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机械加工工艺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工艺路线的安排
(1)先面后孔。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是箱体加工的一般规律。平面面积大,用其定位稳定可靠;从加工难度来看,平面比孔加工容易。支承孔大多分布在箱体外壁平面上,先加工外壁平面可切去铸件表面的凹凸不平及夹砂等缺陷,这样可减少钻头引偏,防止刀具崩刃等,对孔加工有利。
(2)粗精分开、先粗后精:箱体均为铸件,加工余量较大,在粗加工中切除的金属较多,因而夹紧力、切削力都较大,切削热也较多。加之粗加工后,工件内应力重新分布也会引起工件变形,因此,对加工精度影响较大。为此,把粗精加工分开进行,有利于把已加工后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工件变形充分暴露出来,然后在精加工中将其消除。粗、精加工分开的原则:对于刚性差、批量较大、要求精度较高的箱体,一般要粗、精加工分开进行,即在主要平面和各支承孔的粗加工之后再进行主要平面和各支承孔的精加工。这样,可以消除由粗加工所造成的内应力、切削力、切削热、夹紧力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并且有利于合理地选用设备等。
粗、精加工分开进行,会使机床,夹具的数量及工件安装次数增加,而使成本提高,所以对单件、小批生产、精度要求不高的箱体,常常将粗、精加工合并在一道工序进行,但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加工过程中的变形。例如粗加工后松开工件,让工件充分冷却,然后用较小的夹紧力、以较小的切削用量,多次走刀进行精加工。
(3)工序集中,先主后次。箱体零件上相互位置要求较高的孔系和平面,一般尽量集中在同一工序中加工,以保证其相互位置要求和减少装夹次数。紧固螺纹孔、油孔等次要工序的安排,一般在平面和支承孔等主要加工表面精加工之后再进行加工。
(4)工序间合理按排热处理 箱体零件的结构复杂,壁厚也不均匀,因此,在铸造时会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为了消除残余应力,减少加工后的变形和保证精度的稳定,所以,在铸造之后必须安排人工时效处理。人工时效的工艺规范为:加热到500℃~550℃,保温4h~6h,冷却速度小于或等于30℃/h,出炉温度小于或等于200℃。 普通精度的箱体零件,一般在铸造之后安排1次人工时效处理。对一些高精度或形状特别复杂的箱体零件,在粗加工之后还要安排1次人工时效处理,以消除粗加工所造成的残余应力。有些精度要求不高的箱体零件毛坯,有时不安排时效处理,而是利用粗、精加工工序间的停放和运输时间,使之得到自然时效。 箱体零件人工时效的方法,除了加热保温法外,也可采用振动时效来达到消除残余应力的目的。
2、基准的选择
(1)粗基准的选择:粗基准的作用主要是决定不加工面与加工面的位置关系,以及保证加工面的余量均匀。在选择粗基准时,通常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第一,在保证各加工面均有余量的前提下,应使重要孔的加工余量均匀,孔壁的厚薄尽量均匀,其余部位均有适当的壁厚;第二,装入箱体内的回转零件(如齿轮、轴套等)应与箱壁有足够的间隙;
第三,注意保持箱体必要的外形尺寸。此外,还应保证定位稳定,夹紧可靠。箱体零件的粗基准一般都用它上面的重要孔和另一个相距较远的孔作粗基准,以保证孔加工时余量均匀。根据生产类型不同,实现以主轴孔为粗基准的工件安装方式也不一样。大批大量生产时,由于毛坯精度高,可以直接用箱体上的重要孔在专用夹具上定位,工件安装迅速,生产率高。在单件、小批及中批生产时,一般毛坯精度较低,按上述办法选择粗基准,往往会造成箱体外形偏斜,甚至局部
加工余量不够,因此通常采用划线找正的办法进行第一道工序的加工,即以主轴孔及其中心线为粗基准对毛坯进行划线和检查,必要时予以纠正,纠正后孔的余量应足够,但不一定均匀。
(2)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选择一般采用基准统一的方案,常以箱体零件的装配基准或专门加工的一面两孔为定位基准,使整个加工工艺过程基准统一,夹具结构简单,基准不重合误差降至最小甚至为零(当基准重合时)。
『贰』 什么是机械加工工艺,怎么制定工艺流程步骤
1、机械加工工艺是指利用机械加工的方法,按照图纸的图样和尺寸,使毛坯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成为合格零件的全过程,加工工艺是工艺人员进行加工前所需要做的工作,避免在加工过程中发生加工失误,造成经济损失。
2、制定工艺流程步骤:
1) 计算年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2) 分析零件图及产品装配图,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3) 选择毛坯。
4) 拟订工艺路线。
5) 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
6) 确定各工序所用的设备及刀具、夹具、量具和辅助工具。
7) 确定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
8) 确定各主要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9) 填写工艺文件。
(2)制定机械加工工艺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扩展阅读:
机械加工工艺要遵循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1、基准重合原则:应尽可能选择被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基准不重合引起的定位误差。
