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控仪器 » 暗适应测试使用什么仪器

暗适应测试使用什么仪器

发布时间: 2021-01-08 15:37:54

『壹』 有什么简单的办法测试自己是不是有点夜盲

最简单的测试夜盲症的方法就是晚上从有灯光的屋子里到外边没有灯光的地方,感到眼前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这就是夜盲症。夜盲症
如果坐在黑暗中五分钟还看不到的话,可能就是患了夜盲症
维生素A影响人的夜间视觉能力,若有夜盲的症状,服用大量维生素A可在数小时内获得改善,但服用大量维生素A须经医师同意
增加夜间开车的可见度,保持前灯干净,在光线不足时,避免戴太阳眼镜,有助于增加可见度
夜盲者应避免夜间开车
事先计划路线,选择交通流量较小的道路,可减少夜间开车的麻烦,若天况不佳,最好不要开车

吃什么可辅助治疗夜盲症
夜盲是指夜间或白天在黑暗处不能视物或视物不清,主要为脾胃虚弱及命门火衰所致。脾胃虚弱这夜盲,多见于小儿,伴有腹大、面黄肌瘦、头发稀疏、白天视力正常而夜间或光线暗弱处则不能见物等症状。命门火衰者,初则夜盲,视力逐渐下降,并伴有头晕无力、畏寒怕冷、进食不香、遗精阳痿、苔白、细无力等症状。在治疗视力减退、夜盲时,首先要查明原因,对症治疗才能奏效,以下食疗方,可辅助治疗视力减退:
羊肝丸:由夜明砂250克、当归120克、木贼200克、蝉蜕100克、羊肝500 克组成,制成蜜丸,每次服10克,每日二次,适用于各种夜盲症。
菊花丸:由菊花100克、巴戟30克、肉苁蓉100克、枸杞100克组成制成蜜丸,每次服10克,每日3次,有补肾壮阳、明目之功效,适用于命门火衰引起的夜盲症。
枸杞叶猪肝汤:每次用枸杞鲜叶100克、猪肝100克、煮汤调味食用,可补虚益精、祛风明目,适用于治疗夜盲症及视力减退者,健康人常食亦有预防视力减退之功效。
朱砂蒸鸡肝:每次用鸡肝1副、朱砂0.5克(水飞为末),将朱砂与鸡肝拌匀,放入小碗内,加水少许,隔水蒸熟信用,可每日或隔日一次,有养肝、宁神、益气、明目的功效,可辅助治疗夜盲、视力减退。
视力减退、夜盲者还应多食含维生素A的蔬菜,多吃些动物肝脏及蛋类,避免过度疲劳,禁食有刺激性及燥热食物,不饮酒、抽烟等。
另外,视力正常者,若从事用眼过多的行业,也可常食上述药膳,以预防视力减退。

干眼病和夜盲症保健药膳
每当自然灾害、战争时期或因牙齿脱落、胃肠功能障碍、长期素食又无充足的蔬菜水果补充或因长期慢性病、消化道疾病、术后等的中老年人,眼睛怕光、眼睛上皮组织萎缩角化、泪腺阻塞、泪液无法分泌,使眼睛因缺泪液而致结膜、角膜干燥,特称“干眼病”。有人同时伴有或单独出现夜间视力减退,俗称“夜盲眼”,医称为“夜盲症”。这些病人皮肤角化、粗糙,全身抵抗力下降,角膜上的小溃疡稍有感染即可引起全眼球化脓性炎,严重时可导致失明,我国古代医学家很早就发现用牛肝可使这种病治愈明目,国外学者也发现在油脂和动物肝脏中存在有能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并能治疗夜盲症,称为脂溶性维生素,因为是发现的第一个维生素,故后称维生素A(Va),1919年才发现有些植物如胡萝卜中也含有类似功能的物质,可治此种病,称胡萝卜素,后称Va原,Va原在体内可转化为Va。
现在已经证明:Va能维持正常的视力,尤其夜间视力(暗适应能力)和角膜功能,促进生长发育、生殖、维护皮肤和粘膜正常结构。现代研究表明,Va可防止化学致癌物的致癌作用。
原因明确,防治就不难,主要是补充含丰富的Va和胡萝卜素的食物。含Va丰富的食品有:动物性食品,多存在于肝、奶及其制品(未脱脂)和禽蛋等;富含Va原的食品主要是黄绿色植物性食品如胡萝卜、西红柿、菠菜、豌豆苗、红心甜薯、青椒、南瓜、小米、玉米等。

