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手工雕刻人像是什么意思
❶ 雕刻人像
雕刻真人石头像 一般能给真人画像的雕刻师傅都可以做的到 价格在1000以上吧 建议内你还是雕刻别的吧 因为真人容头像很麻烦 你还要准备照片(有必要你还要留下多张多个角度的照片) 而且还要留给雕刻师傅充足的时间 因为要雕刻好的作品 首先要把要雕的对象研究仔细 才能下刀 至于潍坊有没有这样的店 我就不知道了 我在江苏 我能接你的活
❷ 人民币上面的图案代表什么意思
第五套人民币一元正面采用毛主席建国初期的头像,底衬采用了我国著名花版卉图案,钱币权正面采用凹版印刷,中国人民银行行名、面额数字、盲文面额标记、凹印手感线等均采用雕刻凹版印刷,用手指触摸有明显凹、凸感。一元的水印图案是兰花,风姿绰约,幽香远溢,为花中四君子之一,四季名花之司春使者,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史。孔子赞美此花为“兰当为王者香”。兰花因其有“高洁、典雅和坚贞不渝”的品格与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英雄相惜。
钱币背面主体图案是三潭印月。三潭印月,杭州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中部偏南,与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称“湖中三岛”,犹如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蓬莱三岛,故又称小瀛洲。北宋时已成为湖上赏月佳处。明人张宁诗云:“片月生沧海,三潭处处明。夜船歌舞处,人在镜中行。”
通过选用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图案来设计钱币,充分表现了我们伟大祖国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山河,弘扬了伟大的民族文化。
❸ 人民币背后的图案介绍
建国后共出过五版人民币\每种面值的图案还不一样
将近百种了,缩小一点范围吧
历版人民币回顾
第 一 版 人 民 币 介 绍
人民币是1948年12月 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时开始发行的。从开始发行到1955年5月10日停止流通使用的人民币为第一套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是在统一各革命根据地货币的基础上发行的。发行统一的货币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革命根据地货币是在战争时期各革命根据地被敌人分割封锁的情况下产生的。抗日战争胜利后,各解放区人民政府就开展了统一货币的工作。如华中解放区发行统一的华中币,收回和统一原来新四军开辟的各个抗日根据地发行的多种名称不同和市值不等的地方货币。其它解放区也采取了类似的统一货币的措施。但是,在各解放区统一货币工作尚未完成时,国民党反动派就发动了全面内战,解放区许多地方被国民党军队占领,统一各解放区货币工作不得不暂时停止。 1947年夏,解放区战争迸入我人民解放军胜利反攻阶段,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在各解放区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取得了一个个重大胜利,各解放区迸一步巩固和发展,华北、西北、华东解放区逐步连成一片,各解放区之间贸易联系、物资交流日益发展。但是各地货币不统一,货市比价不固定,成为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的重大障碍,给野战军的机动作战带来很大困难。因此,迫切需要改变各解放区货币版别多、种类繁杂、比价不同、相互折算不便的状况,统一各解放区货币。 1947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华北财经办事处成立,统一领导华北区财经工作,并着手开展统一货币工作。不久,晋察冀边区银行币停止发行,冀南银行币成为华北解放区的统一货币。1948年1月,西北解放区停止发行陕甘宁边区银行币,西北衣民银行币成为西北解放区的统一货币。10月,山东解放区北海银行币与华北解放区货币相互流通。11月,华北解放区统一流通北海银行币。从此,北海银行币成为山东和华中各解放区的统一货币。1948年底,全国各解放区除中原、东北等解放区自成独立货币体系外,华北、西北、华东三大解放区货币统一工作基本完成。
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进一步统一解放区货币,经华北人民政府、山东人民政府、陕甘宁和晋绥两边区人民政府会商决定,合并华北解放区的华北银行、山东解放区的北海银行和西北解放区的西北农民银行,于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中国人民银 行。首任总经理南汉宸,副经理胡景云、关学文。同时开始发行统一的人民币,这是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后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六字由当时的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同志题写。第一批发行的人民币有10元、20元和50元三种券别,首先在华北、山东和西北三大解放区流通使用。随后发行了1元、5元和100元三种券别的人民币。此后,各种券别和版面的人民币逐步推广到全国各个解放区。
