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加工中心 » 如何使流通加工合理化

如何使流通加工合理化

发布时间: 2021-01-06 23:14:31

① 流通加工合理化应考虑哪些方面

流通加工合理化指实现流通加工的最优配置,不仅做到避免各种不合理流通加工,使流通加工有存在的价值,而且综合考虑流通加工与配送、运输、商流等的有机结合,做到最优的选择,以达到最佳的流通加工效益。
实现流通加工合理化,主要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一)加工和配送相结合
加工和配送相结合就是将流通加工点设置在配送点中,一方面按配送的需要进行加工;另一方面,加工又是配送业务流程中分货、拣货或配货作业的一环,加工后的产品直接投入配货作业。这就无须额外单独设置一个加工的中间环节,使流通加工有别于独立的生产加工,而使流通加工与中转流通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同时,由于配送之前有加工,可使配送服务水平大大提高。这是当前对流通加工合理选择的重要形式,在煤炭、水泥等产品的流通中被广泛使用并已表现出较大的优势。
(二)加工和配套相结合
在对配套要求较高的流通中,配套的主体来自各个生产单位,但完全配套有时无法全部依靠现有的生产单位。进行适当的流通加工,可以有效地促成配套,大大提高流通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加工和合理运输相结合
流通加工能有效地衔接干线与支线运输,促进两种运输形式的合理化。利用流通加工,在支线运输转干线运输或干线运输转支线运输这本来就必须停顿的物流环节,不进行一般的干线转支线或支线转干线,而是按照干线或支线运输的合理要求进行适当加工,加工完成后再进行中转作业,从而大大提高运输效率及运输转载水平。
(四)加工和商流相结合
通过流通加工有效地促进销售,提高商流的合理化程度,也是流通加工合理化的考虑方向之一。流通加工与配送的结合,提高了配送水平,强化了销售,也是流通加工与合理商流相结合的一个成功例证。
此外,通过简单地改变包装、形成方便的购买量,通过组装加工,解除用户使用前进行组装、调试的麻烦或困难,都是流通加工有效促进商流的例子。
(五)加工和节约相结合
节约能源、节约设备、节约人力、节约耗费是流通加工合理化的重要考虑因素,也是目前我国设置流通加工时考虑其合理化的比较普遍的形式。
对于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最终判断,应看其能否实现社会和企业本身的两个效益,而且是否取得了最优效益。对流通加工企业而言,与一般生产企业一个重要的不同之处是,流通加工企业更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如果片面追求企业的微观效益,不适当地进行加工,甚至与生产企业争利,不仅有违流通加工的初衷,而且其本身已不属于流通加工的范畴了。

② 流通加工合理化主要考虑哪几方面

要实现流通加工的合理化,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加工和配送结合
就是将流通加工设置在配送点中。一方面按配送的需要进行加工,另一方面加工又是配送作业流程中分货、拣货、配货的重要一环,加工后的产品直接投入到配货作业,这就无需单独设置一个加工的中间环节,而使流通加工与中转流通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同时,由于配送之前有必要的加工,可以使配送服务水平大大提高,这是当前对流通加工做合理选择的重要形式,在煤炭、水泥等产品的流通中已经表现出较大的优势。
2.加工和配套结合
"配套"是指对使用上有联系的用品集合成套地供应给用户使用。例如,方便食品的配套。当然,配套的主体来自各个生产企业,如方便食品中的方便面,就是由其生产企业配套生产的。但是,有的配套不能由某个生产企业全部完成,如方便食品中的盘菜、汤料等。这样,在物流企业进行适当的流通加工,可以有效地促成配套,大大提高流通作为供需桥梁与纽带的能力。
3.加工和合理运输结合
我们知道,流通加工能有效衔接干线运输和支线运输,促进两种运输形式的合理化。利用流通加工,在支线运输转干线运输或干线运输转支线运输等这些必须停顿的环节,不进行一般的支转干或干转支,而是按干线或支线运输合理的要求进行适当加工,从而大大提高运输及运输转载水平。
4.加工和合理商流结合
流通加工也能起到促进销售的作用,从而使商流合理化,这也是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方向之一。加工和配送相结合,通过流通加工,提高了配送水平,促进了销售,使加工与商流合理结合。此外,通过简单地改变包装加工形成方便的购买量,通过组装加工解除用户使用前进行组装、调试的难处,都是有效促进商流的很好例证。
5.加工和节约结合
节约能源、节约设备、节约人力、减少耗费是流通加工合理化重要的考虑因素,也是目前我国设置流通加工并考虑其合理化的较普遍形式。
对于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最终判断,是看其是否能实现社会的和企业本身的两个效益,而且是否取得了最优效益。流通企业更应该树立社会效益第一的观念,以实现产品生产的最终利益为原则,只有在生产流通过程中不断补充、完善为己任的前提下才有生存的价值。如果只是追求企业的局部效益,不适当地进行加工,甚至与生产企业争利,这就有违于流通加工的初衷,或者其本身已不属于流通加工的范畴。

