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产品有哪些不良现象
1. 列举5项不良焊接现象,分析不良原因,并造成什么危害
①气孔:焊接时,熔池中的气泡在凝固时未能逸出而残留下来所形成的空穴。气孔的生成有工艺因素,也有冶金因素。工艺因素主要是焊接规范、电流种类、电弧长短和操作技巧。冶金因素,是由于在凝固界面上排出的氮、氢、氧、一氧化碳和水蒸汽等所造成的。
②夹渣:焊后残留在焊缝中的溶渣,有点状和条状之分。产生原因是熔池中熔化金属的凝固速度大于熔渣的流动速度,当熔化金属凝固时,熔渣未能及时浮出熔池而形成。它主要存于焊道之间和焊道与母材之间。
③未熔合:熔焊时,焊道与母材之间或焊道与焊道之间未完全熔化结合的部分;点焊时母材与母材之间未完全熔化结合的部分,称之。
未熔合可分为坡口未熔合、焊道之间未熔合(包括层间未熔合)、焊缝根部未熔合。产生机理:a.电流太小或焊速过快(线能量不够);b.电流太大,使焊条大半根发红而熔化太快,母材还未到熔化温度便覆盖上去。C.坡口有油污、锈蚀;d.焊件散热速度太快,或起焊处温度低;e.操作不当或磁偏吹,焊条偏弧等。
④未焊透:焊接时接头根部未完全熔透的现象,也就是焊件的间隙或钝边未被熔化而留下的间隙,或是母材金属之间没有熔化,焊缝熔敷金属没有进入接头的根部造成的缺陷。
产生原因:焊接电流太小,速度过快。坡口角度太小,根部钝边尺寸太大,间隙太小。焊接时焊条摆动角度不当,电弧太长或偏吹(偏弧)
⑤裂纹(焊接裂纹):在焊接应力及其它致脆因素共同作用下,焊接接头中局部地区的金属原子结合力遭到破坏而形成的新界面而产生缝隙,称为焊接裂纹。它具有尖锐的缺口和大的长宽比特征。产生机理:一是冶金因素,另一是力学因素。冶金因素是由于焊缝产生不同程度的物理与化学状态的不均匀,如低熔共晶组成元素S、P、Si等发生偏析、富集导致的热裂纹。此外,在热影响区金属中,快速加热和冷却使金属中的空位浓度增加,同时由于材料的淬硬倾向,降低材料的抗裂性能,在一定的力学因素下,这些都是生成裂纹的冶金因素。力学因素是由于快热快冷产生了不均匀的。⑥形状缺陷焊缝的形状缺陷是指焊缝表面形状可以反映出来的不良状态。如咬边、焊瘤、烧穿、凹坑(内凹)、未焊满、塌漏等。产生原因:主要是焊接参数选择不当,操作工艺不正确,焊接技能差造成。
2. 焊锡一般有哪些不良
不良原因类型、分析及对策主要如下:
1、吃锡不良
现象为线路板的表面有部分未沾到锡,原因为:
表面附有油脂﹑氧化杂质等,可以溶解洗净。
基板制造过程时的打磨粒子遗留在线路表面,此为印刷电路板制造商的问题。
由于储存时间﹑环境或制程不当,基板或零件的锡面氧化及铜面晦暗情况严重。换用助焊剂通常无法解决问题,重焊一次将有助于吃锡效果。
助焊剂使用条件调整不当,如发泡所需的压力及高度等。比重亦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因为线路表面助焊剂分布的多少受比重所影响。
焊锡时间或温度不够,一般焊锡的操作温度应较其熔点温度高55-80℃之间。
预热温度不够。可调整预热温度,使基板零件侧表面温度达到要求之温度约90-110℃。
焊锡中杂质成份太多,不符合要求。可按时侧量焊锡中之杂质。
2、退锡
多发生于镀锡铅基板,与吃锡不良的情形相似;但在焊接的线路表面与锡波脱离时,大部分已沾附在板上的焊锡又被拉回到锡炉中,所以情况较吃锡不良严重,重焊一次不一定能改善。原因是基板制造工厂在镀锡铅前未将表面清洗干净,此时可将不良之基板送回工厂重新处理。
3、 冷焊或焊点不光滑
