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碳钢焊接时可能产生什么气孔
1. 焊接过程中,可能产生哪些气孔
产生气孔一般是焊接过程中混入了杂质。可以采取下列措施改进:
1:焊件接缝处及附近20mm的焊件表面应清除铁锈、油污、水分等杂质。
2:按规定对焊材进行烘干。
3:配备焊条保温桶。
4:采取防风措施。
5:控制保护气浓度。
6:焊前进行预热。
7:雨天、雾天、大风天禁止施焊。
2. 中碳钢焊接时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
中碳钢的焊接性
中碳钢的碳的质量分数为0.25%~0.60%。当碳的质量分数接近0.25%而含锰量不高时,焊接性良好。随着含碳量的增加,焊接性逐渐变差。如果碳的质量分数为0.45%左右而仍按焊接低碳钢常用的工艺施焊时,在热影响区可能会产生硬脆的马氏体组织,易于开裂,即形成冷裂纹。
焊接时,相当数量的母材被熔化进入焊缝,使焊缝的含碳量增高,促使在焊缝中产生热裂纹,特别是当硫的杂质控制不严时,更易出现。这种裂纹在弧坑处更为敏感,分布在焊缝中的热裂纹于是与焊缝的鱼鳞状波纹线相垂直。
中碳钢的焊接工艺要点
1、预热有利于减低中碳钢热影响区的最高硬度,防止产生冷裂纹,这是焊接中碳钢的主要工艺措施,预热还能改善接头塑性,减小焊后残余应力。通常,35和45钢的预热温度为150~250℃含碳量再高或者因厚度和刚度很大,裂纹倾向大时,可将预热温度提高至250~400℃。
若焊件太大,整体预热有困难时,可进行局部预热,局部预热的加热范围为焊口两侧各150~200mm。
2、条件许可时优先选用碱性焊条。
3、将焊件尽量开成U形坡口式进行焊接。如果是铸件缺陷,铲挖出的坡口外形应圆滑,其目的是减少母材熔入焊缝金属中的比例,以降低焊缝中的含碳量,防止裂纹产生。
4、参数 由于母材熔化到第一层焊缝金属中的比例最高达30%左右,所以第一层焊缝焊接时,应尽量采用小电流、慢焊接速度,以减小母材的熔深。
5、焊后热处理 焊后最好对焊件立即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特别是对于大厚度焊件、高刚性结构件以及严厉条件下(动载荷或冲击载荷)工作的焊件更应如此。消除应力的回火温度为600~650℃。
若焊后不能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应立即进行后热处理。
3. 焊接时最可能产生气孔的原因是什么。A焊条潮湿B电流太小C运条不当D电流太大
A焊条潮湿
4. 通常焊缝中可能产生哪几种气孔形成气孔的原因是什么
气孔 气孔是指焊接时,熔池中的气体未在金属凝固前逸出,残存于焊缝之中所形成的空回穴。其气体可能是熔答池从外界吸收的,也可能是焊接冶金过程中反应生成的。
(1)气孔的分类气孔从其形状上分,有球状气孔、条虫状气孔;从数量上可分为单个气孔和群状气孔。群状气孔又有均匀分布气孔,密集状气孔和链状分布气孔之分。按气孔内气体成分分类,有氢气孔、氮气孔、二氧化碳气孔、一氧化碳气孔、氧气孔等。熔焊气孔多为氢气孔和一氧化碳气孔。
(2)气孔的形成机理常温固态金属中气体的溶解度只有高温液态金属中气体溶解度的几十分之一至几百分之一,熔池金属在凝固过程中,有大量的气体要从金属中逸出来。当凝固速度大于气体逸出速度时,就形成气孔。
(3)产生气孔的主要原因母材或填充金属表面有锈、油污等,焊条及焊剂未烘干会增加气孔量,因为锈、油污及焊条药皮、焊剂中的水分在高温下分解为气体,增加了高温金属中气体的含量。焊接线能量过小,熔池冷却速度大,不利于气体逸出。焊缝金属脱氧不足也会增加氧气孔。
5. 什么原因导致焊管在焊接时产生气孔
