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雕刻大全 » 如何雕刻古塔

如何雕刻古塔

发布时间: 2021-03-04 04:06:56

1. 谁知道锦州古塔的资料,例如多高,有什么传说.有多少层等

广济寺位于市内古塔区北街,是塔寺合一的古代建筑,西侧建有天后宫,东侧建有昭忠祠,最南端建有观音阁,形成以广济寺及塔为主体的广济寺古建筑群。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济寺、广济寺塔均建于辽代清宁年间,寺内除大殿基座部分构件为辽代原物外,余者均为清道光时期所建。广济寺塔属典型的辽代佛塔,为八角十三级密檐式实心砖塔。经1996年按原貌进行全面维修后,塔高71.25米。广济寺塔在东北乃至全国古塔当中要算是比较高大的了,但它大而不憨,给人以壮美之感。塔上砖雕无不细腻逼真,每件雕刻都可称得上是精美的艺术结晶。早年“古塔昏鸦”成为锦州著名的八景之一。如今鸦去燕来,不减当年情趣,被评为新十佳景之一“古塔朝晖”,成为重点文化旅游场所。

锦州天后宫座落在广济寺西侧,始建于清雍正年间,是江、浙、闽等地客商把妈祖文化从福建湄州祖庙传到锦州,并建宫以祀。锦州天后宫可称得上北方最大,名冠江南,特别是宫内砖、石、木雕刻精美异常,显示出锦州丰富的文化底蕴。

广济寺东北隅建有锦州毅军昭忠祠。祠又是清光绪皇帝御敕,为中日甲午战争陆战中所牺牲的毅军将士而建。祠内供奉死难将士灵牌300余块。祠外竖有《敕建毅军昭忠祠碑》,是全国唯一记载中日甲午战争陆战的纪事碑,现已成为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

2. 中国古塔的著名古塔

古城西安南郊雁塔路南端的慈恩寺内,矗立着古朴雄伟的大雁塔。它是西安现存最著名的古塔,被视为古城的象征。大雁塔,全称“慈恩寺大雁塔”,楼阁式砖塔采用磨砖对缝,砖墙上显示出棱柱,可以明显分出墙壁开间,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建筑艺术风格。

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米,塔身呈方形角锥体,坐落在底面积42.5×48.5米,高4.2米的方形砖台上,青砖砌成的塔身磨砖对缝,结构严整,外部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大小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螺旋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格调庄严古朴,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是唐代建筑艺术的杰作。唐代许多著名诗人登临大雁塔都留下传诵至今的佳句,如杜甫的“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章八元的“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空中”等。尤其是岑参的《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碱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自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呼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青槐夹驰道,宫观何玲珑;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净理了可悟,腾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诗人气势磅礴的描写与富于哲理的感叹,常常在人们登塔时引起共鸣。 小雁塔坐落在陕西省西安市南约1公里的荐福寺内。
小雁塔与大雁塔东西相向,是唐代古都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的标志,因为规模小于大雁塔,并且修建时间偏晚一些,故而称作小雁塔。

荐福寺原来建于唐长安城开化坊内,是唐太宗之女襄城公主的旧宅,中宗文明元年(684年)皇室族戚为高宗荐福而建造寺院,初名献福寺,天授元年(690年)改名为荐福寺,是唐长安城中著名的寺院。 唐代名僧义净于高宗咸亨二年(671年)由洛阳出发,经广州取海道到达印度,经历三十余个国 家,历时25年回国,带回梵文经书400多部。神龙二年(706年)义净在荐福寺翻译佛经56部,撰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一书,对研究中印文化交流史 有很高的价值。现在荐福寺内仅存有建于唐景龙元年(707年)的小雁塔。 小雁塔是密檐式方形砖构建筑,初建时为十五层,高约46米,塔基边长11米,塔身每层叠涩出 檐,南北面各辟一门;塔身从下往上逐层内收,形成秀丽舒畅的外轮廓线;塔的门框用青石砌成,门楣上用线刻法雕刻出供养天人图和蔓草花纹的图案,雕刻极其精 美,反映了初唐时期的艺术风格。 塔的内部为空筒式结构,设有木构式的楼层,有木梯盘旋而上可达塔顶。明清两代时因遭遇多次地震,塔身中裂,塔顶残毁,现在仅存十三层。由于小雁塔的造型秀 丽美观,各地的砖石结构密檐塔大都仿效建造,在云南、四川等地区的唐、宋时期的密檐塔虽各具地方特色,但仍可以看出与小雁塔的继承关系。
今天寺内还保存有一口重达一万多公斤的金代明昌三年(1192年)铸造的巨大铁钟,钟声宏亮,“雁塔晨钟”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 灵光寺1988年0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光塔位于长白镇西北郊塔山西南端一平坦的台地上,海拔869米,北约200米有一山峰,称一览峰,高耸的一览峰成为灵光塔的自然屏障。塔山南约2华里,鸭绿江由东向西流,塔高出鸭绿江水面约百余米。鸭绿江和塔山之间为东西长约4华里,南北宽约2华里的盆地,原名塔甸,现变为街区和农田。长白至临江公路在塔山山麓下经西延伸。登上塔山远眺,长白镇市街和对岸朝鲜惠山市容尽收眼底。1988年1月13日,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光塔为唐代渤海时期(698年~926年)所筑。是我国东北地区年代最久远的一座古塔,也是唐渤海国遗存的一件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物。坐落在海拔869米的山顶上。为一座平面呈方形的楼阁式砖塔。底层檐下四面皆有纹饰花砖。第二层至第五层四面正中均有方形直棂窗。其形制与西安兴教寺唐代玄冀塔相似,具有唐代风格。
灵光塔塔身高约13米,塔基为等边四边形,塔高五层,青砖结构。塔峰光平素朴。虽历经沧桑变迁,万物倾覆,唯此塔依然如故,巍然不动。宝塔居高临下,鸭绿江在其脚下日夜不息的流过,凡是到过长白县的中外游人,游塔山、观古塔、俯瞰一江两国风光,在塔前留影纪念,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活动。该塔对研究渤海时期的文化和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位于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中心寺院群,大白塔建于元德五年(1301年),是尼泊尔匠师阿尼哥设计修建。
据《山西省佛教名胜》记载,五台山佛教中心区台怀镇,有一座高耸入云洁白浑圆的巨大佛塔——大白塔,它是五台山的象征,被誉为“清凉第一胜境”。大白塔所处的寺院叫塔院寺,寺以塔名,颇为得体。
大白塔位于殿阇之间,雄伟挺拔,直指蓝天,有气盖山河,一览五台之慨。古人称誉此塔,“厥高入云;神灯夜烛,清凉第一胜境也”。塔基为正方形,环周83.3:米,通高75.3米。宝塔通体洁白,塔身状如藻瓶,从底到顶,由粗而细,又由细而粗,再由粗而细,粗细相间,方圆搭配,造型优美。塔顶之上,盖铜板八块,形成圆形,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地位安置,圆盘上面是风磨铜宝瓶。圆盘周长23米多,铜顶高5米多,从铜顶到铜盘边缘由铜链来固定,望去似北方的草帽,南方的斗签。圆盘边缘,还吊装36块铜质垂檐,每块长2米余,宽近1米。各垂檐下端,又挂风铃3个,连同塔腰风铃在内,共有252个。每逢风和日丽,云过塔移,鸟雀围翔,风吹铃响,悠然成韵,别有一番幽雅情趣。明代镇澄法师曾有诗赞曰:“浮图何缥渺,卓出梵王宫。远带青山色,孤标紫界雄。金瓶涵海月,宝择振天风。自是藏灵久,神邦万古崇”。大白塔的下层,建有塔殿三间,塔周身筑有木栅栏,栏内有可容两人对行的转道。附塔转绕,人越显其小。大白塔是中国建塔史上的一项传大成就,是中国塔式建筑中少见的珍品或孤例,是研究高层建筑如何经历地震和风雨雷电侵袭而不衰的实物资料。 雷锋塔,位于净慈寺前,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起,林木葱郁。其山虽小巧玲珑,名气在湖上却是数一数二,因为山巅曾有吴越时建造的雷峰塔塔倒山虚,连山名也换成了夕照山。西湖南岸这座三面临水呈半岛状的名山,当年曾为南宋御花园占据。一九四九年以后,山上种埴了大量香樟、枫香、榆树等观赏树木,夕照林涛,景色依然富丽。
雷锋塔为西湖十景中唯一有待修复重建的景点。地处西湖南岸南屏山支脉的夕照山上,旧有一座八面五层的砖塔,系公元975年吴越王钱弘叔为庆贺妃子黄氏得子而建,俗称黄妃塔. 因塔在西关外,也叫西关砖塔. ,是西湖众多古塔中最为风光也最为风流的一塔,后人又因塔在名为雷峰的小山上,改称雷峰塔夕阳西照时,塔影横空,金碧辉煌,雷峰夕照由此得名..可惜七十余年前倒掉了,2002年,重修雷峰塔,恢复了雷峰夕照之圣景。 中国古代佛塔建筑。在云南省大理市西北1.5公里的崇圣寺遗址前。寺院毁于清末民初,唯三塔屹立在苍山洱海之间,排列成品字形。三塔分别建于南诏(649~902)和大理(937~1253)时期。文献记载,自宋以来,大理地区地震频繁,直接影响到三塔的达30次以上,塔身塔刹遭到破坏,明清两代曾多次加以修葺,但基本形状仍保持原来的面貌,是云南省最早建筑物之一。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塔居中,又名千寻塔,为密檐式砖塔,平面正方形,面宽9.85米,十六层密檐,通高69.13米。下有台基两层,上层砖砌须弥座高2.07米,东面正中有一石照壁,镌刻“久镇山川”4字,下层台基高1.2~1.5米,四周围以青石栏板和望柱。塔身为环筑厚壁式结构,内壁垂直,上下贯通,内部设有木质楼板、楼梯,叠涩式塔檐。第1层高13.45米,约占塔高的五分之一,西面开有券门,第2层高3米以上,各层高度逐渐递减。均东西两面开券龛,内置石雕佛像1尊,南北两面开小窗。各层每面的两边各砌单层小方塔,外观呈弧线轮廓,与西安小雁塔十分相似,为中国典型的唐代砖塔。塔刹由刹座、相轮、宝盖、宝珠等组成。
南北两座塔均为10层,8层以下塔身中空。各高42.19米,塔身均涂白灰皮。底层高度相对减低,2层以上塔层高度大体相近,外轮廓线近似锥形。第4、6、8层还有模仿楼阁式建筑的倚柱,破子楞窗,塔身八面砌出形状各异的塔形龛,塔檐上施以仰莲和团莲。造型玲珑娟秀,与千寻塔比,显然具有不同风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三塔得到了较好的保护。1984年成立文物保管所。1978~1981年对三塔进行维修加固,复原塔刹,安装避雷设施,修复塔内简易木质楼梯,开清理了清代封闭的东侧塔门。出土塔藏文物680余件,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南诏、大理时期文物中最丰富、最重要的一批。其中有各种佛教造像154尊,造像以青铜铸造的为主,也有金、银、水晶、玉石、木雕等其他种类。其中一尊金质观音像,高24厘米,重1135克,造型与著名的南诏《中兴国史图卷》所绘“圣像”相同,相传为最早传入大理地区的佛教造像之一。还发现布地墨书写经以及不同形式的塔模和从中原传入的瓷器、铜镜、印章等文物。

