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玉石怎么加工
⑴ 五千年前古人就掌握了玉石切割技术,他们怎么做到的
一、5000年前古人也是特别聪明的,那么他们在日积月累的经验中学习了玉石切割方法那么在,当时他们就有线切割,线切割也就是说两只手分别握住一条绳子的两端,然后向下方用力拉。来回在玉料上拉动就达到了切割的作用。首先他们将预料固定之后,这样在切割预期的时候。使切割工具和预料接触更加的密切。也可以提高效率。
通过这些也就知道了,古代人们的智慧真的是特别的大,那么他们在用手动的情况下都可以把预切开,所以说他们是要比我们现代人还要聪明的,如果没有他们的话,也不会有现在的发明。
⑵ 玉石这么硬中国古代是怎么加工切割玉石
玉石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东西,它可以被制作成一些精美的首饰。我们现在切开玉石,以现在的科技可以用一些切割机或者其他比较高级的设备,那么有人问,那么古代的玉是怎么切开的呢?
并且那个时候也会用到一个东西叫铁砂石,它是比玉石硬度更高的一种石头。这个砂石比玉石的硬度更高,所以说只有他才能真正的破解玉石那么坚硬的外壳,古代的人非常的有技术,博大精深,他们所需要打磨一块玉石的步骤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太多了,面对这些非常复杂的技术,我们应该传承和保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才是我们现在现代人该做的一些事情,我们更应该怀着一颗学习的心去学习他们那些让人叹为观止的技术。
⑶ 中国古代玉器是怎样发展的呢经历了哪些时期
《说文解字》称:“石之美者谓之玉”,中国古代玉器应用于祭祀、礼仪、丧葬以及佩饰等等场景。玉器凭借着它质体润泽、美观大方,在历史中久享盛名,同时玉器被赋予“瑕不掩瑜”“气如长虹”等多种品格,成为道德的象征。自古以来,就具有深邃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玉器一开始是装饰品。而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后,小型的玉制饰品逐渐被大型的玉器所取代,并且大型玉器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当时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以及原始的宗教观念,慢慢地渗入到玉制品中,中国玉文化礼制时代正式到来。
总体来说,在中国历史上,玉器的发展演变主要有三个巅峰阶段。
玉器历经七千多年的曲折发展,从简单的装饰品发展为古代宗教祭祀和礼仪用品,又发展为标志高尚道德品质的佩饰,最后上升为内容丰富的艺术欣赏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与演变。
特别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上,人们把玉的自然特性加以道德化,使它在政治、宗教、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中,扮演了特殊且不可替代的角色,发挥了其他艺术品不能取代的作用。这是在全世界文化史上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未曾有过的文化现象,玉器的演变发展史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⑷ 古人的制玉工具和制玉方法会在古玉上留下那些特殊的痕迹
我国关于玉器制作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两万年前。两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就已经开始了一些原始饰品的制作,这些制作比较粗粝的饰品材质各异,主要有兽骨、贝壳和石头(石头包括一些河磨石、透闪石等)这三种材质。制作工艺上除了简单的钻孔刻画外,甚至还有染色工艺(暂不确定这些颜色是出于先民们刻意染色还是自然染色,因为当玉器、石器与朱砂等颜料放在一起长达千年之后,在它们的表层就会形成朱砂沁,所以不能排除自然染色的可能)。这一系列的发现,足可见两万年前原始人类就已经掌握了石器的钻孔技术和刻画技术。
桯具打出来的孔道
总之,古人制玉因玉而制,随形而造,孔道和痕迹是古玉鉴定的必由之路,在笔者看来鉴玉学很多鉴定知识都来自于痕迹学原理!