第一套人民币发行后,原来流通在各解放区的地方币陆续停止发行,并按规定比价收回。在全部收回前,按一定比价照常流通。其比价是:人民币对冀南银行币、北海银行币、华中银行币和中州农民银行币比价为1:100;人民币对晋察冀边区银行币、东北银行币、热河省银行币和长城银行币比价为 1:1000;人民币对西北农民银行币和陕甘宁边区商业流通券比价为1:2000。
1949年 1月,北平解放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迁到北京。全国解放后,各大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国人民银行相继成立。1951年底,除西藏自治区和台湾省外,全国范围内货币已经统一,人民币成为我国唯一的合法货币。到1953年12月,人民币发行券别有1元券、5元券、10无券、20元券、50元券、100元券、200元券、500元券、1000元券、5000元券、10000元券、50000元券等12种;版别共62种。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元券4种、50000元券2种。
由于当时各解放区的环境和全国解放区初期条件的限制,第一套人民币的设计思想还不够统一,图案既有反映工、农业生产的劳动场面,也有反映交通运输的情景,还有的反映北京等地名胜古迹的......内容繁杂,主题思想不突出、不明确。钞票种类多,面额大小差别大。从1948年12月到1953年12月,共印制发行了12种面额、62种版别的人民币,最小面额只有1元,最大面额则是50000元。到第一套人民币发行后期,1元券几乎退出流通领域。印制工艺多样,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为了用最快的速度进行钞票的印制、发行,以满足解放区战争的需要,当时只得采取应急措施,老厂新厂一齐上,新旧设备一齐用,工艺上采用了石印、凸印、凹印、胶印、凸凹合印、凸胶合印、胶凹套印等七种技术,纸张、油墨等主要原料也都是就地取材。因此,钞票的质量差别较大、参差不齐。
统一发行人民币,清除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各种货币,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几十年的通货膨胀和中国近百年外币、金银在市场流通、买卖的历史,促进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在建国初期经济恢复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 二 版 人 民 币 介 绍
第二套人民币是在第一套人民币统一全国货币的基础上于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的。当时已消除战争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日益活跃,市场物价稳定。国家财政在收支平衡的基础上,连续几年收大于支,国家商品库存、黄金储备也连年增加,货币制度也相应巩固和健全,一个独立、统一的货币制度已建立起来。但是,由于解放前连续多年的通货膨胀遗留的影响没有完全消除,第一套人民币的面额较大(最大为50000元),而且单位价值较低,在流通中计算时,以万元为单位,不利于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很大不方便。另外,由于受当时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第一套人民币的纸张质量较差,券别种类繁多(62种),文字说明单一,票面破损比较严重。
为了改变第一套人民币面额过大等不足和提高印制质量,进一步健全我国货币制度,1955年 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和收回第一套人民币的命令。命令指出:为适应国家计划经济建设的需要和广大人民的愿望,在财政收支平衡和金融物价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和巩固我国的货币制度,以便利交易和核算,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自1955年3月1日起发行新币(第二套人民币),收回旧币(第一套人民币),公布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共11种,每种券别版面均印有汉、藏、蒙、维吾尔四种文字。
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为:第二套人民币1元等于第一套人民币 1万元。第二套人民币发行后,一切货币收付、交易计价、契约、合同、单据、凭证、帐簿记载及国际间的清算等,均以第二套人民币为计算单位。所有在第二套人民币发行前的一切债权债务,包括国家公债也按法定比率折合第二套人民币计算和清偿。所有第一套人民币均由中国人民银行按法定比率收回。