夜盲症
顾名思义,夜盲就是在暗环境下或夜晚视力很差或完全看不见东西。我们了解了暗适应的生理过程,对夜盲也就不难理解了。造成夜盲的根本原因是视网膜杆状细胞缺乏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或杆状细胞本身的病变。概括起来有3方面。
(l)暂时性夜盲。由于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或因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 致使视网膜杆状细胞没有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而造成夜盲。这种夜盲是暂时性的,只要多吃猪肝、胡萝卜、鱼肝油等,即可补充维生素A的不足,很快就会痊愈。
(2)获得性夜盲。往往由于视网膜杆状细胞营养不良或本身的病变引起。常见于弥漫性脉络膜炎、广泛的脉络膜缺血萎缩等,这种夜盲随着有效的治疗、疾病的痊愈而逐渐改善。
(3)先天性夜盲。系先天遗传性眼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杆状细胞发育不良,失去了合成视紫红质的功能,所以发生夜盲。
虽然夜盲症是缺乏VitA,但是VitA的补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过量服用,有可能会引起VitA中毒现象.

『贰』 宝宝哭着做暗适应测试 结果准确吗

指导意见: 你好,这种情况应该是影响不大的,结果的可靠性还是有的

『叁』 为什么在暗适应实验中,红光只使视锥细胞活动

视觉适应是视觉器官的感觉随外界亮度的刺激而变化的过程;有时也指这一过程达到的最终状态。视觉适应的机制包括视细胞或神经活动的重新调整,瞳孔的变化及明视觉与暗视觉功能的转换。由黑暗环境进入明亮环境,眼睛过渡到明视觉状态称为明适应,所需时间为几秒或几分钟。由明亮环境进入黑暗环境转换成暗视觉状态称为暗适应,这个过程约需要十几分钟到半小时。频繁的视觉适应会导致视觉迅速疲劳。
由于视觉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视分析器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视觉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刺激物由强向弱过渡),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刺激物由弱向弱过渡)。人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变化是非常巨大的,从星光闪烁的星空到阳光明媚的白天之间和亮度相差数百万倍,如果没有视觉适应机制,人就不容易在变动着的环境中进行精细的视觉信息分析,对环境刺激的反应就会发生困难。所以,视觉器官的适应能力是动物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通过不断和环境相互作用形成并固定下来的,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在人类的劳动生产活动中,许多场合同样要考虑到视觉适应问题。比如,车间里的照明布置必须考虑到工作范围照明的差异,以免由于视觉适应上的困难影响产品质量。在交通运输业中,夜间驾驶室照明通常与外间路面的照明度有比较大的差异,必须研究如何使视觉适应进行得更快更好。
一、光适应
人刚从暗处走到亮处的时候,最初的一瞬间会感到强光耀眼发眩,眼睛睁不开,什么都看不清楚,要过几秒钟才能恢复正常,这就是光适应现象。光适应是视觉器官对强光的感受性下降的过程,光适应与集中分布在视网膜中央凹的锥体细胞关系非常密切,只要环境中光照亮度超过每平方米10-3烛光,视锥细胞就会被激活。光适应的过程一般比较迅速,由于所用的测定方法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但是,一般说来,在最初半分钟内感受性下降很快,以后适应的速度有所减速慢,2—3分钟内即可达到稳定水平。
二、暗适应
人刚从亮处走进暗室的时候,开始什么也看不见,经过相当长时间,视觉才恢复,这就是暗适应的过程。暗适应的裨是由于光刺激由强到弱的变化,使眼睛的感受性相应地发生由低到高的变化。典型的暗适应实验是在暗室中先让被试注视一个数十米朗伯亮度的均匀的白色屏幕的中心几分钟,使之达到高度的光适应,然后关闭适应光,再用不同亮度的测试光来确定其暗适应进程,测试的目的是找出作为在黑暗中的持续时间的函数的视觉绝对阈限。