欢迎登录长风网获取最新物流资讯。

③ 如何实现装卸搬运合理化

我据的这个很适合你

由于装卸搬运作业仅是衔接运输、保管、包装、配送、流通加工等各物流环节的活动,本身不创造价值,所以应尽量节约时间和费用,在装卸搬运作业合理化方面,可遵循以下七项原则。 (1)省力化原则。所谓省力,就是节省动力和人力。因为货物装卸搬运不产生价值,作业的次数越多,货物破损和发生事故的频率越大,费用越高,因此首先要考虑尽量不装卸搬运或尽量减少装卸搬运次数。集装化装卸、多式联运、集装箱化运输、托盘一贯制物流等都是有效的做法;利用货物本身的重量和落差原理,如滑槽、滑板等工具的利用;减少从下往上的搬运,多采用斜坡式,以减轻负重;水平装卸搬运,如仓库的作业台与卡车车箱处于同一高度,手推车直接进出;卡车后面带尾板升降机,仓库作业月台设装卸货升降装置等。总之,省力化装卸搬运原则是:能往下则不往上、能直行则不拐弯、能用机械则不用人力、能水平则不要上斜、能滑动则不摩擦、能连续则不间断、能集装则不分散。 (2)活性化原则。这里所说的活性化是指“从物的静止状态转变为装卸状态的难易程度。”如果容易或适于下一步装卸搬运作业,则活性化高。如仓库中的货物乱七八槽,与整齐堆码的差别;散乱状态与放在托盘上的差别等。此外,在装卸机械灵活化方面的例子有:叉车、铲车、带轨道的吊车、能转动360度的吊车和带轮子、履带的吊车等等。 (3)顺畅化原则。货物装卸搬运的顺畅化是保证作业安全、提高作业效率的重要方面,所谓顺畅化,就是作业场所无障碍,作业不间断、作业通道畅通。如叉车在仓库中作业,应留有安全作业空间,转弯、后退等动作不应受面积和空间限制;人工进行货物搬运,要有合理的通道,脚下不能有障碍物,头顶留有空间,不能人撞人,人挤人;用手推车搬运货物,地面不能坑坑洼洼,不应有电线、工具等杂物影响小车行走;人工操作电葫芦吊车,地面防滑、行走通道两侧的障碍等问题均与作业顺畅与否相关。机械化、自动化作业途中停电、线路故障、作业事故的防止等都是确保装卸搬运作业顺畅和安全的因素。 (4)短距化原则。短距化,即以最短的距离完成装卸搬运作业,最明显的例子是生产流水线作业。它把各道工序连接在输送带上,通过输送带的自动运行,使各道工序的作业人员以最短的动作距离实现作业,大大地节约了时间,减少了人的体力消耗,大幅度提高了作业效率;转动式吊车、挖掘机也是短距化装卸搬运机械;短距化在人们生活中也能找出实例,如转盘式餐桌,各种美味佳肴放在转盘上,人不必站起来就能夹到菜。缩短装卸搬运距离,不仅省力、省能,又能使作业快速、高效。 (5)单元化原则。单元化装卸搬运是提高装卸搬运效率的有效方法,如集装箱、托盘等单元化设备的利用等都是单元化的例证。 (6)连续化原则。连续化装卸搬运的例子很多,如输油、输气管道,气力输送设备、皮带传送机、辊道输送机、旋转货架等都是连续化装卸搬运的有力证明。 (7)人格化原则。装卸搬运是重体力劳动,很容易超过人的承受限度。如果不考虑人的因素或不够尊重人格,容易发生野蛮装卸、乱扔乱摔现象。搬运的东西在包装和捆包时应考虑人的正常能力和抓拿的方便性,也要注重安全性和防污染性等等。

