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的设备布局形式是由什么决定的
根据车间设备布置原则,按所划分的生产线和零件工艺流程布置设备,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按工艺流程顺序布置设备,这种布置适合于自动线及流水线。
2、按工艺流程相对布置设备,这种布置适合于流水生产线及成批生产线。
在布置时应尽量避免回流及迂回。以上两种布置方式生产线的入口端及出口端,一般在两个相对的方向。
3、U形布置。U形布置是一种新颖的布置形式,特别适合于采用多机床管理的流水生产线上。
4、揉性生产系统。揉性生产系统一般是由各种数控机床、加工中心、自动更换主轴机床、自动输送装置、自动检测装置、自动仓库及其它辅助设施组成,整个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布置十分紧凑,相关要素结合紧凑,最大限度地提高机床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原则
1、工艺专业化原则
按照工艺专业化原则组成生产单位,由于同类型的工艺装配及同类型的加工方法集中在一起,该布局方式适用于生产规模较小、单件小批量生产中。
2、对象专业的原则
对象专业的原则就是以产品(零部件)为对象来设置生产单位。在对象专业化的生产单位内,集中了为制造该产品所需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生产设备和不同工种的工人,负责对产品进行不同工艺方法的加工,每个生产单位基本上能独立完成该产品的全部或大部分工艺过程,不需求助于其它生产单位。
3、混和原则
为了集中上述两种原则的优点,避免其缺点,在实际生产中,可将它们结合起来,扬长避短,称之为混合原则。在这样的车间里,有些工段或班组可能是按工艺专业化的原则建立的,而另一些工段或班组可能则是按对象专业化原则建立的。
如对一些大的或需隔离起来的锻压机、电镀、热处理设备,就要采用工艺专业化组织形式,对于大量生产的零部件就要采用对象专业化组织形式。
(1)车间的设备布局形式是由什么决定的扩展阅读
车间布局指对车间各基本工段、辅助工段、生产服务部门、设施、设备、仓库、通道等在空间和平面上的相互位置的统筹安排。车间布置旨在最有效地利用厂房空间,一方面方便于工作操作,避免生产设备的过度拥挤;另一方面,注意厂房的通风和防火防爆,确保安全生产。其具体内容包括:
1、在纵跨、横跨、高跨、露天跨建筑面积上的安排;
2、在厂房内空间分层的安排;
3、在多层建筑内的安排。
车间的平面布置要根据工厂的生产大纲和车间分工表、生产流程、工艺路线、生产组织形式、机器设备和起重运输设备的种类、型号、数量等多方面因素共同确定。好的车间布置应最大限度地减少搬运路程,让物料从进入车间依次流经各个工位后流出车间。
2. 自动化生产线设备的布局
这个建议你看一下工厂(车间)布局,基本上都是一些原则和注意事项,要根据你的厂房、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产品(或零部件)的复杂与否,几条线,线与线有何关联等等因素通盘考虑。还有就是物料输送的方法等。
3. 车间设备布置有哪几种形式,各自有什么优点,它们各自适用什么范围
一般来说有四种。
(1)、产品布置原则(流水线布置);
此布置适用于少品种大批量生产情况,优点就是物流量少,搬运距离短,生产周期短,库存压力少。缺点就是设备利用率低,设备备用零部件库存可能比较大。
(2)、工艺布置原则(机群式布置);
此布置适合于多品种小批量场合。它的优点是机器设备利用率高,设备和人员方面的柔性高,设备投入相对较少,作业多样化,利于员工发展。缺点就是物流量大,生产计划与控制复杂,生产周期长,对员工技能要求高。
(3)、固定式布置(项目布置);
它是工程项目和大型产品生产采用的一种布置形式,适用于生产对象笨重而难移动的产品的场合。
它的加工对象位置,生产工人和设备都随加工产品所在的某一位置而转移。如工程建设、飞机厂、造船厂、重型机器厂等。
缺点就是场地空间有限,组织管理难度较大,物流需求动态变化。
(4)、成组布置原则(混合布置);
成组技术就是识别和利用产品零部件的相似性,将零件分类。一系列相似工艺要求的零件组成零件族。针对一个零件族的设备要求所形成的一系列机器,称作机器组(制造单元)。
成组原则布置可以认为是产品原则布置的缩影,是将工艺原则布置系统转化为接近产品原则布置系统。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4. 车间设备布局有什么意义/
1、布局关系到工艺流程。
2、布局关系到生产物流。
3、布局关系到公用动力的布置。
4、布局关系到厂房的面积利用效率。
5、布局关系到整体美观。
6、布局关系到工人劳动强度。
7、布局关系到公用动力的供给和三废的排放。
等等。。。
由此可见,设备布局的重要意义,一个工厂能否良好地运转,设备布局是决定性的因素之一,而且是先决性应诉。
5. 机械加工生产线有哪些布局型式其布局型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所有的车间布局都是根据产品的加工工艺采用的流水布局,也就是所说的:产品模块模式,产品最短的工序流通距离,减少生产的整体时间为目的。