3. 古代古塔搭建的原理

我国的古塔虽然种类繁多,它们的建筑材料和构成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是,这些古塔的基本结构却是大体一样的。古塔由四部分组成:地宫、塔基、塔身、塔刹。

1.地宫

地宫也称为“龙宫”、“龙窟”。这是宫殿、坛庙、楼阁等建筑所没有的。为什么要有这一部分构造呢?这是因为塔是埋葬舍利的。在印度,舍利并不是深埋地下,只是藏于塔内。而传到中国来之后,与中国传统的深葬制度结合起来,便产生了地宫这种形式。凡是建塔,首先要在地下修建一个地宫,以埋葬舍利和陪葬器物。这与中国帝王陵寝的地宫相似。当然,塔的地宫远远不如帝王陵寝的规模那么大,陪葬的东西也少的多。塔的地宫内安放的东西主要是一个石函。石函内有层层的函匣相套,也有用石制或金银、玉翠制作的小型棺椁。内中一曾即为安放舍利之处。此外,在地宫内还陪葬有各种器物、经书、佛像等。地宫是用砖石砌成的方形或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的地下室。地宫大都深埋地下,只有个别半入地下。

河北定州静志寺真身舍利塔塔基地宫又称“舍利阁”。它位于塔基的正中,在距现存地面约六十厘米的深处。上有石刻歇山式屋顶一块。屋顶之下有一个方孔,这就是地宫舍利阁的顶口。地宫平面作四方形,但不甚规整。地宫南面辟门,作拱券式。地宫内四壁均有壁画,为天王、帝释、梵王、童子、侍女等任务形象。北壁正面书写“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牌位,两旁绘有十大弟子礼拜的图案。舍利阁内的柱子、斗拱、檀枋、阑额的彩画,色泽如新,是地面建筑中见不到的宋代作品。

从前,由于人们不了解塔下有地宫这一结构,便产生迷信说法,说某一个塔下是“海眼”,于是便出现了“镇海之塔”的传说。事实上,有些塔的地宫年久损坏,或防水不好,地下水渗满了,偶然发现这种情况,就讹称“海眼”了。

建国后,各地清理和维修古塔时,发现了许多地宫以及内部所埋葬的舍利及文物,例如江苏镇江甘露寺铁塔、苏州虎丘塔、湖北武昌黄鹤楼前胜象宝塔、北京西长安街庆寿寺双塔、吉林农安万金塔、云南大理崇圣寺千寻塔等。它们为研究古塔地宫形制与结构,提供了不少实物资料。

2.塔基

塔基是整个塔的下部基础,覆盖在地宫上。很多塔从塔内第一层正中即可探到地宫。早期的塔基一般都比较低矮,只有几十厘米。例如现存的两座唐以前的塔——北魏嵩岳寺塔和隋朝的历城四门塔的塔基。在唐代,有的塔为了使它更加高耸突出,在塔下又建了高大的基台,例如西安唐代的小雁塔、大雁塔等。亭阁式塔的塔基,在唐代也开始发展成高大的基座,例如山西泛舟禅师塔、济南历城神通寺龙虎塔等。

唐代以后,塔的基础部分有了急剧的发展,明显地分成基台与基座两部分。基台就是早期塔下比较低矮的塔基。在基台上,增加了一部分专门承托塔身的座子,称为基座。在建筑艺术效果上,它使塔身更为雄伟突出。基台,一般比较低矮,而且没有什么装饰。基座部分则大为发展,日趋富丽,成了整个塔中雕饰最为华丽的一部分。

在基座的发展过程中,尤以辽、金时期的密檐式塔的基座最为突出。辽、金塔的基座,大多作“须弥座”的形式,示为稳固之意。以北京天宁寺塔的须弥座为例,座为八角形,建与一个不甚高大的基台上,共有两层束腰。第一层束腰内,每面砌六个小龛,内刻狮子头。龛与龛之间以雕花间柱分隔。第二曾束腰下部砌出小龛五个,内雕佛像。龛与龛之间的间柱上雕饰力士。上部施斗拱。斗拱上承托极为精细的砖雕栏杆。栏杆上置仰莲三重,以承托第一层塔身。整个须弥座的高度约占塔高的五分之一。它成为全塔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来,其他各种类型塔的基座也越来越往高大华丽的方向发展。喇嘛塔的基座发展的非常高大,体量占了全塔的大部分,高度占到总高的三分之一左右。金刚宝座塔的基座已经成为塔身的主要部分,座子本身比上部小塔要大的多。过街塔下的座子也比较上面的塔高大的多。塔的基座部分的大大发展,与中国古建筑传统中一贯重视台基的作用,有着你切的关系。它不仅保证了上层建筑物的坚固稳定,而且也收到艺术上庄严雄伟的效果。

3.塔身

塔身是古塔结构的主体。由于塔的建筑类型不同,塔身的形式也各异。各种不同类型的塔,就是按照塔身的形制来划分的。

从塔身的内部结构看,主要有实心和空心两种。实心塔的内部,有用砖石全部满铺满砌的,也有用土夯实填满的。纵或有些实心塔内也用木骨填入,以增加塔的整体连接,或增强挑出部分的承载力量,但结构仍然比较简单。空心塔一般来说是可以登临的塔。这类塔的塔身结构比较复杂,建筑工艺的要求也比较高。空心塔的塔身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木楼层塔身。盛行于汉末、魏、晋、南北朝。结构大体是:塔身内部从上到下是一个空筒,塔身四周立柱,每面三间,立柱上安放梁枋,斗拱,承托上部楼层。每层都有挑出的平座和栏杆游廊,可以环眺四周。每层还有挑出的塔檐,与一般木构建筑楼阁做法一样,内设楼梯、楼板,可以登临。纯木结构,砖壁木楼梯、木楼板和砖壁木檐、木平座结构的楼阁式塔,如山西应县木塔的塔身,就是这种形式。

砖壁木楼层塔身,也称空筒式塔身。内部好像一个空筒,早期的楼阁式或密檐式砖塔,大多是这种结构。如西安大雁塔、西安小雁塔、杭州临安功臣塔、苏州罗汉院双塔、登封嵩岳寺塔等都有这种塔身。

砖木混砌塔身。用砖砌,塔檐、平座、栏杆等部分均为木结构。这种结构流行于宋塔中,例如上海松江方塔,杭州六和塔、苏州瑞光塔、苏州北寺塔等。

木中心柱塔身。塔身内设有中心柱,早期的木塔塔身内多有中心柱,并从塔顶直贯塔底。现在这类塔身的古塔,现在已经见不到了。河北正定的天宁寺塔为半木结构,塔内的木中心柱只有半段,仅在塔的上半部。但是,就是这种只有半截木匠中心柱塔身古塔,在全国也极少,十分珍贵。这种实物无可争辩地说明,这种没有大木中心柱的塔身,在我国古塔的建造中是存在的。随着建塔材料种类的增加和建筑技术的发展,有些古塔的中心柱不是采用木料,而是采用砖石建造。陕西扶风法门寺塔、河南开封佑国寺塔、四川乐山凌云寺塔就是这样的例子。

砖石塔心柱塔身。全部用砖砌造,塔的中心是一个自顶到底的大砖石柱子。这种塔身的结构是我国古代砖石结构发展到高峰的产物。如河南开封佑国寺塔、四川乐山凌云寺塔、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四川大足宝顶山塔等,大多是宋、明时期的建筑,水平相当高。

高台塔身。塔身用砖石建造,砌成高大的台子,从台子的内部砌砖石梯子盘旋而上,或从座子外面登上顶端。这里说的主要是金刚宝座塔。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北京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呼和浩特慈灯寺金刚宝座塔等,就是这样的例子。

覆钵式塔身。即喇嘛塔的塔身,状如瓶形。明、清以后,建筑师们又在塔肚正中增设了焰光门,形如小龛。

在我国现存的古塔中,还有一些形制特别的塔身:有的在覆钵上多加上多层楼阁,有的是楼阁、覆钵、亭阁相结合,还有的塔身状如笔形、球形、圆筒形等等,形态多样,各呈异彩。

4.塔刹

塔刹俗称塔顶,就是安设在塔身上的顶子。我国的古塔很多,各座古塔塔刹的形状和建筑材料都不相同。但是,不管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塔刹,也不论其形式如何,它们都是古塔重要的、位置最高的组成部分。在古印度,塔刹只是作为“萃堵波”的表象而存在,结构简单,装饰也不复杂。但到了中国,就和我国原有的楼阁式建筑结合在一起,塔刹的建造就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结构、形式也变得更为复杂、更为精细、更为美观了。从建筑结构上看,塔刹是作为收结顶盖用的。既要固定椽子望板,瓦陇等部分,又要防止雨水下漏,塔刹发挥了重大作用。从建筑艺术上看,塔刹往往玲珑奇巧直插云霄,给人以超脱,崇高的审美快感。因此,人们把塔刹的“刹”也作为佛寺的别称,寺也被称为刹,古寺也就被称为古刹了。

就塔刹的结构而言,它本身就是一座完整的古塔。塔刹由刹座、刹身、刹顶、刹杆等部分组成。

刹座是刹的基础,覆压在塔顶上,压着椽子、望板、角梁后尾和瓦陇,并包砌刹杆。刹座大多砌作须弥座或仰蓬莲座、忍冬花叶形座,也有砌作素平台座的,以承托刹身。在有的刹座中,还设有类似地宫的窟穴,被称作刹穴。刹穴可以供奉舍利,可以存放经书和其他供器。云南大理千寻塔、北京妙应寺塔就是这样的例子。

刹身主要的形象特征是套贯在刹杆上的圆环,称为相轮,也有称为金盘、承露盘的,《行事妙》云:“人仰视之,故云相”。可见,刹身是作为塔的一种仰望的标志,以起敬佛礼佛的作用。一般大塔的相轮比较多而大,下塔的相轮比较少而小。早期的塔制,相轮没有定式,有的塔相轮至多数十个,有的少至三五个。例如原洛阳永宁寺大木塔,就有三十重相轮。现存两处比较早的塔——四门塔和嵩岳寺塔分别为五轮和七轮。以后相轮的数目逐渐形成了一、三、五、七、九、十一和十三的规律。喇嘛塔大多采用了十三个相轮。因此人们就把这一部分称为“十三天”了。在相轮上置华盖,也称宝盖,作为相轮刹身的冠饰。