④ 简述流通加工合理化包含哪些方面

实现流通加工合理化,主要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一)加工和配送相结合
加工和配送相结合就是将流通加工点设置在配送点中,一方面按配送的需要进行加工;另一方面,加工又是配送业务流程中分货、拣货或配货作业的一环,加工后的产品直接投入配货作业。这就无须额外单独设置一个加工的中间环节,使流通加工有别于独立的生产加工,而使流通加工与中转流通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同时,由于配送之前有加工,可使配送服务水平大大提高。这是当前对流通加工合理选择的重要形式,在煤炭、水泥等产品的流通中被广泛使用并已表现出较大的优势。
(二)加工和配套相结合
在对配套要求较高的流通中,配套的主体来自各个生产单位,但完全配套有时无法全部依靠现有的生产单位。进行适当的流通加工,可以有效地促成配套,大大提高流通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加工和合理运输相结合
流通加工能有效地衔接干线与支线运输,促进两种运输形式的合理化。利用流通加工,在支线运输转干线运输或干线运输转支线运输这本来就必须停顿的物流环节,不进行一般的干线转支线或支线转干线,而是按照干线或支线运输的合理要求进行适当加工,加工完成后再进行中转作业,从而大大提高运输效率及运输转载水平。
(四)加工和商流相结合
通过流通加工有效地促进销售,提高商流的合理化程度,也是流通加工合理化的考虑方向之一。流通加工与配送的结合,提高了配送水平,强化了销售,也是流通加工与合理商流相结合的一个成功例证。
此外,通过简单地改变包装、形成方便的购买量,通过组装加工,解除用户使用前进行组装、调试的麻烦或困难,都是流通加工有效促进商流的例子。
(五)加工和节约相结合
节约能源、节约设备、节约人力、节约耗费是流通加工合理化的重要考虑因素,也是目前我国设置流通加工时考虑其合理化的比较普遍的形式。
对于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最终判断,应看其能否实现社会和企业本身的两个效益,而且是否取得了最优效益。对流通加工企业而言,与一般生产企业一个重要的不同之处是,流通加工企业更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如果片面追求企业的微观效益,不适当地进行加工,甚至与生产企业争利,不仅有违流通加工的初衷,而且其本身已不属于流通加工的范畴了。

⑤ 流通加工的合理化

流通加工合理化的含义是实现流通加工的最优配置,也就是对是否设置流通加工环节、在什么地方设置、选择什么类型的加工、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装备等问题做出正确抉择。这样做不仅要避免各种不合理的流通加工形式,而且要做到最优。
不合理流通加工形式
1)流通加工地点设置的不合理
流通加工地点设置即布局状况是决定整个流通加工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为衔接单品种大批量生产与多样化需求的流通加工,加工地点设置在需求地区,才能实现大批量的干线运输与多品种末端配送的物流优势。如果将流通加工地设置在生产地区,一方面,为了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会出现多品种、小批量的产品由产地向需求地的长距离的运输;另一方面,在生产地增加了一个加工环节,同时也会增加近距离运输、保管、装卸等一写列物流活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如由原生产单位完成这种加工而无需设置专门的流通加工环节。
另外,一般来说,为方便物流的流通加工环节应该设置在产出地,设置在进入社会物流之前。如果将其设置在物流之后,即设置在消费地,则不但不能解决物流问题,又在流通中增加了中转环节,因而也是不合理的。
即使是产地或需求地设置流通加工的选择是正确的,还有流通加工在小地域范围内的正确选址问题。如果处理不善,仍然会出现不合理。比如说交通不便,流通加工与生产企业或用户之间距离较远,加工点周围的社会环境条件不好等等。
2)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
流通加工方式包括流通加工对象、流通加工工艺、流通加工技术、流通加工程度等。流通加工方式的确定实际上是与生产加工的合理分工。分工不合理,把本来应由生产加工完成的作业错误地交给流通加工来完成,或者把本来应由流通加工完成的作业错误地交给生产过程去完成,都会造成不合理。
流通加工不是对生产加工的代替,而是一种补充和完善。所以,一般来说,如果工艺复杂,技术装备要求较高,或加工可以由生产过程延续或轻易解决的,都不宜再设置流通加工。如果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就可能会出现生产争利的恶果。
3)流通加工作用不大,形成多余环节
有的流通加工过于简单,或者对生产和消费的作用都不大,甚至有时由于流通加工的盲目性,同样未能解决品种、规格、包装等问题,相反却增加了作业环节,这也是流通加工不合理的重要表现形式。
4)流通加工成本过高,效益不好
流通加工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它有较大的投入产出比,因而能有效地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如果流通加工成本过高,则不能实现以较低投入实现更高使用价值的目的,势必会影响它的经济效益。
实现合理化的途径
要实现流通加工的合理化,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加工和配送结合
就是将流通加工设置在配送点中。一方面按配送的需要进行加工,另一方面加工又是配送作业流程中分货、拣货、配货的重要一环,加工后的产品直接投入到配货作业,这就无需单独设置一个加工的中间环节,而使流通加工与中转流通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同时,由于配送之前有必要的加工,可以使配送服务水平大大提高,这是当前对流通加工做合理选择的重要形式,在煤炭、水泥等产品的流通中已经表现出较大的优势。
2)加工和配套结合
“配套”是指对使用上有联系的用品集合成套地供应给用户使用。例如,方便食品的配套。当然,配套的主体来自各个生产企业,如方便食品中的方便面,就是由其生产企业配套生产的。但是,有的配套不能由某个生产企业全部完成,如方便食品中的盘菜、汤料等。这样,在物流企业进行适当的流通加工,可以有效地促成配套,大大提高流通作为供需桥梁与纽带的能力。
3)加工和合理运输结合
我们知道,流通加工能有效衔接干线运输和支线运输,促进两种运输形式的合理化。利用流通加工,在支线运输转干线运输或干线运输转支线运输等这些必须停顿的环节,不进行一般的支转干或干转支,而是按干线或支线运输合理的要求进行适当加工,从而大大提高运输及运输转载水平。
4)加工和合理商流结合
流通加工也能起到促进销售的作用,从而使商流合理化,这也是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方向之一。加工和配送相结合,通过流通加工,提高了配送水平,促进了销售,使加工与商流合理结合。此外,通过简单地改变包装加工形成方便的购买量,通过组装加工解除用户使用前进行组装、调试的难处,都是有效促进商流的很好例证。
5)加工和节约结合
节约能源、节约设备、节约人力、减少耗费是流通加工合理化重要的考虑因素,也是目前我国设置流通加工并考虑其合理化的较普遍形式。
对于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最终判断,是看其是否能实现社会的和企业本身的两个效益,而且是否取得了最优效益。流通企业更应该树立社会效益第一的观念,以实现产品生产的最终利益为原则,只有在生产流通过程中不断补充、完善为己任的前提下才有生存的价值。如果只是追求企业的局部效益,不适当地进行加工,甚至与生产企业争利,这就有违于流通加工的初衷,或者其本身已不属于流通加工的范畴。

