布、紙張等的原料」可得出水量豐富利於浸漚黃麻得到原料.
(4)結合圖中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對加爾各答發展麻紡織業進行分析.
故答案為:
(1)全年高溫(各月均溫都高於20℃);全年降水量大(達1600mm以上),5~10月(6~9月)降水較豐(為雨季),11月~次年4月(10月~次年5月)降水較少(為乾季).
(2)為(兩)大河下游沖積平原和三角洲,(海拔低於200米),自北(西北)向南(東南)(或自內陸向沿海)傾斜(或漸低).
(3)水網密,水量豐,便於運輸;利於乾季或乾旱時對黃麻的灌溉;便於浸漚黃麻.
(4)僅次於黃麻集中生產區(原料地);稠密的水系便於原料運輸,連河通海便於產品外運;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麻紡織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工業基礎好,麻紡織的歷史長、工藝精,有(技術好、經驗豐富的)技術工人.
B. 在哪裡能買到加工黃麻麻布相關的所有機械廠家聯系電話有嗎 自己想生產黃麻麻布
問題補充:沒有么? 你自己去下載吧,在《工標網》文檔中心有得下,本標准適用於以黃麻、洋麻為主要原料的機織麻布和麻袋。本標准與舊標准相比的
C. 黃麻麻布的生產加工流程是什麼
如果從纖維原料算起,加工流程如下:原麻分揀---軟麻---堆倉發酵---梳理---並條---紡紗---成筒---整經---織造---成布。如果從紗線作原料開始算,上述的流程應該從整經開始。
D. 黃麻有啥工業用途
黃麻來纖維白而有光澤,自吸濕性好,散水快。供製麻袋、麻布、造紙、繩索、織地毯和窗簾。麻骨制活性炭、纖維板。
黃麻副產物的綜合利用[1]
一、生產紙漿和紙
用常用的化學制漿法,以麻桿為原料,可生產優質紙漿,用於生產優質書寫紙和印刷紙。黃麻加工中的麻纖維下腳料可用於生產牛皮紙。
二、生產麻桿紙板
用5%的氧化鈣腐蝕麻桿碎片,生成紙漿。紙漿沖洗打漿後,配上長纖維漿作面料,在手工制板機上壓榨5分鍾(溫度60℃),即可生產良好強度和韌性的麻桿紙板,可用於生產各種類型的紙板箱。
三、生產人造樹脂板
用固熱樹脂,如尿醛樹脂和酪朊或天然樹脂(如蟲脂)作粘合劑,在適當的溫度和壓力下,熱處理麻桿碎片,即可製成人造樹脂板。
四、生產木炭
將麻桿碎片壓緊,高溫碳化,可生產低成本的優質木炭。用氯化鋅和磷酸作激活劑,麻桿還可以生產活性炭。
五、生產纖維素
以麻桿作為生產纖維素制劑的原料,用纖維素制劑可生產粘膠、三磷酸纖維素、醋酸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和微晶纖維素。
六、生產化學葯品
用鹼溶化或硝酸氧化法處理麻桿,可生產優質草酸。用硫酸處理麻桿,可生產糠醛。
E. 傳統的黃麻加工主要是將黃麻的麻皮製成麻絲,將麻絲賣給紡織工廠,麻骨、麻葉與廢水被直接投放到環境中,
黃麻種植園清潔生產以黃麻為原料,各相關生產環節集聚在一起形成一種廢棄物低排放,資源高效利用的清潔生產模式,屬於原料指向性產業,適於布局在黃麻產地.
故選:B
F.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黃麻適合在濕熱的氣候環境中生長。收貨的黃麻在水中浸濕後,才能進行初加工
(1)氣候特徵的正確思路和表達.某種氣候的特徵描述思路一般包括:氣溫和降水兩個要素,氣溫從年均溫高低、年較差大小、日較差大小三個方向描述,降水從年降水總量、降水季節分配和年際變化大小三個方面描述.
(2)由圖中等高線數值可判斷出大部分地區海拔在200米以下,應該為平原,再根據圖中河流(恆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向(自西北流向東南)可得出: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勢起伏小,主要地形為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3)從圖中可看出黃麻產地主要集中在恆河三角洲(也可說恆河三角洲和布拉馬普特拉河三角洲)可得出河網密布,根據氣候圖可得出水量豐和水量季節變化大,河流可提供航運和灌溉之利,材料中的「收獲的黃麻在水中浸漚後,才能進行初加工以獲取製作麻袋、麻布、紙張等的原料」可得出水量豐富利於浸漚黃麻得到原料.
(4)結合圖中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對加爾各答發展麻紡織業進行分析.
故答案為:
(1)全年高溫(各月均溫都高於20℃);全年降水量大(達1600mm以上),5~10月(6~9月)降水較豐(為雨季),11月~次年4月(10月~次年5月)降水較少(為乾季).
(2)為(兩)大河下游沖積平原和三角洲,(海拔低於200米),自北(西北)向南(東南)(或自內陸向沿海)傾斜(或漸低).
(3)水網密,水量豐,便於運輸;利於乾季或乾旱時對黃麻的灌溉;便於浸漚黃麻.
(4)僅次於黃麻集中生產區(原料地);稠密的水系便於原料運輸,連河通海便於產品外運;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麻紡織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工業基礎好,麻紡織的歷史長、工藝精,有(技術好、經驗豐富的)技術工人.