1955年3月1日公布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共11种,当天发行1分、2分、3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和5元10种,1957年12月1日又发行10券1种。同时,为便于流通,国务院发布发行金属分币的命令,自1957年12月1日起发行1分、2分、5分三种金属分币(简称硬分币),与纸分币等值,混合流通。后来,对1元券和5元券的图案、花纹又分别进行了调整和更换颜色,于1961年3月25日和1962年4月20日分别发行了黑色1元券和棕色5元券,使第二套人民币的版别由开始公布的11种增加到16种。1964年 4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收回三种人民币票券的通告》,决定从1964年4月15日开始限期收回苏联代印的1953年版的3元、5元和10元券,1964年5月15日停止收兑和流通使用。
第二套人民币在设计、印制发行工作中,得到了周恩来、陈云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极大关怀和高度重视。他们亲自审查了整个设计方案。在设计时,采纳了周总理提出的许多具体的、宝贵的修改意见,使第二套人民币设计主题思想明确,印制工艺技术先进,主辅币结构合理,图案颜色新颖。第二套人民币主景图案内容体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风貌,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战斗历程和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主题思想。钞票式样打破了原有的固定的四边框形式,采用了左右花纹对称的新规格;票面尺幅按面额大小分档次递增;整个图案、花边、花纹线条鲜明,精密、美观、活泼,具有民族风格。第二套人民币在印制工艺上除了分币外,其它券别全部采用胶凹套印,其中角币为正面单凹印刷;1元、2元、3无和5元券采用正背面双凹印刷;10元券还采用了当时先进的接纹印刷技术。第二套人民币的凹印版是以我国传统的手工雕刻方法制作的,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其优点是版纹深、墨层厚,有较好的反假防伪功能。因此,第二套人民币发行后立即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称赞这套人民币好看、好认、好算.好使。实践证明,第二套人民币成为我国第一套完整精致的货币,对健全我国货币制度,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 三 版 人 民 币 介 绍
第三套人民币是1962年4月20日开始陆续发行的。当时,我国经过了连续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在党中央制订的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指引下,克服重重困难,大力发展生产,使国民经济开始恢复和发展,国家财政金融状况逐渐好转。为了促进工农业生产和商品流通,方便群众使用,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第三套人民币,其间自1 962年4月20日至1980年4月15日,经过18年的逐步调整,共陆续发行过13个品种。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一)1960年版,正面图案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主色枣红色一角券;
(二)1962年版,正面图案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背面主色调为深棕、浅绿的一角券
(三)1962年版,正面图案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背面主色调为酱紫、桔黄的一角券
(四)1962年版,正面图案为“武汉长江大桥”,主色墨绿色二角券;
(五)1972年版,正面图案为“纺织厂生产图”,主色青莲色五角券;
(六)1960年版,正面图案为“女拖拉机手生产图”,主色深红色一元券;
(七)1960年版,正面图案为“车床工人生产图”,主色深绿色二元券;
(八)1960年版,正面图案为“炼钢工人生产图”,主色深棕色五元券;
(九)1965年版,正面图案为“人民代表步出人民大会堂”,主色黑色十元券;
(十)1980年版,直径分别为20mm、23mm、26mm、30mm的硬1角、硬2角、硬5角和硬1元币。
第三套人民币停止流通的原因
第三套人民币自1962年4月20日陆续发行以来,已在市场上流通了37年。部分券别因改变图案、冠字号码及颜色等印制工艺,从70年代已实行只收不付,目前该套人民币仅占整个市场流通量的1.4%,基本上只作为钱币爱好者的收藏品。
随着第五套人民币的陆续发行,市场流通中人民币版别、券别过多,如果加上第二套人民币中的分币,已经形成第二、三、四、五套人民币多版流通的状况。为了调整人民币券别种类,便于流通使用,减轻商业银行分版清分票币的工作量,中国人民银行于近日发布公告,第三套人民币自2000年7月1日起,停止在市场流通;2000年1月1日至6月30日在商业银行网点限期办理兑换。