⑸ 古代人是怎样加工水晶玉器的
水晶打孔用竹签沾草木灰石英沙水合物~
⑹ 古代刻玉的工具是什么
古代刻玉的工具有铁制圆盘-铊、无齿的锯、圆锯、钻、锥、用精细的木片葫芦皮、牛皮蘸珍珠砂浆,加以抛光。
玉石异常坚硬,必须用铁制圆盘――铊为工具,以水和金刚砂为介质,经过铡、錾、冲、压、勾、顺等工艺,一点一滴琢磨而成。
在古代制玉过程中使用最多的雕刻工具叫陀,是指安装在“水凳”横轴上可以旋转使用的各种工具的泛称。
陀的名称是玉雕行业沿用历史的称谓,什么时候开始称之为陀己无从考证。在古代,陀与码字相同,可以互相替换,很多人用铭字,是否合适有待斟酌。
古代制玉技法,源于制作石器。切、磋、琢、磨是玉石器所用的工艺程序。
切,即解料,解玉要用无齿的锯加解玉砂,将玉料分开。
磋,是用圆锯蘸砂浆修治。
琢,是用钻、锥等工具雕琢花纹、钻孔。
磨,是最后一道工序,用精细的木片葫芦皮、牛皮蘸珍珠砂浆,加以抛光,玉器便发出凝脂状的光泽。这套制玉技术,在商代已为工匠们所掌握。
(6)古代玉石怎么加工扩展阅读:
早期的玉器加工技术,主要借用磨光玉器的技法,即切割、钻孔和打磨等,后来逐渐发展为镂雕、线刻等。
关于清代砣机,现在我们能够见到比较完整的图像资料则是《玉作图说》,李澄渊于1891年(光绪十七年)应英国医师卜君要求而作。
他“历观玉琢琢磨各式绘以成图(《玉作图》序)”。也就是经过现场调查作了写生,尽量如实地加以反映,所以此图是可信的。此图册名为《玉作图说》,共十二开,十三图,每图附文字说明。
可以说是玉作的连环书,是继《陶治图》之后出现的又一部纪实的工艺图书,不仅描绘了玉匠劳动操作的场面,还将重要工具名称都一一注明。
中间是书画,左右两侧有竖栏各三行,首行书编号和题名
书写“说”文楷体工整,描述通俗易懂。共分为捣沙、研浆、开玉、扎碢、冲碢、磨碢、掏堂、上花、打钻、透花、打眼、木碢、皮碢等十三个工序。
一捣砂图说,二研浆图说合为一开,即一图二说,三至十三这十一工序各为一开,共十二开,每图书图说。
⑺ 请问古时候玉石是如何加工的
古时候玉石是如何加工的
一、旧石器时代:
有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
玉器从旧石器时代版就有的,最早是打权制石器和磨制石器。也就是石头砸石头、石头磨石头,将一块石头磨锋利作为武器或者磨出形状来作为装饰物之类的。最初只是小玉块钻一孔用作垂饰。或象磨制石器一样,磨成玉制武器或工具等。
二、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才有雕刻花纹或磨得光滑的制品,器形也比较大,比较复杂,可算做工艺品。以磨制石器为主要标志的新石器时代,加工玉石器的技术是相同的。制石技术由打制发展到磨制。
经历了数千年,制玉技术大致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二者在使用技术和工具上可能完全相同,但玉器除实用外,还有其他的需求,因而在技术要求上比制造石器复杂。
三、 商代青铜器时代:
商代奴隶制度促使了玉器的发展。商代奴隶制极其发达,奴隶已被投入各种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随着农业的发展,手工业内部 有了较细的分工,制玉工艺已从石器制作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同时,商代的奴隶们又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青铜工具在制玉工艺中的应用,使琢玉技术显著提高,制玉用具逐渐以青铜取代石器。
⑻ 古代人是怎样把玉抛光的
玉为美石,习惯上分为硬玉和软玉两类,我国古玉用材主要是软玉。30年代,由于对史前考古的局限,当时把出土的玉统统定为汉代;到了50年代,在长江下游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玉器,后来又陆续在大溪、大汶口、仰韶、红山、良渚、龙山文化中都发现了不少精美玉器,使考古学者对玉器的出现不得不重新认识。
