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增压器怎么样
『壹』 机械增压是怎样工作的
机械增压:
针对自然进气(NA)引擎在高转速区域会出现进气效率低落的问题,从最基本的关键点着手,也就是想办法提升进气歧管内的空气压力,以克服气门干涉阻力,虽然进气歧管、气门、凸轮轴的尺寸不变,但由于进气压力增加的结果,让每次气门开启时间内能挤入燃烧室的空气增加了,因此喷油量也能相对增加,让引擎的工作能量比增压之前更为强大,这就是增压(Charge)的基本原理。
现今运用在汽车的增压系统有两大主流
机械增压(Super Charge)、涡轮增压(Turbo Charge)
本文将机械增压方式,并分析其优缺点。
机械增压器(Super Charge)之构造
机械增压器采用皮带与引擎曲轴皮带盘连接,利用引擎转速来带动机械增压器内部叶片,以产生增压空气送入引擎进气歧管内,整体结构相当简单,工作温度界于70℃-100℃,不同于涡轮增压器靠引擎排放的废气驱动,必须接触400℃-900℃的高温废气,因此机械增压系统对于冷却系统、润滑油脂的要求与NA自然进气引擎相同,机件保养程序大同小异。
机械增压器(Super Charge)之特性
由于机械增压器采用皮带驱动的特性,因此增压器内部叶片转速与引擎转速是完全同步的,基础特性为:
引擎rpm X(R1/R2)= 增压器叶片之rpm
R1 引擎皮带盘之半径
R2 机械增压器皮带盘之半径
由于各类引擎的皮带盘尺寸差异不大,同时受限于引擎安装空间,因此机械增压器的工作转速远低于30,000rpm,与涡轮增压器经常处于100,000rpm以上超高转域的情形相去甚远,同时机械增压器转速是完全连动于引擎转速,两者呈现平起平坐的现象,形成一组稳定之等差数线,而且增压器与引擎之间会互相影响,当一方运转受阻的时候,必定会藉由皮带传输而影响另一方的运作,这就是机械增压器的特性。
由于制造成本的限制,市售车辆的引擎最高转速多半维持在7500rpm以下,理想的机械增压器应该在1000rpm-7500rpm的引擎工作区域之内,产生一足够且稳定之增压值,让引擎输出提升20-40%,因此机械增压器必须在低转速就产生增压效应,通常引擎一脱离怠速区域,在1000rpm-1300rpm即能带动机械增压器产生增压效果,并延续至引擎最高转速,因此整体增压曲线是呈现一缓步上升之平滑曲线,经由供油程序与泄压阀的调整,即可达成“高原型”引擎输出功率曲线的目标。
不过看似完美无缺的机械增压系统,却有一个小问题存在,由于机械增压器的动力来源完全依靠引擎带动,而引擎的负担越轻,转速提升就越快,这就是为什么比赛用房车都事先拆除冷气压缩机的原因,若是方程式(formula)赛车,甚至连激活马达、机油帮浦都改成外部连接,以减少对引擎造成的负担,因此增压器本身的运转阻力必须越小越好,才不会拖累引擎的工作效率。
然而增压器产生的能量(增压值)与阻力成正比关系,如果一味追求增压值,虽然引擎输出的能量大增,但是相对的增压器内部叶片受风阻力也会升高,当阻力达到某一界限时,增压器本身的阻力会让引擎承受极大的负担,严重影响引擎转速的提升,因此设计师必须在增压值与引擎负担之间取得妥协,以避免高增压系统带来的负面效应。
目前欧洲生产的机械增压系统多半采取0.3-0.5kg/c㎡的低增压,着重在于低转速扭力输出与中高转速“高原型”马力输出,而台湾“特嘉”研发的新式低阻抗增压器可以产生0.6-0.9kg/c㎡的中度增压值,动力提升的幅度更为显著,虽然机械增压系统在现阶段仍然无法突破1.0kg/c㎡的高增压范围,而涡轮增压早已突破2.0kg/c㎡的超增压境界,单就效率而言,涡轮增压系统可以用“倍数”来提升引擎输出,但是两者在结构上无法相提并论。
高增压涡轮增压系统必须让引擎承受由负压转变为正压的剧烈变化与高压,因此引擎内部机件的材质与加工精密度要求很高,对于冷却、润滑系统的要求也远较一般引擎来得高,保养间隔短、手续繁杂、工作寿命短..等等都是高增压值涡轮引擎的缺点。
在引擎机件维持原有形式,不用额外制造高单价精密机件的情形下,机械增压系统可以让引擎动力输出增进20-40%,又不至于造成维修体系的负担,因此各大车厂在近年都有开发机械增压引擎的计划,例如:BENZ、Jaugar、Aston Martin..等等欧洲高级车厂都采用机械增压系统来延长现有引擎的生产寿命,并达成环保、省油、高效率的目标,以大幅节省新引擎的开发费用。
机械增压的种类
机械增压共分为3类
离心式机械增压(Centrifugal Superchargers):这种机械增压与涡轮增压很像,只不过它不是用发动机的废气驱动,而是用发动机的皮带带动。它和涡轮增压增压原理相同,吸入空气靠离心力把空气加压,以达到压缩空气的目的。