群众办理兑换第三套人民币的方法
办理兑换第三套人民币事宜,将以方便广大群众为原则。从2000年1月1日起至6月30日,该套人民币持有者可到各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兑换,商业银行将根据有关规定,将第三套人民币兑成等额现行人民币。从2000年1月1日至 6月30日期间,第三套人民币与第四、五套人民币仍会存在混合流通的情况,但截止到7月1日,商业银行即不再办理兑换手续,市场上也不再允许第三套人民币流通。
第 四 版 人 民 币 介 绍
第四套人民币是1987年4月27日开始陆续发行的1980年版人民币。
第四套人民币,是在经济发展、商品零售额增加、 货币需要量增加的情况下发行的。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城乡商品经济日益活跃,社会商品零售额大幅度增长。这样,不仅要求货币发行在总量上与之相适应,而且在券别结构上也要与之相适应。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健全我国的货币制度,方便流通使用和交易核算,1987年4月25日, 国务院颁布了发行第四套人民币的命令,责成中国人民银行自1987年4月27日起, 陆续发行第四套人民币。第四套人民币主币有1元、2元、5元、10元、50元和100元六种,辅币有1角、2角和5角三种,主辅币共九种。第四套人民币与现行人民币等值。 第四套人民币发行后,与第三套人民币在市场上混合流通。现行1分、2分、5 分纸、硬币继续流通。
这次发行第四套人民币,采取“一次公布,分次发行”的办法。1987年4月 27日首先发行50元券和5角券,1988年5月10日起发行100元券、2元券、1元券和2角券,其它券别以后陆续发行,届时公布。
1992年6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范围内发行1元、5角、1角金属人民币。它们与三种铝分币一起构成我国较完整的硬币系列。
第四套人民币在设计思想、风格和印制工艺上都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这套人民币体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思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团结一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了强调这一主题,100 元券采用了我党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和朱德的侧面浮雕像;50元券采用了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人物头像;其它券别采用了我国14个民族人物头像。每张票面人像清晰,栩栩如生。在设计风格上,这套人民币保持和发扬了我国民族艺术传统特点。主币背面图景取材于我国名胜古迹、名山大川,它们分别是井冈山主峰、黄河壶口、珠穆朗玛峰、长江巫峡、南海“南天一柱”和长城等。票面的纹饰全部采用富有我国民族特点的图案,如凤凰牡丹、仙鹤松树、绶带鸟翠竹、燕子桃花等。这些图景、纹饰与主景融为一体,表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在印制工艺上,主景全部采用的大幅人物头像,雕刻工艺复杂;钞票纸分别采用了满版古钱水印和固定人物头像水印,它不仅表现出线条图景,而且表现出明暗层次,工艺技术很高,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印钞工艺技术水平和钞票的反假防伪能力。同时,这套人民币在第二套、第三套人民币的基础上,增加发行了50元和100元两个券别, 这对于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便于流通,提高社会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人民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第五套看看这里啦
http://www.pbc.gov.cn/renminbi/renminbifaxing/renminbipiaoyang/5.asp
是中国人民银行的第五套介绍~
❹ 硬币上的人像都是侧面像,为什么纸币的人像却是正面
不知道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纸币上一般都是人物的正面肖像,而在硬币上确实人物侧面肖像,这个现象可不是平白无故就来的,他是有科学依据的。
硬币的原因是金属硬币的人像完全是靠雕刻的纹理从而生不同的明暗度来显示人像而如果要在在硬币那么小的面积内很难刻出一张精细到能让人辨识清楚的正面肖像。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经手的次数不计其数,硬币的磨损是在所难免的,如果做成正面肖像,肖像慢慢的就会变得模糊不清,而且还有一点就是为了节约成本,正面肖像的成本较高,不合算。
❺ 人民币图案为什么多为人物头像
