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常规仪器有哪些
A. 核医学科是什么
核医学科,利用核科学技术和手段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是现代医学的主要手段之一。核医学科是医院主要医技科室之一,主要开展核医学检查项目,是辅助临床科室对疾病作出正确诊断的有效手段之一。
核医学科是利用核科学技术和手段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是现代医学的主要手段之一。核医学科是医院主要医技科室之一,主要开展核医学检查项目,是辅助临床科室对疾病作出正确诊断的有效手段之一。拥有SPECT、甲状腺功能测定仪等一批先进的设备。本科开展的临床各项诊治工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甲状腺疾病、肿瘤、冠心病、肾脏疾病等的显像诊断及甲亢、骨转移癌的治疗有一定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医疗和社会效益。
B. 实验室常用仪器有哪些
常用玻璃仪器:烧杯、量筒、移液管、容量瓶、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三角瓶、称量瓶、抽滤瓶等.
其他常用仪器:烘箱、分析天平、托盘天平、电炉、水浴锅等.
专业仪器:根据所需检验的产品参照标准去配置.
C. 临床上常见的核医学仪器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
r照相机 ECT PETCT PETMR 甲功仪 肾功仪 r探针 r免疫计数器 液体闪烁计数器 活度计
D. 核医学技术的分类
核医学技术主要有以下四大类: 这种诊断方法一般具有灵敏、简便、安全、无损伤等优点,用途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组织器官或系统的功能检查,都可应用。最常用的同位素诊断可分为三类。
1、体外脏器显像。有些试剂会有选择性地聚集到人体的某种组织或器官。以发射γ射线的同位素标记这类试剂,将该试剂给患者口服或注射后,利用γ照相机等探测仪器,就可以从体外显示标记试剂在体内分布的情况,了解组织器官的形态和功能。例如硫化Tc胶体经注射进入血液后,能被肝脏的枯氏细胞摄取,探测仪器在体外的记录可显示出肝脏放射性物质的分布,从而可判断肝脏的大小、形态和位置,肝脏是否正常,有无肿块等等。这种检查已成为肝癌诊断的不可缺少的方法。目前脏器显像已广泛用于肝、脑、心、肾、肺等主要组织、器官的形态和功能检查。
同位素脏器显像不但反映脏器形态,而且可显示脏器的生化或生理功能。例如,肝闪烁图反映肝细胞吞噬功能、脑闪烁图反映血脑屏障功能、肺扫描则反映肺灌注或通气功能。闪烁照相还能够对某一器官连续摄影,使医生能够对器官功能和病理变化进行动态观察。
发射计算机断层仪是体外显像的一种先进工具。用它可灵敏地观察到同位素在人体内任一平面的分布,也可以从许多断层影像重现三维形象。采用适当标记试剂时,连闭上眼睛所引起的脑中一定区域内血流量或葡萄糖代谢的细微变化,都可用此仪器测定出来。它在早期诊断疾病上很有发展前途。
2、 脏器功能测定。测定器官功能的同位素方法。例如,测定甲状腺摄I离子的数量和速度,以检查甲状腺功能状态;在注射(碘-131)-邻碘马尿酸后,用探测仪器同时记录两侧肾区放射性起落变化曲线,以检查两侧肾脏血流情况、肾小管分泌功能和输尿管通畅程度;在注Cr标记的红细胞后,测定血中放射性消失的速度,以查出红细胞寿命等。
3、 体外放射分析。用竞争放射分析这种超微量分析技术,可以准确测出血、尿等样品中小于10~10克的激素、药物、毒物等成分。用这种方法测定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已达到数百种。中国曾把这种技术用于妊娠早期检查、献血员肝炎病毒检查、肝癌普查等。另外,还可以通过中子活化分析测出头发、指甲、血、尿等样品中的各种微量元素,用来诊断微量元素异常所引起的一些疾病。