此情况可被列为焊点不均匀的一种,发生于基板脱离锡波正在凝固时零件受外力影响移动而形成的焊点。
保持基板在焊锡过后的传送动作平稳,例如加强零件的固定,注意零件线脚方向等,总之,待焊过的基板得到足够的冷却后再移动,可避免此一问题的发生。解决的办法为再过一次锡波。至于冷焊,是锡温太高或太低都有可能造成此情形。
4、 焊点裂痕
造成的原因为基板﹑贯穿孔及焊点中零件脚受热膨胀系数方面配合不当,可以说实际上不算是焊锡的问题,而是牵涉到线路及零件设计时,材料尺寸在热方面的配合。
另基板装配品的碰撞﹑重叠也是主因之一。因此,基板装配品皆不可碰撞﹑重叠﹑堆积。用切割机剪切线脚更是主要原因,对策是采用自动插件机或事先剪脚或购买不必再剪脚的尺寸的零件。
5、 锡量过多
过大的焊点对电流的流通并无帮助,但对焊点
的强度则有不良影响,形成的原因为:
基板与焊锡的接触角度不当,改变角度(3℃),可使溶锡脱离线路滴下时有较大的拉力,而得到较适中的焊点。
焊锡温度过低或焊锡时间太短,使溶锡在线路表面上未能完全滴下便已冷凝。
预热温度不够,使助焊剂为完全发挥清洁线路表面的作用。
调高助焊剂的比重,亦将有助于避免连焊的产生。然而,亦须留意比重太高,焊锡过后基板上助焊剂残余物增多。
6、 锡尖
锡尖在线路上或零件脚端形成,是另一种形状的焊锡过多。
再次焊锡可将此尖消除。有时此情形亦与吃锡不良及不吃锡同时发生,原因如下:
基板的可焊性差,此项推断可以从线路接点边线不良及不吃锡来确认。在此情况下,再次过焊锡炉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如前所述,线路表面的性况不佳,如此处理方法将无效。
基板上未插零件的大孔。焊熄进入孔中,冷凝时孔中的焊锡因数量不多,被重力拉下而形成冰柱。
在手工作业焊锡方面,烙铁头温度不够是主要原因,或是虽然温度够,但烙铁头上的焊锡太多,亦会有影响。
金属不纯物含量高,需加纯锡或更换焊锡。
焊锡沾附于基板基材上
若有和助焊剂配方不相溶的化学品残留在基板上,将会造成此种情况。在焊锡时,这些材料因高温变软发粘,而粘住一些焊锡。用强的溶剂如酮等清洗基板上的此类化学品,将有助于改善情况。如果仍然发生焊锡附于基板上,则可能是基板在烘烤过程时处理不当。
基板制造工厂在电路板烘干过程处理不当。在基板装配前先放入烤箱中以80-100℃烘烤2-3时,或可改善此问题。
焊锡中的杂质及氧化物与基板接触亦将造成此现象,此为设备维护之问题。
白色残留物
电路板清洗过后,有时会发现基板上有白色残留物,虽然并不影响表面电阻值,但因外观的因素而仍不能被接受。造成的原因为:
基板本身已有残留物,吸入了助焊剂,再经焊锡及清洗,就形成白色残留物。在焊锡前保持基板无残留物是很重要的。
电路板的烘干处理不当,偶尔会发现某一批基板,总是有白色残留物问题,而使用下一批基板时,又会自动消失。因为此种原因而造成的白色残留物一般可以用溶剂清洗干净。
铜面氧化防止剂之配方不相溶。在铜面板上有一定铜面氧化防止剂,此为基板制造厂所涂抹。以往铜面氧化防止剂都是以松香为主要原料,但在焊锡过程中却有使用水溶性助焊剂者。因此在装配线上清洗后的基板就呈现 白色的松香残留物。若在清洗过程加-醇类防止剂便可解决此问题。目前亦已有水溶性铜面氧化防止剂。
基板制造时各项制程控制不当,使基板变质。
使用过后的助焊剂,吸收了空气中水份,而在焊锡过程后形成白色残留的水渍。
基板在使用松香助焊剂时,焊锡过后时间停留太久才清洗,以致不易洗净。尽量缩短焊锡与清洗之间的延迟时间,将可改善此现象。