人民币图案之所以采用人物像,是有其科学道理的,主要是货币防伪的需要。据有关专家调查分析,人们一般对人物最为敏感,尤其是熟悉的人物,很容易被认出来。在我国人们的文化素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些偏远地区还有相当数量的文盲和半文盲,这些人有的尽管不识字,但不致于不会辨别人物像,如人们习惯上称第三套人民币拾元券为“大团结”,称第四套人民币壹佰元券为“四大领袖”,就是由人物图案而来的,而其它图案就不会有如此效果。例如有人作了一组试验,将华山、黄山、泰山、衡山等图片混在一起,不但文化水平不高的人难以分辨清楚,文化水平很高但未到过实地的人也会出现分辨上的错误。这就是人民币的不同设计者在设计时都不约而同的选用人物像作图案的原因之一。
其次,人民币图案上的人物像多为人工雕刻而成,有的线条上一个点就要刻上几刀到几十刀,既便是同一雕刻者重复同一作品也会有差别。因为人们对人物头像特别是早已熟悉的人物头像的变化最为敏感,这样人民币图案的人物像只要有细微的差别或异样便会马上被注意,容易辨别。如果是字体上的差异,一般人是很难识别的。从而达到即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同时在防伪反假上具有独特的效果。人民币上的人物像是一道防伪反假的风景线。
再次,我国历来重视货币在流通中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作用。图案的思想性、政治性曾作为一个重要主题,这在第三套人民币各券别的图案中体现的最为充分,各券别图案上的人物几乎全部是工农群众,这就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第四套人民币延续了这一特点,各券别上的人物除伍拾元和壹百元券外,为十四个少数民族人物像,寓民族大团结之意于其中。第五套人民币在建国五十周年之际发行,开国领袖毛泽东的头像出现在人民币的图案中,即是全国人民最熟悉的领袖,易于辨伪,又了却了人民怀念开国领袖的一大心愿,并有中国将继续沿着毛泽东、邓小平所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走下去之寓意。这正是杰出人物像所表现的思想性和政治性之所在。
实际上货币图案采用人物像,不是人民币的独特之处,世界上许多国家发行的货币,尤其是大面额货币上的图案也多是人物头像,而且都是货币发行国人民最熟悉、最了解、最著名的人物。其中以领袖人物居多。如越南盾纸币上的人物像是胡志明;朝鲜元最高面额纸币上的人物像是金日成;而美元面额纸币上的人物像就是美国几位著名的总统等等。
纸币上之所以习惯于选用人物像作图案不仅在防伪上具有突出的作用,而且在经济和政治上也都具有相当的吸引力,能够被社会上各阶层所接受。因此,可以说,今后世界各国在发行新钞时,人物像图案将会一再出现,并将成为一种潮流而存在和发展,甚至将一直沿续到货币实物的消亡为止。
❻ 第五套人民币头像的意义各是哪个民族的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决定从2001年9月1日起在全国发行第三批第五套人民币,其券别为50元、10元纸币。
公告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268号国务院令,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9月1日起在全国发行第三批第五套人民币。据了解,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主色调为绿色。正面主景为毛泽东头像,背面主景为“布达拉宫”图案,右上方为“中国人民银行”汉语拼音字母和蒙、藏、维、壮四种民族文字的“中国人民银行”字样和面额。
第五套人民币10元纸币的主色调为蓝黑色。正面主景为毛泽东头像,背面主景为“长江三峡”图案,右上方为“中国人民银行”汉语拼音字母和蒙、藏、维、壮四种民族文字的“中国人民银行”字样和面额。
央行负责人就发行第五套人民币答新华社记者问
新华网北京8月310日电 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就发行第五套人民币50元、10元纸币有关问题回答了新华社记者的提问。
问:第五套人民币50元、10元纸币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主色调为绿色,票幅长150mm、宽70mm。正面主景为毛泽东头像,左侧为“中国人民银行”行名、阿拉伯数字“50”、面额“ 伍拾圆”字样和花卉图案,左上角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右下角为盲文面额标记,票面正面印有横竖双号码。背面主景为“布达拉宫”图案,右上方为“中国人民银行” 汉语拼音字母和蒙、藏、维、壮四种民族文字的“中国人民银行”字样和面额。
第五套人民币10元纸币主色调为蓝黑色,票幅长140mm、宽70mm。正面主景为毛泽东头像,左侧为“中国人民银行”行名、阿拉伯数字“10”、面额“ 拾圆”字样和花卉图案,左上角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左下角印有双色横号码,右下方为盲文面额标记。背面主景为“长江三峡”图案,右上方为“中国人民银行” 汉语拼音字母和蒙、藏、维、壮四种民族文字的“中国人民银行”字样和面额。
问: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采用了哪些主要防伪措施?