刹顶,是全塔是尖顶,在宝盖之上,一般为仰月、宝珠所成,也有作火焰、宝珠的,有的在火焰之上置宝珠,也有宝珠置于火焰之中的。因避“火”字,有的称为“水烟”。

刹杆,是通贯塔刹的中轴。金属塔刹的各部分构件,全都穿套在刹杆之上,全靠刹杆来串联和支固塔刹的各个部分。就是比较低矮的砖制塔刹,当中也有木制或金属刹杆。据佛经上说,刹杆又有刹柱、金刹、表刹等名称。刹杆的构造,有用木杆或铁杆插入塔顶之内的;如果塔刹很高,即用大木枝插入一二层或三层塔顶。长大的刹杆称为刹柱。有的刹柱与塔心互相连贯,直达塔底地宫之上。

以上所述塔刹的结构形制,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此外,各个时代、不同类型、不同建筑材料的塔,其塔刹也有所变化。有在刹杆上串联三、五、七、九个金属圆球作为塔刹的,例如辽宁被镇崇兴寺双塔;有的塔刹在刹座上贯有以巨大的宝顶,例如北京天宁寺塔。宝顶的形式各有不同,有圆形、方形、八角形等等。银川海宝塔的刹顶作方形葫芦形,或称蒜头形,可能是受伊斯兰建筑的影响所致。广州怀圣寺光塔又是一种情况,塔刹变成了风向标,它与佛教的塔刹意义完全不同~

4. 杭州“最低调”的古塔已有上千年历史,为什么鲜为人知

提起杭州,我们大多都会想起西湖的美景,想象在西湖断桥上,那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浪漫得着实让人为之感叹,又或是想起波澜壮阔的钱塘江大潮,怀古思情。

5. 中国古塔是怎样形成的

中国古塔

一、古塔的历史

在中国辽阔美丽的大地上,随处都可以看到古塔的踪影。这些千姿百态的古塔,其造型之美,结构之巧,雕刻、装饰之华丽,均堪与我国其它种类的古代建筑相比。然而,在我国早期的古代建筑物中有楼有阁,有台有榭,有廊有庑,有民居有桥梁有陵墓,唯独没有塔。原来塔这种建筑并不是我国的固有类型,而是外国的一种建筑。在传入我国以后,塔又和我国原有的建筑形式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的建筑类型。

塔原本产生于印度,是佛教的一种建筑物。公元前五、六世纪时,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塔就是保存或埋葬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舍利”用的建筑物。舍利,原文的含义为尸体或身骨。据佛经上说,释迦牟尼死后,弟子们将其遗体火化,结成了许多晶莹明亮、五光十色、击之不碎的珠子,称为舍利子。还有其它的身骨、牙齿、毛发等等,也称为舍利。后来又加以扩演,凡德行较高的僧人死后烧剩的骨齿遗骸,也称为舍利。

古印度的塔有两种:一种是埋葬佛舍利、佛骨等的“萃堵波”,属于坟冢的性质;另一种是所谓的“支提”或“制底”,内无舍利,称作庙,即所谓塔庙。在公元一世纪的东汉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古印度的塔也随之传入我国,并与我国固有的建筑形式和民族文化相结合,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古印度的“支提”就发展成为我国的石窟寺,而埋葬和供奉舍利的“萃堵波”则发展为各式各样的古塔。从古塔的发展历史和现存的实物来看,不管是否塔中埋有舍利,统统都被成为舍利塔。由此可见,中国的古塔是由古印度的“萃堵波”发展演变而来的。

从我国的文字发展历史来看,在早期的汉字中并没有“塔”字。佛塔传入中国时,它的名称被译成各式各样,人们发挥着各自的才能,有的音译,有的意译,也有按形状译的。于是出现了萃堵波、私偷簸、偷婆、佛图、浮屠、浮图、方坟、圆冢、高显、灵庙等各种名称。以后,人们根据梵文“佛”字的音韵“布达”,造出了一个“答”字,并加上一个“土”字旁,以表示坟冢的意思。这样,“塔”这个字既确切地表达了它固有的埋葬佛舍利的功能,又从音韵上表示了它是古印度的原有建筑,准确、恰当而又绝妙,于是“塔”的名称流行广泛。

印度的萃堵波和我国固有的建筑形式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就是外来文化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古塔从无到有、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和古印度的萃堵波相比,中国古塔从形式、结构、布局和功能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印度半圆形的萃堵波一传入中国,首先就和我国原有的高贵而显赫的建筑形式——楼阁相结合,出现了楼阁式塔。我国第一座佛教寺庙中的佛塔白马寺塔,就是这样的建筑形式。以后,随着佛教在我国的广泛传播、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发展,亭阁式塔、密檐式塔、花塔、金刚宝座塔、过街塔等,也相继出现在我国大地上。就是与古印度的萃堵波极为相似的覆钵式塔——喇嘛塔,在建筑造型和装饰艺术上也都增加了许多中国的成分。可见,从塔的形式上看,印度的萃堵波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古印度,佛舍利是埋葬、供奉在萃堵波中的。而在我国,塔下一般都建有地宫,以埋葬或供奉舍利。这是印度萃堵波与我国固有的陵墓制度相结合的产物。同印度的萃堵波相比,中国的古塔不但有塔刹、塔身、沓座,还有塔下地宫,在结构上已经发上了很大的变化。在近代和当代维修古塔的过程中,人们在塔顶上也曾经发现过舍利,可见塔下地宫并不是中国古塔埋葬舍利的唯一地方。但是地宫的出现,却是印度萃堵波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古印度萃堵波的前后左右,虽然还有少量的附属建筑,但都很简单。在中国古塔的周围或旁边,却有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在这些建筑群中,有殿堂,有走廊,有轩,也有亭。最初,塔在寺的中心。佛殿、佛堂等,围绕着佛塔修建、布局。随着佛殿在佛寺中地位的提高,殿、塔并列,或者将塔放在殿后,以至移于寺外,但古塔始终没有离开殿堂,这是古印度萃堵波与我国宫殿、府第等建筑形式相结合的结果。佛教要在我国传播,就必须采用我国人民熟悉并乐于接受的形式。古印度萃堵波的传入和发展,与佛教的传入和发展如影随形,密不可分。因此,我国的古塔不但带有浓烈的宗教色彩,而且也富有浓烈的民族传统文化色彩,从而成为我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成为绚丽灿烂、美不胜收的一朵建筑奇葩。

二、古塔的发展阶段

从历史文献的记载和我国现存古塔、古塔遗址的调查分析得知,古塔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东汉到唐朝初年,为古塔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印度的萃堵波开始和我国传统建筑形式互相结合,是不断磨合的阶段。

佛教同其他宗教一样,都要借助于实物来传播教义。佛教借以传播教义的实物除了佛经、佛像之外,就是佛塔了。根据史书记载,在著名的“永平求法”之后,汉明帝于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在首都洛阳兴建了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其中就包括了塔这种建筑。《释书·释老志》云:“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浮图,画亦甚妙,为四方式。”

佛教初入中国时,人们对佛、舍利、萃堵波等等印度佛教名物是十分陌生的。汉明帝把传播佛教的使者迎进了洛阳,他的哥哥楚王刘映成为第一批信徒当中的一员。佛教的教义与中国固有的王权思想、儒家学说、宗教信仰等存在着分歧、冲突,为了生存,佛教不得不采取了调和的立场,力争以人们习惯或熟悉的思维及行为方式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来自印度的半圆形的萃堵波自然也不可能保持其原有形态,它势必要在迎合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前提下改变其本来面目。由于时间久远,当时的建筑已经没有实物,但是我们借助文献记载得知,中国最早期的佛塔,主要是楼阁式的建筑。《三国志》、《后汉书》均记载汉末修筑的徐州浮屠寺塔是一座大木塔,顶上有九重铜制的塔刹,重要阁道的塔身层数也不会太少。

那么在诸多的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中,佛教的传播者为什么要把萃堵波“嫁接”到高楼建筑之中-呢?从东汉开始,除了一些特殊的礼制建筑之外,自战国至西汉一直流行的高台建筑逐渐为木构高楼所替代。无论是宫廷还是地主豪强的庄园,都盛行建造木构高楼,除了供居住的楼之外,还有城门上的谯楼,市场中的市楼,仓储用的仓楼,了望用的望楼,守御用的碉楼等。正是各种各样的木构高楼,构成了东汉建筑的时代特色。此外还要看到,秦汉时期的帝王、贵族普遍热中于求仙望气、承露接引等事,根据“仙人好楼居”的说法,至少在汉武帝之时就已经出现了高达五十丈的井擀楼(即用大木实叠而成的高楼),用于求神迎仙。所以木构高楼不仅是当时最显高贵的建筑,同时也是颇具神秘性的建筑,把萃堵波“嫁接”其上,实在是一种非常有利于佛教传播的选择。

汉代的佛塔虽然已无实例可寻,但我们尚可从河南故县出土的陶楼和甘肃武威出土的陶碉楼形态中可见其大概。这种由构架式楼阁与萃堵波结合而成的方形木塔,自东汉时期问世以来,历魏、晋、南北朝数百年而不衰,成为此一时期佛塔的经典样式。对此,《魏书·释老志》说的很明确:“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世人相承,谓之‘浮图’,或云‘佛图’。”很显然,“天竺旧状”指的就是来自印度的萃堵波,而“重构之”就是多层木楼阁。在木楼阁的顶上放置萃堵波,应当就是这一时期佛塔的基本形式。这里顺带要提的是,在这一时期还出席那了一些亭阁式塔,它们虽然也是萃堵波与中国原有建筑形式相结合的产物,所以并不是该时期佛塔建筑的主流。

第二,从唐朝经两宋至辽、金时期,是我国古塔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也是我国古塔发展的高峰时期。

唐、两宋时期古塔的建筑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塔的总体数量较前代大增,建塔的材料也更为丰富了,除了木材和砖、石以外,还使用了铜、铁、琉璃等材质。阁楼式、密檐式、以及亭阁式塔正值盛年,花塔和宝箧印经塔又现异彩。这一时期,是从以木塔为主转向以砖石塔为主的最后阶段。由于材料的改变,使建筑造型与技术也相应有所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塔的平面从四方形逐渐演变为六角形和八角形。