布局要考虑:
1 物流,产品的进,出
2 和整体车间物流循环,空间利用。
3 安全通道 安全用品和安全灯
4 空气的流通设置,废气,粉尘的收集与排放
5 特种设备的环境要求
6 一人操多台机械的操作空间
如果是工厂布局那又不一样了,那就是按功能了
6. 设施布置的设施布置/车间布置常用方法
设备布置工具,一般包括布置草图、布置模板和布置模型三种。布置草图是研究工艺流程和物料流向的平面图或立体图。在布置草图上,设备排列应按一定的比例展开,并有相应的代号,以便识别和操作。布置模板是一种最常用的布置方式,即用塑料板或木板制成与设备实物形状相似,按一定比例缩小了的设备模板,并用设备模板进行设备的平面布置。布置模型和布置模板相似,只是把平面的模板换成立体的模型,从而使模型轮廓与实物更为相似,布置模型方便准确,便于确定设备的空间布置情况,但造价较高。
当然,工厂在进行实际的设备布置时,并不是拘泥于其中的一种布置工具,而是各种设备布置工具结合使用,特别是设备布置草图,常常被作为布置模板和布置模型的预备性工作,以减少工作量。 设备布置有三种形式:一是工艺专业化形式,即把同类型的设备布置在一起,又称机器群;二是对象专业化形式,即把为制造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按工艺加工顺序布置在一起;三是混合形式,即前面两种形式的结合使用。
设备布置的原则是:
1、最短路径原则。尽量使产品通过各设备的加工路线最短。多设备看管时,工人在设备之间的行走距离最短;
2、关联原则。关联原则要求把紧密关联的设施紧靠在一起,加工大型产品的设备应布置在有桥式吊车的车间里。加工长形棒料的设备尽可能布置在车间的入口处;
3、确保安全。各设备之间、设备与墙壁、柱子之间应有一定的距离。设备的传动部分要有必要的防护装置;
4、协调原则。分工必须协调,用系统的、整体的观念合理规划各设施之间的关系。协调包括内部协调与外部协调。内部协调保证了企业内部各设施的整体性;外部协调需要考虑企业设施对环境的影响,如旅游城市的工厂设施布局就要考虑市政的要求。
5、充分利用车间的生产面积。在一个车间内,可因地制宜地将设备排列成纵向、横向或斜角,不要剩下不好利用的面积。
6、专业化原则。设施布置应在分工基础上符合专业化原则,如按照工艺专业或者对象专业化,从而提高生产率与管理效率。
7、分工原则。设施之间要合理分工,如生活区、生产区、办公区等,合理分工有利于管理、环境保护和安全。
8、弹性原则。设施布置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要留有余地,为企业今后的发展留有可扩展的空间。 从--至表法是一种常用的车间设备布置方法。从--至表是记录车间内各设备间物料运输情况的工具,是一种矩阵式图表,因其表达清晰且阅读方便,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般来说,从--至表根据其所含数据元素的意义不同,分为三类:表种元素表示从出发设备至到达设备距离的称为距离从--至表;表种元素表示从出发设备至到达设备运输成本的叫做运输成本从--至表;表种元素表示从出发设备至到达设备运输次数的叫做运输次数从--至表。当达到最优化时,这三中标所代表的优化方案分别可以实现运输距离最小化、运输成本最小化和运输次数最小化。
下面,结合一条生产线的布置的例子,说明从--至表法的操作步骤。
设一条生产线上加工17中零件,该生产线包括8种设备10个工作地,任意相邻两工作地间距离大体相等并记作一个单位距离。用从至表法的解决步骤如下:
步骤1、根据综合工艺路线图,编制零件从--至表。表中每一方格的数字代表零件从某一工作移到另一工作地的次数。因而,这一从一至表是次数从至表,表中数据距离对角线的格数表示两工作地间的距离单位数,因而,越靠近对角线的方格,两工作地间距离越小。
表:初始零件从--至表
步骤 2、改进零件从--至表求最佳设备排列顺序。最佳排列顺序应满足如下条件,从--至次数最多的两台机床,应该尽可能的靠近,由如上对从--至表的分析看出,这需要使从--至表中越大的数字越靠近对象线。
步骤 3、通过计算,评价优化结果。由于数据方格距对角线的距离表示两工序间的距离,而数据表示零件在两工序间的移动次数,所以,可以用方格中数据与方格距对角线的距离之积的和,来表示零件总的移动距离:
7. 影响新工厂车间布局规划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在进行新工厂车间布局咨询项目时,通常有很多因素影响车间布局设计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生产物流、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设计、零件设计等,也就是说新工厂在布局时必须受这些条件的约束,具体分析如下:
一、生产物流
对于制造车间内或车间与车间之间的物流我们称为生产物流。进行设备布局时,生产物流的研究和分析是最为重要的。通过分析车间内设备之间的物流量,可以使设备布局合理化。考虑到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所通过的物流路径,应做到两个最小和两个避免,即物流分析中判断正误或合理的两个原则;经过距离和物流成本最小;避免迁回和避免十字交叉。