答: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采用了10项公众防伪措施,具体如下:
1、固定人像水印:位于正面左侧空白处,迎光透视,可以看到与主景人像相同、立体感很强的毛泽东头像水印。
2、红、蓝彩色纤维:在票面上,可以看到纸张中有不规则分布的红色和蓝色纤维。
3、磁性缩微文字安全线:钞票纸中的安全线,迎光透视,可以看到缩微文字“RMB 50”字样,仪器检测有磁性。
4、手工雕刻头像:正面主景毛泽东头像,采用手工雕刻凹版印刷工艺,凹凸感强,易于识别。
5、隐形面额数字:正面右上方有一装饰图案,将钞票置于与眼睛接近平行的位置,面对光源作平面旋转45度或90度角,即可以看到面额数字“50”字样。
6、胶印缩微文字:正面上方图案中,多处印有胶印缩微文字“50”、“RMB50”字样。
7、光变油墨面额数字:正面左下方面额数字“50” 字样,与票面垂直角度观察为金色,倾斜一定角度则变为绿色。
8、阴阳互补对印图案:正面左下角和背面右下角均有一圆形局部图案,迎光透视,可以看到正背面图案合并组成一个完整的古钱币图案。
9、雕刻凹版印刷:正面主景毛泽东头像、“中国人民银行”行名、面额数字、盲文面额标记及背面主景“布达拉宫”图案等均采用雕刻凹版印刷,用手指触摸有明显凹凸感。
10、横竖双号码:正面采用横竖双号码印刷,横号码为黑色,竖号码为红色。
问:第五套人民币10元纸币采用了哪些防伪措施?
答:第五套人民币10元纸币采用了10项公众防伪措施,具体如下:
1、固定花卉水印:位于正面左侧空白处,迎光透视,可以看到立体感很强的月季花水印。
2、白水印:位于双色横号码下方,迎光透视,可以看到透光性很强的图案“10”水印。
3、红、蓝彩色纤维:在票面上,可以看到纸张中有不规则分布的红色和蓝色纤维。
4、全息磁性开窗安全线:正面中间偏左,有一条开窗安全线,开窗部分可以看到由缩微字符“¥10”组成的全息图案,仪器检测有磁性(开窗安全线,指局部埋入纸张中,局部裸露在纸面上的一种安全线)。
5、手工雕刻头像:正面主景毛泽东头像,采用手工雕刻凹版印刷工艺,凹凸感强,易于识别。
6、隐形面额数字:正面右上方有一装饰图案,将钞票置于与眼睛接近平行的位置,面对光源作平面旋转45度或90度角,可以看到面额数字“10”字样。
7、胶印缩微文字:正面上方胶印图案中,多处印有缩微文字“RMB10”字样。
8、阴阳互补对印图案:正面左下角和背面右下角均有一圆形局部图案,迎光透视,可以看到正背面图案合并组成一个完整的古钱币图案。
9、雕刻凹版印刷:正面主景毛泽东头像、“中国人民银行”行名、面额数字、盲文面额标记和背面主景“长江三峡”图案等均采用雕刻凹版印刷,用手指触摸有明显凹凸感。
10、双色横号码:正面印有双色横号码,左侧部分为红色,右侧部分为黑色。
问:第五套人民币50元、10元纸币采用了哪些新技术?