⑥ 辽宁省物流管理专升本考试科目都有哪些

这个够详细吧!祝你好运!

物流管理(专升本)专业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物流管理基础、企业管理、市场营销

考试时间:240分钟 其中:理论:150分钟 实践:90分钟

考试形式:

理论成绩分配:总分200分

其中:物流管理基础——80分、企业管理——60分、市场营销——60分

实践操作成绩:总分100分

其中:物流管理基础——40分、企业管理——30分、市场营销——30分

第一部分:理论考试大纲

《物流管理基础》部分

第一章 概论

一、考试目的和要求:

要求考生能深刻理解物流的概念;了解物流概念的演进历史及有关理论、观念;熟练掌握物流的功能及合理化问题;充分认识现代物流的特征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

二、考试内容及鉴定点:

1、 了解物流产生在20世纪50年代。

2、 理解物流有狭义和广义区别:狭义即实体分配(Physical Distribution 简称PD),广义即含后勤管理(Logistics)。

3、 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关于物流的定义: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4、 了解有关物流理论及观念:重点要求界定商流与物流关系并能加以辨别;物流“冰山”说、“黑大陆”说的首倡者,“第三利润源”说的基本思想。

5、 熟练掌握物流的功能及其合理化:(界定“六功能说”、“七功能说”“八功能说”)。

6、 掌握物流个功能合理化的基本原则。

7、 了解物流的形式(物流类型)。

8、 掌握国际物流的概念、特点。

9、 掌握国际物流的商品运输方式。

10、掌握国际物流中通关手续所包括的基本环节。

11、掌握现代物流特征。

12、充分认识现代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

第二章 物流管理

一、 考试目的和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涵义;熟练掌握物流管理的目标和范围;明确物流管理的关进环节;能够区别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供应链物流管理。

二、 考试内容及鉴定点:

1、 掌握物流管理含义。

2、 掌握物流管理目标:以最低的成本向用户提供满意的物流服务。

3、 掌握物流管理三个层面:战略管理、策略管理、作业管理。

4、 了解我国物流管理所面临的新问题。

5、 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内容。

6、 了解库存相关成本:采购成本、库存持有成本。库存持有成本:包括仓库占有成本、资金占有成本、相关服务成本、库存风险成本。

7、 掌握物流质量的内容、物流质量管理的相关基础工作。

8、 掌握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9、 掌握供应链的组织构成。

10、区别供应链物流管理与物流管理。

11、掌握推迟制造的概念。

12、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特征。

13、认识物流管理的关键环节。

第三章 商品运输及物流合理化

一、 考试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有关运输方面的基本知识:理解运输的概念及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熟练掌握传统的运输方式和新兴的运输方式,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特点及运用;掌握合理运输的原则、要素;了解不合理运输的表现;深刻理解如何实现运输合理化并能提出可操作性建议。

二、 考试内容及鉴定点:

1、明确运输的重要地位,它是物流最基本功能之一,它实现物的空间效应。

2、掌握传统的五种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3、掌握五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功能。

4、掌握两种新兴的运输方式:组成运输和国际多式联运;。

5、掌握公路等级的划分。

6、熟练掌握运输合理化的“五要素”:距离短、环节少、工具优、时间短、运费低;“四原则”及时、准确、经济。

7、充分认识空车行驶是不合理运输的最严重形式,提高实载率的有效途径是实行配送。

8、掌握“四就”直拨运输的涵义。

9、明确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实现合理化运输的途径。

第四章 商品的储存及物流合理化

一、 考试目的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仓储管理和库存管理两方面的基本知识:理解仓储管理、库存管理的核心思想;理解储存的基本概念;认识储存的基本功能及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了解仓库的类型;掌握物流中心的概念;掌握仓储管理的任务、基本原则;熟练掌握库存ABC分类管理法;能进行订货量、定购点的确立。

二、 考试内容及鉴定点:

