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子怎么加工
⑴ 皮革加工工序是什么
加工复工序主要有三大块:准备工段制,鞣制工段,后整理工段
准备工段有:组批,预浸水,去肉,主浸水,浸灰,剖层(片灰皮工艺采用),复灰,脱灰,软化,浸酸
鞣制工段有:预加脂,铬主鞣(蓝湿皮),搭马,组批,挤水,剖层(片蓝皮工艺采用),削匀,复鞣
复鞣是一大块,最复杂,技术要求也最高,一般分为:漂洗,铬复鞣,中和,填充染色,加脂,搭马,挤水,真空,挂晾,回潮,振软,绷板等等
后整理工段有:苯胺涂饰,半苯胺涂饰,颜料膏涂饰等等,每一种涂饰工序都有所不同,要自己看书,可能仅仅看书也不够,要去实践才能知道.
关于皮革加工工序,我做了一个大概的回答,具体工序和工程师采用的加工方法,加工皮种类,以及最终成品要求而有所不同,这就需要看书和生产实践才能熟悉.
⑵ 怎么加工动物的皮子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硝皮子”,很早的时候人们用草灰泡水后,把晒干的皮子“烧”熟,这再把皮子阴干后皮子就软了,毛在皮子上也就比较结实了。
当然现在工厂里批量生产的工艺和这也大同小异。
以兔子皮为例:
兔皮甲醛手工鞣制方法
1、材料、药品和用具
1.1鲜或干的獭兔生皮或肉兔生皮。
1.2药品:工业用甲醛(福尔马林)、硫酸、食盐、餐洗精、芒硝(元明粉)、碳酸钠(白碱)、洗衣粉、渗透剂JFC、软皮白油或合成加脂剂、甲酸、硫酸铵、硫代硫酸钠。
1.3用具:温度计、酸碱试纸、刮刀、半圆形木、瓦缸、玻璃量筒、量杯、烧杯、粗天秤等。
2、方法以步骤
2.1生皮分批和称量:将生皮按厚薄、面积大小、鲜或干生皮及干燥程度、保存时间等进行分批,尽量把性质相似的生皮组成一个生产批次,手工操作以20—30张一批为宜,并称重,生皮重量作为用水量的依据。
2.2浸水:目的使皮板中水分接近鲜皮状态,改善其软度,加水量以干重的20倍或鲜皮的10倍,水温为常温以不低于20度为宜,每公斤水加餐洗精3毫升、JFC0.5毫升。
浸水时间24—36小时,在浸水过程中要间歇地翻动毛皮,并防止皮板露出水面。
2.3脱脂:目的是除去毛皮上的污物、血迹及油脂等,用水量同上,水温35—40度,水中加适量餐洗精或洗衣粉浸泡,搓洗1—2小时。
2.4复浸:目的是使皮板进一步回鲜,皮纤维松散便于揭里去肉,加水量同上,每公斤水加浓硫酸1毫升,硫代硫酸钠1克。
复浸时间2—5小时,以皮板肿亮、柔软为度,复浸过程中亦要经常搅拌、翻动。
2.5揭里去肉:复浸后要用碳酸钠溶液中和,把PH值调至7.5左右并维持2小时以上,再进行揭里去肉,方法是从尾部开始,向头部方向揭,用钝刀或铲刀剖铲,也可用手撕,但要防止揭破皮板。
2.6浸酸:目的是使皮板纤维组织软化膨胀、为鞣制工序作准备,加水量为皮重的15—20倍,水温35度左右。每公斤水加食盐50克、芒硝50克、浓硫酸3毫升、甲酸1毫升、JFC0.5毫升。
浸酸时间24小时左右,也可适当延长并经常翻动皮张,浸酸效果检查是将毛皮对折、板皮向外,在对折处用手挤压,若形成白色压痕、皮张很软即可,再将皮捞起挤水,待基本不滴水后即可放入鞣液中鞣制。
2.7鞣制:目的是使皮板纤维松散稳定,并使毛与真皮结合更加牢固。鞣液配制加水量为皮重的15—20倍,每公斤水中加入甲醛8—10毫升、食盐40克、芒硝40克。水温最好保持在35—37度。将浸酸后的皮投入并搅拌半小时后,用碳酸钠慢慢分3—4次将鞣液的PH值调至8—8.5。鞣制时间不得少于24小时
⑶ 牛皮如何加工处理
针对皮鞋所用的皮革:皮革的生产工序为:
皮革生产工序:削磨,分层,水洗,中和,染色,加脂,压整,干燥,振荡,涂饰,打光,压平,压花,OK。