清洗基板的溶剂水份含量过多,吸收子溶剂中的IPA的成份局部积存,降低清洗能力.解决方法为适当的去除溶剂中的水份,置换或全部置换清洗剂。
深色残留物及浸蚀痕迹
在基板的线路及焊点表面,双层板的上下两面都有可能发现此情形,通常的因为助焊剂的使用及清除不当:
使用松香助焊剂时,焊锡后未在短时间内清洗。时间拖延过长才清洗,造成基板残留此类痕迹。
酸性助焊剂的遗留亦将造成焊点发暗及有腐蚀痕迹。解决方法为在焊锡后立即清洗,或在清洗过程中加入中和剂。
因焊锡温度过高而致焦黑的助焊剂残留物,解决方法为查出助焊剂制造厂所建议的焊锡温度。使用可溶许较高温度的助焊剂可免除此情况的发生。
焊锡杂质含量不符合要求,需加纯锡或更换焊锡。
暗色及粒状的接点
多起因于焊锡被污染及溶锡中混入的氧化物过多,形成焊点结构太脆,需注意使用含锡成份低的焊锡造成的暗色。
焊锡本身成份产生变化,杂质含量过多,需加纯锡或更换焊锡。
斑痕
玻璃维护层物理变化,如层与层之间发生分离现象。但这种情形并非焊点不良。原因是基板受热过高,需降低预热及焊锡温度或增加基板行进速度。
焊点呈金黄色
焊锡温度过高所致,需调低锡炉温度。
基板零件面过多的焊锡
锡炉太高或液面太高,以致溢出基板,调低锡波或锡炉。
基板夹具不适当,致锡面超过基板表面,重新设计或修改基板夹具。
导线线经过基板焊孔不合。重新设计基板焊孔之尺寸,必要时更换零件。
3. 焊接不良的症状有那些拜托各位大神
1、 双面焊接时底面元件脱落 元件脱落现象是由于软熔时熔化了的焊料对元件的垂直固定力不足,而垂直固定力不足可归因于元件重量增加,元件的可焊性差,焊剂的润湿性或焊料量不足等。其中,第一个因素是最根本的原因。如果在对后面的三个因素加以改进后仍有元件脱落现象存在,就必须使用SMT粘结剂。显然,使用粘结剂将会使软熔时元件自对准的效果变差。 2、 未焊满 未焊满是在相邻的引线之间形成焊桥。通常,所有能引起焊膏坍落的因素都会导致未焊满,这些因素包括: 1、升温速度太快; 2、焊膏的触变性能太差或是焊膏的粘度在剪切后恢复太慢; 3、金属负荷或固体含量太低; 4、粉料粒度分布太广; 5、焊剂表面张力太小。 但是,坍落并非必然引起未焊满,在软熔时,熔化了的未焊满焊料在表面张力的推动下有断开的可能,焊料流失现象将使未焊满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在此情况下,由于焊料流失而聚集在某一区域的过量的焊料将会使熔融焊料变得过多而不易断开。 除了引起焊膏坍落的因素而外,下面的因素也引起未满焊的常见原因:1、相对于焊点之间的空间而言,焊膏熔敷太多;2、加热温度过高;3、焊膏受热速度比电路板更快;4、焊剂润湿速度太快;5、焊剂蒸气压太低;6、焊剂的溶剂成分太高;7、焊剂树脂软化点太低。 3、 断续润湿 焊料膜的断续润湿是指有水出现在光滑的表面上,这是由于焊料能粘附在大多数的固体金属表面上,并且在熔化了的焊料覆盖层下隐藏着某些未被润湿的点,因此,在最初用熔化的焊料来覆盖表面时,会有断续润湿现象出现。亚稳态的熔融焊料覆盖层在最小表面能驱动力的作用下会发生收缩,不一会儿之后就聚集成分离的小球和脊状秃起物。断续润湿也能由部件与熔化的焊料相接触时放出的气体而引起。由于有机物的热分解或无机物的水合作用而释放的水分都会产生气体。水蒸气是这些有关气体的最常见的成份,在焊接温度下,水蒸气具极强的氧化作用,能够氧化熔融焊料膜的表面或某些表面下的界面(典型的例子是在熔融焊料交界上的金属氧化物表面)。常见的情况是较高的焊接温度和较长的停留时间会导致更为严重的断续润湿现象,尤其是在基体金属之中,反应速度的增加会导致更加猛烈的气体释放。