早期的玉器加工技术,主要借用磨光玉器的技法,即切割、钻孔和打磨等,后来逐渐发展为镂雕、线刻等。早期的玉器多为装饰品和小件工具,后制成礼器或神器。象良渚文化玉器、主要有琮、壁、柱形器、冠状器、三叉型器、锥形器和斧钺等,这些大都是非实用器;实用器有镯、璜、串饰、带钩等。在大墓中常见钺、琮、壁三种,有研究者认为这是军权神权和财权的显示。因为钺是军事统帅权的象征,琮是原始宗教中沟通天地的神器,壁很可能是财富的象征物。在已知的古代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的玉器,这些足以说明,玉器的出现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需要说明的是:玉器的出现一定是和石器的出现与发展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我们从仰韶文化的直系远祖裴李岗文化中的一些精致的石器:如横断面成椭圆形的石斧、扁长条弧刃铲、舌形铲或带肩石铲、和弧背锯齿镰可以看出;磨制这些石器的工具是一起出土的砾石。
下面我们不妨从良渚文化出土的情况探讨一下关于玉器加工的各方面问题:
一 关于采矿:1982年,在江苏省溧阳小梅岭发现透闪石软玉矿藏,经取样鉴定,此矿藏的软玉硬度在5.5-6度之间,玉石的质地细腻,色泽呈白色和青绿色,透明度较好,呈蜡状光泽,与良渚文化玉器所用玉料相似。这一发现兴奋了考古学术界,专家们据此推断良渚文化的玉料来源可能是就地取材而非远地转运。
二 玉器的设计、开眼: 玉璞运回玉作坊后,玉工必审材度势进行设计,按其大小,形状和玉色制作所需的玉料,这道工序就是切割,俗称“开眼”、“开料”等。在没有发现金属工具的上古时代,古人是怎么样切割玉料的呢?目前,得到较为普遍认可的方法有三种:
1、线切割法:用马尾可马鬃绳充当“锯条”,不断地加砂和水,来回往复地拉动“锯条”磨擦拉锯,慢慢地便可把玉料剖成两面平整的玉片。良渚玉器表面上常见到抛物线形的线锯痕迹,可能采用此法剖玉的结果。在当时,不讲究人力、时间、劳动效率,只求通过这种持续的“以柔克刚”的毅力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过这种耗时、耗力的方法在原始社会必须要有大量的人力作保证,试问五千年前的良渚社会肢有那么多的人力供玉器制作消耗吗?
2、砣切割法:砣,是利用简单的机械原理作旋转,从而达到截割加工玉器的工具。其具体方法是,在一个水平轴上安装一个圆盘,然后将缠在圆盘一侧的轴上的带子分别连接在脚踏板上,治玉工匠用脚交替地踏踩脚踏板,轴子便旋转起来,旋转的由子同时带动被称为“砣”的圆盘转动,此时只要在圆盘上加水和石英砂等砂类物质,就可以通过磨擦来加工玉器了。在出土的良渚文化玉器上发现,有明显的同心圆旋纹以及中间较宽深而两端稍细线的切割痕迹,专家们认为,这些应该是砣具加工的痕迹。至于砣轮的质地在没有金属的前提下,很可能为硬石质。
3、片切割法:用石片或木片等磨擦切割加工玉器的一种方法。这是根据良渚玉器上出现的呈“V”字形的切割痕来推测的。
三玉器的钻孔
良渚文化许多玉器上都有孔,有大的,有小的,有深的,有浅的,如玉琮、玉璧、玉锥形器等。在没有金属的工具的时期,良渚先民又是如何在玉器上钻孔呢?据现有考古资料分析,良渚文化时期钻孔除用石钻外,可能发明了圆木棒或竹管加砂蘸水研钻的工艺,并有实芯钻、管钻等方法。实芯钻孔较原始,难度也较大,一般只能施行于较薄的部位或较小的孔,钻具可能近于今日的土制木工钻。钻杆目前尚未发现,但钻头出土较多。有上海青清福泉山遗址的石钻头、玉钻头、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的石钻头、宁波慈湖遗址出土的木钻钻头。江苏丹徒磨盘墩遗址出土石钻头百件以上,均由黑燧石长片制成,有三角形钻、叶形钻、细腰扁身钻、长身钻和两头钻等。管钻法大汶口文化也有出现,但良渚文化时期发展得较成熟且用得普遍,已发现的多件管钻遗下的玉芯可作证明。但有关管钻工具的争论较多。有的认为是竹管加砂或加水研钻,有的认为先钻小孔而后扩大,有的怀疑当是金属工具所为,也有的认为这种钻具在竹管架下加嵌若干锋利的小石刀片,钻具整体与今日的套筒式钻刀近似。另外,从许多良渚玉器上的孔及钻孔后留下的玉芯上还可以看出良渚先民当时对器物钻孔时是在器物的两面同时进行的,这样可以减少玉器受力面的压力,从而不容易使玉器受损破裂。良渚先民是何等的智慧啊!