根据文献记载和实物考察得知,早期的木塔平面大多是方形,这种平面来源于楼阁的平面。隋唐以及以前的砖石塔,虽然有少量的六角形、八角形塔,甚至还有嵩岳寺塔十二边形的特例,但是就现存的唐塔的情况来看,大多还是方形塔。但入宋以后,六角形、八角形塔很快就取代了方形塔。塔之平面的变化,首先是建筑工匠们从长期的造塔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所致。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高层建筑特别是砖石结构高层建筑,极易在地震中受到破坏。古代工匠们从对地震受损情况的观察中,已经认识到了建筑物的锐角部分在地震中因受力集中而容易损坏。但钝角或圆角部分在地震时因受力较为均匀而不易损坏。所以处于使用和坚固两方面的考虑,自然要改变古塔的平面。其次,为适应人们登塔远望的需要,也是古塔平面发生变化的原因。木塔虽为方型,但却便于设置平座,使人们能够走出塔身,凭栏周览。改为砖石塔后,平座就不能挑出太远,人们走出塔身便很困难,而且危险性也大大增加。改为六角形或八角形后,不仅能有效的扩大视野,而且还有利于减杀风力,其优势是十分明显的。

由于社会风习的变化,唐与宋、辽、金时期的古塔,在审美特征上也有了明显的差异。大致来说,唐时修建的塔一般不尚装饰,唐人追求的主要是简练而明确的线条,稳定而端庄的轮廓,亲切而和谐的节奏,唐塔表现出来的是唐人豪放的个性和气度。而宋人却是追求细腻纤秀,精雕细琢,柔和清丽,所以宋塔的艺术便在装饰的、表现的、外在等方面开拓新的境界,极力渲染其令人目眩的轮廓变化和颇有俗艳之嫌的形式美。至于与宋对峙的辽和金,则是在唐风宋韵的混合当中,谱写了中国古塔的黄金时代里又一辉煌篇章,宗教内在的感染力,是造塔者极力要表现的唯一主题。

第三,从元代经明代到清代,是我国古塔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元代以后,塔的材料和结构技术,再无更高的突破,只是在形式上有了一些新的发展。最为明显的是,随着喇嘛教的传播,瓶形的喇嘛塔进入了中国佛塔的行列。这种带有强烈异域风格的塔,长期保持了它们那庄重硕壮而又丰满的造型。从元至清六百年间,这种塔形的主要变化,是其塔刹(即“十三天”)比例的变更,从元代的尖锥形,发展成为直筒形。明代以后,仿照印度佛陀伽耶金刚宝塔形式而来的金刚宝座式塔又和喇嘛塔一起,推动中国古塔的建造出现一次回光返照般的高潮。然而,从整体来看,从元代以后,塔的数量已经大大减少,佛塔的建造却处在不断衰落之中,而各种与佛教关系不大的文峰塔、风水塔却大量用处,但除了个别的精品之外,它们大多是粗制滥造的,几乎没有审美价值可言。

三、古塔的组成部分

我国的古塔虽然种类繁多,它们的建筑材料和构成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是,这些古塔的基本结构却是大体一样的。古塔由四部分组成:地宫、塔基、塔身、塔刹。

1.地宫

地宫也称为“龙宫”、“龙窟”。这是宫殿、坛庙、楼阁等建筑所没有的。为什么要有这一部分构造呢?这是因为塔是埋葬舍利的。在印度,舍利并不是深埋地下,只是藏于塔内。而传到中国来之后,与中国传统的深葬制度结合起来,便产生了地宫这种形式。凡是建塔,首先要在地下修建一个地宫,以埋葬舍利和陪葬器物。这与中国帝王陵寝的地宫相似。当然,塔的地宫远远不如帝王陵寝的规模那么大,陪葬的东西也少的多。塔的地宫内安放的东西主要是一个石函。石函内有层层的函匣相套,也有用石制或金银、玉翠制作的小型棺椁。内中一曾即为安放舍利之处。此外,在地宫内还陪葬有各种器物、经书、佛像等。地宫是用砖石砌成的方形或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的地下室。地宫大都深埋地下,只有个别半入地下。

河北定州静志寺真身舍利塔塔基地宫又称“舍利阁”。它位于塔基的正中,在距现存地面约六十厘米的深处。上有石刻歇山式屋顶一块。屋顶之下有一个方孔,这就是地宫舍利阁的顶口。地宫平面作四方形,但不甚规整。地宫南面辟门,作拱券式。地宫内四壁均有壁画,为天王、帝释、梵王、童子、侍女等任务形象。北壁正面书写“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牌位,两旁绘有十大弟子礼拜的图案。舍利阁内的柱子、斗拱、檀枋、阑额的彩画,色泽如新,是地面建筑中见不到的宋代作品。

从前,由于人们不了解塔下有地宫这一结构,便产生迷信说法,说某一个塔下是“海眼”,于是便出现了“镇海之塔”的传说。事实上,有些塔的地宫年久损坏,或防水不好,地下水渗满了,偶然发现这种情况,就讹称“海眼”了。

建国后,各地清理和维修古塔时,发现了许多地宫以及内部所埋葬的舍利及文物,例如江苏镇江甘露寺铁塔、苏州虎丘塔、湖北武昌黄鹤楼前胜象宝塔、北京西长安街庆寿寺双塔、吉林农安万金塔、云南大理崇圣寺千寻塔等。它们为研究古塔地宫形制与结构,提供了不少实物资料。

2.塔基

塔基是整个塔的下部基础,覆盖在地宫上。很多塔从塔内第一层正中即可探到地宫。早期的塔基一般都比较低矮,只有几十厘米。例如现存的两座唐以前的塔——北魏嵩岳寺塔和隋朝的历城四门塔的塔基。在唐代,有的塔为了使它更加高耸突出,在塔下又建了高大的基台,例如西安唐代的小雁塔、大雁塔等。亭阁式塔的塔基,在唐代也开始发展成高大的基座,例如山西泛舟禅师塔、济南历城神通寺龙虎塔等。

唐代以后,塔的基础部分有了急剧的发展,明显地分成基台与基座两部分。基台就是早期塔下比较低矮的塔基。在基台上,增加了一部分专门承托塔身的座子,称为基座。在建筑艺术效果上,它使塔身更为雄伟突出。基台,一般比较低矮,而且没有什么装饰。基座部分则大为发展,日趋富丽,成了整个塔中雕饰最为华丽的一部分。

在基座的发展过程中,尤以辽、金时期的密檐式塔的基座最为突出。辽、金塔的基座,大多作“须弥座”的形式,示为稳固之意。以北京天宁寺塔的须弥座为例,座为八角形,建与一个不甚高大的基台上,共有两层束腰。第一层束腰内,每面砌六个小龛,内刻狮子头。龛与龛之间以雕花间柱分隔。第二曾束腰下部砌出小龛五个,内雕佛像。龛与龛之间的间柱上雕饰力士。上部施斗拱。斗拱上承托极为精细的砖雕栏杆。栏杆上置仰莲三重,以承托第一层塔身。整个须弥座的高度约占塔高的五分之一。它成为全塔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来,其他各种类型塔的基座也越来越往高大华丽的方向发展。喇嘛塔的基座发展的非常高大,体量占了全塔的大部分,高度占到总高的三分之一左右。金刚宝座塔的基座已经成为塔身的主要部分,座子本身比上部小塔要大的多。过街塔下的座子也比较上面的塔高大的多。塔的基座部分的大大发展,与中国古建筑传统中一贯重视台基的作用,有着你切的关系。它不仅保证了上层建筑物的坚固稳定,而且也收到艺术上庄严雄伟的效果。

3.塔身

塔身是古塔结构的主体。由于塔的建筑类型不同,塔身的形式也各异。各种不同类型的塔,就是按照塔身的形制来划分的。

从塔身的内部结构看,主要有实心和空心两种。实心塔的内部,有用砖石全部满铺满砌的,也有用土夯实填满的。纵或有些实心塔内也用木骨填入,以增加塔的整体连接,或增强挑出部分的承载力量,但结构仍然比较简单。空心塔一般来说是可以登临的塔。这类塔的塔身结构比较复杂,建筑工艺的要求也比较高。空心塔的塔身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木楼层塔身。盛行于汉末、魏、晋、南北朝。结构大体是:塔身内部从上到下是一个空筒,塔身四周立柱,每面三间,立柱上安放梁枋,斗拱,承托上部楼层。每层都有挑出的平座和栏杆游廊,可以环眺四周。每层还有挑出的塔檐,与一般木构建筑楼阁做法一样,内设楼梯、楼板,可以登临。纯木结构,砖壁木楼梯、木楼板和砖壁木檐、木平座结构的楼阁式塔,如山西应县木塔的塔身,就是这种形式。

砖壁木楼层塔身,也称空筒式塔身。内部好像一个空筒,早期的楼阁式或密檐式砖塔,大多是这种结构。如西安大雁塔、西安小雁塔、杭州临安功臣塔、苏州罗汉院双塔、登封嵩岳寺塔等都有这种塔身。

砖木混砌塔身。用砖砌,塔檐、平座、栏杆等部分均为木结构。这种结构流行于宋塔中,例如上海松江方塔,杭州六和塔、苏州瑞光塔、苏州北寺塔等。

木中心柱塔身。塔身内设有中心柱,早期的木塔塔身内多有中心柱,并从塔顶直贯塔底。现在这类塔身的古塔,现在已经见不到了。河北正定的天宁寺塔为半木结构,塔内的木中心柱只有半段,仅在塔的上半部。但是,就是这种只有半截木匠中心柱塔身古塔,在全国也极少,十分珍贵。这种实物无可争辩地说明,这种没有大木中心柱的塔身,在我国古塔的建造中是存在的。随着建塔材料种类的增加和建筑技术的发展,有些古塔的中心柱不是采用木料,而是采用砖石建造。陕西扶风法门寺塔、河南开封佑国寺塔、四川乐山凌云寺塔就是这样的例子。

砖石塔心柱塔身。全部用砖砌造,塔的中心是一个自顶到底的大砖石柱子。这种塔身的结构是我国古代砖石结构发展到高峰的产物。如河南开封佑国寺塔、四川乐山凌云寺塔、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四川大足宝顶山塔等,大多是宋、明时期的建筑,水平相当高。

高台塔身。塔身用砖石建造,砌成高大的台子,从台子的内部砌砖石梯子盘旋而上,或从座子外面登上顶端。这里说的主要是金刚宝座塔。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北京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呼和浩特慈灯寺金刚宝座塔等,就是这样的例子。