与此同时,较长的停留时间也会延长气体释放的时间。 以上两方面都会增加释放出的气体量,消除断续润湿现象的方法是:1、降低焊接温度;2、缩短软熔的停留时间;3、采用流动的惰性气氛;4、降低污染程度。 4、 低残留物 显然,不用清理的低残留物焊膏是满足这个要求的一个理想的解决办法。然而,与此相关的软熔必要条件却使这个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了。为了预测在不同级别的惰性软熔气氛中低残留物焊膏的焊接性能,提出一个半经验的模型,这个模型预示,随着氧含量的降低,焊接性能会迅速地改进,然后逐渐趋于平稳,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氧浓度的降低,焊接强度和焊膏的润湿能力会有所增加,此外,焊接强度也随焊剂中固体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实验数据所提出的模型是可比较的,并强有力地证明了模型是有效的,能够用以预测焊膏与材料的焊接性能,因此,可以断言,为了在焊接工艺中成功地采用不用清理的低残留物焊料,应当使用惰性的软熔气氛。 5、间隙 间隙是指在元件引线与电路板焊点之间没有形成焊接点。一般来说,这可归因于以下四方面的原因:1、焊料熔敷不足;2、引线共面性差;3、润湿不够;4、焊料损耗等。 这是由预镀锡的印刷电路板上焊膏坍落,引线的芯吸作用或焊点附近的通孔引起的,引线共面性问题是新的重量较轻的12密耳(μm)间距的四芯线扁平集成电路(QFP棗Quad flat packs)的一个特别令人关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在装配之前用焊料来预涂覆焊点的方法,此法是扩大局部焊点的尺寸并沿着鼓起的焊料预覆盖区形成一个可控制的局部焊接区,并由此来抵偿引线共面性的变化和防止间隙,引线的芯吸作用可以通过减慢加热速度以及让底面比顶面受热更多来加以解决,此外,使用润湿速度较慢的焊剂,较高的活化温度或能延缓熔化的焊膏(如混有锡粉和铅粉的焊膏)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芯吸作用.在用锡铅覆盖层光整电路板之前,用焊料掩膜来覆盖连接路径也能防止由附近的通孔引起的芯吸作用。 6、 焊料成球 焊料成球是最常见的也是最棘手的问题,这指软熔工序中焊料在离主焊料熔池不远的地方凝固成大小不等的球粒;大多数的情况下,这些球粒是由焊膏中的焊料粉组成的,焊料成球使人们耽心会有电路短路、漏电和焊接点上焊料不足等问题发生,随着细微间距技术和不用清理的焊接方法的进展,人们越来越迫切地要求使用无焊料成球现象的SMT工艺。 引起焊料成球的原因包括:1、由于电路印制工艺不当而造成的油渍;2、焊膏过多地暴露在具有氧化作用的环境中;3、焊膏过多地暴露在潮湿环境中;4、不适当的加热方法;5、加热速度太快;6、预热断面太长;7、焊料掩膜和焊膏间的相互作用;8、焊剂活性不够;9、焊粉氧化物或污染过多;10、尘粒太多;11、在特定的软熔处理中,焊剂里混入了不适当的挥发物;12、由于焊膏配方不当而引起的焊料坍落;13、焊膏使用前没有充分恢复至室温就打开包装使用;14、印刷厚度过厚导致“塌落”形成锡球;15、焊膏中金属含量偏低。 7、 焊料结珠 焊料结珠是在使用焊膏和SMT工艺时焊料成球的一个特殊现象,简单地说,焊珠是指那些非常大的焊球,其上粘带有(或没有)细小的焊料球.