.皮革生产各工序介绍:主要成分为水场和干场。
(1) 水场:自然与水脱离不了关系,制造场所也到处是水。
A. 生皮从动物身上取下后要用盐腌防腐,再有货柜车运至皮革厂。
B. 削边整理----分类—然后浸水(使生皮因加盐防腐而丧失的水分还原。方法:让生皮在水槽中划动,让其充分吸水)
C. 削肉,经过削肉机上的滚刀,除去生皮上残余肉类。
D. 除毛—利用强性硫酸钠和碱石灰,以消除毛发,化解皮面上色角质层,并除去一些可溶性蛋白质。
E. 脱灰—除去除毛时残留在皮里的碱性石灰。
F. 酵解—除去一切不需要的非皮质纤维。
G. 浸酸—以降低皮身的PH值,只有酸性皮身才能吸收蹂革剂(铬盐)
H. 铬鞣—皮身在铬盐等鞣革剂中浸泡,转鼓中运转4—6小时。
I. 挤水,削皮—挤出皮在生产中吸收的水分,后削皮(即皮革分层:由面皮切开而剩下的部分叫二层皮或榔皮。二层皮可生产反毛榔皮和仿似面皮的压花榔皮)
J. 染色和加脂:染色是生产苯染皮的必经过程,即皮身在染料剂中浸泡划动。
加脂:不同的油脂和油脂量的多少来决定皮革软硬程度。
K. 张皮,干燥—用夹子将皮料崩开,拉开,晾干或用真空干燥(此时的半成品皮可直接生产反毛榔皮和绒面皮)
(2) 干场部分(涂饰):此阶段的皮身基本不含多少水份。
A. 回湿:经过干燥的皮身会变得较硬,喷少许水回湿。
B. 摔软或打软:1,用软鼓(同洗衣机甩干原理)将皮料摔软
2,用机器上下拍打将皮料打软。
C. 磨皮:磨去皮表面的斑痕,伤疤。
D. 表面涂饰,压花:皮表面喷涂料或印花纹以达到客户所要求的色泽,手感及软硬度。
E. 成品皮革须通过各项测试1脱色程度,2抗拉力强度,3抗撕裂强度,4耐高温,5耐寒,6耐曲折等。
脱色程度的测试:白布裹上固定重量的法码,压在皮表面用机器做来回往复匀速运动,规定往复次数来看白布被污染程度。
皮革的脱色是相对的,没有绝对不脱色之皮料。因此皮革脱色程度是指规定重量和规定往复次数下白布被污染的颜色深浅度和皮革工业所定标准脱色度色卡相对比。如白布被污染的颜色和标准色卡相比偏浅或相同则为合格。
*在要求皮革脱色度上不可太盲目,否则固色剂和涂料喷太多,皮革往往会失去从前的风格,达不到客人要求。
鞋材革分类:A 按动物的年龄或张幅分类
B 按皮革表面涂饰分类
C 按皮革表面纹路分类
A 按动物年龄和张幅分:小羊皮,胎牛皮,小牛皮,中牛皮,大牛皮,水牛皮,牛皮的毛孔较细,胎牛几乎看不到身上的毛孔。另牛皮、猪皮、马皮均的二层皮,而羊皮、胎牛只有一层,分不出二层。
羊皮:小的山羊皮2—5平方英尺,大的山羊皮5平方英尺以上且毛孔粗大,绵羊皮:手感柔软,毛孔较山羊皮细密,羊皮的毛孔近鱼粼状。
胎牛皮:未开始吃草之乳牛,张幅5—10SF,毛孔细腻,其血管痕和伸展纹遍布全身为其重要特征。
小牛皮:未满一年的牛皮,张幅12—24SF左右。
中牛皮:一般指未满三年的牛,张幅24—35SF,半开12—17.5SF。
大牛皮:张幅36SF以上,中开张幅18SF以上。 成品皮革外形
全牛(全开)整张幅形状 中开(半牛)半张幅形状
*备:中开:也叫半头皮,即将皮料从牛头至牛尾沿牛背中逢对称剪开成两张。其中半张叫半头皮。
⑷ 猪皮是怎么加工成皮制品的