物流运行是设备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设备布局的重要理论依据。物流分析的主要对象是企业生产系统,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合并、更新物流设备,改变物流流程,加速物流周转,以取得最大效益。物流分析侧重于输送设备与输送方式的优化,即搬运分析与库存控制。
通过物流分析得到正确合理的设备布局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而且能节约物流费用,从而降低产品和服务成本。
二、车间的生产组织方式
车间的生产组织方式是指通过工艺选择和生产能力规划分析,设计出整个生产的工序、设备的具体规格以及设备之间的物料传递关系,为布局设计提供原始数据。
由于各个车间在产品结构、生产方式、设备条件、生产规模和专业化程度等方面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都直接影响企业生产过程的组织方式。生产过程组织就是要根据顾客需求的特点和生产类型的性质,对加工过程的各个要素,包括加工设备、搬运设施、工序、工作中心和在制品存放地点等进行合理的配合,使得产品在生产中的行程最短,通过时间最快和各种消耗最小,有利于提高生产过程适应环境变化的柔性。
三、零件工艺流程
零件工艺设计要综合考虑各种零部件的加工工艺、制造设备、车间布置和生产组织等各类问题,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工艺设计应该以质量和成本作为参考因素。如果采用的工艺能够保证质量而成本很高,或者工艺十分现代化而企业效益不高,这种工艺就是不可取。相反,如果成本低而不保证质量,也不是恰当的选择。
四、零件设计
零件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决定要生产哪种零件和每种要生产零件的详细设计信息两部分内容。在进行零件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确定公司要生产零件的加工工艺的柔性,这个对设备规划人员极其重要。用CAD软件进行零件设计时,产品的零件图需要完整的视图、尺寸、材料、公差等各项制造技术条件。因为其中一项变更就会迫使这个加工工艺的变更,而加工工艺的变更会影响其它所有的工艺过程的布置。在设备布局中,要求尽量增加布局的柔性。
8. 机械加工车间合理布局需要考虑的因素
考虑你的机床运动的行程宽度(比如磨床左右摆动),加工废料放在哪里,哪里堆放工件,工人在车间走动怎么样流畅安全,这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9. 新工厂车间布局的规划都有哪些类型怎么选
1、加工流水线布置
旨在使大量产品快速地通过制造系统。在标准化较高的产品加工中,如电子工业、汽车工业等,使用这一布置方式。它们使用重复性的加工方式,工作被分解为一系列标准化的作业,由专门的人力和机器完成。系统仅涉及一种或少数几种相似的加工对象。由于加工过程形成一种流的工作方式,在制造业中,这种方式称为生产线或装配线。生产线上的工作单元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这种布置方式使得人力和机器得到充分利用,降低了设备费用,同时由于加工对象的快速移动使得在制品数量比较少。生产线的常用布置方式除了直线型布置方式外,还有U型、S型等,便于工人操作和物料运输量减少。
2、工艺原则布局
用于加工涉及较多工艺要求的产品,这类布置以完成相似活动的加工单元为特征。工艺原则布置将同一加工类型的机器布置在一起,需要这些操作的加工对象按各自加工顺序依次流经各个加工单元,不同产品代表着完全不同的加工工艺要求和加工顺序。同时由多用途设备保证加工的柔性,这种布置方式通常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的加工方式,它增加了加工过程中的物流。
这两种布置方式只是概念上的分类,不是绝对的划分,在现实中也有很多混合布置的实例,如生产线上线外返工零件的加工设备放置就是涉及到混合放置的例子。工艺原则和加工流水线布置代表小批量加工和大批量生产的两端,工艺原则具有比加工流水线布局更大的柔性,加工流水线布置比工艺原则布局更有效。
随着加工方式的改变,从研究角度来看,现代布局方式的理想系统应当具有柔性、高效、单位生产消耗底的特点。数字化工厂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这种理想的布置方式成为可能。
3、单元布置
是将车间划分为多个单元,每个单元加工工艺相似的零件族,这样的布局形式称为单元布局.虽然单元布局在简化工作流程和改善物流方面非常有效,但一般而言,制造单元是专门为一组特定的零件族而设计的,因此其柔性差。同时在实际单元布局时,存在一个前提假设,即产品需求已知且稳定,同时其生命周期足够长。实际上,一旦单元形成,通常就专用于那些在该单元内基本能完成加工的零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