它们形成在具有极低的托脚的元件如芯片电容器的周围。焊料结珠是由焊剂排气而引起,在预热阶段这种排气作用超过了焊膏的内聚力,排气促进了焊膏在低间隙元件下形成孤立的团粒,在软熔时,熔化了的孤立焊膏再次从元件下冒出来,并聚结起。 焊接结珠的原因包括:1、印刷电路的厚度太高;2、焊点和元件重叠太多;3、在元件下涂了过多的锡膏;4、安置元件的压力太大;5、预热时温度上升速度太快;6、预热温度太高;7、在湿气从元件和阻焊料中释放出来;8、焊剂的活性太高;9、所用的粉料太细;10、金属负荷太低;11、焊膏坍落太多;12、焊粉氧化物太多;13、溶剂蒸气压不足。消除焊料结珠的最简易的方法也许是改变模版孔隙形状,以使在低托脚元件和焊点之间夹有较少的焊膏。
4. 焊接常见的缺陷有哪些
原发布者:weiweigcs
焊接中常见的缺陷及解决方法1.漏焊---漏焊包括焊点漏焊、螺栓漏焊、螺母漏焊等。原因---主要原因是因为没有自检、互检,对工艺不熟悉造成的。解决方法---在焊接后对所有焊点(螺母、螺栓等)进行检查,确认焊点(螺母、螺栓等)数量,熟悉工艺要求,加强自检意识,补焊等。2.脱焊---包括焊点、螺母、螺栓等脱焊。(除材料与零部件本身不合格)以下3种可视为脱焊:①.接头贴合面未形成熔核,呈塑料性连接;②.贴合面上的熔核尺寸小于规定值;③.熔核核移,使一侧板焊透率达不到要求。产生脱焊原因:①.焊接电流过,焊接区输入热量不足;②.电极压力过大,接触面积增大,接触电阻降低,散热加强;③.通电时间短,加热不均匀,输入热量不足;④.表面清理不良,焊接区电阻增大,分流相应增大;⑤.点距不当,装配不当,焊接顺序不当,分流增大。解决方法:在调整焊接电流后,对焊点做半破坏检查(试片做全破坏检查),目视焊点形状;补焊,检查上次半破坏后的相关焊点。3.补焊---多焊了工艺上不要求焊接的焊点。原因---不熟悉工艺或焊接中误操作焊钳。解决方法---熟悉工艺或加强操作技能。注意:两个或多于两个的连续点焊不能有偏焊现象,边缘及拐角处也不能存在偏焊的现象。(如两个连点偏焊,至少要有一个焊点需要重新点焊。)4.焊渣---由于电流过大或压力过小,造成钢板的一部分母材在高温熔合时沿着两钢板贴合
5. 常见的焊接质量问题有哪些
埋弧焊的质量一来般好点源,不太容易出缺陷,但薄板焊接要注意工艺,电流太大易咬边、焊穿。
气保焊的主要是气孔、未焊透。
焊条:夹渣、气孔、裂纹(酸性焊条容易出)。
薄板:变形、夹渣,角焊缝容易出热裂纹。
厚板:裂纹、夹渣等。
跟你的施焊方法有关。
焊接时,如果要求相对无痕焊接,则可以加大下电极的平面直径,上电极可以设计相对小,因为一般点焊机的控制器都设置有焊接维持时间,一个焊接工序完成后,板材还在下电极上,焊接后的热量如果不能迅速散去,则会导致焊接影响区变大,这样无痕的效果会很差,所以尽量加大下电极的直径,并且配合以那种冷水作为循环水,这样焊接完成后效果肯定不错。
6. 焊接有哪些质量异常现象如何解决
怎么全是气孔啊,没开氩气焊的?还是保护气用错了 ? 全是气孔的话对焊缝强度影响很大,而且很不美观。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如果满意请点击采
7. 简述焊接不良的现象
关于焊接质量的要求可根据以下标准执行
GB50205-2001焊缝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
焊缝质量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内部缺陷超声波