覆钵式塔身。即喇嘛塔的塔身,状如瓶形。明、清以后,建筑师们又在塔肚正中增设了焰光门,形如小龛。

在我国现存的古塔中,还有一些形制特别的塔身:有的在覆钵上多加上多层楼阁,有的是楼阁、覆钵、亭阁相结合,还有的塔身状如笔形、球形、圆筒形等等,形态多样,各呈异彩。

4.塔刹

塔刹俗称塔顶,就是安设在塔身上的顶子。我国的古塔很多,各座古塔塔刹的形状和建筑材料都不相同。但是,不管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塔刹,也不论其形式如何,它们都是古塔重要的、位置最高的组成部分。在古印度,塔刹只是作为“萃堵波”的表象而存在,结构简单,装饰也不复杂。但到了中国,就和我国原有的楼阁式建筑结合在一起,塔刹的建造就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结构、形式也变得更为复杂、更为精细、更为美观了。从建筑结构上看,塔刹是作为收结顶盖用的。既要固定椽子望板,瓦陇等部分,又要防止雨水下漏,塔刹发挥了重大作用。从建筑艺术上看,塔刹往往玲珑奇巧直插云霄,给人以超脱,崇高的审美快感。因此,人们把塔刹的“刹”也作为佛寺的别称,寺也被称为刹,古寺也就被称为古刹了。

就塔刹的结构而言,它本身就是一座完整的古塔。塔刹由刹座、刹身、刹顶、刹杆等部分组成。

刹座是刹的基础,覆压在塔顶上,压着椽子、望板、角梁后尾和瓦陇,并包砌刹杆。刹座大多砌作须弥座或仰蓬莲座、忍冬花叶形座,也有砌作素平台座的,以承托刹身。在有的刹座中,还设有类似地宫的窟穴,被称作刹穴。刹穴可以供奉舍利,可以存放经书和其他供器。云南大理千寻塔、北京妙应寺塔就是这样的例子。

刹身主要的形象特征是套贯在刹杆上的圆环,称为相轮,也有称为金盘、承露盘的,《行事妙》云:“人仰视之,故云相”。可见,刹身是作为塔的一种仰望的标志,以起敬佛礼佛的作用。一般大塔的相轮比较多而大,下塔的相轮比较少而小。早期的塔制,相轮没有定式,有的塔相轮至多数十个,有的少至三五个。例如原洛阳永宁寺大木塔,就有三十重相轮。现存两处比较早的塔——四门塔和嵩岳寺塔分别为五轮和七轮。以后相轮的数目逐渐形成了一、三、五、七、九、十一和十三的规律。喇嘛塔大多采用了十三个相轮。因此人们就把这一部分称为“十三天”了。在相轮上置华盖,也称宝盖,作为相轮刹身的冠饰。

刹顶,是全塔是尖顶,在宝盖之上,一般为仰月、宝珠所成,也有作火焰、宝珠的,有的在火焰之上置宝珠,也有宝珠置于火焰之中的。因避“火”字,有的称为“水烟”。

刹杆,是通贯塔刹的中轴。金属塔刹的各部分构件,全都穿套在刹杆之上,全靠刹杆来串联和支固塔刹的各个部分。就是比较低矮的砖制塔刹,当中也有木制或金属刹杆。据佛经上说,刹杆又有刹柱、金刹、表刹等名称。刹杆的构造,有用木杆或铁杆插入塔顶之内的;如果塔刹很高,即用大木枝插入一二层或三层塔顶。长大的刹杆称为刹柱。有的刹柱与塔心互相连贯,直达塔底地宫之上。

以上所述塔刹的结构形制,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此外,各个时代、不同类型、不同建筑材料的塔,其塔刹也有所变化。有在刹杆上串联三、五、七、九个金属圆球作为塔刹的,例如辽宁被镇崇兴寺双塔;有的塔刹在刹座上贯有以巨大的宝顶,例如北京天宁寺塔。宝顶的形式各有不同,有圆形、方形、八角形等等。银川海宝塔的刹顶作方形葫芦形,或称蒜头形,可能是受伊斯兰建筑的影响所致。广州怀圣寺光塔又是一种情况,塔刹变成了风向标,它与佛教的塔刹意义完全不同。

四、古塔的建筑材料

从文献记载和石窟雕刻、壁画中我们可以得知:塔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楼阁式,亭阁式到密檐式到各种各样不同塔形的历史。寺和塔是密不可分的,早期的寺院更是以塔为主的。我国第一座佛寺白马寺当时的布局,就是以一个大型方木塔为中心,在其四周有廊庑门殿围绕。这种以塔为主的寺塔布局直接来源于印度寺塔建筑,自汉、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初期,大体因循未改。《洛阳伽蓝记》曾对永宁寺作如下记述:“永宁寺,是熙平元年(公元516年)灵太后胡氏所命令修建的……寺中有一座九层的浮图,用木材修造。塔的北面有佛殿一座……全寺有僧房楼观一千余间……寺的四周有廊房围墙环绕,四面各开一座大门。”这一记载,大体可以说明早期寺塔建筑的风格。

但随着念经拜佛殿堂的升级,先是寺,塔并列,然后逐步把塔排出寺外,或建于寺旁。这一变化自唐代开始,主要原因一是中国佛教自身的发展引起佛寺布局的变化,二是中国原有的庭院布局影响了佛寺布局。当外来的建筑来到中国以后,必将被赋予中国的色彩,变成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此外,自佛教广泛传播以后,不少官商纷纷把自己的府第、王府以至行宫、御舍作寺庙。可想而知,寺庙由府第改建,佛寺布局的改变已属自然而然了。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寺塔布局的形式出现千变万化,时有反复的状态。在唐代以后的一些朝代和个别的地区,也还有一些把塔作为寺院主体的例子。如山西应县佛宫寺辽代释迦塔(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塔在寺的前部中心位置上,大殿在后。这种布局,就保存了早期以塔为主的寺塔布局形式。但是,以大殿为寺庙中心的布局已成为主流,塔在寺中的地位已远不如以前了。

正如其他建筑物一样,古塔的建筑材料和技术的改进促使古塔结构和形式也不断发生变化。据历史文献记载,中国最早的塔是木塔。从东汉第一座佛寺白马寺的塔开始,一直到东汉末年徐州的浮屠寺塔,都是木塔。著名的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占地千尺,金宝瓶,承露金盘三十垂……”,号称“天下第一”。木塔抗震力强,便于登高远眺,但它有着致命的弱点——容易起火。这个弱点日益阻碍着古塔的保存与发展,人们开始用防火性能较好的砖石来建塔。现在所知的砖石塔,最早的例子是《洛阳伽蓝记》中所说的太康寺三层浮图。现存最早的砖塔,是北魏正光元年(公元520年)的嵩岳寺塔,此塔高40米,造型优美,虽历一千余年仍巍然屹立。现存最早的石塔是山东历城四门塔,是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建造的。它体重和高度均较小,大概是由于石块较重,不好搬运的缘故。

唐朝时,砖塔建造技术已相当可观,成功创造了仿木构楼阁式和密檐式两种类型的塔。亭阁式砖石塔在唐代达到巅峰,例如山东历城龙虎塔,塔身雕刻非常富丽,属建筑史上的佳作。高层砖石塔的建筑结构,到了宋、辽、金达到顶峰,料敌塔,小雁塔,千寻塔等达到一流水平。这时的塔有一处重大发展,是普遍由唐代的四方形转变为六角和八角形。这一发展解决了两个重大问题:一是增强了抗震的性能。在同样条件下,多角形砖石建筑受震害的程度远远低于方形砖石建筑。二是多面形塔扩大了登塔眺览的视野。

此后,人们又利用金属的坚实和贵重建筑金属塔。广州光孝寺的东西铁塔,铸制于五代南汉时期,是现在保存最早的铁塔。四川峨眉山的铜塔,尽铜制雕铸之能事,天下闻名。此外,金塔、银塔、珍珠塔、象牙塔、珐琅塔等,质料昂贵,更显示出塔的佛光流溢,多彩多姿。

此外,使我国建筑分外增彩的还有明清琉璃宝塔。琉璃是中国古典建筑中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了。但普遍使用,还是明、清时代。

古塔建筑材料的发展史,也是中国建筑材料的发展史,它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简单向复杂发展。宋、辽、金时期的古塔,发展砖石结构的坚固,防火,兼用木材富于弹性和便于加工的特点,创造了砖木混合材料。多样的材料,各用所长,使得建筑更加美观,耐用。这诸多的创造,来自能工巧匠的智慧。

6. 锦州古塔公园里为什么设有耶律楚材的雕像

耶律楚材
要使赋税制度顺利推行,在兵荒马乱的时代必须注意到两个问题,回一是要尽可能答保留足够数量的人口,二是要这些人口安定而不是到处流亡。在保留足够数量人口方面,耶律楚材主要改变蒙古军队[6]对反抗者进行屠城的老习俗。在速不台即将攻下汴梁时,向窝阔台报告准备屠城。耶律楚材上奏说:“得地无民,将焉用之?”于是窝阔台下令免屠,保住了147万人的性命。汴梁的例子一开,此后许多抗击的城市都免于一屠。人口的保存使得中原没有出现千里无人烟的惨境,中原经济发展的潜能得以保留。
公元911 一 92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以汉俘建锦州”,锦州之名始于此时。