G. 天龍八部2里做裝備用的黃麻怎麼弄的
別聽上面的胡說,黃麻要5級種植才可以種出來。你如果有時間的話就自己升級種植技能,沒時間就去世界上收,有玩家出售的。種地比較費時間
H. 黃麻適合在濕熱的氣候環境中生長。收貨的黃麻在水中浸濕後,才能進行初加工以獲取製作麻袋、麻布、紙張等
(1)全年高溫來(各月自均溫都高於20°C);全年降水量大(達1600毫米以上),5~10月(6~9月)降水較豐(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10月至次年5月)降水較少(為乾季)。 (2)為(兩)大河下游沖積平原和三角洲,(海拔低於200米)地勢低平,自北(西北)向南(東南)(或自內陸向沿海)傾斜(或漸低)。 (3)水網密,水量豐,便於運輸;利於乾季或乾旱時對黃麻的灌溉;便於浸漚黃麻。 (4)位於黃麻集中生產區(原料地);稠密的水系便於原料運輸,連河通海便於產品外運;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麻紡織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工業基礎好,麻紡織的歷史長、工藝精,有(技術好、經濟豐富的)技術工人。 |
I. 黃麻纖維的化學成分是怎樣的
黃麻纖維由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及少量的果膠、脂肪、蠟質、含氮化合物、礦物質等化學成分組成。各種化學成分的含量高低隨品種、栽培條件、纖維成熟度、漚制脫膠程度及測試取樣部位等的不同而有差異。
黃麻纖維主要化學成分(
黃麻纖維中以纖維素含量最高,是組成纖維細胞壁的主要成分,其含量愈高,纖維品質愈好。纖維素不溶於水、酒精及一些有機溶劑。在無機酸的作用下,纖維素分子易產生酸性水解,在高溫下沒有酸存在也可發生水解。纖維素受到水解作用後,聚合度下降,纖維強力降低。纖維素在濃鹼和高溫作用下可發生鹼性水解而生成鹼性纖維素。黃麻纖維經鹼處理後,彈性、延伸性提高,染色性能改善,而強力下降。纖維經氧化漂白也會降低強力。在一定溫、濕度條件下,纖維還易受微生物的作用而變質。
半纖維素分布於纖維細胞的內外。半纖維素含量高,影響纖維強力。黃麻纖維中半纖維素含量較多,由於半纖維素中存在酸性基,具親水膠體作用,可增強黃麻纖維的吸濕性,在加工上具有利用意義。
木質素大部分存在於纖維細胞間間隙,少部分存在於纖維細胞壁的內部。木質素含量高則纖維粗硬,彈性和延伸度受到影響。木質素容易被氧化和受光的作用,曝曬過多或貯藏過久纖維變黃,強力降低。黃麻苗期木質素含量很低,生長35d後逐漸增多,直至工藝成熟期維持穩定狀態。麻莖過於老熟,木質素繼續增多,纖維較粗硬。同一麻株莖基部纖維的木質素含量高於中上部。
果膠是一種具有很高的可塑性和親水性的膠體物質,主要存在於纖維細胞之間和初生壁的空隙里,起黏結和填充的作用。果膠物質能被稀鹼、稀酸液水解。在微生物脫膠中,由於果膠酶的作用果膠可轉變為醋酸和酪酸的混合物。果膠是把黃麻單纖維細胞連結成纖維束不可缺少的物質,纖維中果膠含量高手感粗硬,但強力好。如脫膠過度會使纖維細胞間的中膠層溶解,當單纖維細胞呈游離狀態,則纖維失去紡織性能。
脂肪和蠟質是纖維中可為有機溶液提取的部分,以蠟質為主。脂、蠟質多分布於黃麻纖維的表層,可使纖維柔軟、有光澤。但脂、蠟質含量過高,不利於纖維的染色和吸濕,也會降低纖維的抱合力,影響成紗強度。
含氮物質是纖維形成過程中原生質的主要成分之一,存在於纖維的中腔內,隨著纖維成熟度的提高其含量逐漸降低。黃麻工藝纖維中含氮物質的含量長果種一般為0.168%,圓果種為0.243%。
J. 黃麻製造的產品有什麼優點
黃麻是我國重要的韌皮纖維作物之一。在粗紡纖維中,黃麻纖維具有細軟、強力大、吸濕性能好、散水快的特性,用其織造麻袋和麻布用作包裝貯存和運輸工農業產品,有透氣、無毒、不易回潮和便於堆放的優點。近20年來,還開發出許多非傳統產品如地毯襯布、土工布等。
隨著石油化學合成纖維的不斷發展和廣泛應用,以及管裝化和集裝箱化運輸,逐漸替代傳統的運輸方式,使黃麻纖維用量銳減。加之,黃麻纖維傳統產品開發滯後,更使世界黃麻的貿易大幅度下降。如1988—1990年世界黃麻年均出口量為148.53萬t,1994年降至123.19萬t;1987—1989年世界黃麻消費量為337.0萬t,1995年僅為270.0萬t。黃麻纖維生產面臨著化纖和新運輸方式發展的嚴峻挑戰。
盡管如此,由於黃麻纖維較紅麻細軟,至今仍不失之為一種非常重要的天然纖維作物。在亞洲一些國家,特別是印度和孟加拉國的黃麻纖維生產以及傳統製品的加工和貿易一直是重要支柱產業之一,不僅為兩國贏得巨額外匯收入,還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為改變傳統黃麻產品銷售持續滑坡的被動局面,印度、孟加拉國、泰國以及美國、荷蘭等國都積極探索非傳統多用途黃麻產品的研製開發,並取得一定成效,特別是環保型產品的開發更受世人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