四、玉器的打磨
“打磨’是将己割截好、钻成孔的工料打磨成型。良渚文化时期打磨的方法可能有两种:一是将玉料固定,用砺石加水在玉料上打磨;一是将砺石固定,用玉料加水在砺石上打磨。这实际上是一道成型工序,在玉料打磨成型的同时,也将王料上的大部分割截痕迹磨去,除部分玉器成品上由于割截痕迹较深而保留下来外,一般玉器成品上常常见不到前几道工序的加工痕迹,这便是打磨的结果。
五、玉器雕琢
见过良渚玉器上的“神徽像”的人,都会惊叹于良渚玉工的雕琢技艺。两手叉腰的神人骑坐在神兽之上的“神徽”,高不足3厘米,宽不及4厘米,神人的羽冠及手、胸和神兽的头部与前肢都刻划得十分生动逼真,线条纤细如发丝,通过放大镜,甚至能看到在1毫米宽度内竟刻着四、五条细线,堪称史前微雕杰作,令寓目者拍案叫绝。
人们不禁又要问,在没有金属工具的良渚时代,硬度达6—6.5度的玉器是如何雕刻的呢?这是任何一个稍加留心的观众都会提到的问题,学术界却争论至今,有人说除了传统的细石器外别无它物能刻划出那么繁缛的图案;有人则认为良渚文化玉器纹饰是用鲨鱼牙刻划出来的,良渚墓葬中亦曾有鲨鱼牙的出土;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闻广先生研究的结果是良渚玉器大部分呈鸡骨白和象牙白,是采用焚烧加热的办法,使玉器表面硬度降低后再进行加工的。上述种种说法却遭到日本著名学者、京都大学名誉教授林已奈夫的否认,他认为,细石器虽然有的硬度很硬,可以超过良渚玉的硬度,但用来雕刻玉器时立即会钝化,不适合作精细加工工具。而鲨鱼的牙齿,硬度在5—6度之间,不能用于刻划6—6。5度的良渚玉器。至于闻广先生的先加热玉器降低硬度再雕刻的方法似乎很有道理,但是从出土的良渚文化玉器上的纹饰来看,其加工工具是非常坚硬的,线条匀称流畅,迸裂开叉的极少见到,且表面非常光亮;而对于加热软化后的玉器却不再需要那么硬的加工工具,线条之间容易进裂开又,而且埋人土中至四五千年后的今天,不仅表面会失去光泽,而且会出现粉末状。林已奈夫教授主张良渚玉器上的刻划纹饰的刻刀是钻石。钻石的硬度足以用来雕刻玉器,可是目前我们还不清楚史前的先民是否已对钻石有所认识,同时太湖流域也不见有发现钻石的报道,况且钻石钻具又是用什么工具或方法制成的呢?这一雕刻工具之论战陷人了僵局。
良渚文化是一支石器文化,我们不妨再回过头来思索一下良渚时期的石器,属细石类的燧石,硬度达7度左右,要高于良渚古玉,可以用来雕刻玉器。这符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一说法。虽说用它来雕刻玉器容易钝化,但是从考古发掘来看,石器时代的良渚时期,这种燧石非常多,随处可见,完全可以满足作为一种易钝化的玉雕工具的需要。
六、玉器的抛光
“抛光”是治玉的最后一道程序。几乎每一件玉器都要经过抛光(当然也有个别小件玉器,在用竹片截割时已很光滑而不再抛光)。良渚文化时期抛光的物质可用光滑的竹片或兽皮,而用兽皮抛光的机会更多一些。兽皮上有动物性脂肪,呈弱酸性,用兽皮在玉器上来回摩擦直至光滑即可以了。竹子茎杆亦含弱酸性的“竹沥”,也可以用于玉器的磨擦抛光。
⑼ 古代人是怎么加工玉制品的