7. 七级浮屠塔的古塔布局

极乐寺七级浮屠塔造形特殊,在国内罕见,它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楼阁式佛塔建筑,而在塔的局部构件和装饰上,又吸收了西方建筑的手法。
塔区东西245米,南北180米,占地4万多平方米。塔正面朝南,与地藏殿相连,殿前接三间卷棚敞厅,东西两侧各设两层塔式钟鼓楼。 塔内有木梯,可供登临者观赏。自下而上每层内均有佛教壁画。殿和塔檐下的雀替做成龙、凤、狮、鹤等浮雕,栩栩如生。
七级浮屠塔比例端庄,造型带有北方建筑特有的厚重风格。
就在七级浮屠塔建成那年(康德六年),寺内藏经楼也竣工。哈尔滨极乐寺如莲法师由北京迎请回全部前清殿版“大藏经”,在寺内举行隆重仪式。
如今,这部原版乾隆藏“大藏经”成为稀有经书,最为珍贵。以千字文为序目排列,供奉在藏经楼内。
1924年修建的七级浮屠塔。这座七级浮屠塔造形特殊,在国内实数罕见,它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楼阁式佛塔建筑,而在塔的局部构件和装饰上,又吸收了西方建筑的手法。塔身八角,上下七层,高约37米,砖木结构,每层屋檐都用青砖砌成,每层的八个屋角下都悬挂铜铎,微风吹过,塔铃清脆。给人以:“问佛极乐寺,听铃浮屠塔”的感悟!
造型生动,雕刻精美。每到傍晚,鸽群在落日的余晖中飞过塔旁,像两界的使者,使得这里更加的幽静、空灵。
塔内有木梯,可供登临者观赏。是一座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建筑。正面向南,紧连砖建的地藏殿,殿为三间,硬山屋顶,殿前紧接三间卷棚敞厅,里面绘制着地狱“十殿阎君”的生动画面:一、秦广王殿,二、楚江王殿,三、宋帝王殿,四、五言王殿,五、阎罗王殿,六、卞城王殿,七、泰山王殿,八、都市王殿,九、平等王殿,十、转轮王殿。第幅四的下面都标出生前犯有何罪的罪人到此受何刑罪,上接何殿,下转何殿等,最后的王殿就是综合下地狱的人的生前品行和前几殿受刑情况,决定其来世转为卵生还是胎生。
塔与殿前,东西各设两层塔式钟鼓楼,布局为国内罕见。塔三层以上开窗,其余都设有佛龛,塑以生动的罗汉浮雕三十多尊,殿和塔相通,从一层到四层,供奉着地藏王、观世音、普贤、文殊四大菩萨像,各市政点六米;从五层到七层,供奉着药师、释迦牟尼和阿弥陀三尊佛像,各高一点八米。 楼梯两侧的墙壁上绘有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生动画面。殿和塔檐下的龙、凤、狮、鹤等建筑的风格。现在极乐寺内在藉僧侣二十八人,年龄最大者八十四岁,最小者十九岁。 自下而上每层内均有佛教壁画。殿和塔檐下的雀替做成龙、凤、狮、鹤等浮雕,栩栩如生。当年登上七级塔顶,新兴的哈尔滨市尽收眼底,七级浮屠塔比例端庄,造型带有北方建筑特有的厚重的特色,在佛教中,七层的佛塔是最高等级的佛塔。佛家以为七层的宝塔约为百公尺高的大佛,建了如此的大佛来供养,功德无量。然而佛的胸怀是广阔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
这便是佛法的无边,这便是对生命的礼赞,七级浮屠塔是一座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建筑。塔与殿前,东西各设两层塔式钟鼓楼,布局为国内罕见。
塔有木梯,可供登临,楼梯两侧的墙壁上绘有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生动画面。殿和塔檐下的龙、凤、狮、鹤等浮雕,造型生动、典雅。塔的局部构件和装饰吸收了西方建筑的风格。 寺庙完全由僧人自己管理,先后选送两名青年学僧分赴中国佛学院和南京栖霞寺分院就读深造,以期培养造就一代新型高级僧材。现在的极乐寺在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佛学院讲师,黑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静波大和尚及诸位法师的建设与管理下,一改以往的面貌,成为了一个真正弘法利生的正法道场。

8. 古塔的资料

一、古塔的历史

在中国辽阔美丽的大地上,随处都可以看到古塔的踪影。这些千姿百态的古塔,其造型之美,结构之巧,雕刻、装饰之华丽,均堪与我国其它种类的古代建筑相比。然而,在我国早期的古代建筑物中有楼有阁,有台有榭,有廊有庑,有民居有桥梁有陵墓,唯独没有塔。原来塔这种建筑并不是我国的固有类型,而是外国的一种建筑。在传入我国以后,塔又和我国原有的建筑形式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的建筑类型。

塔原本产生于印度,是佛教的一种建筑物。公元前五、六世纪时,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塔就是保存或埋葬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舍利”用的建筑物。舍利,原文的含义为尸体或身骨。据佛经上说,释迦牟尼死后,弟子们将其遗体火化,结成了许多晶莹明亮、五光十色、击之不碎的珠子,称为舍利子。还有其它的身骨、牙齿、毛发等等,也称为舍利。后来又加以扩演,凡德行较高的僧人死后烧剩的骨齿遗骸,也称为舍利。

古印度的塔有两种:一种是埋葬佛舍利、佛骨等的“萃堵波”,属于坟冢的性质;另一种是所谓的“支提”或“制底”,内无舍利,称作庙,即所谓塔庙。在公元一世纪的东汉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古印度的塔也随之传入我国,并与我国固有的建筑形式和民族文化相结合,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古印度的“支提”就发展成为我国的石窟寺,而埋葬和供奉舍利的“萃堵波”则发展为各式各样的古塔。从古塔的发展历史和现存的实物来看,不管是否塔中埋有舍利,统统都被成为舍利塔。由此可见,中国的古塔是由古印度的“萃堵波”发展演变而来的。

从我国的文字发展历史来看,在早期的汉字中并没有“塔”字。佛塔传入中国时,它的名称被译成各式各样,人们发挥着各自的才能,有的音译,有的意译,也有按形状译的。于是出现了萃堵波、私偷簸、偷婆、佛图、浮屠、浮图、方坟、圆冢、高显、灵庙等各种名称。以后,人们根据梵文“佛”字的音韵“布达”,造出了一个“答”字,并加上一个“土”字旁,以表示坟冢的意思。这样,“塔”这个字既确切地表达了它固有的埋葬佛舍利的功能,又从音韵上表示了它是古印度的原有建筑,准确、恰当而又绝妙,于是“塔”的名称流行广泛。

印度的萃堵波和我国固有的建筑形式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就是外来文化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古塔从无到有、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和古印度的萃堵波相比,中国古塔从形式、结构、布局和功能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印度半圆形的萃堵波一传入中国,首先就和我国原有的高贵而显赫的建筑形式——楼阁相结合,出现了楼阁式塔。我国第一座佛教寺庙中的佛塔白马寺塔,就是这样的建筑形式。以后,随着佛教在我国的广泛传播、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发展,亭阁式塔、密檐式塔、花塔、金刚宝座塔、过街塔等,也相继出现在我国大地上。就是与古印度的萃堵波极为相似的覆钵式塔——喇嘛塔,在建筑造型和装饰艺术上也都增加了许多中国的成分。可见,从塔的形式上看,印度的萃堵波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古印度,佛舍利是埋葬、供奉在萃堵波中的。而在我国,塔下一般都建有地宫,以埋葬或供奉舍利。这是印度萃堵波与我国固有的陵墓制度相结合的产物。同印度的萃堵波相比,中国的古塔不但有塔刹、塔身、沓座,还有塔下地宫,在结构上已经发上了很大的变化。在近代和当代维修古塔的过程中,人们在塔顶上也曾经发现过舍利,可见塔下地宫并不是中国古塔埋葬舍利的唯一地方。但是地宫的出现,却是印度萃堵波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古印度萃堵波的前后左右,虽然还有少量的附属建筑,但都很简单。在中国古塔的周围或旁边,却有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在这些建筑群中,有殿堂,有走廊,有轩,也有亭。最初,塔在寺的中心。佛殿、佛堂等,围绕着佛塔修建、布局。随着佛殿在佛寺中地位的提高,殿、塔并列,或者将塔放在殿后,以至移于寺外,但古塔始终没有离开殿堂,这是古印度萃堵波与我国宫殿、府第等建筑形式相结合的结果。佛教要在我国传播,就必须采用我国人民熟悉并乐于接受的形式。古印度萃堵波的传入和发展,与佛教的传入和发展如影随形,密不可分。因此,我国的古塔不但带有浓烈的宗教色彩,而且也富有浓烈的民族传统文化色彩,从而成为我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成为绚丽灿烂、美不胜收的一朵建筑奇葩。

二、古塔的发展阶段

从历史文献的记载和我国现存古塔、古塔遗址的调查分析得知,古塔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东汉到唐朝初年,为古塔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印度的萃堵波开始和我国传统建筑形式互相结合,是不断磨合的阶段。

佛教同其他宗教一样,都要借助于实物来传播教义。佛教借以传播教义的实物除了佛经、佛像之外,就是佛塔了。根据史书记载,在著名的“永平求法”之后,汉明帝于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在首都洛阳兴建了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其中就包括了塔这种建筑。《释书·释老志》云:“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浮图,画亦甚妙,为四方式。”

佛教初入中国时,人们对佛、舍利、萃堵波等等印度佛教名物是十分陌生的。汉明帝把传播佛教的使者迎进了洛阳,他的哥哥楚王刘映成为第一批信徒当中的一员。佛教的教义与中国固有的王权思想、儒家学说、宗教信仰等存在着分歧、冲突,为了生存,佛教不得不采取了调和的立场,力争以人们习惯或熟悉的思维及行为方式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来自印度的半圆形的萃堵波自然也不可能保持其原有形态,它势必要在迎合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前提下改变其本来面目。由于时间久远,当时的建筑已经没有实物,但是我们借助文献记载得知,中国最早期的佛塔,主要是楼阁式的建筑。《三国志》、《后汉书》均记载汉末修筑的徐州浮屠寺塔是一座大木塔,顶上有九重铜制的塔刹,重要阁道的塔身层数也不会太少。

那么在诸多的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中,佛教的传播者为什么要把萃堵波“嫁接”到高楼建筑之中-呢?从东汉开始,除了一些特殊的礼制建筑之外,自战国至西汉一直流行的高台建筑逐渐为木构高楼所替代。无论是宫廷还是地主豪强的庄园,都盛行建造木构高楼,除了供居住的楼之外,还有城门上的谯楼,市场中的市楼,仓储用的仓楼,了望用的望楼,守御用的碉楼等。正是各种各样的木构高楼,构成了东汉建筑的时代特色。此外还要看到,秦汉时期的帝王、贵族普遍热中于求仙望气、承露接引等事,根据“仙人好楼居”的说法,至少在汉武帝之时就已经出现了高达五十丈的井擀楼(即用大木实叠而成的高楼),用于求神迎仙。所以木构高楼不仅是当时最显高贵的建筑,同时也是颇具神秘性的建筑,把萃堵波“嫁接”其上,实在是一种非常有利于佛教传播的选择。

汉代的佛塔虽然已无实例可寻,但我们尚可从河南故县出土的陶楼和甘肃武威出土的陶碉楼形态中可见其大概。这种由构架式楼阁与萃堵波结合而成的方形木塔,自东汉时期问世以来,历魏、晋、南北朝数百年而不衰,成为此一时期佛塔的经典样式。对此,《魏书·释老志》说的很明确:“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世人相承,谓之‘浮图’,或云‘佛图’。”很显然,“天竺旧状”指的就是来自印度的萃堵波,而“重构之”就是多层木楼阁。在木楼阁的顶上放置萃堵波,应当就是这一时期佛塔的基本形式。这里顺带要提的是,在这一时期还出席那了一些亭阁式塔,它们虽然也是萃堵波与中国原有建筑形式相结合的产物,所以并不是该时期佛塔建筑的主流。

第二,从唐朝经两宋至辽、金时期,是我国古塔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也是我国古塔发展的高峰时期。

唐、两宋时期古塔的建筑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塔的总体数量较前代大增,建塔的材料也更为丰富了,除了木材和砖、石以外,还使用了铜、铁、琉璃等材质。阁楼式、密檐式、以及亭阁式塔正值盛年,花塔和宝箧印经塔又现异彩。这一时期,是从以木塔为主转向以砖石塔为主的最后阶段。由于材料的改变,使建筑造型与技术也相应有所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塔的平面从四方形逐渐演变为六角形和八角形。