基本式机械增压(Roots Superchargers):你经常能在60到70年代的肌肉车上看到看到这东西,它从发动机盖上的突非常明显,正如图中这辆野马跑车一 样。这种机械增压将空气吸入增压器内部,有两个螺旋状叶片将空气压缩,之后送到进气歧管里。这种机械增压能提供强大的扭矩输出。它在加速比赛和街道竞赛中十分流行。
螺旋式增压器(Screw Superchargers):这个形式的增压器是基本型的派生出来的,而且也长得很像,但它们的吸气压缩方式却截然不同。当空气被吸入 增压器时,被螺旋状叶片强压入进气歧管内。这种形式的增压器对于提升各个转速的马力都很有效
『贰』 机械增压器和双涡轮增压哪个好 详解
你可能混淆了几个概念
一个是机械增压 一个是涡轮增压 这是两种增压方式
机械增压的能量输入来自飞轮或传动皮带,以此带动压气机工作对发动机进气进行增压
主要优点:瞬时工作,发动机一转动,压气机就开始加压
主要缺点:额外占用了发动机的输出功率,等于是牺牲了现在的功率,换取之后一个时间点上功率的爆发,在发动机稳定高效运转的情况下,反而会拖累发动机工作
涡轮增压的能量输入来自发动机废气,废气推动涡轮,从而带动叶轮对进气加压
主要优点:回收废气能量,所有的效果都是“白来的”
主要缺点:涡轮自重的惯性,会导致工作有滞后(也就是发动机低转速时废气“吹不动”涡轮)
针对特殊的发动机或特殊的需要,以及不同的规避缺点的设计 就有了双涡轮增压 和双增压的设置
双涡轮增压指使用两个涡轮增压器进行增压 一般常见在6缸以上发动机上 两个“一样”的涡轮增压器分别对一半数量的气缸进气进行增压 目的是使使用的增压器小型化——即两个较小的增压器来代替一个大型的,作用是避免单个增压器过大而造成本身惯性太大,使得涡轮滞后情况过于明显,影响正常的驾驶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SAAB及VOLVO 的一系列6缸车型
双增压一般指同时使用机械增压和涡轮增压
涡轮增压作为主要增压手段 机械增压作为低速下的补充以解决涡轮滞后的问题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欧洲版大众的一系列TFSI车型 (国产的这些TSI的神马迈腾速腾CC途观 都是阉割了机械增压的版本)
『叁』 汽车改装机械增压器动力提升多少
不可以改装,私自改装车辆是违法行为。
根据《机动车登记规定》规定:
第九条申请改变机动车车身颜色、更换车身或者车架的,应当填写《机动车变更登记申请表》,提交法定证明、凭证。
车辆管理所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一日内做出准予或者不予变更的决定。对于准予变更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在变更后十日内向车辆管理所交验机动车。
车辆管理所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一日内确认机动车,收回原行驶证,重新核发行驶证。属于更换车身或者车架的,还应当核对车辆识别代号(车架号码)的拓印膜,收存车身或者车架的来历凭证。
第十条 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变更登记:
(一)改变车身颜色的;
(二)更换发动机的;
(三)更换车身或者车架的;
(四)因质量问题更换整车的;
(3)机械增压器怎么样扩展阅读:
相关法律责任:
根据《机动车登记规定》规定:
第三十二条机动车所有人发现登记内容有错误的,应当及时要求车辆管理所更正。车辆管理所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五日内予以确认。确属登记错误的,在机动车登记证书上更正相关内容,换发行驶证。需要改变机动车登记编号的,收回原号牌、行驶证,确定新的机动车登记编号,重新核发号牌、行驶证和检验合格标志。
第三十三条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被盗抢,车辆管理所应当根据刑侦部门提供的情况,在计算机登记系统内记录,停止办理该机动车的各项登记。被盗抢机动车发还后,车辆管理所应当恢复办理该机动车的各项登记。
机动车在被盗抢期间,发动机号码、车辆识别代号(车架号码)或者车身颜色被改变的,车辆管理所应当凭有关技术鉴定证明办理变更。
第三十四条机动车所有人申请检验合格标志,应当提交行驶证、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凭证、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出具的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