答:第四套人民币防伪技术有十几种,主要包括:固定人像水印、安全线〔1990年版〕、手工雕刻头像、雕刻凹版印刷、对印图案等。实践证明,传统的一些防伪技术是行之有效的。研制开发第五套人民币时,加强了对传统防伪技术更深层次的研究,在质量和可靠程度上下工夫,重点是提高其技术含量。如:雕刻人像,重点突出人像的层次;安全线,增加了缩微文字和磁性、全息开窗等;雕刻凹版印刷,突出其凹印手感等等。
同时,第五套人民币还应用了多项成熟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防伪技术,主要包括:光变油墨印刷图案、隐行面额数字、横竖双号码、双色横号码、阴阳互补对印图案、胶印缩微文字、红蓝彩色纤维、白水印等多项防伪技术。此外,还有多项专家防伪技术。与第四套人民币相比,第五套人民币在防伪技术上一项重要的突破就是增加了机读技术,便于现代化机具清分处理。
总体上讲,第五套人民币在整体设计、印制质量、综合防伪技术等方面基本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问:群众在使用第五套人民币50元、10元纸币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爱护人民币?
答:广大群众对新版人民币有一个熟悉和认可的过程,经过改进的鉴别仪器也要经受考验。在此过程中,工商企业、广大群众如果遇到问题,应及时向当地人民银行或商业银行的专业人员进行咨询和鉴别。银行工作人员一方面要尽快熟悉新业务,另一方面要耐心细致地向客户讲解有关知识,认真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规定的关于鉴别假币的义务。
爱护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对每一个人民币持有人规定的义务。我们建议广大群众在持有和使用新版50元、10元纸币的过程中要注意妥善保管,保持票面整洁,不要故意裁切、撕裂人民币,不要在票面上书写、涂划,不要使票面沾染油渍、污渍及腐蚀性溶液,不要抽取纸币上的安全线,以免自己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不便,影响人民币正常流通。
❼ 五角纸币正面图案人物是什么背面最下面的一串文字是什么文字,大概意思是什么
第四套五角纸币正面图案人物是苗族和壮族人物头像,背面最下面的一串文字是壮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四种少数民族的文字,意思是中国人民银行。
第四套人民币是1987年开始陆续发行的1980年版人民币。其正面图案为苗族以及壮族女人眼睛目视前方的场景,营造一种对未来充满希望,积极向上的氛围。纸币主体颜色为紫红色,这一色彩象征着祖国美好明亮的未来。
在第四套人民币5角纸币的正面,有“中国人民银行”六个汉字,除此之外,在背面下方,“中国人民银行”这几个字用藏文,壮文,蒙古文,维吾尔文各书写一遍。纸币上用不同的民族语言书写出同样意义的字眼,象征了中国各民族之间互相团结,共同努力奋斗,一起创造美好的未来。
(7)人民币手工雕刻人像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第四套人民币的其他币种:
一、1角
1988年9月22日发行。正面是高山族和满族男子头像,主色为深棕色。
二、2角
1988年5月10日发行。正面是朝鲜族姑娘和土家族姑娘头像,主色为蓝绿色。
三、1元
1988.5.10发行,古钱满版水印。另外还发行有票面图案颜色相同的1990年版以及正面主色稍红、钞票号码为黑色的1996年版(1996版是五星满版水印)。正面是侗族和瑶族妇女头像,左边是“燕子桃花”图。背面是八达岭长城。
四、2元
1988.5.10发行,古钱满版水印。另外还发行有票面图案相同,币背主色稍浅的1990年版。正面是维族和彝族妇女头像,左旁是“绶鸟翠竹”图。币背面是海南的“南天一柱”景观。
五、5元
1988.9.22发行,古钱满版水印。正面是藏族女子和回族男子的头像,左侧是“仙鹤劲松”图。币背图案是“长江巫峡”景观。
❽ 第三套人民币为什么会把劳动者的形象雕刻在货币上
因为那个时候至少宣传上劳动者是值得尊敬的,就像台湾的1000元纸币上有着可爱的孩子们。货币不仅代表着钱,更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和舆论导向
❾ 人民币上面的图案有什么特殊意义
第五套人民币纸币一览表券别 图 案 主色调 发行时间
正 面 背 面
100元纸币 毛泽东头像 人民大会堂 红色 1999.10.1
100元纸币 毛泽东头像 人民大会堂 红色 2005.8.31
50元纸币 毛泽东头像 布达拉宫 绿色 2001.9.1
50元纸币 毛泽东头像 布达拉宫 绿色 2005.8.31
20元纸币 毛泽东头像 桂林山水 棕色 2000.10.16