探伤评定等级 Ⅱ Ⅲ ——
检验等级 B级 B级 ——
探伤比例 100% 20% ——
内部缺陷射线探伤
评定等级 Ⅱ Ⅲ ——
检验等级 AB级 AB级 ——
探伤比例 100% 20% ——
外观质量
一级 二级 三级
未焊满(不足设计要求)
不允许 ≤0.2+0.02t,且≤1.0 ≤0.2+0.04t,
二、三级且≤2.0每100.0焊缝内缺陷总长≤25.0
根部收缩 不允许 ≤0.2+0.02t,且≤1.0 ≤0.2+0.04t,
二、三级 且≤2.0长度不限
咬边 不允许 ≤0.05t且≤0.连续长度≤100.0,
且焊缝两侧咬边总长≤10%焊缝全长
≤0.1t且≤1.0,长度不限
弧坑裂纹 不允许 允许存在个别长≤5.0的弧坑裂纹
电弧擦伤 不允许 允许存在个别
接头不良 不允许 缺口深度≤0.05t,且≤0.5 缺口深度≤0.1t,且≤1.0
表面夹渣 不允许 不允许 深≤0.2t,长≤0.5t,且≤20
表面气孔 不允许 不允许 每50.0长度焊缝内允许直0.4t 且≤3.0的气孔2个,孔距应≥6倍孔径
注:1、探伤比例的计数方法应按以下原则确定:
(1)对工厂制作焊缝,应按每条焊缝计算百分比,且探伤长度应不小于200mm,当焊缝长度不足200mm时,应对整条焊缝进行探伤;
(2)对现场安装焊缝,应按同一类型、同一施焊条件的焊缝条数计算百分比,探伤长度应不小于200mm,并应不少于1条焊缝。
2、表内t为连接处较薄的板厚。
3、表中单位为mm。
8. 常见的焊接质量问题有哪些
跟你的施焊方法有关。
埋弧焊的质量一般好点,不太容易出缺陷,但专薄板焊接要注意工属艺,电流太大易咬边、焊穿。
气保焊的主要是气孔、未焊透。
焊条:夹渣、气孔、裂纹(酸性焊条容易出)。
薄板:变形、夹渣,角焊缝容易出热裂纹
厚板:裂纹、夹渣等。
9. 焊接缺陷有哪些
常见的外观缺陷有咬边、焊瘤、凹陷及焊接变形等,有时还有表面气孔和表面裂纹。单面焊的根部未焊透等。
咬边:是指沿着焊趾,在母材部分形成的凹陷或沟槽, 它是由于电弧将焊缝边缘的母材熔化后没有得到熔敷金属的充分补充所留下的缺口。
焊瘤:焊缝中的液态金属流到加热不足未熔化的母材上或从焊缝根部溢出,冷却后形成的未与母材熔合的金属瘤即为焊瘤。焊接规范过强、焊条熔化过快、焊条质量欠佳(如偏芯),焊接电源特性不稳定及操作姿势不当等都容易带来焊瘤。
凹坑:指焊缝表面或背面局部的低于母材的部分。
未焊满:是指焊缝表面上连续的或断续的沟槽。填充金属不足是产生未焊满的根本原因。规范太弱,焊条过细,运条不当等会导致未焊满。
烧穿:是指焊接过程中,熔深超过工件厚度,熔化金属自焊缝背面流出,形成穿孔性缺。
其他表面缺陷:
(1)成形不良 指焊缝的外观几何尺寸不符合要求。有焊缝超高,表面不光滑,以及焊缝过宽,焊缝向母材过渡不圆滑等。
(2)错边指两个工件在厚度方向上错开一定位置,它既可视作焊缝表面缺陷,又可视作装配成形缺陷。
(3)塌陷 单面焊时由于输入热量过大,熔化金属过多而使液态金属向焊缝背面塌落, 成形后焊缝背面突起,正面下塌。
(4)表面气孔及弧坑缩孔。
(5)各种焊接变形如角变形、扭曲、波浪变形等都属于焊接缺陷O角变形也属于装配成形缺陷。
焊接接头的不完整性称为焊接缺欠,主要有焊接裂纹、未焊透、夹渣、气孔和焊缝外观缺欠等。这些缺欠减少焊缝截面积,降低承载能力,产生应力集中,引起裂纹;降低疲劳强度,易引起焊件破裂导致脆断。其中危害最大的是焊接裂纹和未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