暗适应曲线由两个部分组成,中间由一个“纽结”作为过渡桥梁。曲线的第一部分来自视锥细胞,因为它是测量色光引起中央凹感光细胞反应获得的结果。相比之下,视杆细胞对长波光则没有视锥细胞敏感,红光起了保护视杆细胞不产生光适应的作用。当红色测试光超出了明视部分时,阈限便不再降低,所以曲线在纽结以后的第二部分是需求量视杆细胞活动的结果。经过长时间的暗适应以后,人的视觉会变得非常敏感,在最优条件下,甚至可以看见仅含100个光量子的闪光。
暗适应最惊人的一个现象是中央凹是盲点。当我们直接看一个很微弱的测试光点或星星时,很难看见它们,因为中央凹没有感光性较好的视杆感受器。而当我们用中央凹以外的区域去看时,便能比较有效地看见微光下的物体,因为这里的视杆细胞密度最大。用中央凹以外的区域去看东西是业余天文学家、夜间外出执行任务的人们必须掌握的一种技术。
暗适应的另一种效应是“光色距”,这里,间距指明视与暗视之间的垂直距离。对于任何给定波长的光来说,暗视觉(视杆细胞)感受性都高于明视觉(视锥细胞)感受性。尤其当波长在600毫微米以下时,暗视觉感受性更高得多。因此,一个很弱的光,就能超过已暗适应了的视杆细胞的阈限,而光必须升到很高的水平,才能达到视杆细胞的阈限。在这两个阈限之间,光是无色的,但是,只要光强达到了视锥细胞的阈限,光便能显出适当的颜色。从无色光到色光的距离对光谱上绝大多数波长的光都是存在的,但是,对于波长较长的光来说,这个距离较小,并逐渐趋于消失。因此,对波长在650毫微米以上的光来说,只要眼睛看得见,就能被看成是红色的。
在暗视觉中还有一种叫作“浦肯野树”的现象,即人能看到自己的视网膜血管,这些血管是给视网膜神经结构供血的。当把一个小的点光源放在眼前时,这些血管的清晰影子将或多或少地落到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上,显现出生动的“树”的图像。它的细胞和树叉代表玻璃体液和视网膜之间粗细不同的血管,树干在血管进入眼睛的盲点处。
三、视觉适应的生理基础
已经知道了若干视觉适应现象,现在要问适应发生的大脑里还是眼睛里?它们是来自神经调节过程还是光化学过程?
在视杆细胞外段的各层中,排列着一种叫视紫红质的光敏实体,可在光的作用下漂白,这是视杆细胞暗适应和光适应的光化学基础。因此,有人下结论说,光适应等同于用漂白来减低视紫红质的浓度,而暗适应则是在无光的条件下重新合成视紫红质。于是,任何给定的适应水平都代表着漂白和恢复反应之间的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在任何给定的光感受器中,这个平衡状态都将因落在它上面的光量的增减而被破坏,视觉兴奋就与平衡被破坏的程度成比例。
上述的传统观点到20世纪40—50年代已不再被人们接受了。克劳福特等人指出,很大的阈限变化可能是神经性的而不是光化学反应性的,因为它们可以在适应光呈现或消失后不足100微秒的时间内发生。有一种视网膜“贮存处”的假说认为,适应是由一种神经反馈来调节的,这种反馈发生在当高强度的光使大多数感受器都把信号传送到一个神经调节中心或贮存处的时候。如果眼睛受到一个高强度的光刺激,感受器发出非常强的信号,同时光化学变化也进行得相当强而有力。刺激光熄灭后,信号并不马上停止,感受器发出信号到神经贮存处,使贮存处维持一个相对较高的活动状态,抑制对测试光的反应,直至恢复过程使感受器达到它们的暗适应平衡水平,停止把反馈信号传 送到神经贮存处

热点内容
线切割怎么导图 发布:2021-03-15 14:26:06 浏览:709
1台皮秒机器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5:49 浏览:623
焊接法兰如何根据口径配螺栓 发布:2021-03-15 14:24:39 浏览:883
印章雕刻机小型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3 浏览:395
切割机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0 浏览:432
加工盗砖片什么榉好 发布:2021-03-15 14:16:57 浏览:320
北洋机器局制造的银元什么样 发布:2021-03-15 14:16:52 浏览:662
未来小七机器人怎么更新 发布:2021-03-15 14:16:33 浏览:622
rexroth加工中心乱刀怎么自动调整 发布:2021-03-15 14:15:05 浏览:450
机械键盘的键帽怎么选 发布:2021-03-15 14:15:02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