20元纸币 毛泽东头像 桂林山水 棕色 2005.8.31
10元纸币 毛泽东头像 长江三峡 蓝黑色 2001.9.1
10元纸币 毛泽东头像 长江三峡 蓝黑色 2005.8.31
5元纸币 毛泽东头像 泰山 紫色 2002.11.18
5元纸币 毛泽东头像 泰山 紫色 2005.8.31
1元纸币 毛泽东头像 西湖 橄榄绿 2004.7.30
第五套人民币硬币一览表券别 图 案 材质 直径 发行时间
正 面 背 面
1元硬币 行名、面额、拼音、年号 菊花 钢芯镀镍 25毫米 2000.10.16
5角硬币 行名、面额、拼音、年号 荷花 钢芯镀铜合金 20.5毫米 2002.11.18
1角硬币 行名、面额、拼音、年号 兰花 铝合金 19毫米 2000.10.16
1角硬币 行名、面额、拼音、年号 兰花 不锈钢 19毫米 2005.8.3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社会对现金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1998年全国货币净投放1026亿元,市场货币流通量11204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60倍和52倍。经济发展的客观形势对人民币的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都提出了新要求。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印制开始于改革开放之初,囿于当时的条件,第四套人民币本身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防伪措施简单,不利于人民币反假;缺少机读性能,不利于钞票自动化处理等等。凡此种种,都有要求我们适时发行新版人民币。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货币流通的要求, 199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之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68号令,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第五套人民币共八种面额: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第五套人民币根据市场流通中低面额主币实际起大量承担找零角色的状况,增加了20元面额,取消了2元面额,使面额结构更加合理。第五套人民币采取一次公布,分次发行的方式。1999年10月1日,首先发行了100元纸币;2000年 10月16日发行了20元纸币、1元和1角硬币;2001年9月1日,发行了50元、10元纸币;2002年11月18日,发行了5元纸币、5角硬币;2004年7月30日,发行了1元纸币。为提高第五套人民币的印刷工艺和防伪技术水平,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8月31日发行了第五套人民币2005年版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纸币和不锈钢材质1角硬币。第五套人民币继承了我国印制技术的传统经验,借鉴了国外钞票设计的先进技术。在原材料工艺方面做了改进,提高了纸张的综合质量和防伪性。固定水印立体感强、形象逼真。磁性微文字安全线、彩色纤维、无色荧光纤维等在纸张中有机运用,并且采用了电脑辅助设计手工雕刻、电子雕刻和晒版腐蚀相结合的综合制版技术。特别是在二线和三线防伪方面采用了国际通用的防伪措施,为专业人员和研究人员鉴别真伪,提供了条件。与第四套人民币相比,第五套人民币的防伪技能由十几种增加到二十多种,主景人像、水印、面额数字均较以前放大,便于群众识别。第五套人民币应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在防伪性能和适应货币处理现代化方面有了较大提高。第五套人民币各面额正面均采用毛泽东同志建国初期的头像,底衬采用了我国著名花卉图案,背面主景图案分别选用了人民大会堂、布达拉宫、桂林山水、长江三峡、泰山、杭州西湖。通过选用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充分表现了我们伟大祖国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山河,弘扬了伟大的民族文化。
❿ 第五套人民币主景人像采用的是手工雕刻头像技术吗
是的,主席像是人工雕刻的,雕刻者:马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