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钟是什么唐朝
㈠ 机械钟的作用是什么
中世纪的欧洲人还发明了一些我们现代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东西,包括钟和印刷书本。机械钟发明于1300年前不久,此后迅速传播开采。最早的钟表太过昂贵,非私人所能购买,但城镇很快竞相在其重要公共建筑上安装精巧的钟。这些钟不仅显示时间,而且显示太阳、月亮、星辰的运行轨迹,还起着机械报时的作用。这一新发明最终产生了两个深远的影响。一是进一步刺激了欧洲人对各种复杂机械的兴趣。这种兴趣早就随着中世纪盛期坊的激增而产生,但钟最终变得比磨坊还要普遍,因为约1650年后钟价十分低廉,实际上欧洲每一家庭中都有了钟。家用钟是奇妙机器的模型。如果说不是更为重要,但至少具有同等意义的是,钟开始使欧洲的日常事务的进程更为合理。在中世纪晚期钟出现之前,时间是可以变通的。男男女女们对天有多晚只有大概的概念,多多少少地按照太阳的升降作息。生活在农村中的人尤其随着季节变换以不同的进度从事不同的劳作。即便是可以计时,那也是按照一年中不同季节光的长度进行计算。然而在14世纪,钟首先开始不论昼夜每隔相等时间就无情地报时。因而人们开始可以准确地安排工作。人们要“按时”上班和下班,许多人进而相信“时间就是金钱”。这种强调守时的行为既带来了新的效率,但也引起了新的紧张状况:刘易斯·卡罗尔作品中的白兔就是一幅为时间困扰的西方人的生动的讽刺画;这个白兔总是盯着他的怀表,自言自语:“太晚了,太晚了。”
㈡ 最早的机械钟是在什么时候发明的
大约600年前发明的,但不是很准确,直到300年后才有所改善,那是因为意大利的科学家版伽利略(1564—1642)发现了钟权摆原理。他发现钟摆摇晃一次所花费的时间是一定的,所以要确定时间,只需要计算钟摆摇晃的次数即可。更理想的方法是,在时钟里面装个钟摆,时钟就会自己计算钟摆摇晃的次数。钟摆每晃一次,时针就会往前移一点,而指出当时的时间。现在你仍然可以看到根据这个原理制造的、旧式的落地时钟。
㈢ 机械钟最早由我国唐朝哪位高僧发明
唐代僧一行发明了最早的自鸣钟,用漏水激轮,一日一夜转一周,29转多为一个月365转为一年。同时装有2个木人,每一刻一击鼓,一个时辰(相当于一个2个小时)一撞钟。
㈣ 机械钟是谁发明的
一行 世界上第一架机械钟是由唐朝高僧、数学家“一行”设计制造的。这架钟实际上是一架附有报警装置的天文仪器,而不是一架简单的机械钟表。 据《旧唐书?天文志》 望采纳
㈤ 机械钟的发展历史
随着人们对计时精度的要求求和技术的提高,分针和秒针被安装在钟面上,使机械钟能更精确地显示时间。装有钟面和指针的机械钟使人能直观地了解时间。钟面和指针运用,源于古老的日晷。巨大的钟面和指针,以及定时敲钟成为贯彻至今地标准。15世纪,螺旋弹簧的发明和发条装置的应用使机械钟摆脱了笨重的重锤,成为小巧精致的工具。现在的机械钟表中普遍使用的游丝,就是惠更斯在螺旋弹簧的基础上研究出来的。
㈥ 机械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钟表,可以把测时的结果保持下去,这叫“守时”。
守时的工具通常是时钟。
在水钟、沙钟以后,人们发明了机械钟。从古老的挂钟到细巧的快摆手表,都有一个摆。只有不停地走动的摆才能指示时间,才能使钟表走得准确。
摆是谁发明的?世界上第一个用摆的振动来计时的钟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1583年,在意大利比萨城里,有个叫伽利略的青年到教堂中去礼拜。他看到一盏绳索吊在屋顶下的铜灯被风吹动,灯就慢慢地前后摆动着。这种摆动是一种普通存在的自然现象。长期都未引起人们的注意,而伽利略却抓住了这个现象:摆动既平稳又均匀,每次摆动的时间是否是一样呢?当时还没有钟表,没法比较。
后来,在课堂上,老师说:“一般来说,人脉搏的次数是稳定的。”这给了伽利略以启示:能不能用脉搏来测定那盏吊灯的摆动周期呢?他再次做礼拜时,用手指按着自己的脉搏默数次数,同时仔细观察吊灯往返的摆动。他发现灯的摆动,每次经历的时间总是一样。虽然,摆动的幅度会越来越小,直到完全静止为止,但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却不见变小。实验还发现,绳子越短,每一次摆动经历的时间也越短。他终于发现,摆的摆动周期和幅度无关这个单摆摆动的等时性规律。
伽利略很想用摆来指示时间,由于当年宗教的盛行,科学真理的传播被禁锢了。伽利略没有能如愿。