车辆管理所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一日内,确认机动车,对涉及机动车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处理情况进行核查后,核发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机动车涉及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未处理完毕的,不予核发检验合格标志。
第三十五条机动车因故不能在登记地检验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委托核发检验合格标志。申请时,机动车所有人应当提交行驶证、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凭证。车辆管理所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一日内,对涉及机动车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处理情况核查后,出具核发检验合格标志的委托书。
『肆』 涡轮增压器与机械增压器有什么区别吗
区别很大,从组件,到运作方式都是不同的。
机械增压,主要是面对大排量发动专机,该发动机有足属够大的扭力能带动机械增压器,同样需要发动机的主要出力段在低于4500RPM的低速段,大家都知道高转速下机械增压器会变成发动机的负载,而导致增压带来的功率增长还不如增压器耗费的功率,那就入不敷出了。但是由于机械增压能在发动机启动时当推动凸轮轴转动的时候同时启动,因为机械增压器是由钢皮带直接链接到发动机上的,所以不会有涡轮增压的迟滞现象。
机械增压如其名,就是机械传动式强化进气压缩系统。
涡轮增压,主要面对小排量发动机,要求发动机传动部分(多半指凸轮轴部分)能够应付高速转动所带来的高温,因为涡轮的出力段是在4500RPM之后,这个数字是通常数值,也就是说当发动机的转速越快则增压效果越好,因为涡轮是靠废气推动,而转速越快则做功越快然后废气排出的频率和压力都更大。涡轮的劣势有两个,一个是低转速下涡轮优势不明显,第二就是涡轮迟滞(这里就不做旁述了)。
涡轮增压如其名就是废气涡轮进气强化系统。
『伍』 机械增压器真能提升动省油吗
耗油是相对的,机械增压因为需要消耗一部分有效功,所以相对利用排气能量版驱动的权涡轮增压车型来说油耗会略高一些,相比自然吸气车型来说机械增压提升动力的辐度很大,一般来说是消耗5%的能量,提升最起码30%的动力,而且输出线性,没有涡轮增压那样的介入感,也不会出现中低转速无力高转澎湃的现象,全程都像是一台大排量的自吸发动机。对于油耗你可以简单的理解成:比同排量自吸费油,比同功率自吸省油。
『陆』 机械增压器的特点是什么
机械增压器来有许多形式源,包括叶片式(Vane)、罗兹(Roots)式和温克尔(Wankle)式等,而活塞运动最早也被认为是一种机械增压。其中,以罗兹增压器使用最为广泛,更是改装的大热门。罗兹增压器有双叶与三叶转子两种型式,目前以双叶转子较普遍,其构造是在椭圆形的壳体中装两个茧形的转子,转子之间有极小的间隙而不直接相连,由螺旋齿轮连动,其中一个转子的转轴与驱动的皮带轮连接。转子转轴的皮带轮上装有电磁离合器,在不需要增压时即放开离合器以停止增压,离合器则由计算机控制以达到省油的目的。
机械式增压器是指增压器的压气机转子由发动机曲轴通过齿轮、传动带或链条等传动装置来驱动旋转,从而将空气压缩并送入发动机气缸,以达到增压的目的。机械增压器的优点是:低速时就有增压作用,加速性能优异。但由于需要额外的传动装置,机械式增压器的结构比较复杂,体积较大,同时还要消耗一定的发动机有效功率,因此燃料经济性会受到一些影响。一般机械增压器的转速为发动机转速的2~3倍。
『柒』 汽车涡轮增压器有两种一种是机械增压器另一种是电子的增压请问哪个更好用,耐用谢谢
电子是渣 正规的根本不用
涡轮增压器—— 这个名字已经确定了 指涡轮废气增压内器
另一种叫机械增压器 —容— 和涡轮无关了
现在的技术 当然是涡轮增压好用 省油 加动力 减排放
具体用哪个,得看你的车型
『捌』 为什么大家都说机械增压不如涡轮增压
因为首先是消费者非常关心的油耗方面,由于机械增压器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会使发动机一直喷更多的汽油,油耗会大幅度增加。其次,机械增压器的精密度要比涡轮增压器高,体积也更大,所以它的制造成本要更高,车辆的售价以及后期的养护费用也会有提升。除此之外,因为机械增压器要靠发动机来带动,也就意味着它在增强动力的同时,会消耗发动机的一部分动力。因此,如果小排量发动机搭载机械增压器,那么动力提升的幅度就不明显了,而大排量的车辆就不会出现此类问题。