油污要清理干净、去掉氧化皮子、焊剂干燥停弧的时候先停速度再停弧,这样可以减少缩孔裂纹等 埋弧焊焊缝产生气孔的主要原因及防止措施如下: 一、焊剂吸潮或不干净焊剂中的水分、污物和氧化铁屑等都会使焊缝产生气孔,在回收使用的焊剂中这个问题更为突出。水分可通过烘干消除,烘干温度与肘间由焊剂生产厂家规定。防止焊剂吸收水分的最好方法是正确肋储存和保管6采用真空式焊剂回、收器可以较有效地分离焊剂与尘土,从而减少回收焊剂在使用中产生气孔的可能性。 二、焊接时焊剂覆盖不充分由于电弧外露并卷入空气而造成气孔。焊接环缝时,特别是小直径的环缝,容易出现这种现象,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焊剂散落。 三、熔渣粘度过大 焊接时溶入高温液态金属中的气体在冷却过程中将以气泡形式溢出。如果熔渣粘度过大,气泡无法通过熔渣,被阻挡在焊缝金属表面附近而造成气孔。通过调整焊剂的化学成分,改变熔渣的粘度即可解决。 四、电弧磁偏吹焊接时经常发生电弧磁偏吹现象,特别是在用直流电焊接时更为严重。电弧磁偏吹会在焊缝中造成气孔。磁偏吹的方向、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工件上焊接电缆的联接位置:电缆接线处接触不良、部分焊接电缆环绕接头造成的二次磁场等。在同一条焊缝的不同部位,磁偏吹的方向也不相同。在接近端部的一段焊缝上,磁偏吹更经常发生,因此这段焊缝气孔也较多。为了减少磁偏吹的影响,应尽可能采用交流电源;工件上焊接电缆的联接位置尽可能远离焊缝终端;避免部分焊接电缆在工件上产生二次磁场等。 五、工件焊接部位被污染 焊接坡口及其附近的铁锈、油污或其他污物在焊接时将产生大量气体,促使气孔生成,焊接之前应予清除。
6. 焊接时什么原因会产生气孔、夹渣、咬边应注意什么
咬边 产生原因: 焊接电流过大,电弧长度及角度不当,运条不当.防止措施: 提高焊速或降低电流,改善电弧长度及焊条角度,运条时减少在坡口边缘的停留时间.
夹渣 产生原因: 操作技术不良,母材的接头处有难熔、比重较大的金属或非金属颗粒,焊条质量较差,防止措施: 适当增大电流并适当摆动电弧搅动熔池,适当拉开电弧吹开熔渣或焊道上的异物
彻底清理焊接坡口处及附近的氧化层及脏物、残渣.
气孔 产生原因: 焊件接头处有油、锈、污垢,焊条未烘干或烘干不够,焊芯偏心,操作技术不良.防止措施: 烘干焊条,将油、锈、污垢清理干净,可适当增大电流,降低焊速,控制熔池的大小在焊条直径的三倍以下,选用合格的焊条,碱性焊条电弧尽量低,酸性焊条在引弧、收弧时可适当拉长
7. 采用CO2焊时,焊缝中可能会产生哪些气孔,产生气孔的原因有哪些
co2焊接出现气孔的原因主要是水分的处理问题,气孔的形成主要是水,限制水分的来源可以有效地控制气孔的产生。你采取的工艺措施没有考虑气体的温度,气体加热装置是否正常?co2不加热很容易出现气孔。
8.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可能产生什么气孔其中长出现那种气孔
在CO2气体保护焊时,如果使用化学成分不合格的焊丝、纯度不符合要求的CO2气体及不正确的焊接工艺,焊缝中就可能产生气孔。气孔主要有以下三种:
(1)CO气孔:如果焊丝中脱氧元素不足,以致大量的FeO不能还原而溶于熔池金属,在焊缝凝固时FeO与碳结合产生CO气体,如CO气体来不及逸出而形成气孔。因此应保证焊丝含有足够的脱氧元素,并严格控制焊丝的含碳量,从而减少产生CO气孔的可能性。
(2)氮气孔:当CO2气流的保护效果不好,或者CO2气体纯度不高而含有一定量的空气,以致空气中的氮大量溶于熔池金属,在焊缝凝固时,氮在金属中的溶解度突然降低,来不及从熔池中逸出,便形成氮气孔。所以必须保证保护气流在焊接过程中稳定且可靠。
(3)氢气孔:由氢形成气孔的过程与氮气孔相同。CO2气体保护焊时,氢的来源是工件和焊丝表面铁锈、油污等杂物,以及CO2气体中含有的水分。如果熔池金属中有大量的氢存在,就可能形成氢气孔。为防止产生氢气孔,尽量减少氢的来源,如对工件及焊丝表面作适当清洁,对CO2气体进行提纯和干燥处理等。
必须指出,CO2气体保护焊时,由于电弧气氛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形成氢气孔的可能性较小。当采用的焊丝含有适量的脱氧元素时,CO气孔亦不易产生。最常发生的是氮气孔,因氮气来自空气,因此必须加强CO2气流的保护效果,这是防止焊缝气孔的主要途径。
9. 中碳钢焊接时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
产生冷裂纹、气孔,以及焊接接头热影响区变硬(产生淬火组织)。