1656年,荷兰科学家惠更斯对伽利略发现的单摆等时性规律又作了进一步研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个用摆的振动来计时的时钟。这种摆钟大致分为摆动部分和计数部分两大结构。计数部分通常采用指针和度盘式数字显示。而利用这种原理制造出来的机械钟在世界上应用了300多年。
为什么摆会摆动呢?这同地球的吸引有关系。当摆在位置上失去平衡的时候,重力和线的拉力不在一条直线上,产生了一种使摆返回平衡位置的力,引起摆动。单摆运动的周期和地球的吸引力有关系,因此,必须在同一地方,地心吸引力相同,摆才能具有等时性。
早期的机械钟都是造得较大的。英国伦敦议会大厦有座巨大的钟——大本。大本有四个钟面,在四角形的塔上,每边有一个,每个钟面的直径8米。它的分针有3.5米长,钟面上的数字高75厘米,钟摆有200千克重。
人们为了改进钟表,使它造得更细巧,于是想到了一种弹性物体,因为单摆的摆动是一种振动,而弹簧也能自由振动。人们发现,构造一定的弹簧,它的频率总是不变的,根据这个原理,制造出了摆轮游丝。游丝是一根螺旋形的弹簧,一头安在摆轴上,另一头安在一个固定的金属片上。摆轮向左或向右推动,游丝时而卷紧,时而松开。有了摆轮游丝,人们造出了怀表和手表。
为了使手表走得准,人们不断加以改进。手表转轴上安上钻石,减少磨损,使寿命长,手表制造注意到了防震、防水、防磁性能,发明了自动表、日历表、快摆表等。手表走得准确与否,同摆轮游丝的周期有关,摆轮周期越短,摆得越快,走得越准。人们制造出快摆手表,摆轮每秒钟来回摆6次,比普通表快上一倍,它走上一天,误差只有6秒钟左右。
㈦ 中国历史文献记载中,机械的时钟什么时候最早出现
最早出现的机械钟是东汉张衡发明的——漏水转浑天仪,齿轮将浑象和计时漏壶联结起来制作而成。漏壶漏水推动浑象匀速旋转,转一周就是一天。
㈧ 机械钟最早由我国唐朝哪位高僧发明的
一行和尚
㈨ 机械钟最早由我国唐朝那位高僧发明
僧一行。
唐代僧一行发明了最早的自鸣钟,用漏水激轮,一日一夜转一周,29转多为一个月365转为一年。同时装有2个木人,每一刻一击鼓,一个时辰(相当于一个2个小时)一撞钟。
有个率府兵曹参军梁令瓒设计了一个黄道游仪,并已经制成了该仪器的木头模型。在一行的支持和领导下,于开元十一年(723),用铜铸造成此仪器。这台仪器既可以用来测定每天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可以用来测定月亮和星宿的位置。
同年,一行和梁令瓒等人在继承张衡“水运浑象”理论的基础上又设计制造了“水运浑天仪”。水运浑天仪上刻有二十八宿,注水激轮,每天一周,恰恰与天体周日视运动一致。水运浑天仪一半在水柜里,柜的上框,有如地则自然撞钟”。整个水运浑天仪既能演示日、月、星辰的视运动,又能自动报时。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器,比外国自鸣钟的出现早了六百多年。一行等人的成就又超过了张衡。
㈩ 机械钟表是谁发明的
公元1300年以前,人类主要是利用天文现象和流动物质的连续运动来计时。例如,日晷是利用日影的方位计时;漏壶和沙漏是利用水流和沙流的流量计时。
东汉张衡制造漏水转浑天仪,用齿轮系统把浑象和计时漏壶联结起来,漏壶滴水推动浑象均匀地旋转,一天刚好转一周,这是最早出现的机械钟。北宋元祜三年(1088)苏颂和韩公廉等创制水运仪象台,已运用了擒纵机构。
1350年,意大利的丹蒂制造出第一台结构简单的机械打点塔钟,日差为15~30分钟,指示机构只有时针;1500~1510年,德国的亨莱思首先用钢发条代替重锤,创造了用冕状轮擒纵机构的小型机械钟;1582年前后,意大利的伽利略发明了重力摆;1657年,荷兰的惠更斯把重力摆引入机械钟,创立了摆钟。
1660年英国的胡克发明游丝,并用后退式擒纵机构代替了冕状轮擒纵机构;1673年,惠更斯又将摆轮游丝组成的调速器应用在可携带的钟表上;1675年,英国的克莱门特用叉瓦装置制成最简单的锚式擒纵机构,这种机构一直沿用在简便摆锤式挂钟中。
1695年,英国的汤姆平发明工字轮擒纵机构;1715年,英国的格雷厄姆又发明了静止式擒纵机构,弥补了后退式擒纵机构的不足,为发展精密机械钟表打下了基础;1765年,英国的马奇发明自由锚式擒纵机构,即现代叉瓦式擒纵机构的前身;1728~1759年,英国的哈里森制造出高精度的标准航海钟;1775~1780年,英国的阿诺德创造出精密表用擒纵机构。
18~19世纪,钟表制造业已逐步实现工业化生产,并达到相当高的水平。20世纪,随着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电池驱动钟、交流电钟、电机械表、指针式石英电子钟表、数字式石英电子钟表相继问世,钟表的日差已小于0.5秒,钟表进入了微电子技术与精密机械相结合的石英化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