2、统一基准原则:应尽可能选择用同一组精基准加工工件上尽可能多的表面,以保证各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
3、互为基准原则:当工件上两个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比较高时,可以采用两个加工表面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方法。
4、自为基准原则:一些表面的精加工工序,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匀,常以加工表面自身作为精基准。
『叁』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有哪些
一.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原则
1)以保证零件加工质量,达到设计图纸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为前提。
2)工艺过程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较低的成本。
3)充分考虑和利用现有生产条件,尽可能作到平衡生产。
4)尽量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创造良好、文明劳动条件。
5)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减少材料和能源消耗,并应符合环保要求。
6)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所需原始资料
产品的全套装配图及零件图
产品的验收质量标准
产品的生产纲领及生产类型
零件毛坯图及毛坯生产情况
本厂(车间)的生产条件
各种有关手册、标准等技术资料
国内外先进工艺及生产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情况
二.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步骤
1.阅读装配图和零件图
了解产品的用途、
性能和工作条件,
熟悉零件在产品中的地位和作用,
明确零件的主要
技术要求。
2.工艺审查
审查图纸上的尺寸、
视图和技术要求是否完整、正确、统一,分析主要技术要求是否合
理、适当,审查零件结构工艺性。
3.熟悉或确定毛坯
确定毛坯的依据是零件在产品中的作用、
零件本身的结构特征与外形尺寸、
零件材料工
艺特性以及零件生产批量等。常用的毛坯种类有铸件、锻件、焊接件、冲压件、型材等.
4. 选择定位基准
5. 拟定加工路线
6. 确定满足各工序要求的工艺装备
包括机床、夹具、刀具、量具、辅具等。
工艺装备的选择在满足零件加工工艺的需要和可靠地保证零件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应与生产批量和生产节拍相适应,并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以降低生产准备费用。 对必须改装或重新设计的专用或成组工艺装备,应在进行经济性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设计任务书。
7.确定各工序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
8.确定切削用量
9.确定时间定额
10.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对数控加工)
11.评价工艺路线
对所制定的工艺方案应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并应对多种工艺方案进行比较,或采用优化方法,以确定出最优工艺方案
12.填写或打印工艺文件
13.选择加工方法应考虑的问题
1)零件加工表面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 2)零件材料的加工性
『肆』 车工制定零件加工工艺,一般应遵循哪些原则
加工完以后不影响下道工序的情况下尽量提高效率和精度,比如先车可以装夹的地方,最后加工不能装夹的地方,如丝扣,先装夹加工面多的地方,先加工基准面,如端面就是这些吧,慢慢自己就有数了
『伍』 机械加工拟定工艺路线的一般应遵循哪些原则
机械加来工拟定工艺路线的一般应源遵循的原则包括:
1、先加工基准面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作为定位基准的表面应首先加工出来,以便尽快为后续工序的加工提供精基准。称为“基准先行”。
2、划分加工阶段
加工质量要求高的表面,都划分加工阶段,一般可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三个阶段。主要是为了保证加工质量;有利于合理使用设备;便于安排热处理工序;以及便于时发现毛坯缺陷等。
详情了解更全更详细,请咨询深圳市爱得利机械加工
『陆』 在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精基准选择应遵循哪些原则
1.以毛坯面作为加工基准,是粗基准只能使用一次,一般加工完粗基准后,毛版坯面就不再作权基准使用了;
2.以加工过的面做基准,是精基准。
3.精基准选择遵循两个原则。
3.1同一基准,加工基准与设计、装配基准等保持一致。
3.2统一基准,只使用一个基准。如,壳体的一面两销,轴类的中心孔等,变速箱的同轴基准面等,机架类的加工底面等;
『柒』 机械加工工艺遵守的原则
1.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知定
2.