核射线有杀伤细胞的能力。用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是内服同位素疗法中最成功的例子。I的β射线可有效地将甲状腺组织破坏,等于进行了一次“无刀手术”P常用于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还可采用放射性磷、锶等同位素敷贴疗法治疗血管瘤、湿疹、角膜炎症等浅表部位的皮肤病和眼科疾病。此外,钴治疗机、电子感应加速器、直线加速器等外照射治疗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在癌症治疗中所占的比重高达70%左右,而且遍及癌症的绝大部分病种。
E. 核医学是什么
核医学是采用核技术来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
相关介绍:
核技回术以核性质、核答反应、核效应和核谱学为基础,以反应堆、加速器、辐射源和核辐射探测器为工具的现代高新技术。具有高的灵敏度、特异性、选择性、抗干扰性、穿透性等特点。
核医学可分为两类,即临床核医学和基础核医学或称实验核医学。在医疗上,放射性同位素及核辐射可以用于诊断、治疗和医学科学研究。
(5)核医学常规仪器有哪些扩展阅读
70年代以来由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技术的发展,以及放射性药物的创新和开发,使核医学显像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它和CT、核磁共振、超声技术等相互补充、彼此印证,极大地提高了对疾病的诊断和研究水平。
工业、农业、医学、地质、材料、考古、法学等领域都有核技术的贡献。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受到一些发达国家反核力量的抵制以及公众对放射性的非理性恐惧,核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F. 医用器材有哪些
一次性医用包有:1.产包 2. 导尿包 3. 手术包 4. 中心静脉导管包 5. 血液透析导管包 6. 穿刺包 7. 换药 包、备皮包 8. 口腔护理包 9. 气管导管包、吸痰包 10. 胃管包、咬口材料包 11. 灌肠包、 急救包
一次性医用导管有:1.导尿管 2. 引流管 3. 呼吸道插管、导管系列 4. 胃管 5. 中心静脉导管 6. 鼻饲管、肛 管 7. 其他一次性医用导管。
伤口敷料、护创材料有:1.创可贴 2. 生物敷料 3. 透明敷料 4. 自粘伤口敷料 5. 婴儿护脐敷料 6. 优格伤口敷料 7. 德国 LR 伤口敷料 8. 德国 HARTMANN 伤口敷料 9. 其它医用高分子敷料
医用胶带、胶贴有:1.外科手术胶带 2. 透气胶带 3. 输液胶贴 4. 留置针胶贴
医用纱布、医用绷带、骨科夹板有:1.医用纱布 2. 弹性绷带 3. 自粘性绷带 4. 腹带、压力袜 5. 石膏绷带 6. 骨科高分子矫 形合成绷带 7. 预制石膏夹板 8. 高分子玻璃纤维夹板
医用消毒片、医用海绵有:1.医用海绵 2. 酒精棉片、棉棒 3. 碘伏消毒棉片、棉棒 4. 医用棉制品
注射及输液器械有:1.注射针、输液针 2. 一次性注射器 3. 胰岛素注射器 4. 输液器 5. 无针注射器 6. 注射、 输液配件 7. 一次性使用输注泵
穿刺针、活检针:1.一次性麻醉用针 2. 造影及引流器械 3. 微创手术及麻醉器械 4. 骨髓及内脏活检穿刺针
留置针:1.动静脉留置针 2. 头皮式留置针
医用缝合材料及器械有:1. PGA可吸收医用缝合线 2. PGLA 可吸收医用缝合线 3. 医用真丝缝合线 4. 医用聚丙烯 缝合线 5. 医用聚酰胺缝合线 6. 医用聚酯缝合线 7. PVDF医用缝合线 8. PET医用缝合线 9. 医用不锈钢丝 10. 医用缝合针 11. 皮肤缝合器 12. 免缝胶带
采血、输血器材:1.激光采血仪 2. 一次性输血器具 3. 血液透析导管 4. 采血针
手术室防护隔离卫生用品有:1.失禁护理产品 2. 手术巾 3. 手术床罩、床单、垫单类 4. 手术保护用品 5. 医用口罩 6. 医用手套 7. 医用帽、鞋套 8. 隔离服、防护服、手术衣 9. 无菌保护套