螺旋式增压器(Screw Superchargers):这个形式的增压器是基本型的派生出来的,而且也长得很像,但它们的吸气压缩方式却截然不同。当空气被吸入增压器时,被螺旋状叶片强压入进气歧管内。这种形式的增压器对于提升各个转速的马力都很有效。涡轮增压器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来驱动涡轮,需要等到发动机转速上升到一定程度才开始工作。它的工作形式犹如你拿着一台电风扇向气缸内部吹,硬要把风往气缸内部灌,使里面的空气增多,以增强动力。
机械增压器是由发动机曲轴直接带动的,也就是说增压器与发动机同步工作,这就不会有涡轮增压发动机普遍拥有的涡轮迟滞现象,动力输出犹如自然吸气发动机般线性,并且性能表现比自吸发动机更强。同时,由于机械增压器与发动机同步工作,所以其在发动机低扭输出时就能够起到增压效果,低扭时的动力响应相当快,不会有涡轮增压器那种低速动力疲软的感觉。
『玖』 双涡轮增压器和涡轮+机械增压器哪个效果好
涡轮
涡轮(turbo),是在汽车或飞机的引擎中的风扇,通过利用废气(exhaust gases)把燃料蒸汽(fuel vapour )吹入引擎,以提高引擎的性能。
Turbo,即涡轮增压,简称T,最早时候由瑞典的萨博(SAAB)汽车公司应用于汽车领域。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了,涡轮增压简称TURBO,如果在轿车尾部看到TURBO或者T,即表明该车采用的发动机是涡轮增压发动机。 例如大众宝来的1.8T、帕萨特的1.8T、奥迪的2.0T等等。这些汽车的发动机工作,是靠燃料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作功,从而对外输出功率。在发动机排量一定的情况下,若想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提供燃料燃烧。然而,向气缸内多提供燃料容易做到,但要提供足够量的空气以支持燃料完全燃烧,靠传统的发动机进气系统是很难完成的。
就拿汽油机工作原理来说,每向气缸里面提供1公斤的汽油,大约需要气缸吸入15公斤的空气,才能保证汽油充分燃烧。然而这15公斤的空气,其体积将是非常大的,光靠气缸在发动机进气过程产生的真空度,不容易将这么大体积的空气完全吸入。因此,提高发动机吸入气体的能力,也就是提高发动机的充气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两种方法来增加发动机的进气量,第一种是后段式增压技术,从原理上讲,后段式增压技术就是采用专门的压气机将气体在进入气缸前预先进行压缩,提高进入气缸的气体密度,减小气体的体积,这样,在单位体积里,气体的质量就大大增加了,进气量即可满足燃料的燃烧需要,从而达到提高发动机功率的目的。增压过程中采用的压气机又叫做增压器。 第二种是前段式进气技术,还是利用气缸的真空度,从进气支管将空气补充进气缸。不管是那种技术,控制好进气量是关键。
发动机的增压方法根据驱动增压器所用能量来源的不同,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类:
1.第一类是机械增压系统,增压器由发动机曲轴通过齿轮(或链条等)直接驱动。
2.第二类是废气涡轮增压系统,增压器是由发动机工作时排出的废气带动的。
3.第三类是复合增压系统,即在发动机上,既采用废气涡轮增压器,又同时应用机械驱动式增压器。此外还有惯性增压、气波增压等其他增压方式。
4.第四类是前段式真空控制系统,即利用发动机气缸真空控制,从进气支管给气缸进气,这种技术2003年在台湾被发明,台湾专利案号 M301275-宝久马力小涡轮。
『拾』 涡轮增压器好用还是机械增压器好用
机械增压,是通过发动机自身带动的增压装置,现在好像只有奔驰用它,版像C230K,SLK200K最后面的K就是机权械增压的德文缩写;涡轮增压是靠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来带动的。
机械增压会增大发动机的排气量,并且产生的压力和功率.扭矩等不如涡轮增压,但机械增压一般来说比涡轮增压省油,对发动机的负担也不会要求太大,但机械增压比较贵,并且安装麻烦,所以现在大部分车都使用涡轮增压,节省成本,功率和扭矩的提升也较明显,并且不会增大发动机的排气量,但是涡轮增压较废油,对发动机的损害较大,所以很多专家不建议车迷私自加装涡轮,或加装之前要对发动机进行强化,例如换性能更好的曲轴.凸轮轴.活塞等等,或者汽缸内壁镀金。
涡轮增压还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低转速是扭矩小,响应时间慢,低速加速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