1、了解库存、储备、储存区别与联系。

2、明确商品储存是物流的又一大基本功能之一,它实现物的时间效应;掌握储存的具体功能;储存的积极作用。

3、掌握零库存的概念

4、了解仓库的类型,重点掌握按适用范围不同分类:自用仓库、营业仓库、公用仓库。

5、熟练掌握物流中心概念及特点。

6、掌握仓储管理的任务、基本原则。

7、熟练掌握库存ABC分类管理法:基本思想、分类标准、管理对策。

8、掌握储存定位方法:“四号定位”和电子计算机定位。

9、掌握仓储管理中常用的监测清点方式:“五五化”对码、光电识别系统和电子计算机监控系统。

10、掌握经济定货量、定货点的涵义、计算方法。

第五章 物流标准化和商品装卸搬运

一、 考试目的要求:

掌握物流标准化及装卸搬运的有关知识:掌握物流标准化的涵义、特点;认识实施物流标准化的作用;掌握物流标准的种类;掌握装卸搬运的基本概念、内容、基本原则;明确装卸搬运合理化的目标;了解装卸搬运不合理的表现形式;深刻理解装卸搬运合理化的途径并能提出自己的可操作性建议。

二、 考试内容及鉴定

1、 掌握物流标准化的概念。

2、 掌握物流标准化的特点:广泛性、起点高、科学性、民主性、经济性、国际性、安全性、可靠性。

3、 掌握物流标准化的作用。

4、 掌握物流标准的种类,重点掌握物流基础模数尺寸、集装基础模数尺寸标准。

5、 掌握物流标准的实施程序。

6、 掌握装卸搬运的基本概念。

7、 了解装卸搬运的作业内容。

8、 掌握装卸搬运的特点。

9、 掌握装卸搬运的原则。

10、掌握装卸搬运合理化目标。

11、掌握装卸搬运不合理的表现并能辨别。

12、掌握物品活性的概念并绘出活性指数表;

13、掌握实现装卸搬运合理化的途径。

第六章 商品包装和集装化

一、 考试目的要求:

掌握包装和集装化方面的基本知识:理解商品包装的概念;掌握商品包装的特征与功能;了解商品包装的种类;掌握商品集装化的概念;区别集合包装与集装运输。

二、 考试内容及鉴定点:

1、理解商品包装的概念。

2、掌握商品包装的特征和功能。

3、了解商品包装的种类,重点掌握按包装在流通中的作用分工业包装和商业包装。

4、了解包装材料的选用并能辨别。

5、掌握商品集装化的概念、作用。

6、区别集合包装与集装运输。

7、掌握商品集装容器有:集装箱、托盘、集装袋等。

第七章 商品配送和流通加工

一、 考试目的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配送和流通加工两大物流功能方面的基本知识:区别运输和配送、配送和送货;掌握商品配送的种类和业务流程;认识配送的意义;理解商品配送合理化的判断标志;掌握配送中心概念、职能及业务流程;掌握配送中心的现代物流技术;掌握流通加工的概念,并能区别流通加工和生产加工。

二、 考试内容及鉴定点:

1、深刻理解配送、运输、送货的区别。

2、掌握商品配送的种类并能绘出配送业务流程图。

3、掌握商品配送的意义。

4、掌握配送中心的概念及职能。

5、了解配送中心的类型,重点掌握按配送中心的经济功能分类和按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

6、掌握配送中心的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特别是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出现是物流技术的一个划时代的革新。

7、掌握流通加工的概念。

8、区别流通加工和生产加工。

9、掌握实现流通加工合理化的途径。

第八章 物流信息技术

一、 考试目的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有关物流信息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理解信息技术的涵义;了解信息技术所包括的内容;掌握在物流领域中广泛应用的几种信息技术,能说明具体应用的范围。

二、 考试内容及鉴定点:

1、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缩微技术等;

3、重点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的涵义及所包含的内容: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主要有条形码、电子数据交换、销售时点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

4、每种信息技术的基本要点:条形码概念、类型、数字构成涵义、特别前缀码的涵义;销售时点信息系统代表符号、主要特征及应用领域;全球定位系统代表符号、主要功能、应用领域;地理信息系统代表符号、基本功能、主要应用于物流分析;电子数据交换代表符号、主要特点、工作方式。

5、能够区别商品条码和物流条码。

第九章 企业物流外包和第三方物流

一、 考试目的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有关企业业务外包和第三方物流方面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第三方物流概念、特点;阐明第三方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关系;掌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类型、特性、本质;了解企业业务外包的涵义、理解其理念;掌握企业物流外包的形式;了解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构成;能够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准确评估。

二、 考试内容及鉴定点:

1、熟练掌握第三方物流概念、特点,强调它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形式,西方国家物流业实证分析证明,独立的第三方物流要占社会的50%,物流产业才能形成。

2、掌握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企业核心竞争力分为三类:和新产品、核心技术、核心能力。