G. 什么是核医学
核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用开放型放射性核素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手段。把放射性物质喝入或注射入人体,由于它不断放出γ射线,通过体外的γ相机一照,分布便一目了然。我们通过核素的分布状态了解体内脏器的功能。
举个例子来说,口服有放射性的碘。由于它是甲状腺造甲状腺素的原料,所以经过24小时,它大部分被甲状腺吸收了。这时我们用γ相机对甲状腺照相,便获得了一幅状如蝴蝶的图案,内部的放射性比较均匀。如果出现了一个放射性特别高的图像,我们就怀疑有甲状腺瘤存在;如果放射性比正常的低,那一定是甲状腺功能低下,不能摄取足够的碘。这种等待核素在病变位置或某一脏器浓度达到平衡时的显像,就叫静态显像,它可以观察脏器的位置、形态、大小和功能。
另一种方法是动态显像。把显像剂打入血管中,每隔一段时间照一张相,根据脏器内的放射性在数量或位置上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了解它的功能。心血池动态显像就是这样的。把用放射性锝标记的红细胞打入血管,经过一段时间后它均匀地分布在全身的血中。当心电图上出现R波时,我们就在心跳一次的间隔中连照24张相。由于每张照片采集的时间只有0.03秒,所以得到的信息很少,我们再用同样的方法做300~400次,分别累加起来,最后就得到一个有代表性的心动周期心血池系列影像。把它连续地放出来,就是心脏在一舒一缩地搏动。再经过计算机的处理,就得到一系列有用的参数。比如反映心脏收缩功能的射血分数;反映心脏舒张功能的高峰充盈率;反映心脏协调程度的相角程。了解了这些参数,我们不难对心脏的状态做出评估。
放射性核素的治疗就是把放射性的物质引进人体,利用它放出的β-粒子的电离辐射,抑制或破坏病变组织。由于放射性物质能有选择地聚集在病变组织里,所以对人体正常组织的照射量很低,而病变局部辐射量很高,于是,病变处坏死。
吃进去的各种放射性物质是否对人体有害呢?有一点,不过非常小。接受一次核素的检查或治疗,受到的辐射仅为照一次X光的几十分之一,所以它的安全是有保证的。另外,临床应用的各种核素半衰期都非常短,比如最常用的锝在6小时后放射性就减少一半。所以,既不用担心自己会长期带辐射,也不用担心自己会污染环境。
核医学是和平利用原子能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世界上生产的放射性核素有80—90%都已应用在医学领域,我国核医学是在50年代开创的,到今天,随着放射性药物、试剂和核医学仪器的发展,它的检查项目已逾百种,成为诊断内分泌疾病、心脑血管病和肿瘤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成为现代医学的标志之一。
H. 核医学设备包括哪些
核医学又称原子医学。是指放射性同位素、由加速器产生的射线束及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核辐射在医学上的应用。在医疗上,放射性同位素及核辐射可以用于诊断、治疗和医学科学研究;在药学上,可以用于药物作用原理的研究、药物活性的测定、药物分析和药物的辐射消毒等方面。
放射性同位素在医疗上的应用
同位素诊断
这种诊断方法一般具有灵敏、简便、安全、无损伤等优点,用途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组织器官或系统的功能检查,都可应用。最常用的同位素诊断可分为三类。
①
体外脏器显像。有些试剂会有选择性地聚集到人体的某种组织或器官。以发射γ射线的同位素标记这类试剂,将该试剂给患者口服或注射后,利用γ照相机等探测仪器,就可以从体外显示标记试剂在体内分布的情况,了解组织器官的形态和功能。例如硫化99tcm胶体经注射进入血液后,能被肝脏的枯氏细胞摄取,探测仪器在体外的记录可显示出肝脏放射性物质的分布,从而可判断肝脏的大小、形态和位置,肝脏是否正常,有无肿块等等。这种检查已成为肝癌诊断的不可缺少的方法。目前脏器显像已广泛用于肝、脑、心、肾、肺等主要组织、器官的形态和功能检查。