根据文献记载和实物考察得知,早期的木塔平面大多是方形,这种平面来源于楼阁的平面。隋唐以及以前的砖石塔,虽然有少量的六角形、八角形塔,甚至还有嵩岳寺塔十二边形的特例,但是就现存的唐塔的情况来看,大多还是方形塔。但入宋以后,六角形、八角形塔很快就取代了方形塔。塔之平面的变化,首先是建筑工匠们从长期的造塔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所致。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高层建筑特别是砖石结构高层建筑,极易在地震中受到破坏。古代工匠们从对地震受损情况的观察中,已经认识到了建筑物的锐角部分在地震中因受力集中而容易损坏。但钝角或圆角部分在地震时因受力较为均匀而不易损坏。所以处于使用和坚固两方面的考虑,自然要改变古塔的平面。其次,为适应人们登塔远望的需要,也是古塔平面发生变化的原因。木塔虽为方型,但却便于设置平座,使人们能够走出塔身,凭栏周览。改为砖石塔后,平座就不能挑出太远,人们走出塔身便很困难,而且危险性也大大增加。改为六角形或八角形后,不仅能有效的扩大视野,而且还有利于减杀风力,其优势是十分明显的。

由于社会风习的变化,唐与宋、辽、金时期的古塔,在审美特征上也有了明显的差异。大致来说,唐时修建的塔一般不尚装饰,唐人追求的主要是简练而明确的线条,稳定而端庄的轮廓,亲切而和谐的节奏,唐塔表现出来的是唐人豪放的个性和气度。而宋人却是追求细腻纤秀,精雕细琢,柔和清丽,所以宋塔的艺术便在装饰的、表现的、外在等方面开拓新的境界,极力渲染其令人目眩的轮廓变化和颇有俗艳之嫌的形式美。至于与宋对峙的辽和金,则是在唐风宋韵的混合当中,谱写了中国古塔的黄金时代里又一辉煌篇章,宗教内在的感染力,是造塔者极力要表现的唯一主题。

第三,从元代经明代到清代,是我国古塔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元代以后,塔的材料和结构技术,再无更高的突破,只是在形式上有了一些新的发展。最为明显的是,随着喇嘛教的传播,瓶形的喇嘛塔进入了中国佛塔的行列。这种带有强烈异域风格的塔,长期保持了它们那庄重硕壮而又丰满的造型。从元至清六百年间,这种塔形的主要变化,是其塔刹(即“十三天”)比例的变更,从元代的尖锥形,发展成为直筒形。明代以后,仿照印度佛陀伽耶金刚宝塔形式而来的金刚宝座式塔又和喇嘛塔一起,推动中国古塔的建造出现一次回光返照般的高潮。然而,从整体来看,从元代以后,塔的数量已经大大减少,佛塔的建造却处在不断衰落之中,而各种与佛教关系不大的文峰塔、风水塔却大量用处,但除了个别的精品之外,它们大多是粗制滥造的,几乎没有审美价值可言。

三、古塔的组成部分

我国的古塔虽然种类繁多,它们的建筑材料和构成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是,这些古塔的基本结构却是大体一样的。古塔由四部分组成:地宫、塔基、塔身、塔刹。

1.地宫

地宫也称为“龙宫”、“龙窟”。这是宫殿、坛庙、楼阁等建筑所没有的。为什么要有这一部分构造呢?这是因为塔是埋葬舍利的。在印度,舍利并不是深埋地下,只是藏于塔内。而传到中国来之后,与中国传统的深葬制度结合起来,便产生了地宫这种形式。凡是建塔,首先要在地下修建一个地宫,以埋葬舍利和陪葬器物。这与中国帝王陵寝的地宫相似。当然,塔的地宫远远不如帝王陵寝的规模那么大,陪葬的东西也少的多。塔的地宫内安放的东西主要是一个石函。石函内有层层的函匣相套,也有用石制或金银、玉翠制作的小型棺椁。内中一曾即为安放舍利之处。此外,在地宫内还陪葬有各种器物、经书、佛像等。地宫是用砖石砌成的方形或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的地下室。地宫大都深埋地下,只有个别半入地下。

河北定州静志寺真身舍利塔塔基地宫又称“舍利阁”。它位于塔基的正中,在距现存地面约六十厘米的深处。上有石刻歇山式屋顶一块。屋顶之下有一个方孔,这就是地宫舍利阁的顶口。地宫平面作四方形,但不甚规整。地宫南面辟门,作拱券式。地宫内四壁均有壁画,为天王、帝释、梵王、童子、侍女等任务形象。北壁正面书写“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牌位,两旁绘有十大弟子礼拜的图案。舍利阁内的柱子、斗拱、檀枋、阑额的彩画,色泽如新,是地面建筑中见不到的宋代作品。

从前,由于人们不了解塔下有地宫这一结构,便产生迷信说法,说某一个塔下是“海眼”,于是便出现了“镇海之塔”的传说。事实上,有些塔的地宫年久损坏,或防水不好,地下水渗满了,偶然发现这种情况,就讹称“海眼”了。

建国后,各地清理和维修古塔时,发现了许多地宫以及内部所埋葬的舍利及文物,例如江苏镇江甘露寺铁塔、苏州虎丘塔、湖北武昌黄鹤楼前胜象宝塔、北京西长安街庆寿寺双塔、吉林农安万金塔、云南大理崇圣寺千寻塔等。它们为研究古塔地宫形制与结构,提供了不少实物资料。

2.塔基

塔基是整个塔的下部基础,覆盖在地宫上。很多塔从塔内第一层正中即可探到地宫。早期的塔基一般都比较低矮,只有几十厘米。例如现存的两座唐以前的塔——北魏嵩岳寺塔和隋朝的历城四门塔的塔基。在唐代,有的塔为了使它更加高耸突出,在塔下又建了高大的基台,例如西安唐代的小雁塔、大雁塔等。亭阁式塔的塔基,在唐代也开始发展成高大的基座,例如山西泛舟禅师塔、济南历城神通寺龙虎塔等。

唐代以后,塔的基础部分有了急剧的发展,明显地分成基台与基座两部分。基台就是早期塔下比较低矮的塔基。在基台上,增加了一部分专门承托塔身的座子,称为基座。在建筑艺术效果上,它使塔身更为雄伟突出。基台,一般比较低矮,而且没有什么装饰。基座部分则大为发展,日趋富丽,成了整个塔中雕饰最为华丽的一部分。

在基座的发展过程中,尤以辽、金时期的密檐式塔的基座最为突出。辽、金塔的基座,大多作“须弥座”的形式,示为稳固之意。以北京天宁寺塔的须弥座为例,座为八角形,建与一个不甚高大的基台上,共有两层束腰。第一层束腰内,每面砌六个小龛,内刻狮子头。龛与龛之间以雕花间柱分隔。第二曾束腰下部砌出小龛五个,内雕佛像。龛与龛之间的间柱上雕饰力士。上部施斗拱。斗拱上承托极为精细的砖雕栏杆。栏杆上置仰莲三重,以承托第一层塔身。整个须弥座的高度约占塔高的五分之一。它成为全塔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来,其他各种类型塔的基座也越来越往高大华丽的方向发展。喇嘛塔的基座发展的非常高大,体量占了全塔的大部分,高度占到总高的三分之一左右。金刚宝座塔的基座已经成为塔身的主要部分,座子本身比上部小塔要大的多。过街塔下的座子也比较上面的塔高大的多。塔的基座部分的大大发展,与中国古建筑传统中一贯重视台基的作用,有着你切的关系。它不仅保证了上层建筑物的坚固稳定,而且也收到艺术上庄严雄伟的效果。

3.塔身

塔身是古塔结构的主体。由于塔的建筑类型不同,塔身的形式也各异。各种不同类型的塔,就是按照塔身的形制来划分的。

从塔身的内部结构看,主要有实心和空心两种。实心塔的内部,有用砖石全部满铺满砌的,也有用土夯实填满的。纵或有些实心塔内也用木骨填入,以增加塔的整体连接,或增强挑出部分的承载力量,但结构仍然比较简单。空心塔一般来说是可以登临的塔。这类塔的塔身结构比较复杂,建筑工艺的要求也比较高。空心塔的塔身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木楼层塔身。盛行于汉末、魏、晋、南北朝。结构大体是:塔身内部从上到下是一个空筒,塔身四周立柱,每面三间,立柱上安放梁枋,斗拱,承托上部楼层。每层都有挑出的平座和栏杆游廊,可以环眺四周。每层还有挑出的塔檐,与一般木构建筑楼阁做法一样,内设楼梯、楼板,可以登临。纯木结构,砖壁木楼梯、木楼板和砖壁木檐、木平座结构的楼阁式塔,如山西应县木塔的塔身,就是这种形式。

砖壁木楼层塔身,也称空筒式塔身。内部好像一个空筒,早期的楼阁式或密檐式砖塔,大多是这种结构。如西安大雁塔、西安小雁塔、杭州临安功臣塔、苏州罗汉院双塔、登封嵩岳寺塔等都有这种塔身。

砖木混砌塔身。用砖砌,塔檐、平座、栏杆等部分均为木结构。这种结构流行于宋塔中,例如上海松江方塔,杭州六和塔、苏州瑞光塔、苏州北寺塔等。

木中心柱塔身。塔身内设有中心柱,早期的木塔塔身内多有中心柱,并从塔顶直贯塔底。现在这类塔身的古塔,现在已经见不到了。河北正定的天宁寺塔为半木结构,塔内的木中心柱只有半段,仅在塔的上半部。但是,就是这种只有半截木匠中心柱塔身古塔,在全国也极少,十分珍贵。这种实物无可争辩地说明,这种没有大木中心柱的塔身,在我国古塔的建造中是存在的。随着建塔材料种类的增加和建筑技术的发展,有些古塔的中心柱不是采用木料,而是采用砖石建造。陕西扶风法门寺塔、河南开封佑国寺塔、四川乐山凌云寺塔就是这样的例子。

砖石塔心柱塔身。全部用砖砌造,塔的中心是一个自顶到底的大砖石柱子。这种塔身的结构是我国古代砖石结构发展到高峰的产物。如河南开封佑国寺塔、四川乐山凌云寺塔、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四川大足宝顶山塔等,大多是宋、明时期的建筑,水平相当高。

高台塔身。塔身用砖石建造,砌成高大的台子,从台子的内部砌砖石梯子盘旋而上,或从座子外面登上顶端。这里说的主要是金刚宝座塔。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北京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呼和浩特慈灯寺金刚宝座塔等,就是这样的例子。