3、掌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性。

4、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是企业的资源。

5、了解企业业务外包的涵义、理解其理念。

6、掌握企业物流外包的形式,特别是物流社会化问题。

7、了解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构成。

8、评价和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条件。

第十章 回收物流、逆向物流和绿色物流

一、 考试目的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逆向物流和绿色物流的概念;掌握绿色物流的内容,充分认识发展逆向物流、绿色物流的意义、实现途径等。

二、考试内容及鉴定点:

1、掌握回收物流的概念;

2、了解废弃物物流的涵义;明确废弃物物流的合理化必须从能源、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三个战略高度进行综合考虑。

3、熟练掌握逆向物流的概念;

4、掌握逆向物流的对象:逆向物流的对象:产品、运输容器、包装材料及相关信息。目的:重新获得废弃产品或缺陷产品的使用价值,或对废弃物正确处理。活动构成:对产品包装物的回收、重用、翻新、改制、再生循环和垃圾填埋等形式。

5、熟练掌握绿色物流的概念;

6、掌握绿色物流的主要内容:绿色的储存和装运、绿色的包装和再加工。

7、掌握逆向物流产生的原因;

8、掌握发展逆向物流的意义:对逆向物流的有效管理,不仅能保护环境、为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强化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绩效。

9、掌握绿色物流的实现途径。

第十一章 中国物流的现代化

一、考试目的要求:

要求考生充分认识这样的理念:物流灵魂在于系统,物流水平在于科技,物流关键在于管理,物流成败在于体制。明确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了解我国物流企业现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我国物流业的条件,从而能够为发展中国物流的现代化拿出解决对策。

二、考试内容及鉴定点:

1、了解中国运输技术现代化主要体现:运输工具现代化、线路设施现代化。

2、中国包装技术的现代化体现:货物集装化包装、散装包装。

3、中国仓储技术的现代化体现:仓储社会化、仓储产业化、仓储标准化,其中自动化仓库是仓储现代化技术的高度体现。

4、中国物流管理的现代化,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现代化水平较低;物流管理体制分散;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政企在物流业中的职责不清。掌握物流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企业管理》部分

第一章 现代企业管理概述

1、企业和企业管理的含义

2、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

3、企业管理的一般原理

4、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

5、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

6、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内容

7、企业素质的基本内容

第二章 现代企业制度

1、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2、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