同位素脏器显像不但反映脏器形态,而且可显示脏器的生化或生理功能。例如,肝闪烁图反映肝细胞吞噬功能、脑闪烁图反映血脑屏障功能、肺扫描则反映肺灌注或通气功能。闪烁照相还能够对某一器官连续摄影,使医生能够对器官功能和病理变化进行动态观察。
发射计算机断层仪是体外显像的一种先进工具。用它可灵敏地观察到同位素在人体内任一平面的分布,也可以从许多断层影像重现三维形象。采用适当标记试剂时,连闭上眼睛所引起的脑中一定区域内血流量或葡萄糖代谢的细微变化,都可用此仪器测定出来。它在早期诊断疾病上很有发展前途。
②
脏器功能测定。测定器官功能的同位素方法。例如,测定甲状腺摄取i离子的数量和速度,以检查甲状腺功能状态;在注射(碘-131)-邻碘马尿酸后,用探测仪器同时记录两侧肾区放射性起落变化曲线,以检查两侧肾脏血流情况、肾小管分泌功能和输尿管通畅程度;在注入cr标记的红细胞后,测定血中放射性消失的速度,以查出红细胞寿命等。
③
体外放射分析。用竞争放射分析这种超微量分析技术,可以准确测出血、尿等样品中小于10-9~10-15克的激素、药物、毒物等成分。用这种方法测定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已达到数百种。中国曾把这种技术用于妊娠早期检查、献血员肝炎病毒检查、肝癌普查等。另外,还可以通过中子活化分析测出头发、指甲、血、尿等样品中的各种微量元素,用来诊断微量元素异常所引起的一些疾病。
治疗
核射线有杀伤细胞的能力。用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是内服同位素疗法中最成功的例子。用i的β射线可有效地将甲状腺组织破坏,等于进行了一次“无刀手术”。p常用于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还可采用放射性磷、锶等同位素敷贴疗法治疗血管瘤、湿疹、角膜炎症等浅表部位的皮肤病和眼科疾病。此外,钴治疗机、电子感应加速器、直线加速器等外照射治疗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在癌症治疗中所占的比重高达70%左右,而且遍及癌症的绝大部分病种
x射线又称伦琴射线。它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辐射,其波长约为(20~0.06)×10-8厘米之间。伦琴射线具有很高的穿透本领,能透过许多对可见光不透明的物质,如墨纸、木料等。这种肉眼看不见的射线可以使很多固体材料发生可见的荧光,使照相底片感光以及空气电离等效应,波长越短的x射线能量越大,叫做硬x射线,波长长的x射线能量较低,称为软x射线。当在真空中,高速运动的电子轰击金属靶时,靶就放出x射线,这就是x射线管的结构原理。放出的x射线分为两类:(1)如果被靶阻挡的电子的能量,不越过一定限度时,只发射连续光谱的辐射。这种辐射叫做轫致辐射;(2)一种不连续的,它只有几条特殊的线状光谱,这种发射线状光谱的辐射叫做特征辐射。连续光谱的性质和靶材料无关,而特征光谱和靶材料有关,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征光谱这就是为什么称之为“特征”的原因。x射线的特征是波长非常短,频率很高。因此x射线必定是由于原子在能量相差悬殊的两个能级之间的跃迁而产生的。所以x射线光谱是原子中最靠内层的电子跃迁时发出来的,而光学光谱则是外层的电子跃迁时发射出来的。x射线在电场磁场中不偏转。这说明x射线是不带电的粒子流。1906年,实验证明x射线是波长很短的一种电磁波,因此能产生干涉、衍射现象。x射线用来帮助人们进行医学诊断和治疗;用于工业上的非破坏性材料的检查;在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领域内,被广泛用于晶体结构分析,及通过x射线光谱和x射线吸收进行化学分析和原子结构的研究。