覆钵式塔身。即喇嘛塔的塔身,状如瓶形。明、清以后,建筑师们又在塔肚正中增设了焰光门,形如小龛。

在我国现存的古塔中,还有一些形制特别的塔身:有的在覆钵上多加上多层楼阁,有的是楼阁、覆钵、亭阁相结合,还有的塔身状如笔形、球形、圆筒形等等,形态多样,各呈异彩。

4.塔刹

塔刹俗称塔顶,就是安设在塔身上的顶子。我国的古塔很多,各座古塔塔刹的形状和建筑材料都不相同。但是,不管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塔刹,也不论其形式如何,它们都是古塔重要的、位置最高的组成部分。在古印度,塔刹只是作为“萃堵波”的表象而存在,结构简单,装饰也不复杂。但到了中国,就和我国原有的楼阁式建筑结合在一起,塔刹的建造就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结构、形式也变得更为复杂、更为精细、更为美观了。从建筑结构上看,塔刹是作为收结顶盖用的。既要固定椽子望板,瓦陇等部分,又要防止雨水下漏,塔刹发挥了重大作用。从建筑艺术上看,塔刹往往玲珑奇巧直插云霄,给人以超脱,崇高的审美快感。因此,人们把塔刹的“刹”也作为佛寺的别称,寺也被称为刹,古寺也就被称为古刹了。

就塔刹的结构而言,它本身就是一座完整的古塔。塔刹由刹座、刹身、刹顶、刹杆等部分组成。

刹座是刹的基础,覆压在塔顶上,压着椽子、望板、角梁后尾和瓦陇,并包砌刹杆。刹座大多砌作须弥座或仰蓬莲座、忍冬花叶形座,也有砌作素平台座的,以承托刹身。在有的刹座中,还设有类似地宫的窟穴,被称作刹穴。刹穴可以供奉舍利,可以存放经书和其他供器。云南大理千寻塔、北京妙应寺塔就是这样的例子。

刹身主要的形象特征是套贯在刹杆上的圆环,称为相轮,也有称为金盘、承露盘的,《行事妙》云:“人仰视之,故云相”。可见,刹身是作为塔的一种仰望的标志,以起敬佛礼佛的作用。一般大塔的相轮比较多而大,下塔的相轮比较少而小。早期的塔制,相轮没有定式,有的塔相轮至多数十个,有的少至三五个。例如原洛阳永宁寺大木塔,就有三十重相轮。现存两处比较早的塔——四门塔和嵩岳寺塔分别为五轮和七轮。以后相轮的数目逐渐形成了一、三、五、七、九、十一和十三的规律。喇嘛塔大多采用了十三个相轮。因此人们就把这一部分称为“十三天”了。在相轮上置华盖,也称宝盖,作为相轮刹身的冠饰。

刹顶,是全塔是尖顶,在宝盖之上,一般为仰月、宝珠所成,也有作火焰、宝珠的,有的在火焰之上置宝珠,也有宝珠置于火焰之中的。因避“火”字,有的称为“水烟”。

刹杆,是通贯塔刹的中轴。金属塔刹的各部分构件,全都穿套在刹杆之上,全靠刹杆来串联和支固塔刹的各个部分。就是比较低矮的砖制塔刹,当中也有木制或金属刹杆。据佛经上说,刹杆又有刹柱、金刹、表刹等名称。刹杆的构造,有用木杆或铁杆插入塔顶之内的;如果塔刹很高,即用大木枝插入一二层或三层塔顶。长大的刹杆称为刹柱。有的刹柱与塔心互相连贯,直达塔底地宫之上。

以上所述塔刹的结构形制,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此外,各个时代、不同类型、不同建筑材料的塔,其塔刹也有所变化。有在刹杆上串联三、五、七、九个金属圆球作为塔刹的,例如辽宁被镇崇兴寺双塔;有的塔刹在刹座上贯有以巨大的宝顶,例如北京天宁寺塔。宝顶的形式各有不同,有圆形、方形、八角形等等。银川海宝塔的刹顶作方形葫芦形,或称蒜头形,可能是受伊斯兰建筑的影响所致。广州怀圣寺光塔又是一种情况,塔刹变成了风向标,它与佛教的塔刹意义完全不同。

四、古塔的建筑材料

从文献记载和石窟雕刻、壁画中我们可以得知:塔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楼阁式,亭阁式到密檐式到各种各样不同塔形的历史。寺和塔是密不可分的,早期的寺院更是以塔为主的。我国第一座佛寺白马寺当时的布局,就是以一个大型方木塔为中心,在其四周有廊庑门殿围绕。这种以塔为主的寺塔布局直接来源于印度寺塔建筑,自汉、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初期,大体因循未改。《洛阳伽蓝记》曾对永宁寺作如下记述:“永宁寺,是熙平元年(公元516年)灵太后胡氏所命令修建的……寺中有一座九层的浮图,用木材修造。塔的北面有佛殿一座……全寺有僧房楼观一千余间……寺的四周有廊房围墙环绕,四面各开一座大门。”这一记载,大体可以说明早期寺塔建筑的风格。

但随着念经拜佛殿堂的升级,先是寺,塔并列,然后逐步把塔排出寺外,或建于寺旁。这一变化自唐代开始,主要原因一是中国佛教自身的发展引起佛寺布局的变化,二是中国原有的庭院布局影响了佛寺布局。当外来的建筑来到中国以后,必将被赋予中国的色彩,变成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此外,自佛教广泛传播以后,不少官商纷纷把自己的府第、王府以至行宫、御舍作寺庙。可想而知,寺庙由府第改建,佛寺布局的改变已属自然而然了。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寺塔布局的形式出现千变万化,时有反复的状态。在唐代以后的一些朝代和个别的地区,也还有一些把塔作为寺院主体的例子。如山西应县佛宫寺辽代释迦塔(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塔在寺的前部中心位置上,大殿在后。这种布局,就保存了早期以塔为主的寺塔布局形式。但是,以大殿为寺庙中心的布局已成为主流,塔在寺中的地位已远不如以前了。

正如其他建筑物一样,古塔的建筑材料和技术的改进促使古塔结构和形式也不断发生变化。据历史文献记载,中国最早的塔是木塔。从东汉第一座佛寺白马寺的塔开始,一直到东汉末年徐州的浮屠寺塔,都是木塔。著名的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占地千尺,金宝瓶,承露金盘三十垂……”,号称“天下第一”。木塔抗震力强,便于登高远眺,但它有着致命的弱点——容易起火。这个弱点日益阻碍着古塔的保存与发展,人们开始用防火性能较好的砖石来建塔。现在所知的砖石塔,最早的例子是《洛阳伽蓝记》中所说的太康寺三层浮图。现存最早的砖塔,是北魏正光元年(公元520年)的嵩岳寺塔,此塔高40米,造型优美,虽历一千余年仍巍然屹立。现存最早的石塔是山东历城四门塔,是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建造的。它体重和高度均较小,大概是由于石块较重,不好搬运的缘故。

唐朝时,砖塔建造技术已相当可观,成功创造了仿木构楼阁式和密檐式两种类型的塔。亭阁式砖石塔在唐代达到巅峰,例如山东历城龙虎塔,塔身雕刻非常富丽,属建筑史上的佳作。高层砖石塔的建筑结构,到了宋、辽、金达到顶峰,料敌塔,小雁塔,千寻塔等达到一流水平。这时的塔有一处重大发展,是普遍由唐代的四方形转变为六角和八角形。这一发展解决了两个重大问题:一是增强了抗震的性能。在同样条件下,多角形砖石建筑受震害的程度远远低于方形砖石建筑。二是多面形塔扩大了登塔眺览的视野。

此后,人们又利用金属的坚实和贵重建筑金属塔。广州光孝寺的东西铁塔,铸制于五代南汉时期,是现在保存最早的铁塔。四川峨眉山的铜塔,尽铜制雕铸之能事,天下闻名。此外,金塔、银塔、珍珠塔、象牙塔、珐琅塔等,质料昂贵,更显示出塔的佛光流溢,多彩多姿。

此外,使我国建筑分外增彩的还有明清琉璃宝塔。琉璃是中国古典建筑中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了。但普遍使用,还是明、清时代。

古塔建筑材料的发展史,也是中国建筑材料的发展史,它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简单向复杂发展。宋、辽、金时期的古塔,发展砖石结构的坚固,防火,兼用木材富于弹性和便于加工的特点,创造了砖木混合材料。多样的材料,各用所长,使得建筑更加美观,耐用。这诸多的创造,来自能工巧匠的智慧。

9. 锦州古塔传说

大广济寺又名大佛寺,在古塔区旧城内北街,寺内明碑谓建于辽代,元末毁于兵火,明永乐后多次重修。清嘉庆十四年(1809)又遭火焚,清道光六年(1826)开始重修,道光九年(1829)竣工。全寺建筑布局紧凑,平面呈长方形,有佛殿、天王殿及碑亭、配殿等。主要建筑是佛殿(今佛已不存),为大木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阔7间,进深5间,檐柱及额枋上都有精美雕饰。寺东有昭忠祠,于光绪二十四年为缅怀中日甲午战争中牺牲的烈士而建。寺西有天后宫,建于雍正王年。现在的大殿约于同治年间。正殿7间,硬山式额枋上有彩绘木刻,二十四孝图,雕刻生动细腻。前院有东、西廊房14间,山门左右是碑亭。解放后,都已修饰一新,现为锦州市博物馆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锦州辽塔坐落在大广济寺前,也是古塔公园中。据明嘉靖碑文(宣大巡抚文贵撰)载:金代的中靖大夫高琏曾写过《塔记》说,塔建于辽道宗清宁三年(1507年),是为收藏皇后所降的舍利子而建。塔是砖实心密檐式,现高57米。塔身八面,每面雕有一佛胁侍,三个宝盖和两位飞天。飞天翱翔于上,大佛端坐龛中,胁待肃立龛旁。塔檐共十三层,每层各角原来都有楠木挑梁,上托檐角,下缀铜铃,现多已脱落,仅西北角还剩11根。塔顶早在永乐年间被明军用炮打落。塔上砖雕的梁、柱、斗拱和花饰等也多半脱落。塔座在1933年曾用青砖维修。古塔体量宏伟,是辽西最高的古代建筑,是京沈途中唯一能从列车上望到的辽代高塔。它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是省级文物,也是锦州古城的标志

热点内容
线切割怎么导图 发布:2021-03-15 14:26:06 浏览:709
1台皮秒机器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5:49 浏览:623
焊接法兰如何根据口径配螺栓 发布:2021-03-15 14:24:39 浏览:883
印章雕刻机小型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3 浏览:395
切割机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0 浏览:432
加工盗砖片什么榉好 发布:2021-03-15 14:16:57 浏览:320
北洋机器局制造的银元什么样 发布:2021-03-15 14:16:52 浏览:662
未来小七机器人怎么更新 发布:2021-03-15 14:16:33 浏览:622
rexroth加工中心乱刀怎么自动调整 发布:2021-03-15 14:15:05 浏览:450
机械键盘的键帽怎么选 发布:2021-03-15 14:15:02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