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术语
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
4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及制定程序
5.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
6.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程序
7.
工艺过程设计
8.定位基准的选道择与定位、夹紧符号
(1)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2)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3)机械加工下艺定位、夹紧和装置符号
9.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1)加丁方法的选择原则
(2)各种表面加工:方法及适用范围
10.工序设计
11.工艺工作程序及专工艺文件
12.零件结构的接卸加工工艺性
13.工艺尺寸链的解算
14.工艺设计的技术经济分析
15.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过属程
16.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
希望采纳
『捌』 简述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基本原则
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基本原则:
将装配工艺过程用文件形式规定下来就是装配工艺规程。它版是指导装配工作的技权术文件,也是进行装配生产计划及技术准备的主要依据。
从广义上讲,机器及其部件、组件装配图,尺寸链分析图,各种装配夹具的应用图,检验方法图及其说明,零件机械加工技术要求一览表,各个“装配单元”及整台机器的运转、试验规程及其所用设备图,以至于装配周期表等,均属于装配工艺范围内的文件。
在制订机器装配工艺规程时,一般应着重考虑以下原则:
1)保证产品装配质量,并力求提高装配质量,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2)合理安排装配工序,尽量减少钳工装配工作量;
3)提高装配工作效率,缩短装配周期;
4)尽可能减少车间的作业面积,力争单位面积上具有最大生产率。
『玖』 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则与步骤有哪些
工艺规程是指导施工的技术文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各工序的具体加工内容,切削用量、工时定额以及所采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等。
工艺规程的主要内容
1.产品特征,质量标准。
2.原材料、辅助原料特征及用于生产应符合的质量标准。
3.生产工艺流程。
4.主要工艺技术条件、半成品质量标准。
5.生产工艺主要工作要点。
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成品质量指标的检查项目及次数。
7.工艺技术指标的检查项目及次数。
8.专用器材特征及质量标准。
在车间生产过程包括直接改变工件形状、尺寸、位置和性质等主要过程,还包括运输、保管、磨刀、设备维修等辅助过程。生产过程中,按一定顺序逐渐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位置和性质使其成为预期产品的这部分主要过程称之为工艺过程。零件依次通过的全部加工过程称为工艺路线或工艺流程。技术人员根据工件产量、设备条件和工人技术情况等,确定并且用工艺文件规定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因此,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在机械加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
1) 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
机械加工车间生产的计划、调度,工人的操作,零件的加工质量检验,加工成本的核算,都是以工艺规程为依据的。处理生产中的问题,也常以工艺规程作为共同依据。如处理质量事故,应按工艺规程来确定各有关单位、人员的责任。
2) 工艺规程是生产准备工作的主要依据
车间要生产新零件时,首先要制订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再根据工艺规程进行生产准备。如:新零件加工工艺中的关键工序的分析研究;准备所需的刀、夹、量具(外购或自行制造);原材料及毛坯的采购或制造;新设备的购置或旧设备改装等,均必须根据工艺来进行。
3) 工艺规程是新建机械制造厂(车间)的基本技术文件
新建(改.扩建)批量或大批量机械加工车间(工段)时,应根据工艺规程确定所需机床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在车间的布置,再由此确定车间的面积大小、动力和吊装设备配置以及所需工人的工种、技术等级、数量等。
此外,先进的工艺规程还起着交流和推广先进制造技术的作用。典型工艺规程可以缩短工厂摸索和试制的过程。因此,工艺规程的制订是对于工厂的生产和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工厂的基本技术文件。
『拾』 制定模具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应遵循哪些原则
(1)必须可靠地保证加工出符合图样及所有技术要求的产品或零件在制订工回艺规程时,要充分考虑和答采取一切确保产品质量的措施,以全面、可靠和稳定地达到设计图样上所要求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和形位公差以及其他技术要求。
(2)保证最低的生产成本和最高的生产效率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要采用劳动量、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最少的工艺方案,从而使生产成本降到最低,使企业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3)保证良好的安全工作条件在制订工艺规程时,应考虑到尽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尽可能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措施,保障生产安全,创造良好而安全的工作环境。
(4)保证工艺技术的先进性在制订工艺规程时,要了解国内外本行业工艺技术的发展;在立足于本企业实际条件的基础上,所制订的工艺规程应具有先进性,尽量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