现在皮的种类很多,这里只介绍常用的皮一、 猪皮1、 猪光面普通猪光面是在猪皮表面经过不同制革工艺加工而成,先是在皮的表面上涂浆再上色,普通猪光面表面有光泽,毛孔排列很有规则,一般三个毛孔为一组呈三角形状,根据地区的不同和制革工艺的不同猪光面在品质上也有区别,这里不做详解,品质比较好的猪光面粒面较细,手感柔软。由于皮革工艺的不断改进,现在猪光面可以加工成好多不同品种的皮。 仿旧效果,仿旧效果主要是没有光泽,有些仿旧的皮上还可以有一些暗的图案。 压纹效果,压纹效果是在皮的表面压上条形,血筋纹等; 荔枝纹效果,这种效果有时有点象粗粒面的牛皮效果,但与牛皮又有本质上的区别。荔枝纹的特点是皮比普通光面稍厚而且粒面粗犷。 轻涂效果,,这种皮的表面没有涂浆而是直接上不同的颜色,光泽比普通光面稍暗,这种皮手感比普通光面好,而且皮拿在手上有下垂的感觉。 水洗效果,水洗效果的光面涂层也薄,与普通光面区别不是很大,其区别是比普通光面手感软。可以直接用水清洗衣服上的污渍。 擦拭革,这种皮表层和底板的颜色各不相同,在做成成品后可以在衣服的外表用砂纸或其它原料在你反需要的地方进行擦拭,而使你的衣服变成另一种更为时尚的风格。 2、 猪头层绒面革 普通头层绒面革是在皮头层的反面经过加工而成的。绒面革的表面有短而细的绒头并且表面有一层方向感特别强的丝光。有时也能看到少部份毛孔。 头层绒面水洗革,这种皮革比普通绒面革手感更好,更富有弹性而且比普通绒面革有垂感。 头层绒面修饰革,这种修饰革是皮的正面或者反正进修饰加工的皮革。它可以做成印花、贴膜和油膜等品种。 印花一般是在绒面革光的一面进行加工成不同的花纹, 贴膜是在绒面革有绒的一面贴上一层膜,这种皮有一层特亮的光,是比较时尚的一种皮革,但它的缺点是透气性能不好(这一点最好不要给消费者解释)。 油膜革是在有绒的一面滚上一层由三种油混合而成的一种原料。它可以加工成仿旧效果的油膜革,在遇到折叠或压皱时,会出现一些颜色变浅的折印属正常的。 3、 猪二层绒面革 猪二层绒面革与头层绒面革有本质上的区别,它的绒面比头层绒面稍粗一些,并且能看到猪皮上的三角形毛孔。柔软度和拉力强度远不如头层绒面革,皮的开张也比头层小很多。二层绒面革也可以与头层绒面革一样加工成好多不同种类的修饰革, 由于二层绒面地价格更为廉价而不显服装的档次。所以在内销上我们很少用到这种皮。
⑸ 猪皮是怎么加工成皮制品的
现在皮的种类很多,这里只介绍常用的皮
一、 猪皮
1、 猪光面
普通猪光面是在猪皮表面经过不同制革工艺加工而成,先是在皮的表面上涂浆再上色,普通猪光面表面有光泽,毛孔排列很有规则,一般三个毛孔为一组呈三角形状,根据地区的不同和制革工艺的不同猪光面在品质上也有区别,这里不做详解,品质比较好的猪光面粒面较细,手感柔软。由于皮革工艺的不断改进,现在猪光面可以加工成好多不同品种的皮。
仿旧效果,仿旧效果主要是没有光泽,有些仿旧的皮上还可以有一些暗的图案。
压纹效果,压纹效果是在皮的表面压上条形,血筋纹等;
荔枝纹效果,这种效果有时有点象粗粒面的牛皮效果,但与牛皮又有本质上的区别。荔枝纹的特点是皮比普通光面稍厚而且粒面粗犷。
轻涂效果,,这种皮的表面没有涂浆而是直接上不同的颜色,光泽比普通光面稍暗,这种皮手感比普通光面好,而且皮拿在手上有下垂的感觉。
水洗效果,水洗效果的光面涂层也薄,与普通光面区别不是很大,其区别是比普通光面手感软。可以直接用水清洗衣服上的污渍。
擦拭革,这种皮表层和底板的颜色各不相同,在做成成品后可以在衣服的外表用砂纸或其它原料在你反需要的地方进行擦拭,而使你的衣服变成另一种更为时尚的风格。
2、 猪头层绒面革
普通头层绒面革是在皮头层的反面经过加工而成的。绒面革的表面有短而细的绒头并且表面有一层方向感特别强的丝光。有时也能看到少部份毛孔。
头层绒面水洗革,这种皮革比普通绒面革手感更好,更富有弹性而且比普通绒面革有垂感。
头层绒面修饰革,这种修饰革是皮的正面或者反正进修饰加工的皮革。它可以做成印花、贴膜和油膜等品种。
印花一般是在绒面革光的一面进行加工成不同的花纹,
贴膜是在绒面革有绒的一面贴上一层膜,这种皮有一层特亮的光,是比较时尚的一种皮革,但它的缺点是透气性能不好(这一点最好不要给消费者解释)。