3、现代公司制度的运行

第三章 现代企业组织

1、现代企业组织的基本特征

2、企业组织管理的主要内容

3、企业组织管理的一般原则

4、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

5、权力关系结构

6、企业组织结构类型

第四章 现代企业经营环境

1、企业外部环境的分类和内容

2、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的内容

3、SWOT分析方法

第五章 企业经营决策与经营战略

1、企业经营决策的含义和种类

2、决策的程序和方法

3、企业经营战略的含义和特征

4、企业经营战略的要素

5、企业常用的经营战略

第六章 现代企业生产管理

1、生产过程组织的基本要求

2、工艺专业化和对象专业化

3、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

4、成组技术的概念

5、流水线的节拍

6、生产计划工作的主要内容

7、库存的利弊分析

8、库存控制的基本模型

9、MRP的主要组成

10、文明生产

11、现代生产管理的新特点

12、准时化生产方式

第七章 现代企业科技开发管理

1、价值与价值工程的含义

2、价值工程的特点

3、设备修理的类别

第八章 现代企业质量管理

1、质量概念的广义化

2、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

3、实施ISO9000系列标准的意义

4、认证制度的基本内容

第九章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及其目标

2、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

3、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

《市场营销》部分

第一章 导论

1. 市场营销学的形成与发展

2. 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

3. 市场营销的研究内容

4. 市场营销的各种指导思想

第二章 市场分析

1. 市场的概念

2. 市场的类型

3. 市场营销调研的内容

4. 市场调查及预测方法

5. 市场调研、市场调查的作用

6. 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各种因素

第三章 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1. 市场营销环境的构成因素

2. 市场营销环境的含义

3. 研究市场营销环境的意义

第四章 购买者行为分析

1. 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

2. 消费者市场特点

3.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4. 组织市场构成

5. 产业市场购买类型

6. 产业市场的特点

7. 产业购买者决策过程

第五章 市场细分

1. 市场细分的原则、方法

2. 市场细分的概念和作用

3. 市场细分的标准

第六章 目标市场与市场定位

1. 目标市场范围选择

2. 影响目标市场选择的因素

3. 目标市场策略

4. 市场定位的概念

5. 市场定位前提

6. 市场定位方法

第七章 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1. 市场营销组合的意义

2. 市场营销组合的含义及特点

3. 市场营销组合的构成

第八章 产品策略

1. 整体产品的概念

2. 新产品的概念

3. 产品组合概念

4. 产品组合策略

5. 产品生命周期

6. 开发新产品的意义

7. 新产品开发策略

8. 商标的含义及作用

9. 包装的含义及作用

10. 商标的设计要求

11. 包装的设计要求

12. 商标使用策略

13. 包装使用策略

第九章 定价策略

1. 企业的定价目标

2. 影响企业产品定价的因素

3. 定价策略

4. 定价方法

第十章 分销渠道

1. 分销渠道的概念、特点

2. 分销渠道的类型

3. 分销渠道的系统结构

4. 中间商的功能和种类

5. 影响销售渠道选择的因素

6. 选择销售渠道的策略

第十一章 促销策略

1. 促销的概念

2. 促销组合的概念

3. 促销的作用

4. 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和公共关系的含义

5. 广告的作用

6. 人员推销的特点和基本形式

7. 营业推广的对象

8. 公共关系的特点和作用

9. 广告决策

10. 人员推销步骤

11. 营业推广形式

12. 公共关系促销方式

第十二章 市场营销组织、执行与控制

1. 市场营销组织形式

2. 市场营销控制方式

3. 决定市场营销组织形式的因素

4. 市场营销执行

参考教材:1. 孙秋菊主编:《现代物流管理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李启明主编:《现代企业管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吴勇 车慈慧主编:《市场营销》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部分:技能测试考试大纲

《物流管理基础》部分

一、 考试目的要求:

要求考生能用所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如对具体的有关案例分析解答,通过有关计算得出量化结论。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对物流产业的发展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和设想。

二、 考试内容及鉴定点:

1、结合案例和数据说明现代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

2、分析物流管理的关键环节谈认识。

3、能结合五种传统运输方的特点及主要功能熟练运用。

4、了解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并能加以辨析。

5、熟练掌握库存ABC分类管理法并能运用。

6、掌握经济定购量、定货点的计算方法。

7、能够辨析装卸搬运不合理的表现。

8、能够论证装卸搬运合理化的途径并提出自己的可操作性建议。

9、能联系实际说明包装的功能;

《企业管理》部分

一、提高企业素质的途径

二、企业组织结构类型

三、产品结构分析方法

四、SWOT分析

五、企业经营决策的程序和方法

六、企业常用的经营战略

七、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

八、实行质量认证制度的作用

九、人员激励的原则和方法

《市场营销》部分

一、市场营销观念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

二、市场营销调研的步骤

三、各种市场营销环境因素对企业的影响

四、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五、市场细分的步骤

六、目标市场策略

七、市场定位方法

八、目标市场定位策略

九、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市场特点和营销对策

十、定价策略

十一、销售渠道的管理

十二、促销组合策略制定

⑦ 流通加工的合理化有哪些形式要求

流通加工合理化的含义是实现流通加工的最优配置,也就是对是否设置流通加工环节、在什么地方设置、选择什么类型的加工、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装备等问题做出正确抉择。这样做不仅要避免各种不合理的流通加工形式,而且要做到最优。
1、不合理流通加工形式
1)流通加工地点设置的不合理
流通加工地点设置即布局状况是决定整个流通加工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为衔接单品种大批量生产与多样化需求的流通加工,加工地点设置在需求地区,才能实现大批量的干线运输与多品种末端配送的物流优势。如果将流通加工地设置在生产地区,一方面,为了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会出现多品种、小批量的产品由产地向需求地的长距离的运输;另一方面,在生产地增加了一个加工环节,同时也会增加近距离运输、保管、装卸等一写列物流活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如由原生产单位完成这种加工而无需设置专门的流通加工环节。
另外,一般来说,为方便物流的流通加工环节应该设置在产出地,设置在进入社会物流之前。如果将其设置在物流之后,即设置在消费地,则不但不能解决物流问题,又在流通中增加了中转环节,因而也是不合理的。
即使是产地或需求地设置流通加工的选择是正确的,还有流通加工在小地域范围内的正确选址问题。如果处理不善,仍然会出现不合理。比如说交通不便,流通加工与生产企业或用户之间距离较远,加工点周围的社会环境条件不好等等。
2)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
流通加工方式包括流通加工对象、流通加工工艺、流通加工技术、流通加工程度等。流通加工方式的确定实际上是与生产加工的合理分工。分工不合理,把本来应由生产加工完成的作业错误地交给流通加工来完成,或者把本来应由流通加工完成的作业错误地交给生产过程去完成,都会造成不合理。
流通加工不是对生产加工的代替,而是一种补充和完善。所以,一般来说,如果工艺复杂,技术装备要求较高,或加工可以由生产过程延续或轻易解决的,都不宜再设置流通加工。如果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就可能会出现生产争利的恶果。
3)流通加工作用不大,形成多余环节
有的流通加工过于简单,或者对生产和消费的作用都不大,甚至有时由于流通加工的盲目性,同样未能解决品种、规格、包装等问题,相反却增加了作业环节,这也是流通加工不合理的重要表现形式。
4)流通加工成本过高,效益不好
流通加工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它有较大的投入产出比,因而能有效地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如果流通加工成本过高,则不能实现以较低投入实现更高使用价值的目的,势必会影响它的经济效益。
2、实现流通加工合理化的途径
要实现流通加工的合理化,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加工和配送结合
就是将流通加工设置在配送点中。一方面按配送的需要进行加工,另一方面加工又是配送作业流程中分货、拣货、配货的重要一环,加工后的产品直接投入到配货作业,这就无需单独设置一个加工的中间环节,而使流通加工与中转流通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同时,由于配送之前有必要的加工,可以使配送服务水平大大提高,这是当前对流通加工做合理选择的重要形式,在煤炭、水泥等产品的流通中已经表现出较大的优势。
2)加工和配套结合
“配套”是指对使用上有联系的用品集合成套地供应给用户使用。例如,方便食品的配套。当然,配套的主体来自各个生产企业,如方便食品中的方便面,就是由其生产企业配套生产的。但是,有的配套不能由某个生产企业全部完成,如方便食品中的盘菜、汤料等。这样,在物流企业进行适当的流通加工,可以有效地促成配套,大大提高流通作为供需桥梁与纽带的能力。
3)加工和合理运输结合
我们知道,流通加工能有效衔接干线运输和支线运输,促进两种运输形式的合理化。利用流通加工,在支线运输转干线运输或干线运输转支线运输等这些必须停顿的环节,不进行一般的支转干或干转支,而是按干线或支线运输合理的要求进行适当加工,从而大大提高运输及运输转载水平。
4)加工和合理商流结合
流通加工也能起到促进销售的作用,从而使商流合理化,这也是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方向之一。加工和配送相结合,通过流通加工,提高了配送水平,促进了销售,使加工与商流合理结合。此外,通过简单地改变包装加工形成方便的购买量,通过组装加工解除用户使用前进行组装、调试的难处,都是有效促进商流的很好例证。
5)加工和节约结合
节约能源、节约设备、节约人力、减少耗费是流通加工合理化重要的考虑因素,也是目前我国设置流通加工并考虑其合理化的较普遍形式。
对于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最终判断,是看其是否能实现社会的和企业本身的两个效益,而且是否取得了最优效益。流通企业更应该树立社会效益第一的观念,以实现产品生产的最终利益为原则,只有在生产流通过程中不断补充、完善为己任的前提下才有生存的价值。如果只是追求企业的局部效益,不适当地进行加工,甚至与生产企业争利,这就有违于流通加工的初衷,或者其本身已不属于流通加工的范畴。