临床医生为了明确诊断,常需要病人到放射科做各种检查,如透视、摄片、消化道钡餐以及特殊的造影等。因而经常会遇见病人向放射科医生提出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其中最多最普遍的问题是:这些检查对我的健康影响大吗?要回答这个问题不是简单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的,具体情况要具体对待
首先要从x线的基本原理谈起。x线是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威廉·康拉德于1895年11月8日发现的。当时由于人们对这种射线不了解,就给它取了个未知数“x”的名字,后来人们便称它为“x射线”。x线对人体健康确有一定危害,x线照射量越大,对人体的损害就越大。x线照射量可在身体内累积,其主要危害是对人体血液成分中的白细胞具有一定的杀伤力,使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减少,进而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使病菌容易侵入机体而发生疾病。根据x线理论原理,病人在x线检查时,安全照射量应在100伦琴以内,按这个照射量再制定出容许的照射次数和时间。如胸部透视在几天以内总的积累不应超过12分钟,胃肠检查不应超过10分钟。至于摄片检查因部位不同,照射量多不同,所以相应的容许照射次数也不同。病人在一年当中做2~3次检查对健康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而且随着医学影像学的不断发展,目前胶片及暗盒夹都采用了“感绿屏”和“感绿片”,这样x线照射量要比原来剂量还要减少1/2量,从而更加保护了病人的健康,且诊断效果没有丝毫降低。此外,近年来各大医院均采用摄片为主、透视为辅的方式。一方面是为了减少病人过多摄入x线量(透视比摄片x线量大),另一方面也可为诊断疾病留有依据,以便于治疗和复查对比
虽说x线检查对绝大多数人是安全的,但仍应强调,由于胎儿、婴幼儿、儿童对x线非常敏感,故孕妇和婴幼儿、儿童应尽量避免x线检查。如果必须检查,特别是作骨盆测量或胎儿检查时,则曝光次数不得超过2~3次。对婴幼儿的x线检查最好仅将被检查部位暴露,其余部分均应遮盖。在正常情况下,如果不超过容许照射时间及次数应该是相对安全的。但是对于x线的敏感性每个人是不相同的,它还与人体的一般健康状况有关系,更重要的是所谓安全照射量并不保证对遗传因子也是安全的,因为目前对于足以影响遗传的照射量究竟是多少还不十分明确。但是,从预防角度来看,x线检查次数还是越少越好
I. 什么是核医学科是什么
1、核医学科是利用核科学技术和手段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是现代医学的主要手段之专一。
2、核属医学科是医院主要医技科室之一,主要开展核医学检查项目,是辅助临床科室对疾病作出正确诊断的有效手段之一。
3、拥有SPECT、甲状腺功能测定仪等一批先进的设备。本科开展的临床各项诊治工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4、对甲状腺疾病、肿瘤、冠心病、肾脏疾病等的显像诊断及甲亢、骨转移癌的治疗有一定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医疗和社会效益。
(9)核医学常规仪器有哪些扩展阅读:
核医学科对人体的危害:
核医学科检查是利用核素的放射性来进行器官的功能测定,比如常用的骨扫描、甲状腺静态显像、肾动态显像等等,核医学科检查都是要利用到核素的放射性的,放射性或多或少都会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核素的放射性都在控制的范围之内,不会对人体有大的影响。
同时进行检查完毕之后,进行一定的预防措施,可以减轻对人体的影响,比如骨扫描后可以适当大量饮水、多排尿,加快核素的排泄,减少核素在人体内的滞留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核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