油膜革是在有绒的一面滚上一层由三种油混合而成的一种原料。它可以加工成仿旧效果的油膜革,在遇到折叠或压皱时,会出现一些颜色变浅的折印属正常的。
3、 猪二层绒面革
猪二层绒面革与头层绒面革有本质上的区别,它的绒面比头层绒面稍粗一些,并且能看到猪皮上的三角形毛孔。柔软度和拉力强度远不如头层绒面革,皮的开张也比头层小很多。二层绒面革也可以与头层绒面革一样加工成好多不同种类的修饰革,
由于二层绒面地价格更为廉价而不显服装的档次。所以在内销上我们很少用到这种皮。
⑹ 皮革工艺流程
皮革来是由动物皮经过十自分复杂的物理加工和化学处理过程而制成的。按传统说法,制革过程一般分成三个阶段:准备阶段、鞣制阶段和整饰阶段。
(1)在准备阶段,其主要目的是去除动物皮上所有没用的东西,如毛、脂肪、皮子内的各种腺体和可溶性蛋白质等,并对动物皮的胶原纤维 (即构成皮革的主体)进行处理,以利于后面的加工并提高皮革的品质。
本阶段的主要工序有:浸水、去肉、脱毛、浸灰、脱脂、软化、浸酸。
(2)在鞣制阶段,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化学方法使动物皮的胶原纤维在结构上发生变化,使其从皮变成革。同时,也决定了所得皮革的品质及性能。
在本阶段的主要工序有:预鞣、主鞣制及复鞣。
(3)在整饰阶段,其主要目的是富裕皮革一些特殊的感官性能,如厚薄度、柔软性、颜色、表面状态以及防水性。
在本阶段主要工序有:剖层、削匀、中和、染色、加脂、干燥、做软、平展、磨革、涂饰、压花等。
皮革是经脱毛和鞣制等物理、化学加工所得到的已经变性不易腐烂的动物皮。革是由天然蛋白质纤维在三维空间紧密编织构成的,其表面有一种特殊的粒面层,具有自然的粒纹和光泽,手感舒适。
⑺ 黄鼠狼皮子加工流程
黄皮子(黄鼠狼)和黄鼠是一回事么
黄鼠狼和黄鼠是两种动物.
黄鼠
松鼠科黄鼬的毛皮质量很好,在毛皮业上由于加工方式不同而有“元皮”及“黄狼皮”
⑻ 早期皮革是怎么加工的
皮革加工是最古复老的技艺之一制。
在这个漫长历史过程中,虽然古人并不知道现代意义上的化学加工,但并不妨碍掌握一定的实践经验。
早期皮革加工方法,可以用现代化学知识解释为醛鞣法、植物鞣法、皮硝法等。
表明了化学工艺在古代的运用。
在实践中,人们可能从熏肉不易腐败的经验中发现,可以采用烟熏的方法来加工生皮。经烟熏加工的兽皮既可以防腐,又能防虫。
这种方法后来演进为古老的烟熏鞣法。当然,古代人是不知烟中含有醛的,这种方法实质上是醛鞣法。
⑼ 皮革是怎么制作的
皮革是由动物皮经过十分复杂的物理(机械)加工和化学处理过程版而制成的。动物皮权的不同,以及加工方法的改变,才制成各种各样的皮革。按传统说法,制革过程一般分成三个阶段:准备阶段、鞣制阶段和整饰阶段。
(1)在准备阶段,其主要目的是去除动物皮上所有没用的东西,如毛、脂肪、皮子内的各种腺体和可溶性蛋白质等,并对动物皮的胶原纤维 (即构成皮革的主体)进行处理,以利于后面的加工并提高皮革的品质。
本阶段的主要工序有:浸水、去肉、脱毛、浸灰、脱脂、软化、浸酸。
(2)在鞣制阶段,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化学方法使动物皮的胶原纤维在结构上发生变化,使其从皮变成革。同时,也决定了所得皮革的品质及性能。
在本阶段的主要工序有:预鞣、主鞣制及复鞣。
(3)在整饰阶段,其主要目的是富裕皮革一些特殊的感官性能,如厚薄度、柔软性、颜色、表面状态以及防水性。
在本阶段主要工序有:剖层、削匀、中和、染色、加脂、干燥、做软、平展、磨革、涂饰、压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