⑧ 谁可以给下物流流通加工合理化应该考虑那些方面的案例

给你一个网址吧,希望能够帮到版你权! http://www.viewtrans.com/html/topnews/20080317/7606_2.html

⑨ 流通加工合理化措施有哪些

1.加工和配送相结合

这是将流通加工设置在配送点中,一方面按配送的需要进行加工,另一方面加工又是配送业务流程中分货、拣货、配货之一环,加工后的产品直接投入配货作业,这就无需单独设置一个加工的中间环节,使流通加工有别于独立的生产,而使流通加工与中转流通巧妙结合在一起。同时,由于配送之前有加工,可使配送服务水平大大提高。

2.加工和配套相结合

在对配套要求较高的流通中,配套的主体来自各个不同的生产单位,但是,完全配套有时无法全部依靠现有的生产单位,进行适当流通加工可以有效促成配套,大大提高流通的桥梁与纽带的能力。

3.加工和合理运输相结合

流通加工能有效衔接干线运输和支线运输,促进两种运输形式的合理化。利用流通加工,在支线运输转干线运输或干线运输转支线运输这本来就必须停顿的环节,不进行一般的支转干或干转支,而是按干线或支线运输合理的要求进行适当加工,从而大大提高运输及转载水平。

4.加工和合理商流相结合

通过加工有效促进销售,使商流合理化,也是流通加工合理化的考虑方向之一。加工和配送的结合,通过加工提高配送水平,强化销售,是加工与合理商流相结合的一个成功的例证。

此外,通过简单地改变包装加工,形成方便购买量,通过组装加工解除用户使用前进行组装、调试的难处,都是有效促进商流的例子。

⑩ 对于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最终判断,是看其是否能

对于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最终判断,是看其是否能实现社会的和企业本身的两个效益,而且是否取得了最优效益。——正确。

热点内容
线切割怎么导图 发布:2021-03-15 14:26:06 浏览:709
1台皮秒机器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5:49 浏览:623
焊接法兰如何根据口径配螺栓 发布:2021-03-15 14:24:39 浏览:883
印章雕刻机小型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3 浏览:395
切割机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0 浏览:432
加工盗砖片什么榉好 发布:2021-03-15 14:16:57 浏览:320
北洋机器局制造的银元什么样 发布:2021-03-15 14:16:52 浏览:662
未来小七机器人怎么更新 发布:2021-03-15 14:16:33 浏览:622
rexroth加工中心乱刀怎么自动调整 发布:2021-03-15 14:15:05 浏览:450
机械键盘的键帽怎么选 发布:2021-03-15 14:15:02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