制玉领域最大的变化是制玉工具的进步。过去靠双脚不断地登踏制造动力,现在换成了电动马达,过去切磨工具一分钟转几百转,现在一分钟能上万转。手工制玉虽更温润但其费时费力是难以想象的。张广文先生在《玉器史话》中有一段记述,可见手工制玉的繁复。“玉器制造的工序极复杂,碾制一件玉器需要画样、锯料、做胚、做钿、磨光、刻款等主要工序。玉材硬度一般在七度左右,质地非常硬,普通金属刀具不能刻动,加工时需要用琢磨法碾制。一般是在一个桌凳上安上脚踏皮带传动装置,带动一个砣子旋转,砣子有大有小,依加工需要更换,最小的砣子仅有钉头大小,砣子上加水,再加着一种极硬的“解玉砂”在玉材需要加工的部位,旋转碾磨,因而加工速度极慢。一件玉器,不仅材料贵重,制造时所用工时也非常浩繁,特别是清代宫廷制玉,速度极慢,成本相当高。例如乾隆三十年七月苏州解办的青白玉大碗,高三寸五分,口百五寸八分。每件做胚用六七十工,打钻掏膛九十一工,做钿六十三工,光玉四十一工,镀刻年款四字做四工。由此而知清代制玉用工之一斑。
故宫博物院玉器馆有《制玉图》一套,约为清人所绘,共 12 副。制玉图风格写实,记录描绘出制玉的主要步骤。每图分上下两部分。上部描绘出制玉的手法,下部描绘出此手法所使用的工具。
第一幅“捣沙研浆图”。过去制玉的砣,本身的硬度不足以琢磨掉玉的一部分。它是靠着在砣与玉之间的沙,一点一点地磨掉玉石的某部分。琢玉用的沙是从天然纱中中淘出的,分红纱、黑沙、黄沙,黑沙硬度最高,可以达到 8-9 度。捣沙、研浆是琢磨用的沙加工到要求的粗细程度。把捣制研好的沙,放到器皿中沉淀,沉淀过程中,粗细自然分层。
第二幅“开玉图”。把大块的玉石分解,要用类似于锯的工具。过去多用竹板弯成弓形,又称弓子。图中画的更象锯。开玉的弓弦是铁丝制成的,几根铁丝拧成麻花股。开玉时在弦上加解玉沙,并不断加水,慢慢把玉材“磨”开。
第三幅“扎砣图”琢磨玉的轮子叫“砣”,扎砣的主要作用相当于“切”。把玉材切开,或切掉部分。大材要用大弓,小材用小弓,更小的或部分的就用扎砣。
第四幅“冲砣图”。冲砣是粗磨,相当于做胚。
第五幅“磨砣图”。相对冲砣来说是进一步加工,在胚的基础上磨出细节。
第六幅“掏堂图”。掏堂即掏膛儿。如鼻烟壶、瓶、碗、笔筒、杯等玉器,都要掏膛儿要在玉器上先钻出一个眼,然后用特别的砣一点一点地把内部的玉磨掉。
第七幅“上花图”。在磨好的器物上,琢磨出各种花纹。从图中可以看到,上花用的砣,更小,种类也更多。
第八幅“打钻图”。打钻是用一个管状的磨具,在玉器上钻出圆圈状的沟槽。钻到一定深度,把中心的圆柱打掉,即可掏膛儿。图中还有个细节,即在横杆上挂了一个重物,以增加向下的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第九幅“绣花图”。即做透雕、镂空。
第十幅“打眼图”。在玉器上磨出一个眼儿。
第十一幅“木跎图”。木跎是磨光的砣,一般是用葫芦瓤作的。
第十二幅“皮砣图”。皮砣是牛皮制成的,是玉器的最后工序抛光上亮用的。
制玉的机器很象现在车床。前面是转动的砣,右边有一个盛水的盆,收集从玉器上流下来的水和沙,所以这个车床样的机器也叫“水凳”。现在的制玉工具非常先进,能制作出非常精细的花样。现在琢磨玉器只在磨的时候不断加水,再不用加沙了,因为沙已经跟砣合二而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